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要祈请众生有缘见到真正修行的榜样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2-10-26 09:49:15
关键字:普贤十愿,祈请,礼敬诸佛,称赞如来,请佛住世,弘法,超度,榜样
【 点击数:3188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讲《净土大经科注》第544集  2012年10月2日讲于香港

  我们要晓得临终的时候佛加持。那现在呢?念念之中佛都加持。们要有信心,感应就通了。我们心里念念是阿弥陀佛,前边说过,众生念佛的时候,就是跟佛智慧相通的时候、福德相通的时候。通的!一点障碍都没有。自己业障习气再多,要知道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业障、习气没有体、相。实实在在地说,“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这真的,不是假的!

  佛号可是真的,这是从自性流出来的,是自性的德号。不管你知不知道、理不理解,遇到困难这句佛号真管用。我当年在旧金山讲经,我给诸位说过的甘老太太,她有个女儿在美国读书,毕业了在学校服务,一生没有结婚,听说以后出家了。老夫人大概已经往生了,她出家了。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在工作。遇到一桩事情,她在旧金山租个房子,没想到房子是鬼屋,每天晚上十二点鬼准时就出现了。这个鬼是恶鬼,奇臭无比,发出的臭味,就一步步靠近她。她就是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声念,鬼在站在那里不动。不念了,不念他就靠近;念,他就不动。她就知道了,她就拼命念。念到天亮,鬼走了。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我说你换一个房子算了!没关系!这个鬼很好,她帮助我精进,让我不敢不念。她真有勇气、真有胆量。她说这个鬼要她命的,总是前世的冤亲债主,逼着你念佛修积功德,两个都得度。现在我们知道了,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念阿弥陀佛就对了,就得弥陀威神加持,就能把灾难化解。

  “故与此界,虽是劫火洞然,大千俱坏,仍能安稳自在,从容往生。”

  这与你念佛往生,丝毫都不产生障碍。

  “如《普贤行愿品》:‘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普贤行愿品》最后一卷,魏墨深居士将它附在“净土三经”之后,成为净土第四经,很有道理。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将《楞严经》里边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一段经文,附在“净土四经”之后,成为“净土五经”。真的做绝了!后头还有吗?没有必要了,这圆满了。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只有244个字,那是净土的“心经”。《般若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心。这244个字是净土的“心经”,真叫妙啊!所以,“净土五经”是会集的,成为净土主修的经论。

  近代弘一大师,诸位都晓得。弘一大师持戒念佛,他修的经就是《普贤行愿品》,就是末后这一卷。这一卷经他念得很多,能够背诵。他不念《无量寿经》,不念《弥陀经》,他念《普贤行愿品》,学“普贤十愿”。“十愿”是法身菩萨修的,为什么?愿心广大,他的境界是遍法界虚空界。

  “礼敬诸佛”,法界虚空界里头一切众生都是诸佛,他都礼敬。

  “称赞如来”,一切众生善念、善心、、善行,与性德相应的都称赞。

  “礼敬”与“称赞”有别:“礼敬”没有分别,从相上说的;“称赞”有分别,它从性上说的。换一句话说,善的赞叹,不善的不赞叹。“礼敬”从相上说的,善的礼敬,不善的也礼敬,没有分别。

  “广修供养”,没有分别,是平等的。善与不善,平等供养。这心量大,应当学。

  第四个“忏悔业障”,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谁是老师?一切众生都是老师,这就是五十三参。

  五十三参有个代表,代表什么?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出家在家、好人恶人统统都是。好的,要学;不好的,要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统统是善知识。你看,用真诚心、平等心,他一生成佛。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善知识,一切众生都是老师,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这叫普贤行。普贤行的心量太大了,完全是佛心,真信,不带丝毫虚妄。所以这种大愿,“不相舍离”。这临终的时候,一切你都带不走,这个愿王跟着你,愿王“不相舍离”,你已经养成这个习惯了,起心动念全是“十愿”。

“常随佛学”。忏悔之后“常随佛学”,“请转法轮”,“请佛住世”。

  真正有修持的人,真正讲经的人,要代众生祈请,让这个地方众生有缘见到真正修行的榜样,能够听到正法。这个功德大了!众生不知道祈请,只有真正觉悟的人知道祈请。不但要“请转法轮”,而且还要“请佛住世”,希望这个善知识能在这个地方长久教化众生,不能让他离开。用什么方法求?依教奉行。这个地方真正学的人多,真正有成就的人多,还不断有人进来学,法缘殊胜,他就不能离开。这个就是属于流通。

  “普贤十愿”,前边七个是“愿”,到“请佛住世”,后边三个是“回向”: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实际。

“回向菩提”,修行人对世出世间法一无所求,只求无上道,只求利益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实际”是自性。所以,这个十愿绝“不相舍离”,确确实实“于一切时引导其前”,最后“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真实不虚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