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金刚经 第16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金刚经 第16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7-05-18 14:49:55
关键字:金刚经,江味农,般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无住生心,变易生死,场,涅槃
【 点击数:2823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净空法师1995年 讲于 新加坡 第十六集 (共124集)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请掀开经本,卷二,第二十七面,从最后这一行看起,第四段看起:

  【用功最要是作观,作观即是改变想法、看法,凡夫见思皆不离执着,即是错误。】

  这部经讲了这么多天,诸位同修若是没有缺席的话,大概这个意思都能够体会到,知道妄想、执着”之严重。我们不仅是现前受到伤害,无量劫来对我们伤“害最大的、最严重的,无过于此。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明白了这个道理,如果在这一生当中我们要想真有一个成就,成就实在讲是无比的殊胜。就以最现实的话来说,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会得到真实幸福美满的生活,就要把世尊的教诲认真地去思惟、认真去想一想,想通了当然我们就会很认真的去奉行、去照做。

  世法、出世法这些名相都是假名,有没有这些事实?事实有的。怎么有的?都在观念上。

  一个错误的观念,你就制造六道轮回,永远不能摆脱六道轮回,这叫“世间”,“世间”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看破、放下,你就能够脱离六道轮回,那就叫做“出世间”

  所以出世间”、“世间”在乎我们一念之间。因此,修行用功最要紧的就是“作观”,前面讲“观照”、“照住”、“照见”,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大小乘佛法,各宗各派都离不开这个原则。

  什么叫做“作观”?这是佛学的一个名词,古人有种种解释,但是我们愈看愈迷惑,所以名相、名词的术语,正确的解释对我们初学人来说似乎相当困难。这个地方解释得简单,也容易明了,就是改变想法、改变看法,“观”实在就是观念。

  “观念”两个字分开来讲:“观”是看法,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对宇宙人生的看法;“念”是想法,你怎么个看法、怎么个想法。凡夫“见思”,“见”是见解,就是看法;“思”就是想法,皆不离执着,那个病就在此地,总离不开分别、执着。佛在这一部经为我们指示出来,这是错误,严重的错误。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一切法所说的都不外是这个事实真相,叫我们先要认识清楚,妄想、执着是错误的。实在讲“见思烦恼”之所由,它的根源就是从这个地方生出来,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知道之后,要认真去把它转移,也就是把它断除,断除不如说转移来得切实。

  请翻过经本,看二十八页:“吾人终日所闻。”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

  “车声、人声,种种喧扰声。”这些话特别是我们住在都市,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几乎没中断过,所接触的境界。

  “然此实非车声、人声、种种喧扰声。”我们听到是车声、是人声,是许许多多很多种的这些音声,我们现在讲的噪音。修行人把观念转过来了,转过来之后,他们听的跟我们听的不一样,我们听的是许许多多的噪音,念头转过来,他们所听到的是说法的音声,法音宣流,果然就不相同了。

  【乃无常、苦、空、无我声。】

  这种情形几乎有一点像佛经上讲极乐世界的状况,这看你能不能转得过来,你仔细观察音声。所以佛门用这个“观”字用得好!“观”是不用心意识,用你的清净心、真实智慧你去观察,确实是“无常,在这个境界里面展现出“无常、苦、空、无我”。

  刚才讲,这是举一个例子,我们“所闻”。从这个例子当中,我们要深深体会到不仅是“所闻”,我们所见到的,见到一切人、见到一切事、见到一切物就摆在我们眼前,人事物是不是“无常”的,你能够看出“无常”,你比过去就进步很多了过去你迷在里头,你不晓得,现在你能够看出“无常”,高明太多了!你看到“苦、空”,不少人生活很辛苦,很明显的我们见到。

  这个世间有不少大富长者,他生活怎么样?你仔细观察,他苦不苦?他那个苦处比贫穷人还要苦,你有没有见到?不要以为他吃得很好,穿得很好,住大房子,出门有名牌轿车,你要知道他那一点点享受,他要付出多少代价,他比一般人苦!我们一般人出门自由自在,那些有钱的人出门要请好多保镖,那根本就很苦!他哪有我们这么自由?!你才晓得真苦,没有一个不苦!你有没有看出来?再往深处看,看到究竟处,一场“空”!这个“空”不是到他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才“空”,“当下即空”,你就看出来,“当体即空”!

