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漏税的罪太重了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2-02-20 20:05:10
关键字:戒律,漏税,盗戒
【 点击数:3241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现在的人选择什么?选择的皆是名闻利养。选择名利,特别是重利,选择怎么样去赚钱,钱能赚得到吗?如果真的钱可以赚得的话,释迦牟尼佛也去赚钱了,孔老夫子也去赚钱了,这些人对于事、理通达明了,钱不是赚得的,是什么?是德行感召来的。所以要有德,要有命。没有德,没有命,哪来的财富?哪里来的名利? 

     我们看到现在有很多得名利的人,他确实不择手段,他也能得到,我们看错了,我们只看到表面,没有深入一层去观察,深入一层去看你就明白了,他今天不择手段也能得名利,什么原因?过去生中修积得厚,他不是今生修的,今生他不懂得,是这么个道理。而过去生中修积得厚、积得大,他今生用的手段不正确,意念不清净,他还是能得到。得到的,已经打折扣了,譬如,你看到他今天是亿万富翁,其实他命里多少?,命里可能是两个亿、三个亿、四个亿,现在只变成一个亿,这为什么?这就是他念头错了,他行为错了。他如果还是用道德、用仁义、用慈悲,那他今天的财富决定不止一个亿。命里有两个亿,因为他的德行好、心好、行好,他可能从两个亿上升到四个亿,他不断的向上提升。如果用心不善,起心动念损人利已,想夺取别人的,他命里两个亿就减了一半,打对折了,他只能得一个亿。古人懂得有德、有命,今人不懂,只靠着竞争、斗争、战争,用这种方法得来的。不但是命里福报亏折了,将来的果报都在三途,苦不堪言!谁知道?佛知道。所以经教不能够不相信,选择不能不慎重。释迦、孔子为什么选择教学?教学是在累积功德,你说他在世,在世是的,是很普通的人,平常的人。 

     尤其是孔子,在社会上没有做过高官,名不显,家庭不富裕,是小康之家,能够维持温饱而已。他的学生,最好的学生,最优秀的学生,颜回,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颜回贫贱到极处,只可以说比乞丐好一点。但是颜回的德行、颜回的觉悟,在同学们当中都没有人能跟他相比。颜回的心态 端正、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人谈到“孔颜之乐”,孔子、颜回他们快乐,他乐在哪里?,乐在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一点都不迷惑,这个真乐!有这样的智慧能力才有思择力,就是你思惟、选择的能力。释迦牟尼佛选择终身教学,这是一种行业,终身教学里头没有名,也没有利,他为什么选择这个?这是至高无上的快乐!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不是财富,跟财富没关系,跟地位没有关系,跟荣誉没关系;跟真实智慧有关系,跟德行有关系,跟清净、慈悲有关系,这是世间所谓的高人。所以这第一个是慧德,智慧的德用。 

     第二“修习力”,就是学习。学习要怎样学法?,这个地方用的文字,“谓修行数习殊胜妙行”,我们用我们常常讲的一句话,大家就很清楚,这句话其实的意思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那就是殊胜妙行。 

     修行,“行”是行为,行为有了错误,行为有了偏差,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行为太多了!佛陀把它分为三大类,叫身、口、意。再多的行为,总出不了这三大类:一个是你身体在造作,一个是口的言语,一个是念头的思想,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意业行为;言语,口业的行为;身体动作,是身业的行为。身、口、意把所有一切行为全部包括了,一个都不漏,行为错误了,做错了,说错了,想错了,怎么办?修正过来。用什么来修正?用古圣先贤的教诲,用佛菩萨的教诲,那是标准。我们用这个标准来对照、来检点,所谓“有则改之 无则嘉勉”,这是修习力,圣贤、佛菩萨那是标准。所以修习力是戒德、持戒。 

     孔孟教我们《弟子规》,老庄 教我们《感应篇》,佛菩萨教我们《十善业道》,这是标准,得要认真干、天天干,一天都不能松懈,先把基础打好,这是什么?修习力的基础,你没有这个基础,无论学什么东西,世法、佛法都不得力。不得力就没有收获,你什么都得不到,学一辈子都得不到,这种人在社会上太多了!无论出家、在家你都能看见。 

     为什么他们修行一辈子不得力?你有没有想这个原因?你要不去想,这个想就是前面的“思择力”。你怎么会选择?看到人家失败的地方、不得力的地方,我们自己学习就要回避,我们要改进,我们才能够有收获;别人走的路子是正确的,我们要学习 跟着走。他走的路子是错误的,带给我们的是灾难,我们要反省,我们要改正,中传统教学,佛菩萨的教学,是把戒摆在第一,“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就是守规矩,不守规矩怎么行?! 

      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梵网经》教出家人两条重戒:不作国贼,不谤国主在家的佛弟子,佛在璎珞戒上也有两条重戒: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国制就是国家的法律,佛弟子决定不犯法,决定不漏税。漏税是什么?漏税是盗戒,盗取国家的财富。那个罪可重了!你盗一个人的,你将来还一个人;你盗全国老百姓的国家的财产,是全国老百姓的税收,那全国老百姓都是你的债主,你什么时候还得清? 

     盗戒里面最重的是盗三宝物,就是寺院里面的财物,叫三宝物。如果它是个正法道场,十方信众来供养的钱,你要是拿去乱用,那个结罪比盗取国家的钱还要严重,为什么?一个国家人口有限,佛弟子的人数没有限,遍法界虚空界,所有这些佛门弟子,特别是出家人他都有份,你怎么可以盗他的?他是真正出家人,他是真正在行菩萨道,所以这个常住叫十方常住,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全有份,你怎么可以动用他的?所以佛在《戒经》里面讲,佛子纵然犯了五逆十恶,这是阿鼻地狱罪业佛都能救,盗常住财物佛不能救,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盗常住财物,佛怎么能救?你的债主是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真正出家修道人,他都有份,那个结罪可太麻烦了! 

     所以我们学习要知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必需把三个根扎好。出家还要加一个根——《沙弥律仪》。《沙弥律仪》里头有十条戒律、有二十四门威仪,要做到!做不到不行,做不到是假的。(2011.7.9.)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