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论、行为就是戒、定、慧的三桩事情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09-23 21:48:17
关键字:修行,戒定慧,学佛的目的,根熟众生,真心,智慧,见惑,真妄,学佛
【 点击数:4207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9集 2014年9月22 日 讲于 澳大利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智慧不是从外来的,外面没有智慧,智慧是从自性里来的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三十八页最后的一行:

  【科】庚二、利他德 分四 辛一、妙行显实

  在前面的一段最后的一行有两句话非常重要,那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们得阿弥陀佛本愿(就是四十八愿)威神的加持。“而出现,如是不可思议之神通妙用,于一念顷遍游佛土”这一句很重要,这个境界我们知道最低的阶位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这些人确确实实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世尊三十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为我们示现的是这个境界;在中国大家都知道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也是这个境界;我们很幸运,确实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也是不可思议,能够在现前这个时代看到海贤老和尚,海贤老和尚一句佛号也是这个境界。在净土宗叫“理一心不乱”,就是教下的“大开圆解”,宗门的“明心见性”,用的术语不一样,境界是相等的,完全相同。

  我们虽然没有亲自看到海贤老和尚,他是去年年初往生的(2013年1月),距离我们很近,我们知道这不是假的是真的,一百一十二岁。

  ……

  我们知道贤首国师有一篇文章叫《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过去我们学过两遍。用《还源观》上六门,“一体”、“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观”,来看贤公老和尚九十二年的修行,相应,句句都相应。这个住世表法功德无量,让多少对经教、对学习存有怀疑(怀疑是最大的障碍),看到他一生的行谊,我们的疑惑拔除了。

  前面说的“自利德”,今天我们要学的“利他德”,“利他德”里头分四科,第一科“妙行显实”,着重在“实”这个字,真实。

  我们看经文:

  【经】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超过世间诸所有法。

  念老在这一段经文里头为我们做了详细的开示,就是注解。

  【解】“得佛辩才”。辩才者,善巧宣说法义之才能。

  这里边最重要就是“善巧”。特别是“善”,这个“善”是赞叹词,不是善恶的“善”,赞美他、赞叹他说法利生这种才干。

  佛法世尊在大乘教里面提醒我们,有了义,有不了义。什么是了义?佛说的一切法都没有义,完全是从自性里面,众生有感,佛性有应(佛性就是自性,就是法身),自性圆满具足无量智慧。

  所以,智慧不是从外来的,外面没有智慧,智慧是从自性里面出来的。惠能大师开悟时候所说的第三句“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世尊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能大师所说的“具足”就是这一句,具足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的、相等的智慧、德能(道德能力)、相好,都是究竟圆满的,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德行,究竟圆满的能量,究竟圆满的相好。

 相好到什么程度?像《观经》上世尊为我们介绍弥陀报身,“身有八万四千相”,不是三十二相,是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个随形好放八万四千光明;每一个光明里面有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在那里做佛事(佛事就是讲经教学),没法子想象。报身,报身里面现整个宇宙,用佛法的术语来说“遍法界虚空界”,在哪里?在报身里面相好的一分,里面完全显示出来。这桩事情到极乐世界就证明了,为什么?完全享受到了,你得到了,往生到极乐世界。

  这个法门在八万四千法门里,在无量法门当中是一个最特殊的法门,它很容易让你证得无上菩提,非常容易。但是它很难叫人相信,为什么?没有一个法门是例外的,为什么你例外?


八十八品见惑分五大类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需要断烦恼证菩提,烦恼不断你决定不能提升。从第一道门槛小乘初果、大乘十信位的初信位菩萨,一定要断见思烦恼里面的见烦恼,八十八品见惑。世尊在教学方便起见,把它归纳为五大类,说话就方便了。

  八十八品见惑分五大类:第一个身见”,执着身是我。第二个“边见”,二边对立,不知道万法是一体,产生“边见”。第三个“见取”跟“戒取”,我们中国人叫“成见”(某人成见很深)。成见说两个,一个是果上的成见,“见取见”;一个是因上的成见,“戒取见”;第四个不属于上面这四大类的,所有一切错误的看法总归一类叫“邪见”,不是正知正见。这个五种见惑断掉了,就是《金刚经》上前半部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真正入佛门。虽然是小小果的初果、初信位,他是圣人,他不是凡人。虽然依旧在六道里面没出六道,但是他在六道里头有期限的,就是天上、人间七次生死,人间寿命到了生天,天上继续修行,天上寿命到了又到人间来,他不会堕三恶道,他也不会变成阿修罗。人间寿命短,天上寿命长,七次往返要多长的时间,我们不敢想象,太长了。天,就算忉利天,不再往上去了,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间一百年,他们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的寿命一千岁,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在忉利天不过一个多月,五十天。他的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五千年历史忉利天五十天。