  你要是把这些事实都看清楚,这些事实就在眼前。我们从早到晚一年到头从来没离开、从来没有中断过;换句话说,就是在眼前,就是看不出来,这叫“迷惑”、这叫“颠倒”,我们不能不承认自己迷惑。诸佛菩萨为什么他看得那么清清楚楚?他看清楚了,他才没有妄想,才没有执着,他才能真正彻底放下,放得那么干干净净,显示出的生活真正得大自在!这个大自在就是真实的幸福美满,没有一丝毫的缺陷。我们要学就学这些。如何能叫我们现前的生活过得跟佛菩萨一样,你学佛才叫真的学到,你没空过,真的学到、真得受用了。

  【乃是般若波罗蜜声。】

  “声”是究竟圆满智慧之声。你的“般若波罗蜜”,究竟圆满的智慧,从这个地方显现出来。眼见色在色相里面显现出来,鼻闻香在香味里面显示出来,显示出来是无上甚深的微妙法。“金刚般若波罗蜜”就在见色、闻声之中。佛法到哪里去求,你想想到哪里去求?

  【此经经文,乃至一切大乘经。】

  不仅是《金刚经》的任何一句经文,实在讲只要是佛说的经,任何大乘经典。

  【无论何句,皆可作观。】

  我们都可以拿来改变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想法、看法。佛说得太多太多了,所说这些法里面,也可以说有总、有别,总就是从根本上说的,基本的原理、原则那个很好用;如果说“别”,那就是特别对治某一个毛病的。要知道世尊说法的善巧、说法的方便,我们在一些经典里面应当怎样来取舍。《金刚经》上,每一句都能“作观”。可是在本经最后,末了的时候,佛跟我们讲了一个总纲领,二句一偈,这就是总说。二句就是经末后所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二句真的它是总纲领,总治一切病,不是治一样病、两样病的,总治一切病

  “不取于相”就是不着相,对于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眼见色不要执着色相,耳闻声不要执着声相,鼻嗅香不要执着香的相,乃至于意知法不执着法相,外不着相,内如如不动,内不动心。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就成功了真的是大乘佛法自始至终,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金刚经》上两句话说出来了。

  要怎样才能达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你就要问:我们现在为什么会“着相”,为什么会“动心”?不知道事实真相,以为外面这些相是真的,以为自己这个身心也是真的,我可以得到它,我可以享受它,以为如此!所以你见色闻声你就动心、你就要执着,毛病在此地——不了解事实真相

  所以佛又说一偈,让我们从这个偈子里面去体会到一切万法的真相。这首偈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说“一切有为法”,“有为法”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都是假的,都是比喻那个“梦”。“露”跟“电”短暂,说明这个假相很短暂,一刹那就没有了。你了解事实真相,你自然就不执着、自然就不会动心。不执着,不会被外境诱惑;不动心,你才能保持你真实的智慧,因为清净心起作用是般若智慧,那是”照见“。晓得有“总”、有“别”,我们抓住总纲领。对“别说”的这些经句,观察自己的毛病习气之所在,可以针对自己的毛病,选择几条来作观,这样下手功夫就会很得力,得清净心。

  【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这一句很要紧!因为要改变我们的观念、思想,那个时间要长,要绵密不可以间断。必须要知道,我们的妄想、我们的烦恼是无量劫到今天从来没有间断过,所以它的力量非常之强,我们今天念几句佛法,是若有若无断断续续,你要想把妄想执着打掉,那是做不到的。一定要坚持,决定不能放松,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则受用无穷”,你得的好处、得的利益,真是无有穷尽。什么时候得到?现在就得到,一用功夫就得到了如果功夫要是坚持不间断的话,不夹杂、不间断,在一般状况之下三个月,那个境界可以说是你自己完全能够觉察得到,三个月境界就转了,开始转了,你就得法喜,法喜充满你就得到。

