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金刚经 第52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金刚经 第52集

来源: 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7-08-29 19:25:47
关键字:金刚经,六度,学佛方法,持戒修定,弘法时代性,死板教条,学佛次第,学佛,从明师,学错,吃苦,舍身
【 点击数:2984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净空法师1995年 讲于 新加坡 第五十二集 (共124集)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建大功、立大业之人的心行与菩萨的“六度”相当接近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一十八面,第四行,从注解第二十三段看起。

  【当知戒、进、定三度,离舍忍两度,便难成就。若不能舍、不能忍,则为修行之大障碍。故施忍两度,实一切行门之主要。此本经所以但举此二为言也。若此两度能离相,其余行门,自然能不着矣。】

  这是就菩萨行门当中的“六度相”来说,“持戒”、“精进”、“禅定”这三门,佛在本经里面说得少,而“布施”、“忍辱”说得多世尊为什么这样的说法,这个地方为我们解释明白了。“持戒”、“精进”、“禅定”这三度,如果离开了“布施”、“忍辱”,可以说不能成就如果不能舍,也就是不能放下,没有耐心,这是修行很大的障碍;不但佛法修持上是大障碍,即使在世间法里面,或者是学业、或者是事业,要是不能舍、不能忍,他的成就也必然是有限

  我们在世法里面,在历史上看到建大功、立大业之人,他们的心行与菩萨的“六度相”都相当的接近所以“六度相”里面,“布施”跟“忍辱”是菩萨行门里面的关键,也就是说最重要的课题这是世尊为什么在这部经上,把这两桩事情说得这么多、说得这么详细,它是有原因的。

  布施”跟“忍辱”如果能不着相,那就是“布施波罗蜜”跟“忍辱波罗蜜”,其余的行门就很容易不执着了这个“不着相”,“忍辱”尤其是难,所以世尊在此地特别就“忍辱波罗蜜”来说明,举这个例子来讲。

 

世间人生活苦的真正的原因是放不下

 

  【学“般若”者,首先学舍。】

  不但是学“般若”,如果你真正发心学佛,或者说我真正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幸福跟快乐必然是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无论在生活上、在精神上都没有压力,生活就自在了;也必须要懂得舍,“舍”就是放下。

  间人生活为什么那么苦?你仔细去观察,真正的原因是放不下。放不下那你就有忧虑、就有牵挂、就有得失,无论你再富有,你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你这个苦生活永远没有办法摆脱掉摆脱掉一切苦难,那就是舍;舍之后,那就有得,就得自在,就得快乐、就得幸福。

 

从初发心到等觉,没有别的,“舍”、“放下”而已

 

  诸位要记住:“舍得”,“舍”是因,后面才有“得”;“不舍”就“不得”,一定要肯舍。学佛,尤其要懂得舍。可以说菩萨成佛,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你要问他修的是什么?除了“舍”之外,没有别的。

  首先,把我们一些看法、想法舍掉。这一切看法舍掉,就证须陀洹果。“八十八品见惑”断掉,“断”就是舍掉、放下

  再把“思惑”断掉,“思惑”是你的想法,你对人、对事、对过去、对未来种种想法,也把它放下,那你就证阿罗汉果

  更进一步,把“尘沙烦恼”,“尘沙”是比喻无量无边的忧虑牵挂,统统放下,你就成了菩萨。

  最后还有一品迷惑,“无明”是迷惑,也把它放下,也把它舍掉,那就变成法身大士。

  到了等觉菩萨,佛在经上说,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放下,也要把它放下,也要把它舍掉,他就成佛了

  这说明了,成佛,从初发心到等觉,没有别的,“舍”、“放下”而已你看看,“见思”放下了、舍了,得阿罗汉;“尘沙”舍掉了,得菩萨果位;“无明”放下了,得成佛果位。“舍”后面就有“得”,不肯“舍”,你就什么都得不到。回过头来我们想一想,在座的每一位同修,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很“精进”,都很努力在学佛,学了无量劫,今天还落得这么个地步。什么原因?不肯舍,不肯放下!如果这一生当中还不肯舍、还不肯放下,恐怕来生还不如今生,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多想想。这是大问题,绝非儿戏!

 

正法时期,持戒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我们看底下这段文:

  【持戒,是舍一切染缘。】

  “戒”是“净戒”,清净心。一个人发心“持戒”,就舍一切染缘了。假如你“持戒”,戒持得很好,“染缘”不肯舍,这个很多。

  什么叫“染缘”?“贪嗔痴慢”。戒律持得很好,“贪嗔痴慢”没有放下,没舍!他还是不能成就,他所得的只是来生六道里面有漏的福报而已

  现在这个世间人享福的很多,享福他有没有烦恼?有。为什么有福又有那么多烦恼?“持戒”、“布施”而不肯舍,没放下,这个心还是不清净,这不是佛教给我们的。佛教给我们“持戒”,目的是叫我们得清净心的

  为什么古时候“持戒”能得清净心?我们在经论里面读到,佛的法运,在正法时期,“持戒”就成就“持戒”就得清净心、就能证阿罗汉果;到像法时期,去佛灭度之后一千年,众生的根性不如从前,“持戒”不能得定、不能得清净心,一定要修“禅定”,像法时期“禅定成就”,修“禅定”的人还能够得清净心,还能够证果,但是已经不多了;末法时期,修“禅定”的人也不能成就了,佛告诉我们,只有净土念佛能往生,这个往生算是成就,所以“末法净成就”。世尊这些开示,在《大集经》里面说的。

 

前人“持戒、修定”能成就,今人“持戒、修定”是形式、样子

 

