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提倡师承修清净心不让助念如法吗?

  来源: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七十一),编号:21-393 录入时间:2010-01-01 22:37:44
关键字:师承,清净心
【 点击数:2577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问:香港有个道场是以净空老法师的教材来学习,这个道场老师提倡师承。请问,下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道场有位师兄一年前过世,而这位老师强调要修清净心,禁止所有师兄去助念或帮助一切殡仪的事项,请问这是不是如法?第二个问题,这个道场各师兄曾经获得协会赠送老法师的光盘,可是因为要接受师承,就不能看老法师的光盘。请老法师开示。 

    答:这个事情我们必须要知道,师承没有了。我所接受的教育,我常讲是沾到一点点师承的边缘,是不是有师承?没有。我的三个老师,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跟李老师,前面两位老师完全没有提到这桩事情,而李老师,我跟他学佛的时候,他给我提出三个条件,也没有说师承。我们曾经听老师说过,佛教是师道,师道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孝道没有,哪来的师道?我们今天一定要知道,社会为什么会这么混乱?师道没有了。为什么师道没有了?孝道没有了。他在家里面对父母都不尊重、都不孝顺,他怎么会尊重老师? 

    孝顺父母,尊师重道,这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过去每一个时代都非常重视。可是从清朝亡国之后进入到民国,我们知道民国这一段的历史,是个社会动荡混乱到极处的一段近代史。所以中国传统教育自然就被忽略了,这个不能怪任何人,在佛法里讲这是众生的共业所感。累积千百年的不善,现在得到的报应,果报,果报现前了。为什么以前不能现前?以前没有缘,缘是什么?缘是教育。教育一疏忽,果报就现前,我们学佛之后完全明白了。 

    你看教孝,最早是谁教?父母教,父母怎么教?父母是身教,不是言教。从什么时候教起?大概一般士大夫阶级,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古代的知识分子、读书人,这是士大夫阶级,他们懂得,多半是从胎教。母亲怀孕的时候,就要学三太,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守住端正。为什么?它影响胎儿。要让心情和悦,和睦喜悦,在怀胎的这十个月当中,这个给小孩是最好的影响。如果在怀孕的时候我们不懂这个道理,常常还有喜怒哀乐这种情绪行为,这对胎儿是负面的影响,这不是正面的。所以做母亲的她就特别注意。 

    当然不是读书的,像一般的平民,很多不认识字的,他对胎教就差一点。但是小孩生下来,都懂得让他眼睛看见的、耳朵听到的、他所接触到的也都是正面的。父母要做出好样子给他看。父母在家里面能够孝顺自己的父母,母亲能孝顺自己的公婆,这就是教孝。你看做父母的人怎么样对待老人,这小孩就看到、就听到了,他就在学习。所以说三岁看八十,这个我们相信。从出生到三岁,三年,一千天,一千天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全部都是正面的,都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小孩的根自然就扎下去了。他还没念过书,他也不认识字,他已经学会了。这个根扎得深,婴儿时候扎的,如果没有重大的环境变异,确实这种好的习惯他能保持到一辈子。 

    五、六岁上学了,上学,父母就教他要尊师重道,尊师重道是父母教的。父母喜欢读书,小孩就喜欢,父母喜欢写字,小孩也就学会了。进学堂拜老师,这是让儿童受尊师重道最殊胜的教育。怎么个教法?父亲带着儿子去上学了,儿子大概是六、七岁,这上学的时候。学堂里面有礼堂,礼堂当中一定是供着孔老夫子的牌位,那时候很少画像,供牌位,“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很大的牌位。进学,老师、同学都站在两边,父亲带着儿子向孔子牌位行最敬礼,三跪九叩首,是从前对皇上的礼节,三跪九叩首。 

