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金刚经 第36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金刚经 第36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7-07-10 15:34:30
关键字:金刚经,江味农,般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无住生心,变易生死,场,涅槃
【 点击数:3220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净空法师1995年 讲于 新加坡 第三十六集 (共124集)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请掀开经本,第八十七面,第八行,经文的小题目,不着微细相,请看经文:

  经【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比前面更深。前面是讲三千大千世界,为什么不着世界相?世界原来是微尘累积而现的幻相,换句话说,世界相只不过是微尘聚集的现象而已,离开微尘,就没有世界可得。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都不难懂得。今天这一段的经文,“此意比前问意更进”,更进一步。

  【不但世界,并且微尘非微尘,微尘亦是假相假名。】

  这个事实一直到近代,科学家才发现、才证明佛在经上讲的没错。在相宗经论里面,佛告诉我们,“色法”,我们讲的“物质”,“物质”最小的是微尘。经上所讲的“微尘”,它小到什么程度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我们看到这个微尘,以为是很细的微尘,不是的,那个还很粗的;肉眼没有办法看见的。如佛在经上常讲的,大概我们肉眼能够看得到的,要很好的眼睛能够看到牛毛尘。牛毛那个毛尖端上有一粒尘,在牛毛尖端上不会掉,摆在那里摆得很稳当。你看牛毛的尖端,它的面积多大?放在那个地方,它不会掉下来,这一粒尘就叫“牛毛尘”

  佛说了,牛毛尘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那更小,七分之一叫“羊毛尘”羊毛细,那个尖端就更细,放在羊毛上面不会掉下来,摆得很稳当。

  羊毛尘再分为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就更细了,叫“兔毛尘”,真的很好的眼睛未必能看得出来。

  兔毛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尘”。我们现在学了一点物理,知道水的密度不大,水当中有空隙,这一粒微尘在水里面可以自由的游来游去,没有障碍,在水里面可以游来游去,叫水尘。

  水尘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金属,金属的密度大,密度大当中还有空隙。这个我们知道,在显微镜之下一放大,原来那个钢铁里面的空间还是很大的,这一粒微尘在金属它自由往来,自由通过,它没有障碍。

  金尘再分七分之一才叫做“微尘”我们的肉眼怎么能看见?佛说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到微尘。如果你要是能看到微尘,那你也可以证到阿罗汉果,没证到阿罗汉果看不到。

  微尘还不是最小的,还可以分,再分七分叫“色聚极微”

  色聚极微再分七分,叫“极微之微”佛说极“微之微”就不能分,再分就没有了。所以“极微之微”也叫“邻虚尘”。

  这是用分析的方法,让我们晓得世界是假的,微尘也是假的。

  微尘从哪里来的?相宗告诉我们:“心法”跟“色法”同源。唯识里面讲“四分”:“自证分”是本体,就是真如本性。因为一念不觉,这就迷了,迷了第一个相,就出了“见相”,就是“见分”。“见分”就是“心法”的根源。我们讲“色法”跟“心法”,“心法”的根源就是妄心,这是妄想心,就是“见分”。

  从“见分”里面就变出一个“相分”,所以“色相”是从“见分”里头变现出来的。

  “见分”跟“相分”的本体都是“自证分”,所以《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是有道理的。“有情”是“见分”变的,无情是“相分”变的,“见”、“相”同一个自体,同一个“自证分”,所以它是同源的。

  因此,众生修行成佛,不但看所有一切有情众生成佛,无情众生也成佛,这就是《华严》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圆”是圆满,“圆满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所以此地讲的“微尘”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这些可见得还都是属于假名、假相,前面我们讲刹那九百生灭因果相续的假相,“微尘”也是假相。

  【《楞严》云: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

  这一段是《楞严经》上的经文,是世尊在楞严会上跟阿难尊者说的。从“微”尘到“邻虚尘”,刚才说过了,“邻虚尘”是“极微之微”,就不能再分了。

  【此是教小乘人析空观。】

  世尊这个讲法是对小乘人讲的,小乘人这样教法,给他说他容易明了。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科学家都用这个方法,对于物质现象才真正能够观察出来,用这种方法。

  【大乘人惟就性体上观察。】

  大乘比小乘聪明,用不着分析,佛只要轻轻一点醒,他就明了、就通达,就晓得“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大乘根性比小乘要利

  【知无论大相小相。】

  由此可知,大的相,像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小的相,像微尘。

  【皆是缘生幻有,当下即空。】

  这才是事实真相。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不是真实的,这个诸位要知道。你要真正肯定明白了,这都是假的、都不是真实的,你就开悟了。如果在这些虚幻现象当中决定不再分别、执着,那你就入了境界。这个入就是“证悟”,那不是“解悟”,“证悟”了。“证悟”,这个事实真相你享受到了,你入了事实真相。入事实真相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入“一真法界”,事实真相就叫“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也叫做“不思议解脱境界”为什么不思议?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从此之后,再不会起心动念,心里头那个妄念永远灭掉了,再没有妄念,再也没有言说,“言语道断”。我们大乘经读了不少,我们明了,“言语道断”不是没有言语,“心行处灭”不是没有思想这个东西很奇怪,“思议”灭掉,怎么还会“思”,还会议?诸位一定要明了,佛为我们说的“灭”,是灭一切分别、执着,事还在。如果“言说”真的没有,思虑也没有,你就着了“非法相”。《金刚经》上讲,你着“空”,着“空”还是错,还没有见性。