  我们要问:从前人“持戒”能成就,现在人“持戒”为什么不能成就;从前人“修定”能成就,现在“修定”为什么不能成就?其实这些问题用不着我答复,你自己试试看就晓得了。持戒”不能断烦恼,“修定”也不能断烦恼,这就是不能成就你要问:为什么不能得:说个实在话,你不明道理,你也不懂方法,你所学的那个“持戒”修定是形式、样子看看人打坐那个样子,你就学学,你只学的是样子,真实的内容你不知道

  依戒律来说,任何一条戒,佛当年为什么要制这条戒,你晓不晓得?制定这条戒律的用意、目的何在?就以这一条戒来说,“戒体”是什么?“戒相”是什么?“戒行”是什么?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开遮持犯”你都能明白吗?如果统统都不晓得,那个戒持得没效

  今天受戒是很容易,但是戒坛里面从来没有把每一条戒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人讲。

  现在讲经还有人讲,讲戒没人讲了。什么原因?一个是自己不好意思,讲戒,好多我都没做到,自己不好意思讲。第二个,真正讲戒律,你们早就跑掉,这条也骂我,那条也骂我,算了不听了,都跑光了,没人听!讲的人不好意思,听的人更不好意思,跑光了。这是末法时期没人讲戒,我们一定要晓得。所以在这个年头,除了老实念佛还有救之外,其他的真难!这个经上讲的,那是真正如法,如理如法的修行。“持戒”,“戒”是清净法,能离一切染缘。

  【舍向来恶习。】

  把我们过去生中这些不好的习气一样一样的把它修正过来,把它改正过来。我们的习气毛病太多太多,一定要自己觉悟。

  在现前这个社会,你说靠老师,老师现在也不责备学生。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民主开放,每个人都讲自由,老师不能妨碍学生的自由,不能犯人权,人权不得了。在外国,老师要是责备学生,学生可以去报警、去告状,老师犯法。所以作老师的,也就乐得轻松自在,也不敢把学生当作学生来看待,当作朋友相处,这就没事了。所以不能够严格的教导,更不可以督责。在这样的社会当中,我们要想成就,难!太难太难了。唯有自发自觉。好朋友劝劝你,也不过一次两次,事不过三,多劝就结冤仇了。所以“师道”现在没有了。

  不但“师道”没有了,今天甚至父子的关系也没有了。父亲能管儿子吗?管不住了。儿子也讲人权、也讲民主自由

  现在聪明的外国人,美国人这个家庭,父子母女一块相处,朋友,都是用朋友的态度来相处。美国的制度跟我们是不一样,男孩十六岁算是成年,十六岁就有自由,家里面就不能管。他到哪里去玩,玩了几天没有回来,你要去报警,警察问你:你小孩多大?十六岁。不要报,没事了。他可以独立,你管不着他。不满十六岁,家长有监护权,满十六岁没有了。我们在旧金山有一个中国人,他的小孩出去玩,好多天没有回来,去报警,这个警察就问他:你小孩多大?他说:十八岁了。警察理都不理他。十八岁独立了,他成年了,你们家里人不可以再管他。现在是这样的社会。

 

佛法的弘扬要有时代的讲法和认识,才能契这个时代众生的机

 

  们学佛,发心弘法利生,佛法是什么?佛法是要专治现在这一般众生病痛的。这个时代众生的病痛跟从前不一样,因此佛法在这个时代,必须有这个时代的讲法、有这个时代新的认识,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要拿过去的讲法、过去的看法,对治过去众生那种方法对现代人,谁愿意学佛?谁愿意听佛法?佛法不能普遍弘扬,不是没有原因。

  这就跟大夫治病一样。一个好的大夫,当然他要懂得药性,每一味药那种性质治什么病的,他要懂得。这就好比弘法,你要懂得经论,经论就是药性,你还要知道众生犯的是什么毛病,他得的什么病,然后用什么药,这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你现在很不错,很好的出家人,经论读得很多,好像做一个大夫一样,药性很清楚,但是那个病人害什么病不知道,那能治病吗?恐怕这个药给病人一吃,不吃还好,一吃就呜呼哀哉!这就是佛法在今天这个世间行不通的因素。

 

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经典永恒不变,但是它的义理常新

 

  我们必须知道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经典永恒不变,但是它的义理常新,这就是经中字字句句含无量义,这个意思常新以古代来说,我们举个例子讲,佛经,汉朝时候的注解,我们把它仔细拿来研究研究,那个注解就是对治汉朝时候众生的习气毛病,一定很有效,如果没有效,这个注子不能流传到后世。可是到唐朝,那一部经又有很多人做新的注解,为什么不用老注?唐朝人那个习气毛病跟汉朝人不一样。《金刚经》你用汉朝那个讲法,唐朝人得不到利益,没有帮助,必须有新的讲法。唐朝时候人得利益了,宋朝时候人那个病比唐朝又要重一点,用那付药方没效了,必须重新再处方,重新再讲。

  诸位明白这个道理,佛经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根是一个,本是一个,本是主干,它的枝叶年年不一样,年年发新枝、年年开新花、年年结新果,新的是从旧的里面生出来的,所以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一部经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讲法,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讲法,这样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它不是一个讲法,它不是一个意思,是无量义

  同样是这一部经,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菩萨,这一部经不要改变,但是遍遍意思不一样,显示出这经典之妙,不可思议!跟世间的书不一样,世间书就一个意思,没有第二个意思这是说明佛经的难处,难在这个地方。因此,自己没有真正修学的功夫,达不到这个境界但是这个境界,我们一般人能不能做得到?给诸位说,各个人都能做得到,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干。从哪里做起?放下。就从这里做起,把那些毛病习气统统放下