    拜完之后,请老师上座,老师坐在孔夫子牌位的前面,父亲带着儿子对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你说这个小孩看到这个样子,对老师能不尊敬吗?老师的话能不听吗?父亲对老师三跪九叩首。拜完之后,同学在两边,父亲也是带着小孩对两边同学一问讯,我们佛家讲的一问讯,两边各一问讯,这对同学打招呼。这是什么?这是教尊师重道。小孩受过这个训练,我相信他一生对老师会尊重,跟对自己的父母没有两样,跟同学、跟老师的儿女就跟自己亲兄弟姐妺没有两样,这是师道。 

    现在没有了,现在在学校是学店,它是买卖式的,你看进学要缴学费,从前进学没有缴学费的。教书的夫子,从前教书的称夫子,这是他的行业,跟另外一个行业,大夫,就是医生,称大夫,这两种行业都是不收费的,都不能够讲价钱的。讲价钱的人家就瞧不起你,你的书念到哪里去了!你名闻利养还没放下。所以不能讲价钱,真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
送礼就是逢年过节,在中国习惯,过年之外有端午、有中秋,这是三个大的节日。三个大的节日,学生家长一定要送一点礼供养老师,有送钱的、有送米的、有送食物的,供养老师,多少随分。有钱的家庭,这个孩子家庭富裕,会多送些。还有同学很贫穷的,不但老师不收学费,如果这个小孩念书念得很好,往往老师还要补贴学生的家用。譬如学生如果很困难,或者是单亲,就是他的父亲或者母亲过世了,家庭环境很不好,老师都照顾。 

    这是跟现代从事于教学的不一样,从前老师教学他是什么心态?他是为往圣继绝学,为国家民族、为传统文化培养继承人,他志趣在此地,他不是靠这个赚钱的。所以老师的生活都相当清苦,一般人讲穷秀才,穷秀才的行业多半是在农村里面教私塾。私塾一定是富有人家他们提供的场所,当然是以教他们的儿女为主,可是亲戚朋友、附近的邻居小孩都可以来学习。这是师道,是非常受到尊重的。老师对待学生他有使命感,他要负责任,要把这个小孩从小根扎稳。 

    过去小学,私塾,教什么?德行,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他教这三样。这三样是根,基础教育非常的稳固,这是主要的。次要的,你看《弟子规》末后一句话,「有余力,则学文」,你的德行、道德,伦理、道德、因果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你有能力的时候再给你学文。学文是什么?学文是读书,读书没有讲解的,就是叫你读、叫你背。因为一般人大概在十一、二岁之前记忆力最好,就是用你的记忆。这个实在讲用佛家的话来说,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小孩到六、七岁,你要不用这个方法,他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不但是消耗能量,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所以必须要用他多余的精力、能量去读书,把古圣先贤的典籍念熟,统统都要念到会背。在过去一般都是以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里面的选集,不是完全的,老师给你挑选的,或者是家长挑选的。老师教你读,督促你读,教你背诵,念得很熟,没有讲解。 

    到什么时候才讲解?到太学。所以中国学制只有两层,小学跟大学,没有当中的,没有什么中学。太学里面大概十三岁,聪明的,十三、四岁就进太学了,太学里面才讲解,研究讨论。太学里面的老师,他也是从小学的,四书五经、十三经这一类多半都能背诵,所以讲解的时候是很自在的,大家都不要用书本的。说到哪一部书,人人都背过、都念过,引经据典是随口而出。背得熟的、记忆力好的,甚至于引用这段经文在第几章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他都清楚,都能记得住,这个我们不能不佩服。 

   像这种教育我就没有轮上,就没有轮到了,我们是太小,而且私塾教育受的时间也很短。以后就改制了,乡村里面改成短期初级小学,短期初级小学实在讲就是现在小学里面的低年级,就是一年级、二年级。所以我们的学制是两年,这农村里面。一改制,课程就完全变了,伦理道德的东西不重视了,就忽略了,课程就没有了,老师也不教这个东西,教政府发给你的教科书。 