  也许有人讲:那我证得“真空之理”、我证得“体”。没有!果然证得“体”,“体”一定现相、一定起用,哪里说有“体”没用的?!绝对没有这个道理、没有这个事实。有“体”一定有相,一定起作用。如果你证入这个境界不起现相、不起作用,你应当晓得你走错路,就是本经上所讲的,教你“无住”,你是不住“有”无住“有”了,住到“空”里头去。住到“空”那个境界,要不是四禅的无想天,那就是四空天,你跑到那里面去,走错路了。

  所以诸位要晓得,佛与大菩萨,经上常说的法身大士,法身大士都是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在《华严》里面,圆教初住就入了,就入这个境界,就入“一真法界”。他现不现相?现相。起不起作用?起作用。虽现相、虽起作用,江居士在本经注解前面说过,他的心里若无其事。现而无现,无现而现;用而无用,无用而用;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个意思前面也讲过,它很深,很不好懂。

  不好懂在哪里?因为我们凡夫总是执着,“说”跟“无说”是两桩事情。“说”跟“无说”几时是一桩事情,你就入了境界;“说”跟“不说”是两桩事情,你没有入境界。“一桩事情”就入了境界,入“一真法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在此地把这个秘密说出来了。

  由此可知,凡是一桩法分作两边的,就没办法入,就入不进去。两边是对待,我们世间人讲“相对”,“相对”本来是没有的,“法界”原本是“一真”,相对从哪里生出来?从妄念里面生出来的。所以世尊在本经一再教给我们要“离念”,“离念”就契入“一真”。这个意思前面也说得很多,后面还要说,多说不妨碍,多说有好处。为什么?我们没有契入,多听听、多想想,加深印象,希望把这个境界换过来。宗门、教下修行用功的原则是“作观”,前面说过,所谓“作观”就是把观念转变过来。这几句经文就很好,“如来说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

  底下一段经文说:

  经【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我们要是遇到一些困难的事情、遇到一些烦恼的事情,把这两句经文一念,烦恼马上就消掉,心地就恢复清净,还有什么好争论、还有什么好执着?微尘是假的,世界是假的,你还有什么好争论?!世界都是假的,你还有什么得失?!你得到什么东西、你丢了什么东西?!得失就没有了你今天得到亿万财富,你也不喜欢,为什么?“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你以为是真的?假的。你今天丢了几百万,你也很开心,假的不是真的,你这个心多自在!为什么?你才看到真的境界,才知道这个世间一切万法是假相、假名。

  前面还有一个小注,我们把它念下去:

  【本非实体,故曰非。】

  出世间所有一切现相都不是“实体”,这个诸位要记住所以你不应该执着,不是“实体”。

  【不无幻相,故曰是名。】

  虽然它没有“实体”,但是它会现相,那个相就是刹那九百生灭的相续相,它会现这个相。虽现相,正如《楞严经》上所讲的,这个相是“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是这么个相,所以相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看到这个相好象是真的,其实是“当处出生,当处灭尽”的相续相。它不是一个相,它是一个一个接着的相续相。正如同我们看电影,银幕上所现的相一样,银幕上所看到的相是底片的相续相。我们到放映机那里去看,原来那个胶卷在那个地方转动,放映机的镜头不断的在开关,开一次,放一张影片,马上关起来,再开又放第二张,一秒钟二十四张。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就以为是真的,就没有看到它是假的。你要看到真相,那个底片就是真相,影片是真相。打开影片一张一张是独立的,确实那一张放出来是“当处出生,当处灭尽”,第二张放出来又是“当处出生,当处灭尽”。佛讲的这两句话,很有味道!我们现前这些幻相,就跟电影没有两样,电影一秒钟放二十四张片子,我们眼前这个现相,一秒钟是两个十万八千次的幻相,所以你不晓得是假的,你以为是真的。其实全是假的,了不可得,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底明了真相,在这个世间就随缘度日,游戏神通,自在无碍,再也没有挂碍,没有忧虑、没有牵挂,那个日子怎么不好过?!世间人以为那是神仙生活,在佛法里,神仙还过不了这个生活,是佛与法身大士的生活。我们学佛就是要学这个,学佛就是要入这个境界。《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住真实慧”、“惠以真实之利”,就是讲的这桩事情,这才是真实的利益、真实的智慧。“微细相”不着,“广大相”也不着。

  【知微尘非微尘,则世界非世界,不言可知也。】

  “微尘”尚且不可得,哪有世界?!世界是微尘“累积现的相,”微尘“本身就不可得,本身就“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哪有世界相可得?!可见得这个世界相真的是梦境一样。

  佛在本经末后跟我们说宇宙人生,这“一切有为法,是梦幻泡影“。我们一听,“这是比喻”,那是真的,真的是”梦幻泡影“,一点都不假。所以决定不能执着,执着就错了,执着就苦恼无边。