  我学佛,我知道佛法好,我怕难,你把“怕难”放下,就容易了;我怕苦,你“把苦”放下,就乐了。你有多少毛病,自己仔细去想一想,哪些障碍,你把这些障碍统统都放下,没障碍了,就得诸佛菩萨护念,得三宝加持,菩提道上一帆风顺所有一切障碍,都在自己放不下;不肯,不肯就是放不下。所以,“舍”太重要了

  【修福,便应施舍,先学舍行,以遣执破我。】

  佛在这个经上说,纵然是“五五百年”之后(就是指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持戒修福”者,对于佛所讲的这个经典他相信,他还能接受,可见得“持戒修福”。我们今天不能接受、不能够依教奉行;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持戒”、没有“修福”。如果真的是“持戒修福”,他真照干,他能够相信,以此为实。首先他能够深解义趣,对于佛讲的这些道理,他了解,他不迷惑,他肯定。第二,佛所讲的这些方法,他能够把它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是“受持”,“受持”是要把经义变成生活。“读诵”,“读诵”是念念不忘佛陀的教训。“为人演说”,把这个法门热心、普遍的介绍给广大的众生,他真干,这是“修福”。修福”这是“布施”。

  “布施”的意思很广,前面说过了,“布施”这个意思包括我们全部的生活,点点滴滴都为一切众生,都利益一切众生,那就是“布施”。“行布施”的目的“破我执”,在本经上讲“破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乃能增长“般若”种子。所以于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此即是真实智慧也。】

  《无量寿经》上说的“住真实慧”、“惠以众生真实之利”,那个“惠”是“布施”,“布施”给一切众生真实的利益,自己住在“真实慧中”。“真实慧”就是“实相般若”、就是“金刚般若”,这是“真实慧”。能这样去做,当然增长“般若”种子,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增长“般若”的气氛。对于佛在经论里面所讲的文句能生信心,肯定佛所讲的句句是真实。你能有这种见地,这就是佛法里面讲你觉悟了、你开智慧了。

 

世法三善根是“无贪、无嗔、无痴”;出世法“精进”是善根

 

  【若于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禅定,一一不懈不退,是为精进。】

  这是“精进”的定义。“六度”包含菩萨一切的行门,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包括我们全部的生活行为所有的生活行为,包括起心动念,都能够与这六大纲领相应;“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能与这个相应。桩桩事情能够不懈怠、不退转,《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所说的“不疲不厌”,这就是“精进”;如果会疲倦、会厌烦,“精进波罗蜜”就没有了

  诸位要知道,没有“精进”,不但是“禅定”你没有,“般若”你没有,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大概也都马马虎虎不见得怎么样所以“精进”是菩萨善根

  你们诸位常讲“善根”:世间法的“善根”有三条:“无贪、无嗔、无痴”叫“三善根”;出世法“善根”就一条——“精进”。

 

学佛不能够躐等,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先修世法,再修出世法

 

  可是你要晓得,出世法是建立在世法的基础上,绝对不是说“贪嗔痴”没断,现在拼命的“精进”,这就是菩萨了,不是的!先把世法三善根修好,然后再修出世间的善根,这是有次第的,不能够错乱、不能够躐(liè超越)等,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来修学不但佛门当中这样教导我们,在古时候世法也是这样教学生,要知道“精进”。

  在学佛难,难在哪里?不懂道理、不懂方法。不能说他不勤快,他很勤奋很努力,可是没效果。这就是方法、道理上错误;不如理、不如法古人还常说,也许能收事倍功半之效,我看现在“事”要加倍,“功”恐怕没有。古人能够收一半,现在恐怕收不到。毕竟古人的社会环境跟我们现在不相同,基础教育不一样,这一点非常明显。

 

学佛遇不到善知识指点,几十年修学错误之人是到处可见

 

  佛经翻译最晚大概也是在南宋的时候,南宋以后就很少,因此文字,翻经的大师已经煞费苦心,用最浅显的文字来翻译。可是今天的大众对于文言文已经舍弃,不该放下的放下了,应该放下的偏偏不肯放下,所以这个经文读诵都困难,这就是我们不如古人的地方。文字都看不懂,那意思你怎么能够体会?这就更难了!于是乎修学,错误就太多太多了。假如遇不到真正善知识的指点,冤枉吃几十年苦头,这个几乎是到处都见得到的。有人一辈子都不会回头,那才叫真可惜。

 

真正善知识的指点也只是叫你“一门深入”

 

  正善知识的指点,也只是几句话,叫你“一门深入”

  你们大家都懂,也会说,“一门深入”的意义不懂。因此,“一门深入”四个字的好处利益,你还是得不到。你听说这句话、你也会说这句话,这句话里面真正的意思不晓得。“一门”是一部经,或者是一部论,决定不能有两种。专学一部经,或者是专学一部论,要学多久?古时候有个标准是五年,五年学一样,在这一门上根基扎进去了,然后才广学多闻。这是古时候的水平。

  好像那个时候人生的病并不太严重;今天我们的病重了,比古时候人害的病不晓得重多少倍,用古人这个方法,我们不见效了。你不相信,你学一部经学五年,学五年之后还是懵懵懂懂的,还是不开悟。从前人行,我们现在不行。那怎么办?时间加倍。古人用五年,我们用十年,也许还有效。十年不行,十五年,差不多应该有效了你就得要有“忍辱波罗蜜”,你忍不住不行,十年东西心定在一门上。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学《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有两个好注子,这大家都公认的,一个是莲池大师的《疏钞》,一个是蕅益大师的《要解》应该怎么学法?我学《疏钞》,我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专门读《疏钞》、专门研究《疏钞》,《疏钞》以外的东西不看,这“一门深入”,这个才行;再看别的东西掺杂进去就坏了,夹杂了。

