·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按照古代的方法培养真正有成就的善知识弘法利生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9-01-10 21:24:33
关键字:教学方法,培养人才,执着,净业,真如,实相,读书千遍,无师自通,胡小林,教育,世间法
【 点击数:6364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311集  2016年2月24日 讲于 澳大利亚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按照古代的方法培养真正有成就的善知识弘法利生 

  北京的胡小林居士,最近六年,专攻《大乘起信论》。我听过他两堂课,讲得好、讲得很道地,很难找到一个能够跟他相比的。他《大乘起信论》念了三千多遍,“其义自见”,不难!

  养真正有成就的善知识弘法利生,无论在家、出家,方法是一样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三千遍是持戒,诸位要晓得,那是戒。三千遍之后就得定,心定了。三千遍书念下来,妄想没有了,杂念没有了,分别没有了,执着没有了,你得定了。定能开慧,就是经典里面所讲的意思,你全懂了。

  现在学习没老师了。上一代的这些高人都往生了、走了;现在没人,现在全靠自己。自己什么?无师自通,你依照这个方法,“一门深入,读书千遍”,就能够无师自通。要持之有恒,用真诚心、用恭敬心、用清净心,你一定能成就。真正成就之后你才能教人。讲经是帮助广大的群众,帮助他们认识圣贤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大乘佛法,目的在此地。认识之后你才会选择,选择一门,专攻深入。中年以上都来得及甚至于老年,对净土真能生起信心,都能往生。这个法门殊胜方便,无与伦比!

  所以,要发心,不然我们的光阴空过了,这叫真可惜能够把光阴抓住,一分一秒都不放松,这个人必定成佛。往生就是成佛。

  念老最后两句话劝我们,这劝念佛人,“必须宜早生信愿”,愈早愈好,真信真愿,这就是发菩提心。

  【解】第四,问答解释者。

  这个问答是念老假设的。

  【解】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这个问题来了,针对前面所说的,你提出的要“备修万行,能感菩提”,这经上说,“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这话怎么说?

  下面解释:

  【解】释曰:有人根据《诸法无行经》中所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可得。此求者乃远离于菩提,如天与地之相隔远。既然如此,今何云,修万行,能得菩提之果,而成佛耶?以下作答。

  下面作答,这个问答,看起来好像很容易懂,实际上很深,问得很深。

  我们看下面答复的:

  【解】“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

  所以举比喻说,你跟菩提距离愈来愈远了。

  【解】“是故经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释曰:菩提真正之本体,契理,则无一切相。理者,实际理体,亦即真如实相。行人若作相以求,意存菩提之果,与求菩提之法,此均是法执,即是作相。自离于理体之实际,故云“不当理实”。此人则远离于菩提也。

  经言,佛经上有这么一句话,“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身”是物质现象,“心”是精神现象,你身得不到,你这个心也得不到。那怎么求法?所以这个地方就教给我们、解释给我们说,“菩提真正之本体,契理,则无一切相”。

  什么是“理”?实际理体,这名词都很难懂,也就是“真如实相”。

   “真如实相”这个名词,我们听得很多,大乘经上常常说,“真如”、“实相”,我们对这个名字有个概念,什么是“真如”、什么是“实相”,它是真实义,我们没办法理解“实相”是真相,我们用比喻来说,让我们有个概念,实相是真相。譬如我们在电视机前,我们面对着画面,这个画面的实相是什么?真相,真实相,这个画面真实相是无相,为什么?这个画面是动画,像电影动画片一样,前个动画片打在这个银幕上,它时间很短,一百分之一秒,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看的时候,它跳动了,第一张没有了,第二张出现了;第二张没有了,第三张出现了。一秒钟一百张,这是它的真相,我们有没有看到它跳动?没看到。其实它是在跳动,才一百张,百分之一秒,我们就被迷惑了,我们所看到的是妄想、是假相,《金刚经》上说它是“梦幻泡影”,有没有?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

  “真如实相”,这是释迦牟尼佛教学,不得已方便说一个名相,这个名词,让大家有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不可以执着。一“执”怎么样?就变成“法执”了。

  “执”有两大类,一个“人执”,一个是“法执”人执,执着这个身体是“我”,执着这个名字是“我”,有这个执着麻烦大了,这是六道凡夫,这是轮回心,轮回事六道轮回就是这么来的,就是你有“人我执”、有“法我执”,从执着里头变现出这个境界,虚幻不实的这境界,境界相,阿赖耶的境界相这么来的。