    所以你要晓得师承是什么意思,师承并不是老师教的这一班,这一班的学生都是能够继承老师的道统的,不是的。而是在这一班里面,老师会看到最优秀的学生,几个人。实在讲他能够看中一个人,能够将来继承他的道统,就很难得了,多的能有三、四个人,这就很了不起了。绝对不是说老师开这一班,这一班都是,没这个道理。你想想孔老夫子,传孔老夫子之道的,几个人?现在我们从历史上来看,真正传孔子之道的是孟子,所以提起儒家讲孔孟,孟子是孔子的继承人。但是孟子跟孔子没见过面,孟子很小的时候孔老夫子就过世了,没见过面。怎么继承了他的道统?长大之后读孔子书,仰慕孔子,学孔子一家之言,以孔子为老师。所以在中国第一个私淑弟子,这叫私淑弟子,没见过面,真正传授了孔子的道统。孔子的弟子当中,有几个好的,《论语》里面我们常常看到的,但是成就都比不上孟子。这是我们要晓得。 

    后代,这是代代相传,老师真的要看中了一、两个学生,那就特别照顾了。特别照顾通常就是三个限制,李老师给我这三条,我那时候完全不知道,过了十几年之后才知道。我跟过方东美先生,跟过章嘉大师,这两个人李老师都非常尊敬,非常佩服。章嘉大师圆寂了,方先生是哲学家,我真的是想来学佛,所以跟李老师。老师第一个条件,你要真的跟我学,从今天起只可以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除我之外,其他任何法师、居士大德讲经说法一律不准听。这是给我要跟他学的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你从今天起你所读的书、看的书,不管是世法、是佛法,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不准看。第三个,你从前跟方先生学的,跟章嘉大师学的,我都不承认,你跟我学起。这三个条件,有期限的,五年,五年一定要遵守,五年之后就开放了,你什么都可以接触,五年。 

    我什么时候知道这个条件是出于师承?到新加坡去弘法,遇到了演培法师,这是老朋友了,演培法师请我在他道场里给他的信徒们讲开示。讲完之后,我们在客厅里面聊天,他就问我过去的修学,我就讲到李老师这三个条件对我的限制。他听了之后笑起来,我说怎么了?他说我在做小沙弥的时候,他是很年轻就出家,十几岁出家,谛闲老和尚对他也是这三条。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三条不是李老师的,是中国传统代代相传是这样的。那就是老师看中你这个学生,你能成就,他要全心全力来辅导你;换句话说,你只要听话,他一定把你带上一个成功的道路,他要负责任。你不听,他就没法子教,他教你的话一定把你带出来,所以老师这个责任、使命很重。不是他所教的各个都是这样,没有。李老师在台中那么多学生,他用这个方法只有我一个,他对周家麟不是这个方法,对徐醒民也不是这个方法,他只对我这样限制,不一样。所以师承不是每一个人,是特殊的,真正他看中的一、两个人,可以能够传法的。这个道理要懂。 

    演培法师非常可惜,他不接受,谛闲法师教他在观宗寺,他不能够不听,守着。太虚法师在闽南办佛学院,就是厦门,在厦门办佛学院,他听说了,他是偷偷的溜走,溜单溜走了,去跟太虚法师。所以我说真可惜,他如果是跟谛闲法师,那他了不起!他真的是能继承谛闲老和尚成为天台宗的一代祖师。跟太虚,太虚是新式的佛学院,里面课程跟一般学校一样,这个就差得很远了。所以他有这个机会,真的是自己放弃了。 

    我在台中真的是遵守,老师给我的时间是五年,我照他这个方式去修学。最初我们觉得老师很跋扈,很专制。想想,他是一个大德,在台湾备受佛教界里面的赞叹,所以我就接受了。接受了,三个月就有感触,遵守他这个方法三个月。因为一切东西不能听,只能听他一个人的,想看的东西都不可以看,他没有同意都不能看。所以眼睛障了,耳朵塞起来了,这样子心清净了,妄念少了,心清净了。心一清净就有一点智慧,就是听他讲的东西,或者自己指定看的东西,能深入,有这么个好处。到半年之后,我就很肯定,老师这个方法是不错。我遵守五年,到了五年,我跟老师讲,我很有受用,我再守五年,所以我遵守他这三个约定我守了十年。你们到台中去打听打听,李老师用这个方法来规范我,有没有用这个方法来规范第二个人?没有。所以这个绝对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的。我一直到今天,我一个学生都没找到。 

