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念佛的人有没有得到佛果无尽功德?未必!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08-06 16:35:26
关键字:念佛,权实,权,实,权实方便,功德,念佛的功德
【 点击数:4388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82集  2014年8月2日 讲于 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念佛的人有没有得到佛果无尽功德?未必!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页最后一行:

  【解】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指佛果之无尽功德,《仁王经疏》云:“施物名功,归己曰德”,《净影疏》曰:“功谓功能诸行,皆有利益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善行家德(指自有之德),故名功德……德体名法”。

  我们先看这一段,经文这一句非常重要!“具足无量行愿”,前面我们学过,接着是“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安住”两个字重要,心里面真正有。真正有什么?有一切功德法,或者说我们要把心安住在一切功德法之中。一切功德法是什么?如来果地无量功德,是自性本具的。自性就是真心,真心本具无量功德。

  在这部经、在这个法门,“佛果无尽功德”,就是指这句阿弥陀佛的德号,名号就是“佛果无尽功德”。念佛的人有没有得到佛果无尽功德?未必!那什么原因?因为我们没有安住。“安住”这两个字是关键,我们念佛心里还有杂念,还有妄想,这个“安住”就没有了。

  怎样才算“安住”?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心里只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叫“安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功德,这个意思后面注解里头还有。

  我们先看《仁王经疏》里头所说的“施物”。“施”是布施。布施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布施再多不外乎这三大类。以物布施给一切众生,这是“功”;自己所得的,这叫“德”。布施要有真诚心、要有清净心、要有恭敬心,功德就圆满。或是缺乏真诚,缺少恭敬,有德这个德不圆满;纯是利他,不求自利,这功德圆满。为求己利而布施,这个布施的功德有限,不是圆满功德所以每个人布施果报不一样,这个不能不知道。

  《净影疏》里头说,“功是功能,诸行皆有利益之功”,这称之为“功”。“行”,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菩萨常讲的六大行门。门门都有利益之功,自他两种利益完全具足,所以称之为“功”。

  这个“功善行家之德”,谁肯干?发菩提心的人干,有慈悲心的人干。慈悲里面又分“无缘慈悲”,法身菩萨跟诸佛如来;有“法缘慈悲”,三乘菩萨;有“爱缘慈悲”,六道众生。统统是慈悲,依旧分很多等级,都算是善行。“善行家之德”,德大小不一样,德体名法,德之体是名法,所以功德法。

  【解】法者,梵云:“达磨,通于一切,无论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是事物者,是道理者皆称为法”。

  所以佛教里头常讲“佛法无边”、“佛法广大”,用一个代名词全部都包括了,就是“全宇宙”,我们讲世出世间一切法,这一个法都包括了。

  【解】《唯识论》曰:“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指众生)解”。

  “众生”是指一切有情众生,他看到了、听到了、接触到了,他能够理解,知道这是怎么事情。海贤老和尚有一次在山里面峭壁下面遇到一只狼,大狼(猛兽),他心里想,逃也没办法逃,一心念阿弥陀佛。这个狼走到他面前,咬着他的裤脚一直把他带到狼窝,看到一只母狼,快要死了,老和尚心里明白了,是来求他超度。所以他就坐在旁边,一心念佛给它回向,十几分钟之后,这个狼醒过来,生了五个小狼。这个公狼就好像又鞠躬又哈腰,那种感恩的样子。老和尚就给它开示,叫它多做好事,少做坏事,不要再做畜生身了,来生再投个人身,念佛求生净土多好。离开之后,第二天还是走这条路(这路是他们常走的),又遇到这个狼,狼带了一坨野蜂蜜,送给老和尚,老和尚就收下来了,带回来。人家说,你这个野蜂蜜从哪来?他就告诉他们大家,畜生都知道报恩,昨天我救了它,今天你看就送礼来了。这就是你看,狼(畜生)它会看、会听、接触到它能理解,它能认识老和尚是好人,老和尚有道德,老和尚能救它。所以叫“轨范”,“范”是榜样,让众生能理解。

  【解】例如,无常,使人生起无常之解。

  让人理解这个,这个是有生灭的,这个现象不长久。往深处去讲,所有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是无常的,都没有办法常住。“常”是不生不灭,“无常”是生灭法。

  【解】持,谓住持,不舍自相,一切诸法各有其相。

  有些现象几天就没有了。我们看花,花开花谢,有些花开的期限长一点,一个星期它才谢,有些花第二天就谢了。开谢最快的叫昙花,昙花一现,开了以后,保持它那个样子,大概只有十几分钟慢慢的它就谢了。所以它有自相,自相也是刹那在变,“相似相续”,不是真正“相续”;真正“相续”是不改,那叫“相续相”。一个念头是一个相分,念念不相同,所以大乘经里头佛说“相似相续”,说得好。