  苦恼也是假的,也是“当体即空”。“当体即空”,你在那里冤枉受。譬如晚上做恶梦,恶梦醒了吓得一身冷汗,还心有余悸,那梦是假的,你不是冤枉吗?!为什么会吓得那个样子?不知道梦是假的,作梦没想到梦是假的,如果知道梦是假的,那你就很慷慨了,梦到老虎要吃你,我舍身喂虎,你会学菩萨舍身喂虎了,是假的,你就敢了。你以为是真的,你赶紧逃命,所以吓得一身冷汗,把你吓醒过来,你不知道这是假的。

  所以,必须要知道整个世界都是假的。菩萨修菩萨道,为什么能够割肉喂鹰、舍身喂虎?因为他知道是假的,他知道那是梦中佛事,毫无障碍,亦毫无痛苦,他割肉没有痛苦的为什么没有痛苦?假的。我们割肉为什么那么苦?这是真的。真的就苦了,他不晓得是假的,假的不苦由此可知,这是错误观念造成的错觉,害你受这么多年的冤枉苦。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就是你没有觉悟到、没有晓得事实真相。

  【合此二节经文观之,是令修持般若者,无论何种境界,大相小相,皆应不坏、不着。】

  为什么不需要破坏它?因为它是幻相,所以用不着破坏,它“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根本就不存在。你要是想尽方法去破坏它,你就起了个妄念,你起执着了,你已经生烦恼;你认为它有,着相,那也错了。不坏,不着“空”;不着,不着“有”;“空有两边”都不着,与事实真相就相应。

  你的观念、你的生活、你的作为,跟事实真相完全相应,相应也叫称性,你的生活就是古大德常讲的“称性起修”、“全修是性”,你入了这个境界,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再看底下一段,前面教给我们不着境相,就是境界的相,这一段意思又深了,教给我们不着身相。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世间人在紧要关头,只要能保身命,其他的都可以放下,可见得身命看得好重!不知道这个身也是假的,也应当要放下,不能执着。这比前面境界更亲了一层。佛很慈悲,不用别人来做比喻,自己来现身为我们说法,佛都不着身相了,佛没有错,我们就想到,我们执着身相,我们错了。

  前面不是我们已经读过吗?!“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佛“无我相”,菩萨也“无我相”。我们要想作菩萨,必须要认真去做到“无我相”,要是有“我相”,决定是凡夫不是菩萨,凡夫就是搞六道轮回的

  我们看小注:

  【如来性体显现应身之相,教化大千世界。为众生开此宝藏,皆令回光反照,不着一切相,而自见本性耳。】

我们看这一段,首先我们要问,诸佛菩萨,包括阿罗汉,他为什么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他怎么来的?是不是他想来?他有这个能力,想来就来了。如果他还有想,他是凡夫,他不是圣人;不但他不是佛菩萨,连阿罗汉也不是。

  诸位要晓得,阿罗汉已经没有想。他怎么来的?现在科技发达,比喻就容易,在从前打这个比喻真的很难。你家里有电视机,你只要频道一打开,里面人相就现前,你就听到他在那里表演、他在那里说话。你可以去问问他:你是不是想现身?你什么意思在这现身?你不会问他!那个相、那个音声充遍每一个空间,对不对,你电视机在这里打开,它在这里现相;把这边打开,它在这里现相。那个电波就好比是法身,法身尽虚空遍法界。

  “相”是怎么现的?众生有感,他就现了。那个“感”就好像我们打开开关一样,那个电流一样,我们一按那个电流是“感”,“相”立刻现出来是应。诸佛菩萨、阿罗汉,示现在这个世间是跟众生感应道交,他没有念头,他没有我想来,没有!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佛菩萨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自己的法身也是尽虚空遍法界。随处有感,随处有应;随时有感,随时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真相。

  至于现什么样的相,大家我想都念过《普门品》,《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可以做一个例子,三十二应,三十二类的应身,应以什么身说法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身,不是佛菩萨,“我应该现一个什么身”,他要有这个念头,就又变凡夫了,他又有了我相、我见,他没有;完全是众生心。众生心,我是众生,我没有想让他现一个佛,他怎么现佛了;我没有想要他现菩萨,他怎么现菩萨了!其实你有想,你那个想很微细,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思想太迟钝、太粗了!微细的念头我们不晓得,自己都不知道,那个“感”现的“相”是微细念所感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的法身,那个灵敏度极高。我们众生的心念,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的生灭,这样微细的念头能感,佛菩萨就能现。自自然然现,确实没有念头,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晓得。

  没有证果之前,没有证果就是没有契入这个境界之前,这个境界诸位要记住,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再给诸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如果用其他的法门,必须要性相圆融才能入得进去,才能证得。我们没有这个功夫,到不了这个境界,念阿弥陀佛,靠佛本愿接引,我们也能去得成。这种去法只有这一个法门,前面跟诸位说过,除净宗念佛接引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其他所有一切法门,都必须要性相相融。这是说明佛菩萨这些圣贤,在这个世间现应身、化身怎么来的。

  他现这个身,他起作用了,教化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就起这个作用。教化,他要示现动作,他要示现言语,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这我们省略了,不必一桩一桩地说。