  【读经,是经转我。作观,则为转经。经转我,则以经转移凡情。我转经,则常生智慧,更为重要功夫。】

  这一段里面讲了两个层次的功夫效果。我们入门下手,读经,从这里下手。

  读经的目的在哪里?就是前面讲的“作观”,改变我们想法、看法。用读经的方法,改变我们的想法、看法,这就是“经转我用经转变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这是初学,实在说一定要从这个地方入门。

  至“我转经”,要是入门就是这样的,我们在中国历史上只看到一个人——六祖惠能大师。惠能以前没有,一个也没有;惠能大师以后,也没有发现一个。所以这个人不能学他。这三千年来,亿万人学佛才只有一个,我们怎么能跟他学?!所以那是特殊的例子,那个不能学,我们还要循规蹈矩,从读经下手,从这个地方下手,功夫做到相当程度,也能够进入第二个层次,“转经”。

  所谓转经”,就是教下里面所讲“大开圆解什么叫做“大开圆解”?大家都知道,参禅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用参究的方法,豁然开悟了,明心见性;教下教你读经,用读经的方法,读到功夫纯熟之后,也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一样的。你要晓得,用的方法手段不一样,那个功夫累积,那是定功,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开智慧,就开慧了。所以教下讲“大开圆解”,到“大开圆解”的时候就是“我转经”了,那就不是“经转我”

  我们念佛,念佛,你用“持名”的方法,行!你用“观想”的方法也行,用“观像”的方法也行。你用读经的方法也行,我每天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都可以,念经就是念佛,也行。念到“事一心不乱”,得“念佛三昧”,念到“理一心不乱”,开悟了,明心见性了,到那个时候就“转经”

  转经”的时候是什么现象?智慧现前。智慧现前的现象,那个样子,你没有见闻的时候,你心是清净的、心是不动的,你一听统统明了了,那就是智慧现前。

  像《坛经》里面六祖大师,六祖不认识字,《法华经》没听说过,法达是念《法华经》的,六祖没听说过《法华经》,你念给我听听!《法华经》二十八品,法达只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听了之后,好了!后头不要念了,全都明白了,那就叫“我转经”。

  世出世间法,今天科学家费多少心血、集多少人的力量,发现许许多多新科技的科学技术。如果是一个开悟的人,他一听、一看,他全都会了,不但会了,比你还会得多,你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他完全都晓得

  我们要问,这些佛菩萨为什么不发展高科技给我们受用?佛菩萨真有能力,为什么不肯发展?这桩事情不要问别人,问诸葛亮就知道了,我说的话是真话。

  你们读《三国志》,《三国志》是《二十五史》里面的一部书,诸葛亮的确很有科学头脑,他发明的“木牛流马”就是机械化的运输,可惜没有详细记载,不知道他用什么动力。现在的车辆动力都是用石油,那个时候没有石油,他用什么东西做动力?能够用机械运输,虽然每天走的路不多,走三、四十里,那也相当可观。这些技术,他为什么不传下来?他死了,他也把它毁掉,为什么不留给后世?这是他的大慈悲心如果科技从那个时候开始不断的发展,诸位晓得,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科技文明发展历史不到一百年,发展的结果怎么样?再过五十年人类就要毁灭了。如果在那个时候发展,这个地球早就完蛋了。他们大慈大悲,所以不愿意把这些东西说出来,道理在此地。这是诸佛菩萨,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慈悲心。科技给我们带来是一些方便,换句话说,我们付出的代价,诸位要是细心想一想,得不偿失

  现在表面上所看到的地球上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严重的污染,每天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有一百多种绝迹。每天都这样子,这还得了,有增无减!再加上这个社会人心“贪嗔痴慢”,加速度的在增长,整个社会动乱不安,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人心惶惶,没有一丝毫安全感,哪里有生活的乐趣?!这就是说我们付的代价太惨重,我们得到的便利太小,得不偿失。这就是诸佛菩萨、古圣先贤他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智慧,不肯为的所以然道理,真正是慈爱一切众生。

