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广学多闻把你的悟门堵死,永远不开悟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2-07-30 09:59:03
关键字:开悟,保险柜,菩提心,传法,放下,小乘,大乘,学佛,广学多闻,一门深入
【 点击数:2160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448集  2012年7月27日讲于香港

学佛自度就像开保险柜一样,号码转动差个一毫一厘就打不开

  “[经]人能自度。转相拯济。”

  我们看注解:

  “[解] 段中‘人能自度’度自身也。承上文知苦厌离,‘洗除心垢’,‘表里相应’等文而言。是自利行。”

  人在一生当中最可贵的是自度。这个“度”是什么意思呢?一般佛法里常说“了生死,出轮回”,这叫自度。无量劫来,在生死轮回之中,没有一桩事情比这个更大,没有一桩事情比这个更重要,我们应该能体会到。我们跟佛有缘,缘不是这一生结的,生生世世,像大乘经上所说“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一句话是真话,不是随便说的。

  过去世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为什么都不能自度,这要深深反省。这个东西就像开保险柜一样,这个号码转动一点都不能差错,差个一毫一厘就打不开。我们要想超越六道轮回,亦复如是。上说得很清楚,我们没有真做到,要认真反省、检讨,要真正忏悔。看这一世能不能彻底放下,从根拔除就是放下“身见”。这从根拔除,这是刚刚入门,好像开号码锁,第一环对准了,还有第二、第三。第一环对准了,也算不错了,小乘“初果”。不能小看他,天上人间、大富大贵、大智大德的长者也不能跟他比,为什么?天福享尽了还要搞轮回,还会去三恶道,这小小圣。“身见”破了,也就是《金刚经》前半部所说的“四相”破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他做到了,所以第一个“身见”没有了。

  第二个对立没有了,“边见”是对立,对立没有了是什么?就一体了,肯定“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对这两句话真相信,不会动摇了,“边见”没有了,“成见”没有了。“成见”是什么?自以为是,这叫“成见”。

  “成见”有因上的“成见”,果上的“成见”,这两大类。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不再有“成见”了,没有“成见”智慧就现前,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讲的“五常”,“五常”就现前。自然现前,不要学的,第一个你会爱人,爱人就跟爱自己一样,为别人想的就跟为自己想的一样,决定没差别。

  第二个,“义”生起来了。“义”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跟大自然的规律相应,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就是性德,自然规律是性德,义生起来了。

  “礼”是礼敬,决定是自己谦虚、尊重别人,表现在外面“柔和”,表现在内在“真诚”,里面“真诚”,外面“柔和”,真正可以做到与一切众生相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自然做到。智慧现前,不会有烦恼,转烦恼为菩提,言而有信,像“如来”无语者,真语、实语、如语,这个是什么?这自度!里头欠一点点都不行,不会堕三恶道,但是出不了六道轮回。第二个圈圈对准了,六道轮回出去了。 第三个圈圈对准了,这门也打开了,脱离十法界了,脱离十法界才算是真正的成就。脱离六道小成就,所以这个都要自度。

  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就知道自己不够,知道自己的毛病很重,傲慢心没有了,不敢自以为是了,标准衡量不及格。那么,首先知苦,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六道苦”,人苦,三恶道更苦。天上虽有乐,暂时的,不是究竟的,那是什么?善业所感的果报,。这个报享完了,我们还有无量无边的不善业汇集来,那个果报在三途,这叫六道轮回。“知苦厌离”,求出的心才生的起来。

  道全搞清楚了,修“道”在哪里修?在心上修。心上修了,自自然然表现在外面,“诚于中,自然行于外”。“外”就是礼貌、礼节、柔和、真诚,从外能看到你里面,因为你的内心自然表现在外边,你无法隐瞒,这个世界有德行的人、有学问的人、有经验的人,他们一看就能看出来。不是圣人,是凡夫,有时候会看错,佛菩萨他能看透人心,但是有时候他能够随顺“逆缘”,能随顺“恶缘”,这个功夫了不起。

  为什么要随顺“恶缘”?他有“恶因”,“恶缘”成熟了,后头有恶报,必须等他报尽了,他才会醒悟过来,你教他,他肯听。现在这个“因”跟“缘”聚会的时候,这是迷得最深的时候,你叫不醒他。叫不醒他,菩萨就能够“随顺”,在旁边观察,看他的因缘、果报报尽了,有忏悔的意思,有转变的意思,佛菩萨来帮助他,这叫“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慈悲到极处!