  这些我们都要有个概念,为什么?它能够帮助我们下定决心修净土。净土修成功了,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阿罗汉解决不了、辟支佛也解决不了,一定是四圣法界最上面的两层佛、菩萨。

真正解决的是佛,十法界的佛,天台大师“六即佛”里头称他为“相似即佛”,他不是真佛,为什么?他还是用阿赖耶。大乘的标准用真心的是佛;用妄心的最高的就是“相似即佛”。

“六即佛”里头理即佛,从理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真的,没话说的,但是众生迷了,这个迷产生障碍,你自性的性德不能现前。你有跟如来一样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不能现前。你现在过的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日子,理上是平等的,事实上不平等,六道凡夫。


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论、行为就是戒、定、慧的三桩事情


  所以,必须要有修德才能把我们慢慢的向上提升。要真修,“修”是修正,修正什么?修正错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言论、错误的行为。

  错的太离谱了,我们自己完全不知道,都以为自己想的是正确的、做的是正确的。如果不是佛出世,佛为我们把这个详细说明、讲解透彻,我们慢慢觉悟了,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真错了,不是假错。

  从错误回过头来这叫修行。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论、行为,戒定慧三学就是这三桩事情。“戒”修正我们身的行为;“定”修正我们意的行为;“教”修正我们言论的行为。这三个字都不可思议,三个字其广没有边际,其深没有底。因为它称性,完全是性德,佛法的妙就妙在此地。

所以佛说的经教没有意思,佛一生没说过一句话。谁要说佛讲经说法这叫谤佛,这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这是真话不是假话。

  佛为什么能出世?佛没有出世,是你有感,他自然有应;你有问,他自然有答。我们行为做得不对,他自然现一个持戒的相,来帮助我们纠正,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所以佛经字字句句没有意思,你要去学习,那它就现无量的意思,跟性德完全相应。性德在不起作用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所以真心常常用“空”这个字来形容它,真空不空。真空是讲的心,心性,为什么不空?它能现,能现万法,能大师末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它能生,它能现,没有缘它不生它不现,那就是空。空,不能说它无;现,不能说它有。它能现万法,所现的万法刹那不住,“相似相续”,《楞伽经》里面所说的,“自心现量,不断之无”,“不断”是相续相。为什么不说它相续?因为它前面那个相跟后面那个相不是完全相同的。完全相同才能说“相续”,不相同,念念都不相同。


放下妄心,真心就现前


  一个念头存在的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也就是一秒钟,它生灭的次数是二千一百兆,就在我们眼前,从早到晚一分一秒都没离开,我们完全不觉,完全不知道,迷在其中。要是明了了怎么样?明了你就开悟了。为什么?你不执着它了,你晓得相是假的,相是刹那生灭,这个刹那是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这是诸法实相。

  无论是念头、起心动念、是分别、是执着,这是心理的现象。外面是物质的幻相,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尘,六根六尘六识,统统都是在这个高频率波动之中所产生的。所以“妙有非有”,妙有,“无中生有”,那个“无”是自性,真正认识真相,心清净了。为什么?放下了。所以古大德教我们“放下就是”、“放下便是”。只要你能肯放下,放下之后,放下虚幻,就用的是真心。

  真心在哪里?放下妄心,真心就现前。真心不生不灭,真心永远没有失掉,像我们电视屏幕一样,永远没有失掉。妄心是屏幕上的画面,阿赖耶所变的,所变的相刹那生灭,我们现在看的电视,这是最先进的,数码,一秒钟生灭多少次?一百次。我们每天看电视,一百个生灭,那我们现实的环境,一秒钟多少个生灭?是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这真相。常作如是观,这人也能开悟。六根在六尘境界上,看的假的,听的假的,闻到的接触到的全是假的。能接触,我们的根身;所接触,外面的六尘,没有一样是真的。真的不生不灭,自性是真的,自性不生不灭,跟我们现在的幻相揉合在一起。就像我们电视屏幕一打开,我们在看电视,真、妄都现前,屏幕是真的,色相是假的,假的不碍真的,真的也不妨碍假的,同时起作用,真的永恒不变,假的刹那刹那在变,决定没有办法掌握住的。从这里慢慢我们体现性德,真正是玄妙不可思议。

