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孩子三岁前父母做出榜样让孩子学习,根才能扎稳

  来源:佛陀教育网 录入时间:2014-12-07 18:47:07
关键字:扎根教育,父母做榜样,孩子三岁前,哲,内凡,外凡,世间,出世间,因果,印光都是关于因果
【 点击数:4991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42集 2014年12月5日 讲于 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佛法如果不高明怎么能叫一个国王舍弃王位出家?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八十七页,第四行:

  【科】戊二、才德超异

  这还是赞叹法藏比丘,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上修菩萨道。

  请看经文:

  【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

  请看念老的注解:

  【解】本段盛赞法藏比丘出家后修行之德。

  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解】“高才勇哲”。才,能也,智也。哲,明知也。《嘉祥疏》曰:“称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胜胜他,故称为勇。坏邪见之明,所以言哲。”

  “逸群”就是超群,在大众当中,他的才干、他的能力、他的智慧,都没有人能跟他相比,这叫与世超异。

  《嘉祥疏》里头说,“能自胜胜他,故称为勇”。“自胜”是自强不息。为什么叫能胜?胜过一些不善的烦恼习气,勇于改过,这叫“胜自”。唯有自胜,然后才能够超越大众,这胜他,这称之为“勇”,高才勇哲。

  “坏邪见之明,所以言哲”断邪行正,一些错误的知见他能改过,勇于改过,认真的学习,这所谓称为“哲”。

  【解】又《净影疏》曰:“才谓才巧,才德过人,故曰高才。志强名勇。心明称哲。”

  “巧”是慧,叫巧慧。才能、巧慧都不是一般人能够跟他相比的,这称之为“高才”。

  “志强名勇。心明称哲”。这个人有大志,奋发图强,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从他的发心,从他的修行,他一出家修菩萨道。前面我们读过,一般人出家循序渐进,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菩萨道是一乘法,最后才修一乘。他超越了,没有说小乘,没有说权教,直接就修菩萨行,这里讲菩萨道,这是“明哲”。

  念老注解里面:

  【解】盖谓法藏菩萨才能过人,勇猛精进,心明智朗。

  心不迷。心,“明智”这两个字,一般是对于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说的。由此可知,法藏比丘,古大德都称为他是再来人。他做国王的时候已经是菩萨的阶位,法身大士,所以一听经他就明白了。他来给我们表法,舍弃王位。

  王位,世间法里面地位最高,中国古人所谓的是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人间富贵到极处,谁都想得到。他是已经得到了,听闻佛法,就能够把王位舍弃,出家去做比丘。这种表法告诉我们六道众生,出家修行超越世间一切诸佛。我们读到了,冷静、细心的去观想,佛法如果不是真正高明,怎么能叫一个国王舍弃王位出家释迦牟尼佛是王子,如果不出家,他是国王,也是做这个事情。真正显示出修行人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正因为无争无求,所以才显示出高才勇哲。

  【解】“与世超异”。《净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异。”

  称赞法藏比丘的大德。“孤出”,孤是一个人,这种人真的不多。在这个世间谁不争名、谁不逐利?世间人忙忙碌碌。

  今天社会为什么动乱?争名逐利,是六道众生之所不免。但是名利要取之以道,这是古圣先贤教给我们的,不以其道取之决定不能接受。今天这个“道”没有了,争名逐利不择手段,社会就乱了。

  这是最近这一个多世纪,科学技术发达了,东方人对老祖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西方人宣布上帝已经死亡了,不要宗教了。古时候维系到今天,西方的文明靠什么?全靠宗教,相信有神,相信有天堂。随着科技文明,不少科学家研究物理,研究心理,把神给否定了。

  神有没有?不能说没有,他跟我们人类,都是宇宙之间的众生,跟我们的空间维次不相同,也有一部分被科学家肯定了。科学来给我们做证明,真有不同维次空间存在。所以现在对于神圣,不少人半信半疑,完全不相信的大有人在。


