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体会分享
·体会分享 

若不是接触佛法,不是早晚自己了断,就是精神病院的疯子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07-05 09:14:04
关键字:共修分享,精神病,学佛好处,学沙弥律仪,戒律,学往生论,天亲菩萨,千部论师,往生论,五经一论,五念门
【 点击数:3363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摘自净宗经教网(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修学体会”  2018年7月5日


若不是接触佛法,不是早晚有一天自己了断,就是精神病院的疯子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修:大家好!

感恩上净下空老法师!

感恩净土释疑网!

  净空上人关于《沙弥律仪》的课程我学习了五遍,读得很喜悦!

  我是个非常没有智慧的人,也很教条,学习《沙弥律仪》觉得非常契机。从小听命于父母,自己没有主见,做什么、不做什么。要是更早接触佛法,在为人处事方面能增长多少智慧!懂取舍、知进退、明是非,自己走过的几十年岁月,少多少过失、少造多少罪业!

  佛菩萨慈悲!祖师大德慈悲!慈悲到点点滴滴都在为我们架桥铺路,怕我们走错、做错,一路看顾、一路呵护,简直就是把饭做好喂到我们嘴边,可我们还是这样不听话,常常辜负了他们。

  学习完这个课程,我一直在想,我的修学报告该怎样写呢?结合自己这一段的生活状况谈一谈感受吧!

  我是一个非常没有智慧的人,耳根软,特别容易被别人影响和带动,对事物辨别能力差,所以自己一定要坚守“一门”的原则,并且需要不断反复、再反复的熏习,用这些戒律和威仪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思想、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要让自己远离各种热闹,尽量把自己与世俗诸多热闹场所隔绝开来。

  现在到处都充满了热闹和诱惑,如果不能主动把自己和这些热闹隔绝开来,说自己能保持清净不被染污,那真是痴心妄想,自己根本没有那样的定力和修为千万不能妄想自己能做到事上有心上没有,那是大修行人的境界。

  要想真修行,那就按照“戒律和威仪”中的要求,就像小学生从小学开始学规矩一样,一板一眼老老实实照做。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不是拥有的越多越好,而是放下的越多越好,这世上所有的拥有都是羁绊

  在学习期间,我经历了一次搬家,由于是一个人搬家,虽然看起来东西不算多,可我搬的过程中发现,怎么有那么多东西要一趟一趟搬啊!可这些东西又有多少是真正有用处有价值的呢?

  我从零几年开始参加了单位的集邮协会,每年都会买小版邮票收藏,我搬家的时候除了觉得这些真是负担,又占地方、又沉,而自从买来以后束之高阁,根本就没有打开看过。

  我根本就不喜欢集邮,既不懂也不爱好,不过是听同事说有收藏价值,可以升值罢了;现在想来,还不是一个“贪”字。如果把买集邮册的钱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来供养三宝,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积资财

  净空上人讲法就讲到过收藏珍贵古董的事情。如果往生那一瞬间留恋这些东西,到时候变成个什么东西就很难说了。寺院里老鼠什么的,可能就是以前这里的出家人呢,真是太可怕了!想想后果不寒而栗。

  决计退出集邮协会。据说现在想参加的人因为没有名额还参加不了呢。唉!世间事总是反着看。以前的邮册委托朋友,如果有机会就卖掉,把钱用在有价值的地方。

  如果仔细观察,生活中需要用智慧取舍的事情无处不在,《沙弥律仪》的智慧给我们以正确的方向和引导。

  在学习《沙弥律仪》过程中,看了净土释疑网连载的《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文章,书中陈女士的讲述,看了很震撼。想想自己也是一个福很薄的人,以前没有接触佛法不知道修福,还造了许许多多的罪业,以致到了中年感受到人活得如此艰辛苦涩,所谓的光鲜都是别人眼中的,个中滋味自己最清楚;不是接触了佛法,我想自己不是早晚有一天自己了断,就是精神病院的疯子。感恩佛法给了我光明和勇气!人生酬业,坚忍!

  我把陈女士的书当做一本戒律来读、当做一本修行指南来看,书是鲜活生动的,人物是鲜活生动的,看了更觉得因果可畏,此生得遇佛法,万万不可再错过!!!

  以上是我近期的修学心得,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师兄和各位同修们批评指正!

  感恩!阿弥陀佛!

  惭愧末学幸运树敬呈

  学号b05815

  2018年6月25日

 

没想到《往生论》竟然是一位开悟菩萨学习《无量寿经》的心得报告

尊敬的教练、义工师兄、护法、同修们:大家好!

阿弥陀佛!

