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下属做错事要不要呵斥、教训?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2-08-24 14:53:59
关键字:六和僧团,经典,口业,戒律
【 点击数:3305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463集  2012年8月11日讲于香港

  现在假的,不是真的,那怎么能治病?他卖给你,他要钱,真叫谋财害命。这种事情在古人讲这伤天害理,这个事情怎么敢做?现在人不相信因果,从前人相信因果报应,不敢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他怕有报应。现在人说因果是迷信、是骗人的,哪有这回事情。所以损人利己的事情普遍都是,在这个世间,实在讲太可怕了,到处都能见到,所以现在人活在这个世间没有安全感,这个多痛苦,心定不下来。

  古时候人无论是贫贱、富贵,他心都是定的,基本的这些概念、道德人人都懂,在社会上看到,常常听到,现在没有了。不但做的人没有了,讲的人也没有了。我们天天在学习经典,天天跟同学们在一起分享,几个人听?真正听的人,那就是佛法所说的,这个人有善根、有福德,《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人具足有善根、福德、因缘,喜欢闻佛法,喜欢听法,喜欢修行,他的生命有方向、有目标,这种人就有幸福。我知道我这一生到世间来干什么的,我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我要把这些事情做好,他在生活当中有乐趣。这种乐趣是从自性里面往外面放光,从里面发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真乐,中国古人说“孔颜之乐”。孔夫子、颜回他们的乐是真乐,为什么?孔子当时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也没有财富,是个普通的老百姓,是个喜欢读书的人,生活很清苦;一生教一些学生,大概生活方面学生会有一点供养,学生里面有几个家庭环境好的。我们就知道夫子的生活很辛苦,因为他没有从事生产事业。过去那种生活我们了解,我们曾经见过,读书人顶多是有一点点田地,种一点蔬菜,种一点水果,自己养一点家畜,这是过去社会常见的,我们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到夫子的生活状况。

  他们的乐从哪里来?他们乐是开悟了,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越学越明朗,像佛教《心经》里面所说的般若智慧开了,“照见五蕴皆空”,这个欢喜啊!大乘教里面佛常讲“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这个境界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既然是最高的享受,当然不是普通人所能够享受得到的,他境界达不到那个境界。普通人的享受是欲望——财,色,名,食,睡,古今圣哲的享受与这个不相。圣人的境界真的许多是形而上的境界,不到那个境界体会不到。人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修行?这个里头要没有真正的乐趣行吗?谁肯干?八万四千法门里面,任何一门相应都能得到真正的乐趣、真正的法喜,净宗当然也不例外。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假的里头没有乐趣,真的里头有。越学越快乐,越学越幸福,越学烦恼越少、智慧越长,这就对了!如果没有这种境界现前,我们的路没走对。虽然学佛,没走对路,或者走偏差了。为什么这个境界得不到?那就得修正。标准在哪里?标准在经典。这就是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常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依靠经典”,净土宗还有“五经一论”。如果没有经典做依靠的,这不是佛法。佛所传的修行方法,通通以经典、理论作依据。如果修行可以不必用经典,释迦牟尼佛在世四十九年天天讲经教学那不就白讲了?这个基本的道理我们要能体会得到。在经典里面生欢喜心,这就(是)善根。善根从哪里来?过去生中曾经学过,这生中又遇到了,生欢喜心。

  ……

  纵然想帮助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赶紧去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成就智慧、德能、相好,像阿弥陀佛一样,我们才有能力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再回来不迟。我们再回来的时候,这些众生没有出六道,甚至于他堕地狱去还没出地狱,我们又来了,真正发慈悲心、怜悯心还是可以救他。现在要救,救不了,必须得清楚、得明了,真的放下万缘,彻底放下。

  “又《大乘义章》云:‘言乖彼此,谓之为两,两朋之言依与舌,故曰两舌。’”

  这话意思是什么?下面念老给我们讲清楚了,这就是“煽动、离间、搬弄是非”,这“两舌”的意思,用这八个字来解释,大家都懂。煽动、离间、搬弄是非,这个事情绝定是恶,决定是罪孽,决定不能干!小的罪,是拔舌地狱;大的果报,严重的,是无间地狱。人生在世什么事情都要能忍,不造这个罪业。造这个罪业,来世苦不堪言,死后肯定在地狱。

  “恶口者,《新译》为粗恶语。”

  就是说话很难听,粗鲁、不善,跟《还源观》上所讲的柔和、正直恰恰是反面。菩萨对一切众生,确实是柔和。中国古人就要求人与人之间言语要“怡吾色,柔吾声”,这个里面才真正看到修行“忍辱波罗蜜”。“六度”就是生活,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要把它用上。布施是什么?是服务。我尽心尽力把我的工作做好,让大家生活都感到快乐,布施是服务;持戒是守规矩。人与人的关系搞清楚,居领导地位的要仁慈、爱护属下;在下的,听从领导,要尽忠职守,这是生活。无论是上下,无论是同僚,地位平等的,或者对于在下属,时时刻刻要想着“忍”,要想着“让”,决定不起摩擦,不生误会,这个团体就好。佛要求团体,无论大小都要修六合敬,这是佛心目当中理想的僧团,就是团体生活。四个人以上在一起生活、共修就成为僧团,但是一定要修六合敬,不修“六合敬”不叫僧团,修“六合敬”才是真正的僧团。我们今天学习,别人跟我和不和,不要去过问,要回过头来问自己:我跟大家和不和?我对大家敬不敬?心里头真有诚敬,外面和睦自然就容易了;心里面没有诚敬,外面再听信谣言,如果有人有心煽动、间离、搬弄是非,他就成功了,你就上当了。那么在今天的社会,这个事情太普遍了,我们要如何应对?决定不听谣言;决定不听是非,他来给我讲,我念我的阿弥陀佛,这就对了。对人、对事心地清静,没有染污;心地平等,没有高下。

  我们要把《无量寿经》用在生活上。《无量寿经》里头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能掌握到这句话,就决定得生净土。紧紧抓住这一句,其它万缘放下。我在家庭、在团体在修福!不是造孽。在这里修福,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作为我们往生的资粮,可以提升往生的品位;也是护持正法、弘法利生;所作所为都是善事,都是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离苦,这是好事!决定不能做迷惑颠倒的事情、伤害和气的事情。这种挑拨是非是伤害和气,那换句话就是“破和合僧”。言语柔和,粗恶语,《法界次第》里头所说的“恶言加彼”,骂他、教训他,“令他受恼”,他生烦恼,这叫恶口,不应该的。

  可是,你做领导,下属要做错事情,要不要呵斥他?要!要不要教训他?要!这不是恶口,这是要他警觉,要他知道改过自新,这是慈悲,是爱心。不是恨他,是出自于爱护,让你改过自新,让你学好。所以用心不一样。如果是讨厌他、恨他,来责备他、来骂他,这就是恶口。帮助他改过,过去私塾里头教学,老师对学生有体罚,最平常打手心,戒尺打手心。李老师教学的时候还是打人,他没有戒尺,他有扇子,这就是扇子,这扇子打人,当然没有戒尺那么痛,但是也不舒服。老师打什么?打记性。这一条没记熟,挨打了,对这个地方就特别留意,打了,你就记得了。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