  “精进”,不怀疑、不夹杂叫“精”,不间断叫“进”;怀疑、夹杂,“精”没有了。夹杂的那个“进”,那叫杂进、乱进,那不是“精进”,这些都得要清楚。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读诵、研究莲池大师的《疏钞》;然后再用三年、五年的时间,专门研究蕅益大师的《要解》;三、五年之后,再用一、二年的时间,把两个东西会合起来,就通了你要没有这种“精进”的功夫,这两样东西拿起来,怎么合也合不起来你们现在发心学教,这是学教的秘诀。你能这样下功夫;如果说是在《疏钞》上下功夫,十年之后你就是莲池大师的化身;要是学《要解》的,十年之后你是蕅益大师的化身;两样东西能够结合起来、圆融起来,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不是做不到,要懂道理、懂方法,要能把一切放下。这讲佛法要放下,这样专攻才行。谁肯去做,谁就能成功。尤其是现代科技发达,印刷术发达,这些典籍得来并不困难,利用科技的方便帮助我们修学,只要我们懂得这个办法,假以时日没有不成就的。

  【须知于法,随得随舍,绝不着相自满。】

  这一句很要紧。佛法深广无有止境,怎么能够自满?等觉菩萨还是在学地,还是在求学,一样的认真努力,成佛才圆满。我们今天在佛法上得到几何?怎么能够自满?!这是自己必须要认识自己。一切法,法决定不能够执着。这里教导我们的,好!

  随得随舍”舍了不就没有了吗?舍了才会进步,得到不肯舍,就不能进步譬如你到这个讲堂来要上五楼,上到二楼,这里不错,舍不得,舍不得你怎么能到三楼?!舍二楼才到三楼,舍三楼才到四楼,舍四楼才到五楼,不舍怎么行?你要想得到究竟圆满,你要一切尽舍,像菩萨地。小乘人,他知道证得初果了,他舍,他证得二果;二果也舍,证得三果;三果舍掉,证得四果。四果罗汉不肯舍了,舍不得了,于是就当阿罗汉好了,就不能当菩萨,世尊喝斥他们堕“无为坑”,执着“偏真涅槃”,他入到那个境界,他不肯舍

  菩萨舍十信,他就能够到十住;舍十住,他就能够到十行;舍十行,他就能到十回向。他要肯舍才行,他要不肯舍,永远不能成佛。所以“法”要舍。

  我举一个比喻,也许你们有这个经验,没有这个经验,也许你们能看得到。来听法,写笔记,这个经上写得都满满的,将来上台讲,就拿着这个笔记来讲,那个笔记不肯舍,永远没进步;每讲一遍,都用这个笔记,都一样的。你要能够讲一遍,笔记丢掉、不要了,下一次再讲,重新再来做就有进步千万不能学一些懒惰的老师。我们在学校看到懒惰的老师,教一年级国文的,他的一本教科书、一本笔记,他用一辈子,每一个学期都是那一套拿出来教,这个老师一生不会有进步

  凡是勤奋的老师、负责任的老师,他一定是同样一个课本,年年有新的讲法,然后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学生学了之后才有用处,学以致用,不至于所学非所用

  这是很明显的例子。你要是懂得“随得随舍”,那就自在了,智慧增长,福德增长。

 

赚钱是福报,舍钱是智慧

 

  同样道理,在世法里,你今天赚了钱,钱赚了,舍!你要不肯舍,你所赚得的就那么多愈舍愈多。赚钱是福报,舍钱是智慧你有福去赚,你不知道舍,你没有智慧;所以“舍”是智慧。

  金刚般若波罗蜜》讲的是什么东西?就是“舍”而已,没有别的,就是讲的“放下”,“看破、放下”。有智慧的,“舍”、“放下”,一定是利益众生。舍财修福,那个福报就更大了明白道理的人敢舍、肯舍、喜欢舍。因为什么?他懂得这个道理。财富从哪里来的?从“布施”来的。“布施”是因,得财是果,种因才会得果,不种因哪能得果?

  你这一生当中所得的财富,前生“布施”的因。前生你“布施”得多,这一生当中你得的财富就大,你发大财;前生你“布施”得少,这一生你财运就少是这么个道理,这是真理。由此可知,财施是因,财富是果我有财富尽量“布施”,你这个因愈种愈深、愈种愈广,你得的财富就愈来愈多,愈来就得的愈大财;得到之后,随得随舍,你这个财富无有穷尽,永远不竭。

 

为什么有些人赚钱赚得好辛苦?

 

  财不可以把它保持在那里,保持就糟糕了钱财,社会上术语叫通货,通是它要流通的,不能把它堵住,堵住就出麻烦,就出毛病了。它像水一样,水一定要是河水流通的,一堵下去这个水就变成臭水沟,不通了!换句话说,人要生病,家道要衰。一定要流通,有智慧的人懂得这个,晓得这个道理。一定要舍,样样都要舍,愈舍愈多。欢欢喜喜的舍,那个财得来轻松自在,一点辛苦都没有。现在人赚钱赚得好辛苦,为什么那么辛苦?因为过去舍的时候,像割肉一样的,好难舍!舍得不痛快,所以今天那个财要很辛苦才能赚来。就是这么个道理。你要是痛痛快快的施舍,你得来就一点都不费力气

  “随得随舍”,这四个字是真理,通于世出世间法,决定不要着相,决定不要自满

  【法法本来圆融互摄,故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缺任一皆不可,皆不圆满也。】

  “一法”里面含摄“一切法”,这就是说明了,一切法世出世间统统要知道“随得随舍”。舍法得智慧,愈舍智慧愈深、智慧愈广。

  【一切行门,舍忍二度,固为主要。而舍尤为主要中之主要。】

  为什么大乘佛法的修学都把“布施”摆在第一位,这有它的道理,“布施”就是“放下”。彻始彻终无非是“看破、放下”而已,你愈能“看破”,你就愈肯“布施”、愈肯放下;愈肯“放下”的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道理,就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白

 

“业障”是什么?怎样才能把业障消除?