  没有想到在“净土五经一论”中的《往生论》,竟然是一位开悟菩萨学习《无量寿经》的心得报告!这位菩萨就是号称“千部论师”的天亲菩萨(即婆薮盘头菩萨),小乘大乘法无不通达,著有小乘经论五百部,大乘经论五百部。

  在古代,大菩萨、阿罗汉,有修有证的人给佛经做的批注,与佛的意思完全相应,没有丝毫错误,这样的批注,才称之为“论”。由此可知“千部论师”的分量,他的心得报告就很有参考价值了。

  《往生论》或《往生净土论》,都是《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别名。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经题翻译成中文就是《无量寿经论》。“优婆提舍”意思是“论”。这篇心得的体裁是“偈颂”加上“论”,分上下卷,上卷是“偈颂”;下卷是“论”,解释偈颂的。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昙注节要》上下卷,是东晋时代昙鸾法师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所作的注解,我们所学习的是这部注解精华的节录。

 

  天亲菩萨的忏悔,给我们念佛人的启示

  天亲菩萨出生在1700多年前的印度,兄弟三人都出家了,他学小乘法很有成就,为小乘佛法作了“五百部论”;他的哥哥无住菩萨学大乘佛法,成就也很高,是八地菩萨;他还有个弟弟,就是师子觉尊者

  哥哥无住菩萨假装生病把弟弟天亲菩萨找来,给他讲大乘法,结果这个弟弟就开悟了。开悟之后他很后悔,后悔过去他讲小乘的时候毁谤大乘,造了很多罪业,所以他要忏悔。怎样忏悔?他要把自己的舌头割掉。哥哥把他劝住了。

  哥哥说:你过去用舌头说小乘法,现在你再用舌头说大乘法,不是很好吗?于是他就放下小乘,修学大乘,又给大乘经也作了“五百部论”。

  后来天亲菩萨读到《无量寿经》发现了成佛的捷径,于是造了这个“论”,表明他自己的心愿,决定放下万缘,一心皈命阿弥陀佛,念佛求生净土真如莲池大师晚年所言“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

  天亲菩萨无住菩萨一样,也是法相唯识宗的祖师,他对于大乘教义的理解十分透彻,所以他读《无量寿经》的心得见解自然就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他提出来念佛的方法——五念法门,也是妙绝了。

  昙鸾法师,乃至于以后的道绰、善导、莲池、蕅益等大师,及近代的印光大师,跟天亲菩萨是一脉相承。夏莲居老居士往生前按照这个五念法门,著了《净修捷要》,就是天亲菩萨这个“五念法门”的一个简单功课。

  黄念祖老教授说过:“一个具实修行有成就的人,他所写的东西和所讲出来的东西,不同于一般人的。”所以我们要重视。我们听经,有缘的话能听有修、有证的人讲经,当然是最好的。毕竟自己清楚怎样能出轮回,才能帮助别人出轮回;自己没有修行,讲得天花乱坠,也出不了六道。

 

  净土“五经一论”简介

  《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概论、根本经、大经,全面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来源、历史、理论、正报依报的事实真相。

  《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在此经中再三劝我们应当发愿求生净土。

  《观无量寿佛经》,是《无量寿经》的补充,补充说明了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庄严、净土法门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三辈九品往生的因果。

  《普贤行愿品》之“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取自《华严经》最后的一品——《普贤行愿品》之第四十卷,清朝魏源居士把这一卷经附在“净土三经”之后,成为净土第四经,主要介绍普贤菩萨待人处事接物的十大纲领,因其愿力宏大,故名“十大愿王”。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取自《楞严经》,民国初年,印光大师把它附在“净土四经”之后,成为净土第五经,主要介绍大势至菩萨证得念佛三昧的修行原则和念佛方法。

  《往生论》,原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它的宗旨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天亲菩萨用二十四首偈颂,归纳了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二十九种庄严,表达了自己求生净土的理由和愿望;再用论的方式讲解偈颂,归纳总结了他修行求生净土的方法——五念法门。    

 

  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必得往生净土

  天亲菩萨告诉我们:“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法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一、“善男子、善女人”,标准是什么?

  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韦提希夫人请教世尊往生净土的方法,世尊没有马上教她往生的方法,而是教她先修“净业三福”。

  世尊告诉韦提希,同时也是告诉我们:“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是世尊示现给我们看,想修福求生净土,必须把自己变成“善男子、善女人”。

  “净业三福”三条都做到,你才是大乘佛法中的“善男子、善女人”,也就是天亲菩萨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法门,必定得生净土。

  如果只做到前面两条,你是小乘的“善男子、善女人”。

  如果只做到第一条,你是人、天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还在佛门外。

  二、何谓“五念法门”?