  利他,身、口、意三业,心里常常想着苦难众生在六道里头迷惑颠倒,无量劫来不能超越,苦不堪言。看别人,然后回来看自己,回光返照,自己亦如是。

  为什么先看别人后看自己?别人容易看到,别人的毛病容易看到,自己的毛病不容易看到,所以看别人回光照自己,就能把自己的问题统统发现出来了,到底是哪里出毛病就知道了。看佛菩萨、看声闻缘觉、看诸天、看善人、看恶人、看畜生、看饿鬼、看地狱,自己会开悟。开悟不了,迷得太重了,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太严重,很难回头,真能放下,细心去观照。


对净宗、极乐世界能信、能发愿、想求往生,这叫根熟众生


  《还源观》上,那是《华严经》上所说的,《还源观》这篇文章是修《华严经》的方法,文字不多,非常扼要,依照这个方法修行,能够得“华严三昧”。修成功之后,华藏世界,确实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没有极乐世界那么方便,为什么?没有人加持你。极乐世界完全要投靠阿弥陀佛,全仗佛力,这个要知道。对阿弥陀佛感恩到极处,真的是他来救我,除他之外没人救。

  释迦慈悲,把阿弥陀佛介绍给我,我认识阿弥陀佛了。十方诸佛如来慈悲,异口同音也是把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诸佛如来称赞弥陀,“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赞叹到极处了。

  佛没有私心,总是想把最好的给我们,但是你不相信,不相信再开别的法门引导你,开八万四千法门,开无量法门来接引你。到什么时候?根熟了。什么叫根熟?你对于净宗、对极乐世界,能信、能发愿、想求往生,这叫根熟众生。根熟,佛就只教这个法门给你。

  你看海贤和尚根熟,他师父真正了不起,什么都不教,就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他老实、听话,乖乖的念了九十二年没拐弯,没有怀疑过,他成功了,而且成功非常快。师父交待他,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他也做到了。这种表法就是给我们现代人说的,开悟了如果你说,别人说你胡造谣言、妖言惑众,不但不听你的,可能还要伤害你,还要判罪,你妖言惑众,扰乱社会治安,可以判徒刑。这是老和尚说的,不能说、不要说,老老实实干你的本分事情。

  ……

  所以他九十二年的表法表些什么?那种善巧方便细心去观察去学习,利益无量无边。

贤公有没有得佛辩才?有。有没有住普贤行?有。偶尔露一下,大家也没有猜疑,你问多了他笑笑,笑而不答。所以善巧宣说法义的才能。老和尚有善巧,真的,而且用身体、举止动作,从这些地方显示,要会看会听。

  【解】此则《净影疏》所谓“言能辩了,语能才巧”也。

  “言”是一个字,“语”是一句话,说得非常恰当,简单明了。

  【解】又《嘉祥法华疏》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此则以能迅速应机方名辩才也。《会疏》曰:“言音开惑为辩,随机巧妙为才,无不皆出于圣智。”

  “辩”,我们现在所谓的反应,现在一般讲反应很快,这是“辩”,“辩”的意思。言语能应机,迅速应机,很快能应机,这叫辩才。《会疏》里头说“言能开惑”,“开”是开示,“惑”是迷惑,一听明白了、觉悟了,这是“辩”的意思。

  随机巧妙为才,所以语言没有定法,完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无不皆出于圣智。

  【解】三疏之中,此说为上。

  此说是《会疏》。《净影疏》、《嘉祥疏》说法没有《会疏》说得好,《会疏》是日本净宗的祖师说的。这是解释“辩才”两个字的意思。

  【解】又《净影疏》谓如来得四无碍智。如来由无碍之智,兴无碍之四辩。

  这是佛学名词,“四辩”、“四无碍智”佛学字典都查得到,很难得,念老把“四无碍辩”节录在此地。

--------------------------------------------------------------------------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厦门流通佛经缘起序