孩子出生后一千天父母做出榜样让儿女学习根才能扎稳


  东方人对于祖先、对于圣贤产生怀疑,盲从科学技术,把祖宗真实智慧的教诲抛弃了,这个是地球今天动乱的根本原因

  像这种对于法藏比丘的赞叹,一般人看到这只是赞叹,不是真的,哪有这种人,哪里会有这种事,说之为迷信。只有善根深厚,深入经藏的也要几十年的功夫,才能够断疑生信,这算不错了,还能回头。还有许多人到一辈子,就像从前李老师告诉我,出家人到老死对于西方极乐世界不相信,是不是真的?细心去观察,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什么原因?这是从小疏忽了扎根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中国几千年世世代代相传未曾丢失,在我们这一代当中丢掉了。

  这个根怎么扎法?我们今天明白了,是要父母做出榜样,让儿女学习。在什么时候?要在出生之后一千天,就是三年,到他满三岁这个根要扎稳。古谚语有句话说“三岁看八十”,如果在三岁这个根扎得稳,八十岁他都不会改变这句话是经验之谈,在中国几千年看到了。


世界上只有中国人的历史是完整的,几千年不断,非常正规


  中国过去这一个时期非常不幸,把这桩事情从信心动摇到完全抛弃,接受西化,造成今天痛苦,不是没有原因的。

  现在我们接受了佛法,佛法教什么?佛法教我们离苦得乐,它从更深一层去观察,帮助我们离究竟苦得究竟乐。它真能做到,而且有非常好的效果。佛法承传中国历史上记载三千多年了,这三千多年成就的人不计其数,太多了。在中国,大乘八个宗派,小乘两个宗派

  小乘在中国传到唐朝晚年,中国这些祖师大德不用小乘了,用儒、用道代替小乘,行不行?行。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宋、元、明、清,这个一千年在家、出家确实出了不少的高僧大德。中国人不是由于傲慢舍弃的,是智慧的选择。大乘,中国传统文化比不上,小乘,我们传统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不用儒、道代替小乘?古人真的这样做了,做出令人佩服的成绩

我们要怎样度过这个难关?要如何度过乱世?英国人汤恩比说得好:“解决二十一世纪的问题”,就是现在,这个世纪问题是指整个地球的,不是局部的,他说“需要依靠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我没有读到他全部的著作,他的著作非常丰富,我看到的是断断片片的一些翻译,我感觉到他说的话是真的,不是随便说的  。他的这些话能帮助我们恢复对老祖宗的信心、对中国古圣先贤的敬仰,我们把老祖宗找回来,就能帮助我们度过眼前的困难,前途呈现一片光明。所以复兴传统文化比什么都重要。

  只有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文化才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佛法才能够兴旺;如果社会一直动乱下去,文化会毁灭,佛法也不能存在这个世间。

  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的法运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像法过去了。末法一万年,第一个一千年过去了,我们现在是第二个一千年的开端,第四十一年,我们中国历史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三千零四十一年,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我们要相信古人,历史是经验,承传的是智慧、是理念、是方法、是经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的历史是完整的,几千年不断,非常正规


六道轮回叫“内凡”,六道以外的四圣法界叫“外凡”


  下面这句“与世超异”,《净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异”。

  【解】又会疏曰,不(非)常人所及,故云“与世超异”。又合赞曰,或约地上发心,则所谓世者地前世间之义耳。

  “地前”称“世间”,“登地”称圣人。下面念老跟我们说的;

  【解】盖合赞,对于法藏菩萨当时居于何位,而发菩提心,未敢遽断,故以疑惑之语出之而曰,或约(如果是)地上发心。

  他做国王,闻法开悟了,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他是什么地位?用猜疑这种方式来说,不敢断定,所以才说“或约”。“或约”这两个字用现在的话说“如果是”,就这个意思,这也是怀疑的语气,不敢断定。如果是地上发心,法藏菩萨的地位高了,地上菩萨是圣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地前”不能称大圣,称“贤人”,“圣贤”。“登地”是圣人,法身菩萨,地位很高,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不能跟他比。所以“与世超异”中之“世”字,当指初地以前之一切。

  【解】盖地前统名世间,登地以上才名出世间也。

  这个“世间”意思就深了。登地以前,这是讲的别教。天台大师所判的别教,声闻、缘觉住在十法界,四圣法界里面声闻法界、缘觉法界。那些菩萨呢?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人在哪里?在四圣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在这个里面,没有出十法界。初地以上出十法界了,出十法界才叫“出世间”。世间比我们想象的六道轮回要大,大很多,没有超过十法界都叫“世间”。