  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一)礼拜:是“身业”。为了往生净土,我们身要专门礼拜阿弥陀

  一看到“礼拜”,我们自然就想到拜佛,其实“礼拜”的真正含义,是真诚、恭敬、礼敬。我们礼拜阿弥陀佛,是提醒自己要以真诚恭敬的心来生活。无论是拜佛,还是待人处事接物,我们都要用真诚恭敬的心,正如普贤菩萨所讲的“礼敬诸佛”。

  拜佛怎样才算真诚恭敬?末学的理解是心要专注,如佛在目前。但是如果我们对阿弥陀佛为人处世的态度,对他的事迹,都没有什么了解,面对阿弥陀佛像,恐怕很难生起恭敬心。

  末学没有接触到佛法之前到名山宝刹旅游时,见到庄严高大的佛像,甚至见到六祖惠能的金身也无动于衷,因为末学对他们毫无了解,还视他们为迷信的象征。真是人云亦云,多么的愚痴啊!对佛法之博大精深,毫无概念。

  “三宝”是我们往生净土的依靠,因此,我们要以真诚恭敬的心来对待“佛、法、僧三宝”。

  “佛宝”,我们专门礼拜阿弥陀佛,我们的修学的目标就很明确。为什么呢?阿弥陀佛是自性的名号,往生净土、回归自性,是我们学佛最高的目标。礼拜阿弥陀佛,就是以阿弥陀佛为标准,塑造我们自己,这就是修行。

  “法宝”,对“法”的真诚恭敬。如何体现呢?对净土三经或五经,要熟悉,要解其义,要把经中的教诲努力做到。

  “僧宝”,“僧”是什么?是清净无染,我们刚刚学过的几个课程中的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天亲菩萨都是“僧”,祖师大德们也是“僧”,他们的行谊我们要记住、要效法。

  (二)“赞叹”:是“口业”,意思是“称名”。讲经、劝人念佛、口称佛名,都属于“赞叹”。天亲菩萨教我们怎样赞叹呢?他讲“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是教我们称佛名号,要心口相应。

  我们讲到“雷锋”这个名字的时候,自然的就联想到雷锋的光辉形象和他一生的事迹,想到要向他学习。

  同样道理,我们称“阿弥陀佛”名的时候,也要能想到阿弥陀佛的光辉形象,阿弥陀佛的事迹,也要向阿弥陀佛学习,以阿弥陀佛为标准,修正我们对人事物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说法,跟阿弥陀佛不一样的地方,要马上把它改正过来。这就是“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简单地说,称名”要心口相应,这是真念佛

  (三)“作愿”:是真正发愿,这是“意业”心要常常有强烈的、坚定的求生净土的愿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就是《无量寿经》上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不是真正愿生净土,我们修行、念佛、称名就会懈怠懒散,没有动力。

  不到极乐世界,修行很容易退转;没有求生净土的强烈愿望,阿弥陀佛不会来接引。因此发愿很重要,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如实修行奢摩他”。

  “奢摩他”,是“止”的意思,止息一切恶业,完整的意思有三个:

  第一,“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第二,“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

  第三,“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不会退转到小乘)”。

  (四)“观察”:是叫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没有分别、执着。这跟我们常讲的“看问题要客观,不要带主观意识”意思差不多。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没有起分别、执着,都叫做“观”。六尘境界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叫做“察”。天亲菩萨二十四首偈颂,其中属于“观察”的,就占了二十一首,可见“观察”在念佛当中的重要性。

  五念法门”中,天亲菩萨教我们“观察”二十九种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其中包括了十七种极乐世界物质生活环境的庄严、八种阿弥陀佛的庄严、四种诸菩萨的庄严这就要求我们对极乐世界的人事物都要清清楚楚。那些相关的经文要很熟悉,这个“观察”才能做得到。

  我们心中常常观想阿弥陀佛、常常观想极乐世界,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讲的“忆佛念佛”。“观察”或者“忆佛念佛”,要依据经文“观察”、“忆念”,如果依照自已的意思去想象就变成妄想了,这个要注意。末学犯过这样的错。

  所以《无量寿经》我们要念得很熟,如果《无量寿经》我们记不住,能记住天亲菩萨的二十四首偈颂,或者《净修捷要》也行。

  (五)“回向”:把我们修积的一切功德统统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苦恼众生,和我们一样离苦得乐,往生净土。这样成就我们的大慈悲心

  大慈悲心与佛菩萨、圣贤之心相应,这样念佛就有感应、佛力才加持得上我们前世今生,与一切众生结下的冤结才能消除,菩提道上的障碍才能减少。

  熟练掌握这个“五念法门”,我们常常把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装在心中,这样不就把“都摄六根”和“忆佛念佛”都落实了吗?!难怪净空老法师讲,念佛不是口念,是心里有佛、心里有极乐世界难怪天亲菩萨这么肯定地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这跟大势至菩萨所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一致的。

  末学的分享到此结束,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感恩净空老法师!

  感恩佛菩萨和古圣今贤!

  感恩为净土释疑网及共修系统付出的师兄、护法!

  感恩同修的分享!

  真诚祈愿净空老法师:长久住世,法体安康,叶落归根,度众有情!

  惭愧弟子C00989

  2018-6-25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 学佛体会020:天地载和--给恩师的...
· 共修分享:和谐社会,从和谐家庭开始
· 佛陀教育网共修学佛体会:2014年,...
· 分享:“平行宇宙”这个科学概念让我更...
· 中央党校刘余莉:从《群书治要》浅谈西...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征集...
· 我用自己的经历来说明“邪教”是多么可...
· 铁脚僧的苦行(三)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