 

  【以舍能遣执破我】

  “执”是执着。“舍”能离开一切执着,执着就不肯舍了。“舍”能破执着,“舍”能破“我”。

  【最能消业除障,最能彰显“般若”正智。】

  我们每个同修都觉得自己业障很重,一天到晚都想怎样去消除业障。去拜佛、去求神、去拜忏,能消得了业障吗?不但没消掉,业障还天天在增长。

  那要怎样才能把业障消除?舍掉不就没有了吗?

  什么业障那么执着舍不得“放下”?舍了,业障就没有了

  那我们要说明“业障是什么”。如果连“业障是什么”都不晓得,你从哪里消起?!所以你首先要认识它。

  业障”是什么?“业”就是事,你每天在造作的,正在造的时候叫“事”,事情造完就叫“业”所以“事业”:“事”是正在造作;“业”就是那个事所造作的结果,那叫“业”。“身口意”一天到晚都在造作、都在造业,晚上睡觉作梦还是在造业。

  小朋友上学校念书,笔记本上叫作业簿,他已经在作业了。一天到晚在造业,那个业如何能消得掉?造作的业是什么?造作的事清楚了,结的那个业是什么?那个业是“贪嗔痴慢疑”。你们想想,今天做一天的工作,做到晚上,得了什么?贪心起来了,今天赚多少钱,明天要赚多少,贪心起来了。那个“业”就是“贪嗔痴”。

  所以要晓得,我们要消业,去拜个忏,拜个忏果然贪嗔痴没有了,那就真消掉了,真有效了;拜了之后,“贪嗔痴”不但还在,还增长了,可见得那个方法消业都没用处

 

“舍”是舍在心地

 

  佛在《“般若”经》上教给我们,放下“贪嗔痴”,业就消掉了。事可以照做,事没有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个“事”要结成业,那就有障碍了。

  事如何不叫它结业?随得随舍就没有“业”了,就不结业。你要懂得“舍”,“舍”是舍在心地;钱财再多,心里头若无其事,纵然一下丢掉了,一点烦恼都没有,有如同没有,你业就消掉了。如果你今天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还斤斤计较,坚固的执着,你的业障重,那个难消!

  所以舍”、“布施”,《金刚经》上佛教导我们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这句话实实在在讲,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注解。

  “应无所住”,哪些“无所住”?“色声香味触法”,法里面包括世间法跟出世间法,都在这个字里面。世出世间法统统要“舍”、统统不能执着,你舍得愈干净愈好,业障愈少愈薄,你所得的菩萨位次愈高

  高位的菩萨,他为什么?他舍得多。你的位次为什么那么低?你不肯舍。一个人在楼底下,站在那个地方,“你为什么在五楼那么高?”我肯舍,一楼、二楼、三楼、四楼,我都舍掉了,我才站在五楼。他为什么不能到这么高?他站在那里不肯走,他舍不得离开那里,那就永远在下面,就这么一个道理。我想这个道理不难懂,要深深的去体会,要知道“舍”的利益功德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能够圆证佛果,没有别的,舍而已矣,他肯舍!

 

舍身不是去死,是我要发愤努力弘法利生

 

  我们今天修行不得力、修持的功夫不得力;我们对于佛法宣传不得力,让社会广大的群众对佛门产生严重的误解。这个严重误解是我们宣传不得力,佛教究竟是什么,我们没有跟人家讲清楚。什么原因?还不是自己不肯舍《楞严经》讲,“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句话是什么?舍身

  身不是叫这个身不要了,去自杀去,那个报不了佛恩。就用我这个身体,一切苦难我都接受,我要发愤努力,弘法利生,舍身。以这个身体为佛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叫报佛恩。这才叫做以我们这个身来供养尘刹诸佛,这对上;对下就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我们尽心供养,不辞辛劳。

 

现代人怕吃苦是不能成就之因

 

  学法是很苦。前面讲“忍辱”的时候跟诸位讲过,一般讲“忍辱”有三种忍

  一种,自然的灾害就是包括我们的生活,这些物质上的缺乏,冬天寒冷、夏天炎热,这都出于自然的,要忍耐,你不忍你就没有办法活下去。

  二种是人为的加害冤亲债主,来找你麻烦的,来侮辱你、来陷害你的,我们要能够“忍辱”。

  三种是修行,修学佛法要吃苦头,要发愤、要努力,不眠不休你不吃苦头,你怎么能成就?!现在人为什么不能成就?怕吃苦那有什么法子!

 

老师教给我的方法——至诚感通,真诚到极处就有悟处

 

  以学讲经来说,不是容易事情。我给你们诸位报告过,我初学讲经的时候,讲台上一个小时,我要准备四十个小时,晚上读经写讲稿,到三点、四点钟很平常的事情。有的时候想不通,想不通不能想,怎么办?经本合起来,拜佛。拜上三百拜、拜上五百拜,真的就会有感应,忽然悟出来了,再赶紧写。不通就求佛菩萨,这个感应是有道理的,因为心真诚、清净,所以诚则灵。我老师教给我的方法——至诚感通。真诚到极处就有悟处,这个悟处就叫感通怕吃苦怎么行?!

 

不吃苦怎么行?!