  么样你才能知道真相?一切执着统统放下了,真相现前真相现前还有一个麻烦——“根本无明”,这个东西不破,你还是看不到真相,知道有真相,看不到。这是什么?我们说的粗一点、浅一点,大家好懂——起心动念。我们眼见色,起心动念,马上起心动念。这一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马上就生了,在面前就出现两桩事情,一个我喜欢,我爱;一个是我不喜欢,我不爱。这念头就生了,这是什么?这就造业了。这个相,屏幕上现的相,这个相是假的,生灭相,屏幕虽然不生不灭,它没相,它是一片光明,好像常寂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片光明。这一片光明不能说它无,为什么?它能现相,遇到缘它就能现相,我们把频道按下去,相就出来了,我们把屏幕比喻作常寂光,把色相比喻作十法界、比喻作六道轮回。我们用这个比喻,比较容易体会,容易产生一个概念,这个概念都不许可你分别、执着,一分别、一执着,坏了,造业。你喜欢的,善业;不喜欢的,恶业。没造啊!起心动念就造了,这叫“意业”,“意业”有“身、口、意”。“身、口”造的业你容易明白,起心动念你不容易知道,统统在造业。

  特别是“意业”,“意业”是一秒钟造多少次?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不知道,你一个不高兴、一个嗔恚心,虽然一阵子过去了、几秒钟过去了,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还得了!太可怕了!死了以后到阎王那里算账,是这么算法的,真的太可怕,不能不知道。

  所以佛菩萨教给我们,教我们“净念相续”。这也造业,造什么业?造净业,造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业。这个业好,这个业造熟了,阿弥陀佛来接你往生。

  那就是咱们不造别的业,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我让这个念头,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让它中断。为什么?它一中断别的念头就进来了,这个念佛的功夫就被夹断了、就被染污了,功夫就不能成片了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所以,有求的心都是妄心。我们求生净土也是妄心,但这个妄心好,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用真心了为什么?不是你的功夫提升了,不是的!阿弥陀佛无量劫的功德,他老人家修行的功德,再加上四十八愿的加持,你的菩提心现前了,你的实报土现前了,是这么个原因你这在一生当中,很短的时间就能修成。

  一般人,大多数三年功夫成片,有寿命不要了,求佛带你往生,佛就接引你去了,三年走的人太多太多了,那不是他的寿命,没那么巧,而是佛力加持的,佛来接引。

  在几年前深圳有一个居士,听说三年念佛能往生,黄忠昌,他年岁不到,他说我试验试验,如果真能走我就想走。他闭关二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满三年,往生了。他自己说的,他是寿命不要了,确实能满人愿。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法身菩萨——阿惟越致菩萨。

 

世间法与佛法的区别 

  阿惟越致菩萨,真正的阿惟越致是七地,七地以上证得“无生法忍”。所以“菩提”要不要求?要求,又不能着相。“菩提”的意义要清楚,“菩提”就是“真如”、就是“自性”。

  我这一生学佛,我要见性、我要明心,佛菩萨在经典教给我们,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认真努力学习又不能执着,佛法的妙就妙在这个地方。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就不一样在这里。世间法容许你有执着、容许你有强烈求的心愿;佛法不可以,要求,但是不能着相着相就是世间法,不着相就是佛法。佛法跟世间法差别在此地,一定要知道。

  证得佛法之后,还一样的穿衣、一样的吃饭,没有离开世间法。但是怎么样?跟世间人不同。

  世间人执着,他有分别、有执着。

  学佛的人虽然穿衣吃饭,甚至于交际应酬,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再高一等的人,他不起心、不动念,那是佛与大菩萨,不但没有分别执着,起心动念都没有,世间人干的事情他一样干,他不造业,因为起心动念就造业,他没有起心动念。

  不造业的是佛法,就是念佛,念佛起心动念也造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如果不起心、不动念,往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这个要懂,不分别、不执着,还有起心动念,生到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些都得搞清楚搞明白。

  求一句佛号不间断,然后再求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那个很细、很难。我们先求不执着,真正不执着了,再提升——不分别;最后再提升——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生实报庄严土;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方便有余土;统统都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都有,生凡圣同居土。

  极乐世界有同居土,虽有同居,但是只有人、天两道,没有修罗、没有恶鬼、地狱、畜生。极乐世界的是同居净土,跟我们这个不一样;我们这是同居的六道,它没有,两道。

  底下这句话说,你看,“求菩提之法”,这法执,他还是着相。

  “作相”就是着相,执着相。

  “自离于理体之实际”。着相跟“自性”不相应、跟“理体”不相应。

  故云“不当理实”。他跟“理”、跟真实自性,真实的自性跟“理”不相当、不相应。不相应,这“不当”也就是不相应。

  “此人则远离于菩提也”。这一句话解答了,这个人跟真正菩提不相应,所以说他“远离于菩提”,大菩提,真实菩提心。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习到此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