我们要把这句佛号安住在自己心上,念念不舍

  【解】安住一切者,《会疏》云:“安住者,不动义,德成不退,故曰安住,无德不具,故云一切”。

  我们要把这句佛号安住在自己心上,念念不舍,这句佛号确实具足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前面我们学过,它是一切诸佛如来的通号。“阿弥陀佛”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智”,合起来“无量觉”、“无量智”。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哪一尊佛不是无量智?!所以它是一切诸佛的总名号,这一句名号把所有一切诸佛的德号统统包括了,一个不漏。一切诸佛说法度众生,所说的无量妙法不离这个名号;所以这一声名号,也把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一切经教统统包含在其中,一部没漏。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就极乐世界来说,它包含了阿弥陀佛五劫参学一切诸佛刹土,结得四十八大愿;这句名号具足阿弥陀佛无量劫来的修行,证得究竟果位;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也在这一句名号之中。所以执持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执持名号,一切诸佛都赞叹,何况菩萨、天龙、善神!我们要把它认识清楚,愈清楚、愈明白,你才真正把这句名号放在心上,知道这是我们人生第一桩大事。

  正像海贤老和尚所说的,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成佛,念佛的人就是成佛。其他的都全是假的,都是阿赖耶所变的。六道、十法界转八识成四智,六道、十法界没有了,就像做梦醒过来了,梦中境界痕迹都找不到。

  《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一切有为法就指的六道轮回、十法界。有为,有生有灭。迷的时候它出现了;觉悟的时候它不见了,这是事实真相。大乘经里面讲的诸法实相,把假的放在心上就造业了,这个业力所感现的就是六道轮回,就是十法界。

“权”是对“实”说的,“实”是体,“权”是用

 【解】前引,行愿品中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者,即是一念中,圆成行愿,故能安住于如来一切佛果功德之法。

  这是总成,这一句佛号能,千万不要忘记这句佛号,比什么都重要。佛号明了不明了没有关系;关系在你信不信,只要你相信,你就能得到;只要你发愿求生,就能满足你的愿望。

  我们再看下面:

  【科】庚三,游行方便。

经文只有两句:

  【经】游步十方,行权方便。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游步十方,行权方便。此二句初赞大士之权德。

  “权”是对“实”说的,“实”是体,“权”是用,也就是我们常讲善巧方便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都是讲的善巧方便到极处。看诸佛如来应化在六道,应化在十法界,这叫权德。

【解】游步是游行与游化之义。

  我们今天讲旅游,旅游的目的教化众生。旅游不要离开教化,这里头就有功德了。要去学习,诸佛菩萨旅游在遍法界虚空界,教化一切有缘众生。

  什么叫有缘?能信的人有缘,愿意学的人有缘。菩萨善巧方便,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看他的程度,能接受什么样的法就说什么样的法。所以佛没有定法可说,完全是与机相应,就是跟对方相应,他的爱好、他的根性、他能理解的程度,样样都适合他,他学起来并不困难,慢慢把他向上提升。

  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现在地球上,在印度这个地区,真的是游步十方。世尊没有建道场,居住在树林里面,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过着托缽的生活。这是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一个团体,不是普通人,真正有智慧到处教化众生。

  他老人家教学分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我们称它为“普世教育”。“普”是普遍,“世”是世间,人人都应该接受的,这里头内容是什么?是伦理,是道德,是因果,劝人断恶修善,这种教育十二年,佛所行处,没有不承蒙教化的,没有不受他影响的,人都变成好人、都变成善人;还有一部分希望再向上提升,佛讲“方等”,提升了,好比办中学;“方等”再向上提升“般若”,好比是大学,二十年;最后八年讲“法华”,好比是研究所,一乘法,讲真的不是讲假的。前面三种都是“权教”,善巧方便;最后讲真实

  “真实”什么意思?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现身说法,他的成就,一切众生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应当要发愿,回归本性,回归本性就是成就无上菩提。

  佛没有傲慢,没有嫉妒,没有障碍,他成佛了,希望个个都成佛,跟他一样,不在他之下了,佛的教学就圆满了。好比现在老师拿到了博士学位,希望所有的学生个个都能够拿到这个学位。

  教了四十九年,一生教学,完全给你讲真的。开头十二年是方便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慢慢提升完全讲真实;“方等”里头有权、有实;般若是实教,给你讲真实的。四十九年当中,末后的三十年讲真的。到法华会上“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那我们就晓得“阿含”、“方等”、“般若”跟“法华”比全是方便说,佛用这个基础,把你提升到法华境界。(40:21)