 

  当然这个事情要年轻才好,年岁太大了,困难,那个的确是不容易。我年轻三天三夜不睡觉,精神好得很,没事情,年岁大的人受不了!我大概到三十几岁,三天三夜不睡觉还行,还有这个精神。七、八年前,我在美国洛杉矶讲经,我一天讲九个小时,站在讲台上讲的,上午三个小时,下午三个小时,吃过晚饭再讲三个小时,连续讲五、六天,我有这个能力。现在叫我去讲,现在不行,现在我体力不够了。现在叫我一次讲三个小时行,站在那里讲三个小时可以,九个小时现在就不行了,这个与年龄与体力有关系。不吃苦怎么能成就!?

  生活上更苦!我从学佛没有出家的时候,我学佛六个月我就持午,晚上一餐就断掉了。在台中跟李老师修学,我一天吃一餐,五年!我们过的那种生活,别人看起来都害怕。我这样清苦的生活过十五年,出来讲经这才有人供养;小和尚出来讲经谁瞧得起你,没人供养你。你看到别人经忏佛事那么赚钱,生活那么优裕,你过这么苦日子,“我真正替佛做事,真正报佛恩,这佛菩萨对不起我,怎么给我这么苦吃?”佛菩萨正是要磨炼你,你才能成就。如果那个时候要是得到供养,名利心就生起来,要堕落的。不吃苦怎么行?!

 

在这个世间样样要忍,不忍决定不能成就

 

  忍辱”非常非常重要!三种“忍辱”都要有你出来讲经,人家讽刺你的很多、侮辱你的很多,为什么?就是叫你最好不要讲。

  佛般涅槃,是魔王劝请的。我过去讲经也有人来请我:法师,你讲这么多年了,可以不要讲了。我不听,我跟他怎么说呢?我不会讲!我要练习,哪一天我会讲,我就不讲了。不会讲的时候我要讲,哪里找我就哪里讲

  我讲经,时间最多是一个星期三十六个小时。在台北,曾经差不多有两、三年的时间,一个星期讲三十六个小时。我不像你们,你们怕讲,我想尽方法去找机会讲,这个东西才能学得成功,你没有地方去练你怎么会成功。所以我在台北,有人说我着了讲经的相:“那个净空法师着了讲经的相”,这样子对待我,我听了笑笑,不在乎,着相就着相,那有什么关系!着讲经的相大概还不算坏!

  所以成功要靠自己真正去努力、去发愤,愿意甘心情愿吃尽一切苦头,我们这样才报佛恩。我们终极的目标,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所以在这个世间样样要忍,不忍决定不能成就

  所以“舍”是最能彰显,“彰”是明了,“显”是明显,“彰”跟“显”的意思是一样的。“般若”智慧在哪里?就在“看破、放下”里面,显示出高度真实的智慧。

 

统统都舍尽了,“无生法忍”就现前

 

  【法与非法不取,便是一切皆舍。】

  “法”是有相,“非法”是空,“空有两边”统统“舍”,佛法、世法也统统“舍”。

  【舍之罄尽,则如如而不动矣。得成于忍矣。】

  这个“忍”就是经典上常讲的“无生法忍”。统统都舍尽了,“无生法忍”就现前。“当如是知,如是学。”应当要像这样的理解,要像此地所讲的方法,“无住生心”,认真的去学习。

  再看下面一段经文,引多生事。前面所引用的,是本劫的事情。

  经【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这是说菩萨在修学过程当中,一定有一个阶段特别着重在“忍辱度”上下功夫。因为不能忍,什么成就都没有。菩萨行的开端是“布施”,一定从“布施”下手,“布施”功夫稍稍得力,那一定要修“忍辱”,如果不能“忍辱”,那真的是前功尽弃,所以要忍

  【仙人,通指一切修行人。古译佛为金仙。】

  在古时候,我们中国人知道有天、有神、有仙,不晓得有佛。佛法到中国来之后,我们都称佛为“仙人”。罗什大师的翻译是早期的翻译,所以还用这个字样,经典里头常常出现这些字样。这个地方的“仙人”是指菩萨。

  【世尊往昔行菩萨道时,“布施”身命,不可数计,岂止五百世。】

  这是实实在在的,菩萨修行无量劫中不晓得多少生多少世,实在讲没有数目字能够说得出的。不但诸佛如来,就是我们凡夫今天在此地坐,听这一座经,我们过去生中修行的善根、福德也是没有办法计算的,无量劫来。你看《无量寿经》上讲阿阇王子那个五百人,听佛说《无量寿经》听得很欢喜;佛说出来了,他们那个五百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你们想想,四百亿佛不算多,一尊佛三个阿僧祇劫,四百亿是多少阿僧祇劫?没有办法计算的。他们听到这个法门,才动一念心:“将来我成佛也像阿弥陀佛一样。”往生的念头还没生起来。我们今天听到这个法门,居然能信又能发愿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远远的超过阿阇王子,超过那批人。由此可知,不止五百世。

 

天天想成就,但不真干,那个“想”是空想

 

  这个地方佛讲了,过去生中:

  【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意在显明多生多世“布施”生命,皆行所无事,其心安忍而不动也。故曰于尔所世,无我相云云。】

  这是菩萨,不像我们凡夫。我们凡夫修了无量劫,门都没入,小乘须陀洹从来没证得过,大乘菩萨初信位没有证过。如果要证得这个位次,就不是凡夫;证得这个位次就位不退,不是凡夫。

  无量劫的修行,从来没有证得过。为什么没证得?不肯放下。现在想不想证得?想。想你就得真干;还是舍不得,还是放不下,那个“想”是空想、妄想,不管用!问题是要真正放下。

  现在要求往生,什么时候往生?告诉诸位一个老实话,什么时候把这个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什么时候就往生了。现在放下,现在就往生,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佛经上讲得没错,净宗法门“若一日”,一日功夫放下了,一日就往生。往生不难,很容易!难在你不肯放下,那就没有法子。