  造作恶业他很痛快,你跟他说果报,他不相信,不能接受,必须苦报现前、吃尽苦头,他回心转意,时间长短不定,有人三、五年,有人三、五十年,有人三、五百年。菩萨有耐心,对任何一个众生生生世世照顾不舍,叫“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什么时候真想得度,他就真来了。我们在虚云老和尚年谱里头看到,老和尚朝山生病两次,一个乞丐文吉来救他、照顾他,一直把他身体养好,继续再去朝山。一次照顾都是十几天,两次照顾我相信差不多是一个月的时间,菩萨化身。当时虚云老和尚不知道,真的以为是个乞丐。

  那么象虚老和尚这些事情,在现实的环境有没有?有!很多,没人知道,我在最近,东北一些同修就像虚老和尚一样,遇到菩萨变化成乞丐,变化成捡破烂,变化成出家人,不可思议,是真的!不是假的!为我们现身说法,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自度,恩德不可思议。所以经上字字句句都是真实的,只有真心才会有感应,稍稍有一点疑惑,半信半疑、时信时疑,这个不行,这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开悟之前“广学多闻”永远不会开悟,把你的悟门堵死了

  我们认识释迦牟尼佛,照着经典这个事实真相,佛教不应该是宗教,是教育,释迦牟尼佛的教育。佛教应该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他是个非常负责的老师,而且教学的时候,他是有次第的,有原则的,就像办学校一样,四十九年前面十二年像是小学,办小学,培养大家的基础,讲《阿含经》,这是小乘;十二年之后,他再提升,像办中学,《方等》讲八年。《方等》前面接小乘,后面开大乘,《方等》跟《阿含》合起来是二十年,有二十年的基础了,好!办大学,讲《般若》。这是释迦牟尼佛主要要传授的,也就是他教学的中心课题,二十二年,占的时间最长,四十九年几乎占一半,二十二年,《般若》这是大乘,好比办大学。最后的八年《法华》,好比是研究所。你看他有次第,由浅而深,他不是立等的。

  佛是最忌讳立等,立等的人不能成就,小学没有念,就念大学,这怎么行?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佛藏经》上有这么一句话,释迦牟尼佛说的,“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不承认你。但是今天这种人特别多,这佛不承认的。佛是一定叫你由小慢慢向上提升,有次第的,不可以立等。立等只有一个条件,释迦牟尼佛“拈花微笑”,那就是禅宗,这是立等的,他不讲次第的,他一进门就是上研究所,前面他都不要学的,这是什么?这天才儿童,上上根人。上上根人可以,不是上上根人不行,上、中、下三根都不可以,都要循序渐进,哪有一上学就上博士班!不可能的事情。这些我们都必须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得按部就班。

  那么真正讲来“证果”,“修行”、“证果”这就是博士班毕业。博士班毕业的时候,最后八万四千法门变成三个门,这三门是“觉”、“正”、“净”。禅宗、显宗,上上根人学的,不是上上根人没用处,你决定学不成功。禅宗之外在中国还有七个宗派,中国大乘八大宗。小乘是两个宗,宋朝以后就没有了,宋朝时候就没有了,中国不修小乘,用什么方法来代替?用“儒”跟“道”,这是对的。如果没有“儒”、“道”的基础,又不从小乘学起,这是释迦牟尼佛所不承认的。那么到今天这个时候,“儒”、“道”没有了,小乘也不学了,所以大乘架空了,下面没有了,大乘怎么学(都)是学的知识,他不能开智慧。学知识那就变质了,在佛法讲就变成外道了,他心外求法,他没有“定”,他没有“慧”,这个我们心里要知道

  我们的心散乱,这就是说明你没有“定”。“一门深入”、“一心不乱”这是定,大乘法一定要“定”,不“定”不能开悟。

  “定”从哪里开启?从《阿含》就开始了,《阿含》修“四禅八定”,世间禅定。到《方等》学出世间禅定,比世间禅定高了;在教下叫“止观”,“止观”就是禅定。“止”是“制心一处”,讲求的是“一门深入”,不是叫你学很多,学很多你心力分散了。什么时候再“广学多闻”?开悟之后,大彻大悟之后才准许你广学多闻,为什么?你已经“得定”、已经开智慧了,这个时候学东西一听就明白了,一看就明白了。

  惠能大师开悟了,你们想想法达禅师到他那里去参访,法达是专攻《法华》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古人他懂这个道理;无尽藏比丘尼专攻《大涅槃经》,都是“一门深入”,学了十几年,心真的是定了,这得“三昧”,没开悟,在将悟没悟的那个边缘上,这个时候需要高人帮他一把。他到漕溪去参访,法达礼拜的时候头没着地,三拜头都没着地,六祖问他:你礼拜头没着地,是不是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他就说出了诵《法华》三千部。《法华经》很长,一天只能念一部,三千多部的时候就十年。六祖问《法华》讲什么?他答不出来,转过头来向六祖请教,六祖说《法华经》我没听过,六祖不认识字,他不会看,有人念给他听,他就知道了,没有人念给他听过。他说:你念给我听,你都背得很熟了,念过三千多遍。他就念《法华经》,《法华经》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六祖就告诉他:行了,别再念了,我全知道了。给他讲《法华经》,他“开悟”了。

  所以什么时候“广学多闻”呢?“开悟”之后。你看法达搞《法华经》十年没开悟,六祖还没听完两品他就明白了,所以“广学多闻”什么时候?悟后!不是在开悟之前。开悟之前“广学多闻”永远不会开悟。把你的悟门堵死了。所以好的老师不会叫你走这个路,走这个路害你,不是真“善知识”。