  六道轮回叫“内凡”,六道是一个界线,这里面叫“内凡”;六道以外的四圣法界,叫“外凡”,六道以外的凡夫,不是圣人。登地这就圣人了,超越十法界,他们住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在实报土修行,这个地位就高了。所以注解里面说,“世”字当指初地以前的一切,“盖地前统名世间,登地以上才叫出世间”。

  【解】窃窥《合赞》之意,亦偏于法藏当时是地上发心,唯未率言之耳。

  法藏菩萨初发心,他是什么地位、什么样的程度?经上也没有肯定的说。

  【解】法藏菩萨何位发心,注经家颇有异解。

  后世读诵的这些高僧大德,有不同的看法。

  【解】《净影》云:今寻发无上心,是地前世间行,下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是地上出世间行。

  净影大师他这样解释的。

  【解】义寂、望西等同之,盖谓此段之发心,位在地前。第五品中之发心,乃是地上菩萨发心。至于昙鸾、嘉祥、善导诸师与《甄解》均异之。

  《甄解》,《甄解》包括善导大师,他们说法跟前面不一样。

  【解】《甄解》破净影曰:说有前(此段)后(第五品),发心无有二,唯是一发心也。

  这里头包括善导大师,我们知道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应化在中国所表法的。日本人非常相信,他们都承认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日本的净土宗,第一代的祖师就是善导,日本这些大德也很了不起,他们在隋唐时代到中国来留学,亲近善导、亲近天台智者大师,人特别多,所以净土宗跟天台宗在日本非常兴旺,绝大多数的寺庙都是属于这两家的。

  我们看下面念老的话。

  【解】盖谓此段是释尊说法藏菩萨之发心,后段是法藏比丘自述所发心。又后说亦只是重述此发心。是以经中所说虽有先后之次,详略之别,而法藏所发唯是一心,并无有二也。《甄解》之见甚是。

这是念老肯定《甄解》所说的是有道理的,《甄解》与善导大师、嘉祥、昙鸾大师都是这样说法,下面又引了。


释迦牟尼佛不只这一次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成佛的


  【解】《甄解》复云:其龙树大士为初地(指所判法藏比丘发心之位),或为八地。……亦是从果向因,大与诸师别也。

  跟其他诸师看法不一样。

  【解】盖据《大论》,龙树大士判法藏菩萨发心,或位居初地,或居八地,皆是地上发心,故大不同于余师也。《甄解》之说实有所据。

  《甄解》是根据《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所说的,所以说他有根据。

  【解】《法华寿量品》曰:我(释尊)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这是在法华会上,释迦牟尼佛说出真话来了。释迦牟尼佛是不是这一次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成佛的?他是来表演的,舞台表演,八相成道,成佛了。小乘认为是真的,大乘人心里很明白,世尊早就成佛了,不是现在才成佛的。

  《梵网经》里面世尊说,他这一次到世间上来,到这地球上来,表演八相成道成佛,是第八千次。像这样的表演,表演了八千次了,我们完全不知道,这就说是久远劫就成佛了,跟此地所说的、《法华经》上所说的,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就成佛了。

  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这一次在那边真正成佛?我们看错了,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就是表演的,因为他这一次成佛时间到现在十劫。释迦牟尼佛成佛灭度之后,包括他的法运一万二千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佛到现在十劫,所以,我们从这些地方就能体会到,阿弥陀佛肯定也是久远劫已经成佛了,在遍法界虚空界作此示现,也是无量无边,不止一个,极乐世界无量无边,阿弥陀佛千百亿化身,在经典里面都能找得出这些迹象。

  【解】经中复云释尊与弥陀,于无量阿僧祇劫前,同为大通智胜如来前之王子。故知阿弥陀如来成佛亦极久远,法藏比丘正是从果向因。

  这就是古佛到这里来示现的,早就成佛了;释迦牟尼佛也是,无量阿僧祗劫之前就成佛了。都是从果向因。

-------------------------------------------------------------------------------------------------------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因果录序