  菩萨已经证得菩萨的果位,在果位当中,还要用这么长的时间,偏重在“忍辱波罗蜜”上。

  忍辱”要做到什么时候圆满?要做到“行无所事”,就圆满了心里面确确实实一丝毫的分别、执着都没有了,这个“忍”才算是圆满。

  前面所讲,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是圆满之相,受这样大的侮辱,这是一般人决定不能够忍受的,他也若无其事。为什么能若无其事?因为菩萨“四相”没有了,“四相”放下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些事情发生跟没发生不是一样的吗?一般人做不到,这个身体是“我”,因为执着“我”,那个割肉就很痛;如果不执着这个身是“我”,那割他为什么“我”不痛?割他你不执着那是“我”。如果这个身体不执着是“我”,拿来割跟割别人不是一样吗,与自己毫不相干

  对那个割的人,歌利王恨不恨?“无人相”。“无人相”,那个怨恨也没有了。自己没有痛苦,也没有看到可恨之人;“无众生相”,“众生相”是指这些事,真的所谓是“三轮体空”。《“般若”经》上常讲,“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他“忍辱度”,真的证明圆满了。

  我们为什么忍受不了?因为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四相具足,你怎么能受得了可是诸位要晓得那个“四相”是假的,不是真的,是你坚固的执着而已,不是真有“四相”,假的!事实的真相是什么?是刹那九百业因果报的相续而已,确确实实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佛把这个理、事实真相,给我们说出来了;说出来之后,我们现在这个错误的观念太深,无量劫来养成习惯,这就叫习气太深,执着这个错误的见解,习气太深。要常常想佛这句话,使这个印象在我们心里变得很深很深,产生了作用,发生了效果,于一切法都知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的心就清净,自自然然就“看破、放下”了。

 

人到无求真快乐;“舍”与“忍”是行门的大根大本

 

  明了一切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是“看破”,事实真相“看破”了,一切都不执着;一切都不计较,“放下”了。“看破、放下”,这个生活得大自在,哪有苦?!

  没有修不知道。我过去那些生活,别人看到苦,太苦了!日子不能过!而我一天到晚快乐得不得了。我每天都笑嘻嘻的,见到任何人都欢欢喜喜的,非常快乐。我还告诉别人,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你们哪个人能跟我比?快乐到一天只吃两个馒头、一碟咸菜,真快乐!为什么?我不求人,人到无求真快乐你们生活很富裕,你要晓得你付出了多少代价,哪有我这么自在、这么快乐,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牵挂,你说多快乐,谁能相比?别人看到苦,是他不懂、他愚痴,不了解事实真相。明了的时候,入进去,才晓得这个生活是真自在、真解脱,哪有苦!我看这些众生一个一个吃得肥肥胖胖的,真苦!一天到晚烦恼忧虑重重,那个真苦!愁眉苦脸那个样子,哪有我们这么自在潇洒。

  【观门之“般若”,行门之舍忍,为学道要门。】

  所以这一次讲《金刚经》,我也讲得很欢喜。为什么?对大家的确是需要。真的,没有智慧不能解决问题。“观”就是观念,我们的想法看法没有智慧不行!没有智慧,想错了、看错了。行门当中就是要“施”、要“忍。”“六度相”也好、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也好,离开了“施”与“忍”,一愿都不能成功,都是假的。天天念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喊破喉咙也枉然,没用处!能够在“施、忍”上下功夫,这个“十愿”自自然然就不一样,你听到、念到,你心里面起的感应、起的反应当然不同,它有启发的作用,的确有功德、有利益。

  所以,“舍”与“忍”是行门的大根大本。

 

我学佛得利于一开端就掌握章嘉大师教给我正确方法

 

  我学佛,实实在在讲,的确是得利于一开端就掌握这个方法,这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我二十六岁,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我才知道佛法是好,原来以为佛法是迷信,根本就不能接近,这才晓得佛经里面有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老师介绍给我:学佛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听了这些话,才开始跑寺庙。跑寺庙的目的何在?去找佛经。那个时候的台湾佛经非常非常稀少,外面买不到,所以只有在寺庙里面借佛经,借来看、借来抄。

  我接触到经典大概一个月的时间,这是我运气很好,就认识了章嘉大师,接受他老人家的教导。我头一天跟他见面,我向他问了一个问题,这是我讲了很多次,有不少同修知道,新来的同修没有听到,多讲几遍,你们脑子里的印象深一点,有好处。第一天见面我就向大师请教说:我知道佛教好,但是有什么方法能叫我一下就入进去?

  我向他请教这个问题,他看着我,看了半个钟点,才说了一个字:有!说了这个字,他又不讲话了。大概停了十五分钟,跟我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所以我一入佛门,就在这上下功夫,章嘉大师就把这个传授给我了。

  “看得破,放得下”听起来也不难懂。我接着就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他大概隔了有十几分钟,说了两个字:“布施”那一天印象非常深刻,永远不会忘记。第一天见面,跟他大概坐在一起有一个半小时的样子,就说这几句话。大师,你看他整个人的神情都在定中,那个威仪叫人尊敬,非常稳重,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所以对他自自然然起恭敬心。

 

章嘉都是对我说:我今天跟你讲六个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

 

  我告辞出门的时候,他老人家送我到大门口,拍着我的肩膀告诉我我今天跟你讲六个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就真听话了,真的去学“布施”,难舍能舍,这慢慢的舍,舍了六年,只剩下换洗衣服、一床铺盖,其他都没有了,舍得干干净净,舍光了。被他讲中了,真的六年舍光了舍光了,得到什么?得到一点智慧,心很清净,对于一切事理很明了,还有一些事情好像预先能够晓得,一、两个月以后有什么事情发生,好像都会知道

  舍,舍就得;不舍,你就得不到那个时候大师教给我这个方法,我敢去做,实在讲也是得力于《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我看了不少遍,知道因果报应,“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面有的尽管舍,舍了它还会来;命里没有的,怎么求也求不到。我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有人说:你统统舍,你明天吃饭怎么办?我说明天还没到,着急干什么?不需要打那个妄想可是我从来也没有饿过一天,天天吃得也还不错、住得也很好,我的修学功夫没有间断。相信业因果报!