  我们跟李老师学教,老师规定只可以学一门,你同时想学两门不教你,就老老实实告诉你:你没有能力,一门学好了再学第二门。“好”是什么程度呢?从前“好”的程度是“开悟”,那才叫毕业,现在它的标准很低,你上台去讲,我在台下听,我听了很满意,点头就算通过了,你再可以学第二部经,还是守住“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所以我们初学讲经的时候,学会这部经了,能讲了,我自己跟自己定的标准:要讲十遍。十遍到哪里去讲呢?到居士们家里去讲,星期一在张三家里,星期二在李四家里,我讲的都是一样的,我这样讲十遍,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经里头讲的意思。

  怎样把所学到的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你就真学会了;如果所学的用不上,那学来干什么呢?“所学非所用”那不就白学了!佛法可贵之处:学了马上管用。所以学习的气氛非常浓,欢喜心。小部经不长,一部经也不过一千、两千字,一个月学一部,很有成就感。佛学院里头一年都没办法学一部,我们一个月学一部。我那时候没出家,跟李老师学讲经,我跟他一年三个月,就是十五个月,我学了十三部经,比佛学院厉害。佛学院毕业不能讲十三部经,我在台中住了一年三个月,我可以讲十三部经。所以我一出家就讲经,一出家就教佛学院。教佛学院一个学期教一部经,一年教两部,他们三年毕业,我才教六部经,还有七部还没用上。

  所以我就深深体会到佛学院不如私塾。私塾教学真管用,李老师教我们是私塾教学的方法,真管用!所以以后星云法师找我,他办了个“东方佛教学院”,请我去做教务主任,我就跟他建议,那个时候有一百三十多个同学,我的意思想三个人分一组,专学一部经,十年至少可以培养二十个,我们有把握可以培养二十个讲经的老师。专讲一样,一生专讲一样,专学一样,十年之后顶尖的人物,那佛光还得了,佛光遍照全世界。星云法师不能接受,他说这不像学校,我说真管用。他也知道真管用,但是不像学校,一定要采取大学这种方法,我们两个意见不合,我就离开了。我在山上住了十个月,离开了。他要接受我,我也一直住在他山上,住了这么多年,你说那佛光山真正名副其实的佛光山,能够讲经讲得好的至少有四五十个人,真正红遍全世界。这机缘、缘分不够,大家不相信,喜欢像现在一般学校什么都学,“广学多闻”。

  其实“广学多闻”都学的一些皮毛、常识,一样都没有扎根。一门通了,门门都通。到那个时候,门门通了的时候,你一定会大发慈悲心,你还是搞一门,为什么呢?给后人做好榜样,不开这个例子,我什么都讲,大家都学去,后人没有了,培养不起来了。所以你一定会有大慈悲心,顾虑到后面的人,我不开多门,我一生讲一部,给你们做一个样子,这是大慈大悲,给后面来学的人,给他做一个好样子。这就是决定是自己成就,自己成就之后,然后“转相拯济”,这大开方便之门,可以培养学生。虽然培养学生,还是专搞一门,学生在净宗道场修学其它的经论可以,不离开净宗这个主轴,无论学哪一部经教,都导归“极乐”,这就对了。

佛法的承传要真干,干假的不行,干假的传不下去

  “下‘转相拯济’是利他行。”

  证明佛在经上讲得一点都不错,世尊教我们“转相拯济”,这就是佛法要传,传的人越多越好。那现在的方法,最好的用这个工具,卫星、网路,尽量利用这些。工具有了,现在问题讲经的人没有。讲经的人很多,没真放下。真放下叫真修行,讲的是真法、真的佛法;没有放下讲的是相似的佛法,不是纯正的。这就是真正开悟的人讲的跟我们一般讲的不一样,同样一句话,他有摄受力;没有开悟的人没有摄受力,完全是一样的话,效果不一样。什么原因呢?开悟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真心;没有开悟是从阿赖耶流出来的,妄心流出来的。阿赖耶的种子里流出来的,不一样,不是真的。为什么佛菩萨说法感人那么深,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就晓得佛法的承传要真干,干假的不行,干假的传不下去。

  那我们真正想往生极乐世界不用真心不行,对人、对事、对物完全用真心,对这个世间、对六道、对十法界彻底放下,知道什么?“万法皆空”,“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无所有”。真正知道这个四句话常常记在心上,六百卷《大般若》,我一边看下来总结十二个字,“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不可得”就是要放下,不放下,错了!放下,心上放下,记住!事上,事都是假的,事上放下不行,心上放下!心上放下了,事上肯定放下;事上放下,心上没放下,不管用

  “是即释尊开示之第二点。‘拯’者救也。谓辗转救度于他身,是即‘众生无量誓愿度’也。”

  我们一般念“无边”,“众生无边誓愿度”,没有发这一愿,这不是“菩提心”。“菩提心”里头最重要的一句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一切都是为这个,都是为众生。我为什么成就自己?是为度众生,一切都为众生。自己“我执”不断,自己没有了,要拼命去想着我要怎样把“身见”破掉、“我见”破掉,很难。把它一展开,我起心动念都为别人想,不为自己想,久而久之“我执”不破自然都破掉了,“我见”不断自然就没有了。这个方法非常巧妙,把心量扩大,起心动念“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就对了。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