  在本经的开端,为我们示现入舍卫大城乞食,着衣持钵。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当中,《普贤行愿品》有四十卷经文,诸位都晓得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行愿品》里面的。五十三位法身大士为我们示现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给我们做出一个榜样,怎样过日子、怎样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他不但给我们说,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他有没有起心动念?给诸位说,实在没有起心,也没有动过念。他是“说而无说、作而无作”,“作”跟“无作”是一,“说”跟“无说”是“一”,“一”就入了法界。我们今天,“作”跟“不作”是“二”,两码事情,“说”跟“不说”也是“二”,不是“一”,所以我们入不了“不思议解脱境界”,入不进去。几时我们这个“二”的念头没有了,那就恭喜,你就能入,你就入进去了

  在这个“二”的妄想断不掉,赶紧念阿弥陀佛,除此一条路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求阿弥陀佛帮忙,临命终时来接引我们。这是说明所有一切诸佛圣贤为我们说法,要记住,人家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叫“称性而谈”。从自性里头,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绝对没有意思。

  我们今天学佛法、来学佛经,这个字什么意思?这一句怎么讲?给诸位说,全讲错了!为什么?它根本没有意思,你怎么可以把它乱按意思进去?!我跟大家讲真话。讲真话很少人懂,还有不少人认为我骗大家。你读了不少经,研究不少,你很会讲经,大概你怕我会讲,你叫我不要去想、不要去研究,你来骗我。真有人这个想法,我真的遇到过,这冤枉不冤枉?!跟他讲真话,他误会了。如果我要骗你、害你,那个经好好去研究、多查资料,那是存心害你。为什么?你永远堕落在第六意识里头,你不能见性

  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经没有意思,因为没有意思,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要有意思,你还能通得了吗?几时在经里头一个意思没有了,那叫什么?智慧开了,“根本智”开了,“般若无知”;你得到“无知”以后,你起作用就“无所不知”。

  我们学经,我们今天跟古人不一样,古人学一部经,一部经下手。你拜了一个老师,老师传你一部经书。哪一部经?各宗不一样,贤首华严宗的,一定是给你一部《华严经》,叫你去念。天台,一定给一部《法华经》,给你去念,没有讲的,就是叫你去念、叫你去背。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天天念,念到熟透了,念到心里头什么意思都没有了,那就功夫成熟。念到心里什么意思都没有,师父才给你讲个一段、两段,豁然大悟,就开悟了。一开悟,后头不要讲,全都通了你要有个意思在的话,十方一切诸佛来给你讲这个经,你也开不了悟。你为什么开不了悟?你有妄想执着在挡住。

  学佛没有别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把它念掉。

  念经是个方法,就是修定。坐是修定,念佛是修定;持咒是修定,念经也修定,用这个方法修定,修清净心,道理在此地这都是给你讲真话。

  所以他从一部经上开悟,一切经都贯通,不但佛法贯通,世间一切法也通了,世出世间法都通了。什么原因?统统是自性流露出来的,你已经见性了,哪有不通达?!所有一切的幻相,十法界依正庄严,包括佛说经也是相,也是个妄相,因缘所生法,统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见了性,哪有不通达?!道理在此地。

  只要老实念就好,不要去打妄想;一打妄想就坏了,以为佛有什么意思,佛什么意思都没有。只要你真正明白通达了,经典往桌上一摆,你拿去讲,你看看底下,底下是人,跟他讲人话;底下是鬼,跟他讲鬼话。人话、鬼话都是经上讲的因为它没有意思,它里面就含无量义,所以九法界众生,展开经本都可以跟他们说法,都契机,他们听了都得受用、都得利益;要是一个意思,就不能有第二个意思,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

  特别是你们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们,你们看看古大德的注解,往往一部经有几十种注解。《无量寿经》三十多种注解;《楞严经》跟《金刚经》都有一百多种注解,一百多种注解就一百多种意思,那意思都对。

  世尊慈悲,怕我们后人走错路,入灭之前传给我们“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经我们要依这个,经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才是真正的依靠;有意思靠不住,有意思是凡夫,有意思就是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那种人不可靠、靠不住要找一个没有意思的、没有妄想的、没有分别执着的,这才靠得住,他才能够教化九法界众生。

  不但是佛法要悟,从前世间法教学也讲求悟现代的学校我不知道了,我小时候在学校念书,我们听老师跟老师在那里聊天谈话“某个学生悟性很高”,我们还听到这个说法,老师还注重学生的悟性。教学的方法,如何启发他的悟性,从前教学目的在此地,诱导你开悟。开悟是智慧,不是教你去记一些常识,那个东西记得再多,看得再多、读得再多,没用!儒家在《礼记·学记》里面,就讲得很好,“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作老师教学生,你智慧没有开,你念得很多、记得很多,听别人讲得很多,这些东西你拿来教学生,这是错误的,这个不可以的。一定要自己有悟处、自己有见地,没有大开圆解,没有圆悟、彻悟,这是悟到一部分,那一部分是你真见到的,这才是教学真实的目标。

  我们看底下,“为众生开此宝藏。”这句话很要紧。“宝藏”是什么?“宝藏”是众生的自性。佛菩萨教化众生,佛菩萨没有东西给众生。佛菩萨说我有东西可以传授给你,那是妖魔鬼怪,那不是真的佛菩萨。真的佛菩萨,我没东西给你,你所得到是你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佛菩萨为我们作增上缘,诱导我们开发自性。