 

“般若”对治愚痴;“舍”对治贪;“忍”对治嗔

 

  【众生之为众生,因有贪嗔痴三毒。“般若”治痴。】

  三毒烦恼,“痴”是根,因为愚痴他才“贪”,因为“痴”他才有“嗔恨”。如果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怎么会有“贪嗔”?!所以“贪嗔痴”那个根是愚痴。愚痴就是“无明”。“般若”是对治愚痴的,而“舍”是对治贪的,“忍”是对治嗔的你有智慧,又能够修施忍,就能把“贪嗔痴”这个病根拔除了。病根拔除,三善根就出现,“无贪、无嗔、无痴”。所以有三善根的人,一定有“般若”,一定有“看破、放下”,一定有“施、忍”

  【三毒之病根甚深,非多多修舍,贪何能破。】

  这是真的。我们这个习气是无始劫以来的,所以确确实实要很长的时间修“布施”。我那个时候六年是第一个阶段,“布施”得一点力;真正完全放下,心里头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最近一、两年的境界,这谈何容易,几十年的功夫!要不认真努力这样去做,你怎么会做得到?!

 

我这个“忍辱”是没学佛之前学来的

 

  “忍辱”:

  【非久久修忍,嗔岂能除。】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里还难过,这个比“布施”更难!

  我大概也是于冥冥当中有佛菩萨加持,我这个“忍辱”是没学佛之前学来的在学校念书跟一个同学学的。这个同学现在在不在我都不晓得,好像是四九年离开之后,再也没有消息了。他姓白,白振寰,是我同班同学。我在学校念书,在学校里是风头人物,学校从校长下至工友,全校同学没有一个不认识我的。我知名度很高,不但是我学校人各个认识我,那时候在南京念书,南京中上学校都晓得我,很有名!习气跟袁了凡一样,喜欢挖苦别人、喜欢作弄别人。我这个同学比较老实,所以我常常欺负他、常常侮辱他、常常说他的坏话,他统统能忍,实在是了不起!我处处都说他的坏话,他在处处都赞叹我。一个学期还是一年以后,我被他感动了,真正了不起!所以我就学了他这套本事,以后在社会上做事,别人欺负我什么的,我会忍,我跟他学的。

  这是在没有学佛之前,十几岁的时候学了这套本事。所以一般人认为我很有修养,我从小学了这一招,这一招很管用。譬如有些人什么小事情或者是得罪了,他来骂你一顿、侮辱一顿,我能够笑嘻嘻的不还口,尽管让他骂,骂半个小时、骂一个钟点,他骂累了他不骂了,以后见面还是好朋友。他要是发嗔恨心要打我,我就先躺在地下让他打,他打了几下,他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我这一招厉害。他要打,我不还手,打不下去,不打他又下不了台,这个很厉害!如果对打,那愈打愈起劲,两败俱伤。我这一招一表演,别人一看,某人他的修养好!你看,我这个知名度就愈高,愈被人赞叹了。这个都是跟那个同学学来的,在这个社会上不吃亏,不跟任何人结冤仇。纵然是意见不合过不去的,最后都变成好朋友。所以以后学佛之后,才晓得佛门这个“忍辱”高明。什么都能忍,没有不能忍的事情,何必跟人计较?!人家占一点便宜,让他去占,我们欢喜;他得利益,他生欢喜心,我也欢喜,这样才行。决不要认为我们吃了亏,没有吃亏的,没有上当的。你把这些理事都看得清楚,你才晓得佛法这个修法你会很欢喜去修、很认真去做。对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在事业上、在前途上决定有帮助,会一帆风顺,得许许多多人的帮助。这是“非久久修忍,嗔岂能除”。

  【然若非精修般若,具足三空之智,以去其着相分别之愚痴,则舍忍亦终不能成就。】

  这是真的。“布施”跟“忍辱”,如果没有高度的智慧,都是有限度的。唯有高度智慧现前,他不着相了。“我、人、众生”,就是所有一切物相看得都非常之淡,毫无留恋之意,这是“般若智慧”。

  【余度亦有名而无实矣】

  “余度”是“持戒”、“禅定”等,“般若”其他的,这是“般若”之外就是其余的“五度”,要是离开“般若波罗蜜”,离开真实的智慧,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这个余度是涵盖了菩萨修学的一切法门,都不容易得力如果讲功夫得力,一定要开“般若智慧”,一定要在“施”、“忍”这两个科目上痛下功夫;而且还要相当长的时间“精进”不懈,我们功夫才得力、才能够一帆风顺。

  今天就讲到此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已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宗经教网(佛陀教育网)手机版的APP已经设计完成。这次设计的手机版APP有两个系统:安卓系统,苹果系统。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已经在共修系统注册的学员,也可以在手机APP上用手机号登陆。

  苹果系统APP下载地址: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后,就能下载了。

  安卓系统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 http://sj.qq.com/myapp/detail.htm?apkName=com.foxdwedu.app

  (2)http://zhushou.360.cn/detail/index/soft_id/3508489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净土释疑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邮箱:foxdw_01@163.com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