  因果报应者,乃人事与天理或顺或逆之影响也。故书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人虽至愚,断无幸灾乐祸,避吉趋凶,愿一切同人斥名唾骂,天地鬼神夺魄殛诛,及死后灵魂永堕三途恶道,受诸极苦,经百千劫,莫之能出者。然其所作所为,多皆反其所愿者何也。由世少通人,不提倡因果报应之道,而家袭陋习,唯知以自私自利相传之所致也。间有所作所为,顺乎天理,内而家庭,恪尽己分,外而交际,务益于人。以及种种善举,悉皆奉行。若恤灾赈饥,济难扶危,戒杀放生,护惜物命,持斋吃素,诵经念佛,以期自他兼利,幽显均益者,无不家门清吉,子孙兴隆,富贵尊荣,令人景仰历观传记,凡贤哲挺生,功业杰出,或道传群圣之心,或德为万民之望者,其先代皆有利人利物,资幽资显之懿行阴德焉。然此特凡眼所见之绪余耳,而其人之神识,或上生天宫,或高超佛国,世间凡夫,又何能悉知之而悉见之耶。因果之理,大发明实维佛经,而儒教经书,亦屡宣说。若书之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与洪范五福六极之说,及易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莫不皆以因果报应之理示人。但以其言简略,只说现世,及与子孙,未能详言过去现在未来,轮回六道三途之事,若不深研精思,或致当面错过。兼以俗儒每欲各竖门庭,与佛竞异,纵令知之,亦不肯提倡。致使贤者莫由树淑世善民之极功,愚者悉皆怀弱肉强食之恶念。由兹互相攻击,成千古未闻之杀劫。被杀者人固知其可惨,而杀人者之惨,当更酷烈万倍,惜世人不能悉知悉见。其可见者,若被人杀,若灭门绝祀,乃千万分之一二耳,其在三途所受之苦,则罄竹难书矣,可不悲夫。吾常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即圣教昌明之世,若不提倡因果,尚不能普令愚民潜息隐恶,悉使智者,大积阴功。况今世道人心,坏至其极,废弃圣经,推翻伦理,邪说横流,载胥其溺。有心世道者,思欲挽回狂澜,若不以因果报应为震聋发瞆之资,虽佛菩萨圣贤悉出于世,亦莫如之何,况其下焉者乎。无锡金居士昌,有见于此,特记录近世,及现时各因果事,排印流布。冀人人各怀自利利人之心,以行己立立人之道。则习尚正而风俗淳淑,人祸息而天眷常临。举此竞争士类,同作羲皇上人。因序其大意,以贡阅者。(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殛(jí):杀死。

  ②幽显(yōu xiǎn):阴阳。也指阴间与阳间。

  ③洪范五福六极:即《尚书·洪范》里的“五福”、“六极”。“五福”指的是长寿、富足、健康安宁、德行美好、长寿善终。六极指的是夭折、疾病、忧愁、贫穷、丑陋、愚蠢懦弱。

  ④易( yì):即《易经》,也称《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易经》。

  ⑤淑世(shū shì):济世。淑,善;美。

  ⑥载胥其溺( zǎi xū qínì ):)《孟子》引自《诗经·大雅·桑柔》里“其何能淑,载胥及溺”。相互落水。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⑦冀(jì):希望。

  ⑧羲皇(xī huáng):即伏羲氏。

-------------------------------------------------------------------------------------------------------

  净土释疑网(www.foxdw.com)微信号:amtbedu。添加微信方法:打开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amtbedu”,出现的界面再点击“关注”;想阅读本微信所有文章,请打开“净土释疑网”微信的右上角,再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即能阅读本网微信平台已发所有文章。本微信内容是净空老法师每天最新讲经菁华、学佛答问以及印光大师文钞(生僻字加注音、注解)、选网友们的学佛体会等文章,分享给大家。

  净宗经教(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是帮助初入佛门的网友确立正确的学佛方法,介绍如何学佛和学佛次第,参与本网学佛,保准你学佛不走弯路。本网【网上共修注册】,愿与志同道合、正知正见的同修一块共修!

  净土释疑网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有疑问,可发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