  “开此宝藏。”“此”是众生,是众生本有的宝藏、本有的佛性、本有的自性。禅宗六祖惠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黄梅,五祖忍和尚跟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忍和尚给他什么东西?什么也没给,他自己觉悟的。悟了之后,他向忍和尚报告他的心得、他的悟处,“何期自性,本来清净”。“本来清净”的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在凡夫是清净的,看看畜生,畜生的自性是清净的;看看饿鬼,饿鬼自性也清净的;看看阿鼻地狱,阿鼻地狱那些众生自性还是清净的,没污染,“本来清净”。可见得染污不是真的,染污是迷,是不觉。不觉就染了,就叫染污,不觉就叫迷。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跟我们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来无,现在有没有?现在也没有。如果你觉得现在也没有,你开悟了。不行!现在有。现在有,你在迷,你没悟。你一定要知道,迷不是真的,自性里头本来没有迷,现在也不迷,将来永远都不迷。你要是了解这个事实,在这上建立信心,就有开悟的可能。

  到什么时候开悟?“迷悟是一,迷悟不二”,就跟前面讲的,“说”与“不说”是一不是二,“迷”跟“觉悟”是一不是二,就开悟了。迷是迷,觉悟是觉悟,两桩事情,你在迷,你没有悟。口里虽然说觉悟,心里还是迷惑颠倒,没有悟。诸佛菩萨、善知识帮助我们的,是他有善巧方便帮助我们自己明心见性,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这一契机就成功了。

  “皆令回光反照。”所有一切法门总不外这一个原则,叫你回头、叫你反照。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你看他说出他自己用功的方法。他是怎么用功的?他是怎么见性的?他用耳根,“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用这个方法。这里讲“反照”,在观音菩萨就是“反闻”。

  总而言之,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时要知道回光反照。这一反照就见性;如果随着外面境界相,那就着相了。

  现在问题来了,怎么个反法?观音菩萨耳根听外面音声,如何能从音声再听回去?我们眼睛看到外面色相,怎么能从色相再回过头来?位要了解这个字里面的真实义,不是这个“反”。所谓“反”是换一个观念,是这个意思前面不是有吗?!都讲的这个修行纲领。修行的要领在“作观”,“观”是观念,把观念转过来“我不会转”。《金刚经》念了,还不会转?《金刚经》上任何四句、一句经文,你如果能够受持,都能见性。这个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假。像我们此地念的,“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我们对这个身相,马上就转了,这叫“反观”。

  凡夫对这个身看得好重,神圣不可侵犯,坚固的执着,这是凡夫的妄想,错误的观念;反过来,“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分别、执着统统破掉,这叫“反”,“反照”是这个反法

  如果你心里头念念贪图黄金、美钞、珠宝,天天想这些东西,《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个贪心马上消掉了,这就叫“反”。《金刚经》上任何一句经文都能帮助你回光反照,“反”是这个反法,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就是这个反法。他能够将错误的观念,立刻就能够反过来归到正确的观念,这叫“反闻”大乘佛法这是用功的原理原则,宗门里面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么叫觉?观念回过来就是觉,觉跟此地讲的“反照”是一个意思,那个念头要转得快。不转就随着烦恼去了;一转过来,烦恼就没有了,心就清净。

  “不着一切相,而自见本性耳。”一回头就见性,“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性”、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所现的相分,这个相分是幻相,刹那生灭,“当处出生,当处灭尽”,了不可得,是这么一个相。“

  是名三十二相”,所现的虽然是幻相,是个连续相,不无作用,它有作用。什么作用?我们今天还没有见性,作用是用这个相来见性。

  已经见性的人,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他那个作用是什么?为了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绝对没有自己;如果还有自己,他四相没破。

  诸位要知道,如果还有自己,自度度他,还有个“自”在,还有个“他”在,你看,“自”是“我相”,“他”是“人相”,你就晓得,这样的菩萨即非“一真法界”的菩萨;换句话说,即非圆教初住菩萨,即非别教初地菩萨。他是什么菩萨?在圆教是十信位的菩萨,在别教是三贤位的菩萨,他是这一类的菩萨,四相没破的菩萨;换句话说,我在前面跟大家讲过,他是十法界的菩萨,他不是“一真法界”的菩萨。《金刚经》的标准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前面讲“即非菩萨”,非“一真法界”的菩萨,但是可以说他是十法界的菩萨。十法界,四相没断、没破;四相要是破了,十法界没有了。永嘉所说的,“觉后空空无大千”,觉就是四相都破了。由此可知,你要着一切相,你就不能见性。着相修行,修得再好,十法界的菩萨,不是“一真法界”。

  在这个地方,诸位要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的菩萨。他没有断烦恼,四相、四见都没断,他念阿弥陀佛,诚心诚意念,临终阿弥陀佛接引,把他拉上去了。可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他四相、四见马上就破掉。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不可思议!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西方极乐世界非常特殊,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都不能跟它相比,那是个特别的世界,可以带业往生;其他的一切诸佛刹土、一切法门,没有带业的,一定要不着一切相才行。