  如来说法,各随机宜。大根则直示真如妙性,令其了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常寂常照,不生不灭。五蕴空而六根清净,四相亡而一心昭彰。从兹称性起修,由修证性。云布慈门,波腾行海。虽慈悲行愿,弥纶法界。而复三轮体空,了无自他能所之相。小根则示以三归,作反邪归正之本。示以五戒十善,作得生人天之因。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恪守伦常,各尽其分。兼以戒杀放生,吃素念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根器稍胜者,则示之以四谛十二因缘,令其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又以一切众生,由身口意,起贪瞋痴。由贪瞋痴,造杀盗淫。以是因缘,轮回六道,相生相杀,尽未来际,了无止息。虽则示以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乘,而自力断惑,实非易易。况复末世众生,根机陋劣,不仗佛力,决难解脱。于是特开一仗佛慈力,横超三界之净土法门。俾已证圣者,速圆佛果。未断惑者,带业往生。但具真信切愿,恳切至诚持佛名号。能如是者,万不漏一。如人堕海,乘救船力,速得到岸。末世众生,舍此一法,欲出生死,万无一得。是知如来大法,抚育群萌。如天普盖,似地均擎。森罗万象,无一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如日月丽天,普照万国。虽生盲不见光相,亦蒙其照。如时雨普润万卉,大根大茎,小枝小叶,悉皆向荣。纵焦芽败种,亦复平等沐泽。如大海普纳百川,大江大河亦入,小沟小渠,乃至一勺一滴亦入。既入大海,则与大海同一咸味,同一深广。失彼故名,得此海号。故知佛法钧陶化育,了无弃物。为诸法之本源,作众生之恃怙。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拘墟者不知佛法,乃十法界公共之法。唯见其舍俗出家之一端,谓为废弃伦理,沉空滞寂,与世教相乖戾。岂知佛法如太虚之无不包容,如阳春之无不化育。圣以之而为圣,贤以之而为贤。故古之建大功,立大业,勋名动天地,精诚贯日月者,皆自学佛得力而发。即宋之周程张朱,发明圣人心法,亦由学佛而得。以其器量狭小,门庭见重。不惟不肯表扬,反从而辟驳之,欲以关闭后之学者,悉皆不入佛法。故作此掩耳盗铃之计。得人之善,认为己功,反谓人不我若。其于正心诚意,致起罅隙,不能究竟圆满,可不哀哉。佛法传入中国,将二千年。其间由西竺所译之经律论,并此土禅教律密净等诸宗古德之著述,浩如烟海。随机所近,随人所乐,以为研穷。或遍研各宗,或专主一门。如城四门,就近而入。所入之门虽异,所入之城则同。如大海之一滴,味具百川。如帝网之一珠,影现千粒。一门深入,诸法悉通。以迄无明净尽,寂照圆融,三际坐断,十界平沉,复还本有之天真,以证无上之觉道,固属上上根人。其次则息贪瞋痴,断杀盗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渐积功德,增长福慧。敦伦尽谊,爱众亲仁。戒杀放生,习成慈善。物尚慈悯,何况乎人。推此风化,以遍世界。尚有互相戕害,竞谋杀戮,各欲灭彼种族,以惬己心乎哉。厦门蔡吉堂,林鸿猷,陈得禄,愍劫运之惨凄,欲为挽救。冀同人之开悟,流通佛经。乃按本及缴用以出售,绝不求利。欲启人耳目,祈予为序。予嘉其诚,用述颠末。须知佛法,以因果报应为下学上达,原始要终之道。今之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彼此相戕,以杀为乐。只图自己快意,不顾国之灭亡,民之涂炭者,皆由不知因果报应之所酿成也。予常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当今之世,若不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理。欲令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虽佛祖圣贤齐出,亦末如之何也已矣。(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弥纶(mí lún):统摄;笼盖;经纬;治理;综括;贯通。弥,满;遍。

  ②焦芽( jiāo yá ):枯焦的幼芽,佛教喻不能萌生无上道心的人;泛喻不堪造就者。

  ③败种(bài zhǒng):孬种。

  ④钧陶(jūn táo):用钧制造陶器;比喻造就;指秉持国政者。

  ⑤拘墟(jū xū):见“拘虚”。比喻孤处一隅,见闻狭隘。

  ⑥乖戾( guāi lì):抵触;不一致;悖谬;不合情理。乖,不顺;不和谐。戾,暴恶;罪过。

  ⑦罅隙(xià xì):.缝隙;裂缝;瑕疵;缺憾。罅,缝隙;裂缝。

  ⑧研穷(yán qióng):.详细追查审问;深入钻研。

  ⑨冀(jì):希望。

  ⑩颠末(diān mò):本末;前后经过情形。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