  ……

  【解】又净影疏云,化行善巧,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名权方便。

  “异”是不一样,所以这个道理要懂。然后什么?我们以平等心看一切众生。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佛身得度现佛身,应以菩萨身得度现菩萨身。应以基督身得度他就现基督,耶稣基督;应以阿訇身得度,他就现回教的阿訇。所以有一年我到日本去看一个老和尚,中村康隆,那一年是他一百岁,老和尚往生好几年了。老和尚告诉我,全世界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说得好,我相信。换句话说,所有宗教都是一家人;翻过来说也一样,如果是基督为主,诸佛菩萨是基督的化身。这是华严境界,“主伴圆融”。“主”不是独一的,“伴”也不是永远的伴,随时可以作“主”,可以作“伴”。以基督为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伴;以释迦为主,基督就是伴。他们可以互为主、伴,得大自在,这叫“方便”。

  所以《净影疏》里说得好。“化行善巧,随物所宜”,就是恒顺众生。“种种异现”,“异现”是不同的示现,这叫“权方便”。虚云老和尚遇难,文殊菩萨来现个乞丐,来救他、来帮助他,“权方便”。荒山僻野来了一个乞丐,一点都不稀奇,正常的。乞丐到处讨饭,怎么在这个地方碰到他,他也不会疑心,菩萨示现的,不会。到五台山才明白。

  【解】综上经论,故知,善巧稳便之法,妙契众生根机,导向究竟之果觉。名为行权,或行方便。

  “权”就是方便引导众生归向净土。一生决定圆满成就。那么我们就晓得,夏莲居老居士为了《无量寿经》没有善本。在中国几千年,学的人太少了,反而在日本流通,但是日本人五种本子只选了一种,康僧凯的本子,其他四本没有人学,这就是没有善本。必须要会集成一个善本,这“行权方便”。黄念祖老居士给这部经作个注解,为末法时期做一个标准、典型,做个模范,不能用自己的意思讲经,会讲错,怎么办呢?用经来注解。他用了八十三种经论,这个没话说。古大德所说的,那是开悟的人,那是见性的人。用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述,总共用了一百九十三种,这是在末法叫人心服口服。末法时期学习经教,要用这个方法,避免过失;也让大家生信心,对你不会怀疑。那么就经论的意思,祖师大德开示,可以用像我们现在学习心得分享的方式,帮助大家认识,帮助大家建立信心,终极的目标帮助大家发愿求生净土。这都属于“行权方便”。唯有“行权方便”,才能得到究竟圆满。

  【科】庚四、究竟圆满,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者,嘉祥疏释为解契宗源。

  这叫“入”。“解”是理解。“契”是契入。“宗源”是讲的自性,中国俗话讲追根究底,打破砂锅问到底。“宗源”是法性,惠能大师说的,“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万法的“宗源”就是自性,明心见性就找到“宗源”了。

  【解】《净影疏》云,证会为入。可见入者为契会证入之义,亦即《法华》中入佛知见中之入字也。

  《无量寿经》,中国的注解就这两种,一个是《嘉祥》一个是《净影》;日本多,日本有二十多种,我知道的,可能还有我不知道的。

  《净影疏》云,证会为入,可见入者为契会证入之义,亦即《法华》中入佛知见中之入字也。“入”是契入,真正明白了,佛知佛见,这个“入”字。

  【科】佛法藏者,《嘉祥疏》云,明理为藏。

  下面是念老的解释:

  【解】盖谓佛法藏,为法性之理体。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名佛法藏。又法性中,含摄一切佛法,故名佛法藏。是故入佛法藏,即《法华》中,善入佛慧,通达大智之义。

  这个智慧,智慧的体,智慧的相,智慧的作用,都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佛在《华严》上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统统包括了。智慧、德能、相好,诸佛如来所有的,一切众生统统都有,为什么?一个自性,是自性本具的。佛觉悟了,破迷开悟,他自性里面智慧、德相透出来了;凡夫在迷,自性里面智慧变成烦恼,德变成了业,造业,相变成了六道轮回,变质了。

  是不是真的变了?“真”的,没有变,变是虚幻的,不是真的。真的一点都没动,但是你完全不能觉察,是在你面前。你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到,有身体不能接触,它并没有离开你,这叫迷。只有佛菩萨,他们有善巧方便,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帮助我们好像在梦中醒过来。醒过来之后觉悟了,梦中境界完全没有了。

  所以梦中是假的,梦中这个虚幻的东西,千万不要执着,决定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那个梦还要继续做下去,不放在心上,梦就会醒过来。道理就在此地、一切要放得下,连身体也放下。连我们想法、看法统统放下,没有一样是真的,自性清净心中,没有想法,没有看法。想法是见思烦恼,看法是见烦恼,想法是思烦恼。六道轮回就是从见思烦恼里头建立的,没有见思烦恼,就没有六道轮回。这个东西先放下,阿罗汉放下了,阿罗汉脱离六道,他到十法界,声闻法界去了。

  “佛法藏”,法性当中含摄一切佛法。“法性”就是自性,就是本性,就是真性,也叫灵性,它这个里面一样都不缺,世出世间法是圆满的。所以叫它做佛法藏。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