  “众生自性,与佛同体,所谓一真法界是也。”后头这一句就讲得更清楚、更明白。我们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个自性,不是两个自性,这桩事也很难懂世尊在《楞严经》上有个比喻,那个比喻很好。他把自性比作大海,把我们每一个人比作大海里起的水泡。水泡不一样,很多小水泡都不一样。水泡依什么起来?依大海起来的。你依的那个自性是一个。什么叫明心见性?水泡破了,破了跟大海就没有差别。几时这个水泡一破,就明心见性、就证得如来。没破,坚固执着这个水泡是自己,那个水泡是别人,不晓得是同一体,所以在这里面生分别、生执着,引起许许多多的误会、斗争、残杀,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就冤枉!我们看佛的比喻,想想很有趣味,不晓得是一体。

  普贤菩萨修行,那个方法跟别的菩萨不一样。别的菩萨,刚才讲了,自度度他;我说个“自度度他”,你就要知道,四相具足,十法界的菩萨。普贤菩萨是“一真法界”的菩萨,不是十法界的菩萨,所以普贤菩萨的修行不一样。他修行到最后,归纳成十大纲领,就是“十大愿王”。

  “礼敬”,“礼敬诸佛”,“诸佛”是指谁?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这是“诸佛”,“三世诸佛”

  “过去佛”,世尊在经上讲过,我们知道一些。

  “现在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现在佛,没有入般涅槃。东方琉璃世界药师如来也是现在佛,没有入灭,我们也知道几尊。

  “未来佛”每一个众生都是未来佛,你要是对这个人瞧不起,那你瞧不起佛你这个“礼敬诸佛”怎么修的?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蚊虫、蚂蚁都是未来佛。蚊子来叮你,一巴掌打死,打死一尊佛了,哪里叫“礼敬诸佛”呢?!

  普贤行难修,要用清净心、平等心才行。跟那个自度度他的菩萨,那个菩萨好修,普贤行难修。说老实话,《华严经》可以讲讲,做不到,决定做不到,真平等,真清净。

  不但是所有一切“有情众生”是佛,“无情众生”也是佛,这经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我们举例子说,桌子善知识、板凳善知识、蜡台善知识、香炉善知识,那是无情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情众生”叫“佛性”,“无情众生”叫“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就是“自性”。

  “自性”,在“有情众生”,给它立一个名字叫“佛性”;在一切“无情”,就是植物、矿物,就叫它做“法性”,但是是一个性。既然是一个性,都是佛,都是未来佛。我们对桌子要恭敬,对椅子要恭敬,那个恭敬不是叫你见到它给它磕头顶礼,那就变成神经都有问题了这个恭敬就是摆得整齐、擦得干净,这对它有恭敬、礼敬

  普贤那个“礼敬”,的确是人天最佳的榜样。经书要对它礼敬,看的时候展开,规规矩矩的看,端端正正的看,看完把它合起来,放到书架、放到书橱,这对它恭敬。如果随便乱丢,在书上写字,现在这个书是普通的本子,印的数量很多,你可以在上面写,但是写得很潦草、很凌乱,不恭敬,要规规矩矩的写,端端正正的写,恭。不简单、不容易!为什么?因为“情与无情”同一体,跟十方一切诸佛是同一体,这一体就叫“一真法界”。佛用种种善巧方便,帮助我们证得自性,证得自性就是契入“一真法界”,就是《华严》上讲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若能自见本性,便是得见如来。】

  如来就是自性。佛在本经,特别把如来的定义跟我们说出来,“如来者,诸法如义”,这四个字解释得太妙、太完美了。

  “诸法”是一切法。“情与无情”,我们今天讲动物、植物、矿物,乃至于虚空,自然的一切现象,这都是“法”,“一切法”。

  “如义”,“如”是什么?“如”就是自性,“相”如其性,“性”如其相,这叫“如义”。“性”跟“相”一样,“相”跟“性”一样,古人解释这一句,怕人听不懂,另外用个比喻,比喻黄金,“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黄金做出许许多多首饰这些东西,做出样子统统都不一样,千种万种,看看它的体都是黄金,成色都是一样;金就是器,器就是金。“如”的意思是“就是”,原来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这叫“诸法如义”

  实在讲,世尊四十九年为我们说一切经、说一切法门,说的是什么东西?就是讲的“如义”。所以经一开端,“如是我闻”,你想想那个“如是”的味道,“如是”就是“诸法如义”。

  跟我们讲什么?没有讲别的东西,就是跟我们讲“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性相一如”,千经万论就说这么一桩事情除了这桩事情之外,你再仔细看看,释迦牟尼佛确实没有讲第二桩事情。佛经讲什么?开端两个字就说清楚了,后面无论说多少,都是“如是”两个字的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才不多!佛所讲的不过大海一滴而已,要细说永远说不完,永远说不尽,就是“如是”两个字,永远说不尽,一切诸佛都来说都说不尽。为什么说不尽?自性是无尽的,自性所现的相是无尽的,自性所起的作用是无尽的,哪能说得尽?!所以佛法要简单地说,太容易了,“如是而已”,就说完了,全都说完了;细说,四十九年也只说大海一滴而已。所以见了性就见如来,见如来就是见性。

  【若着于相,则所见乃是应身之相,非法身之体,何能谓之见如来?】

  假如“着相”,“着相”是见到佛的身相。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见的是这相,这叫“应身之相”,应化身;没见性,性是法身,法身就是自性。你没有能够在身相上见到自性、没有能够在佛的应身上见到佛的法身。