    这位老师这样看起来他是很了不起的,他在我之上,也在李老师之上,德行学问真正是承传了中国儒释道的传统,这是一代的大师,能够跟他学习那当然有成就。这是我们梦寐所仰望的、所盼望的,我们感到望尘莫及。再说你问的这些,能不能看光盘,这是每个道场都有它的家风,各有因缘。我们不知道他的老师的规定,给学生受这种限制是期限多长,我们不知道。但是自古以来一般都是五年,五年他心就定下来了,定生慧,他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老师就开放了,什么人都可以听,什么书你都可以看。为什么?你已经有能力辨别邪正、辨别是非、辨别善恶;只要有这种能力,你统统可以看,一丝毫拘束都没有。原来拘束是怕你还没有能力辨别,所以老师在旁边看着,看住。老师实在讲就是培养你自己的戒定慧,因为这种约束是戒,你遵照这个方式去学,你心就得定,定生慧,慧开了之后什么都能够接触。 

    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下,那就是师承。到自己智慧开了,你看老师不让他再在自己门下,要叫他出去,出去参学,什么地方你都去看、你都去听、你都去学习。为什么?因为你在老师会下成就的叫根本智,那个智慧是根本智,你没有接触过世面。有了根本智之后,老师一定要放你出去,去参学,成就你的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般若经》上讲“般若无知”,在老师会下训练是成就无知的智慧,出去参学是无所不知的智慧,这么回事情。所以诸位要懂得。我们现在晓得古时候有这个事情,在现在难了。现在难了是什么?如果他不能够尽到孝道,师道就没有。今天很悲痛的事情是师道断掉了,这是要晓得。 

    这个不能够错用,错用了没有好处,有过失,要用得很正确。就像禅宗里面,你看《五灯会元》一千七百条公案,里面有不少老和尚手段很特殊,对待他的学生有棒打、有喝斥。但是他那一棒打下去,这学生开悟了,这个对的,那个老和尚有本事!能够看到学生现在的功夫,做到什么程度?开悟的边缘,未悟将悟的边上,用个方法一棒打下去,醒过来,马上开悟,那才能打。如果你没有这个本事,你带几个学生,也拿个棒子天天打,把学生打死了他也不开悟,那就错了。所以这个学不得的,自己不到这个功夫不行,到这个功夫,你用什么方法,活的。这是我们不能不明了。一个人一生当中遇到一个老师是缘分,可遇不可求。你要晓得,我们不是生生世世都能够遇到好老师,缘分不容易,这个道理要懂。真的是人身难得,佛法难逢。 

    可是好老师要能找一个好的学生能承传他的道统,更难!我早年在美国,一个人在美国弘扬净土宗,很辛苦!每一次我回到台湾一定去看李老师,我都会跟老师说:老师,能不能再多培养几个学生?我们将来在外面弘法有师兄弟可以互相帮助。他也点头笑笑。我好像前后讲了大概总有十几次,到最后一次他不耐烦了,他告诉我:不是我不教,你替我找。我听到这个话之后,我以后再不敢讲话了,为什么?我想一想,像我这样对老师百分之百服从,百分之百听话的,到哪里去找?真找不到!这才晓得老师讲的一句话,老师找学生比学生找老师还要困难十倍都不止。所以从此以后就不说了。我自己心里也晓得,一生当中能不能遇到一个,缘分,不要有这个指望。有指望就会有失望,没有指望就没有失望,一切因缘生!这个道理要懂。你不问我也不说,你问了,告诉你,了解这桩事情。从前有,往后没有了,这是肯定的,往后没有了。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