  诸位要晓得,见到佛的法身,就是见到自己的法身,法身是共同的,法身是自性。绝对不是,我见到佛的法身,自己法身在哪里不晓得,没这个道理的。“一见是一切见”,所有一切众生、情与无情的法身全部见到了所谓是“清净法身”,《华严经》上代表法身的是毘卢遮那。“毘卢遮那”是梵语,意思是“遍一切处”。其实要是说得明白一点,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这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心本体”。怎么样才能见到?一切都不执着就见到了。

  法身就在眼前,《楞严经》上讲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是形容,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耳边,你为什么见不到?因为你有妄想执着障碍,离开一切妄想执着就见到了为什么还是不肯把妄想舍掉,凡夫最难的就在此地

  “舍弃妄想”,这个事情任何人帮不上忙,佛菩萨不能帮我们把妄想舍掉,不行!一定要自己肯放下才行;自己不肯放下,谁都帮不上忙。佛对我们只能把这些事实真相说清楚,道理讲清楚,放下是自己的事情,成佛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佛说“佛不度众生”,你成佛是你自己成佛的,你成菩萨是你自己成菩萨的,佛帮不上忙,佛只能在旁边劝你,是要你自己去做,路是你自己走的。佛可以指路,但是佛不能帮你走路,佛指得再清楚,自己不肯走也是枉然!诸位要细细想想其中的道理,所以丝毫“着相”就不能见性。佛在此地问,“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这个意思,换句话说,可不可以从相上见性,这个意思在此地。其实,佛问得很好,尊者答得也很妙,答的意思也是妙极了。告诉我们不可以“着相见”。“离相”,那个“相”就是如来。“相”就是性,关键在“着”与“不着”。

  我们看底下的注解:

  【三十二相,亦是缘生。】

  既是“缘生”,换句话说,它这个现相也是刹那九百生灭的相续相、连续相,也是这个性质,也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跟其他一切的色相没有两样。

  【当体即空,有即非有。故曰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实在讲这已经就见性了,已经就彻底明了了。可是凡夫之人有执着,做出这个样子给凡夫看的,帮助我们、启发我们,让我们从这个当中去领悟。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应化身所现。若佛报身,则不止此数。所谓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在《观无量寿佛经》上看到,看到佛的报身,佛的报身的确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从哪来的?自自然然变现的。报身之相是性德圆满的显现,他就是这么好;不是我要想这样作法,不是从意识里头生的。有很多人看到《弥陀经》、看到《无量寿经》起反感,说西方极乐世界这么样的美好,这就是完全在那里诱惑人,恐怕不是真的,宫殿都是七宝的、黄金都是铺地的,过这样奢侈的生活,学佛没能学苦行,你这个完全在享福。这是难以相信!他起这么多的分别、执着他不知道极乐世界的那个现相,跟《华严经》毘卢遮那佛华藏世界的那个现相,都是性德自然变现出来的,没有一丝毫造作,没有一丝毫意思在,自然变现的。在那里面的人,从来也没有想到所谓有享受这个念头,没有!还有一个“我要享受”,那就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凡夫。人家的心地清净,从来没有念头说是“我在这里享福”,没有;“你们凡夫在那里受罪”,也没有,绝对没有这个念头。他看十法界,十法界在不在?在,他都看得到,他住“一真法界”看十法界,十法界也是“一真法界”,这正是所谓“佛眼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看一切诸佛都是凡夫”,这话没错!什么时候你成佛?你看到所有一切众生各个都成佛,你成佛了。你看到,这个坏人,那个不是佛,你决定没有成佛。

  诸位要知道,善人看一切人都是善人,恶人看一切人都是恶人,你要好好的反省、要好好的检讨。看这个人不是好人,自己不是好人,看人家不是好人。所以要回光反照,想想自己不行,要认真修,修到什么?修到能大师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人作善作恶,清不清楚?清楚。如果不清楚,你不是变成白痴?白痴不是佛菩萨。怎么又清楚又平等?我们再用一个比喻说,譬如镜子,镜子照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的人,好丑都在里头,它并不是没有好丑,确实有好丑、有善恶,统统都有,镜子有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是平等的我们用心要像镜子一样,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心地清净平等,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那个现的相不平等是他的事情,他的心不平等,现的相不平等;我心平等,在我心里头统统平等,这才与“一真”、与“如来”比较靠近一点,这是功夫,这是真正修行。

  大家要记住:真正修行并不是每天拜几百拜,每天念几千声佛,每天念几卷经,不是!那叫装模作样,那不管事,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学佛要转心、要变境界,要在这上做真实的功夫,这一定要懂得。所以才晓得到自己功德圆满的时候,什么圆满?一个恶念都没有了;不但恶念没有了,善念也没有了,心才清净清净心中本无此物,真假、是非、邪正、善恶什么都没有了,干干净净,从这个性德里面现出来的报身叫“圆满报身”。那个报身是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也是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它不是从外头来的,依正庄严都是本来具足。

  【此大千世界、三十二相两节,这两节经文合而观之,妙义无穷。】

  诸位能体会到一点吗?我说出这一点,诸位要细细能领会,应该可以体会到一分、二分,实实在在是妙义无穷。

  【果能于此悉心体会,可于般若要旨,涣然洞然也。】

  佛在这个经上时时处处提醒我们,受持读诵四句偈,这个“四句偈”是任何四句,任何四句都是妙义重重、无有穷尽。《金刚经》要不这样讲法、不这样领会,实在是辜负世尊、辜负罗什大师的翻译、辜负历代祖师大德的承传。这一代一代传递,传到我们手上来了。

  “下明其义。”意思妙义无穷,哪些意思?下面给你说一点。

  【约众生以明。】

  就“众生”这一方面来说明。

  【世界终为尘境。】

  世界可以解释为物质环境,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的物质环境。

  【取着则心不清净。】

  物质环境里,你要取、你要执着,你的心就不清净;“取”就是有求的意思,我要想求譬如我们的物质生活环境,总想要改善、总想要把生活质量提升,有这个念头,而且不断的还去造作,想方法来求得。你能不能求得到?不能。如果真的被你求到,一切诸佛都要拜你做老师,你了不起!为什么你了不起?你把因果的定律推翻。十方诸佛都没有办法推翻因果定律,你能够把因果定律推翻,那还得了!

  因果定律是什么?人一生的物质享受,命里注定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没有的,你到哪里求?你怎么会求得到?命里有的,不求都来了,何必要打妄想,何必要去求所以,这个浅显的道理事实,你要是真正透彻明白,你的心就清净。你们看《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最近流通很多,你们大家发心去印,这个很好!

  们学佛,学佛功夫不得力,实在讲,不了解这个基本的道理,天天在打妄想,在患得患失。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命,统统算出来了,算得很准确,一年向公家领多少斗的米,一点都不错,他相信了,所以他攀缘的心统统放下了,能够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坐上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云谷禅师以为他很了不起,有很深的定功,向他请教。他说:我没有什么功夫,我只是命被人算定,我想也没得想,何必打妄想,干脆不想了,反正到时候俸禄就来,到五十三岁就要死,没有话说,一生都是命注定的,还有什么好求?!云谷禅师听了就哈哈大笑:原来以为你是圣人,结果你还是个凡夫。

  了凡先生是个标准的夫,我们都不够标准他能够相信、他能够接受,所以他心清净;但是心虽然清净,依旧堕在“无明”里头,没开悟,没有智慧。云谷禅师一开导他,他觉悟了,原来命运可以改造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上。命里注定没有富贵,可以求得富贵;命里注定没有儿女,了凡先生命里注定没有儿女,可以求得儿女。命里注定短命,可以求得长寿;他的命注定是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多岁,多活了二十多年

  所以,佛法承认有命运,但是佛法不承认“宿命论”,命是自己造的,命可以自己改造,只要你懂理论、懂方法,如理如法就能改造命运,创造命运你要是真的懂得佛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创造是永恒的命运,永远不死,这一生真的生死就了了,圆满成佛所以这个相决定不能取,明了的时候,创造。

  的财富从哪里来的?从布施得来的。有的人很有福报,钱财来得很容易,日子过得很自在;有人钱是赚到了,赚得好辛苦。什么原因?有人布施很痛快、很欢喜,他的果报就来得好:有人虽然是布施,看到人家布施跟着布施,布施出去像割肉一样,好痛苦、又后悔,他将来能不能得财富?能得财富,赚得好辛苦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你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做?为什么要那么辛苦?辛苦施出去,还是辛苦得来你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怎么做了。无论做什么事情,欢欢喜喜、快快乐乐、诚心诚意去做,果报不可思议!热心去做,主动去做。

  了凡先生全家人断恶修善,他的果报不要到来生,三、五年之后就现前,实实在在是快,非常的快速。

  这个时代真正肯修的人,我相信果报之快速,超过了凡先生。因为现在修大福报几乎人人都有机会,从前许多人没有机会

  譬如,了凡先生发愿做一万桩好事情、善事,一万桩好事,到哪里去做?他做了县官,看到老百姓田赋纳税太重,他减税。这一减税,全县多少万人都得好处,他这一桩事情,就把一万桩善事圆满了,这个不可思议!所以你不在那个地位,你就没办法修行。

  现在借重科技的发达,像这样大善几乎人人都能修,一切善里面印经是大善。你做一万条善事,印一万本经书在今天不难;你做一万个录音带送人不难,比从前真的方便多了。这个得的利益是得法益,功德超过了凡先生。了凡先生教人得的利益是财,是财施;我们在佛门今天做法布施,功德的殊胜就像佛在经上所讲的,真的是无量无边。

  好,我们今天时间到了。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已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宗经教网(佛陀教育网)手机版的APP已经设计完成。这次设计的手机版APP有两个系统:安卓系统,苹果系统。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已经在共修系统注册的学员,也可以在手机APP上用手机号登陆。

  苹果系统APP下载地址: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后,就能下载了。

  安卓系统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http://sj.qq.com/myapp/search.htm?kw=%E5%87%80%E5%AE%97%E7%BB%8F%E6%95%99

  (2)http://zhushou.360.cn/detail/index/soft_id/3508489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净土释疑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邮箱:foxdw_01@163.com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