  【古德说:但求息妄,莫更觅真。若一觅真,即成为妄。】

  这在修行过程当中,是一句非常重要的开示。所以古人教人修行,就是说你就一直去,不要回头,不要犹豫,自然就成功了。譬如叫你念佛,念佛会“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你听到了,我认真念佛了。念佛求什么?先求“功夫成片”,念了几年,功夫还没成片,再念几年还不成片,念一辈子也不会成片。为什么原因?因为你有一个“功夫成片”的妄念在当中夹杂着,所以它不能成片。你有一个求“一心不乱”这个杂念在里面、夹杂在里头,决定得不到“一心不乱”。不能求真!“妄”去掉“真”就现前,你何必再“求真”?“求真”就是一个妄想

  你要想证果、要想成佛,有一个念头“我要成佛”,你就决定成不了佛;你有个念头“我要证阿罗汉”,你算了,你这一辈子证不了阿罗汉。阿罗汉、菩萨、佛都是成就的正果,正果里面没有妄念、没有妄想,你老是还有一个妄想、妄念存在心里,你怎么能成正果?!所以这个要紧,但求息妄,莫更觅真,妄去了就是真。

  【必妄心分分除,真心分分现。】

  像菩萨五十一个阶级,五十一个阶级从哪里来的?就是那个“妄”一分一分的断,“妄”断一分,“真”就现一分。好像我们一面镜子,这个镜子盖了很多灰尘都不起作用了,我们去擦它,我们擦掉一块脏的东西,那一块就现前,它就起作用,就照了;再多擦一点,它那光明又多透一点,就是这么个道理。只要“除妄”就行!“妄”一定是渐渐除,不可能一下就除干净,不可能。所以菩萨五十一个阶级,就是这样分的。愈是高位的菩萨,他那个“妄”就愈少,留得愈少;愈是位次低的,他那个“妄”还留得很多,就这么个道理。所以“妄心”分分除,“真心”分分现。

  【妄心是无明、妄想、烦恼。】

  这个也要把它辨别清楚哪是妄心。“无明”是什么意思?“无明”就是不明白。对人、对事、对物,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样样都不明了,这就叫“无明”无明”要是明了,明了就是智慧现前,就是样样都明白、样样都明了,那就叫“明了”。

  从一个自然现象上来说,因为我们有“无明”,真的是“无明”,我们的太空一片漆黑。现在航天员飞到月亮,到星球探险,知道太空是黑暗的。为什么是黑暗?“无明”!如果你的心明了,不需要太阳、月亮、灯光,不需要,这个天空,天空是光明的。所以天空为什么是黑的?我们的心黑,所以天空是黑的,因为无明!这个事实,诸位可以在《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看到。

  虚云老和尚禅定是有相当的功夫,开悟不开悟我们不晓得,禅定的功夫他是真有。他常常也打坐十天半个月,一出定的时候他觉得才几分钟。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年前,他住小茅蓬,在锅里面煮芋头,芋头煮在锅里面,还没烧开,他在旁边打坐入定,是真的入定了。这一入定就入了二十多天,年都过去了,他也不晓得。有一些别的人到他茅蓬来看他,来跟他拜年,看到他入定,就拿了个引磬在他耳朵边敲,这一敲的时候他就出定了。出定看到他们来,你们来得很好,我刚刚烧芋头,来,大家一起吃。结果一看,那个芋头都长草、都长毛了。他想,怎么回事?人家就告诉他:年早已经过了。他说:不会吧!我觉得才十几分钟。他在定里面感觉得十几分钟,实际上过了二十多天。

  虚云老和尚生平像这些事情很多很多,常常一入定都很多天。年谱里头记载的,有这么一桩事情。我看《年谱》是刚刚学佛的时候,喜欢看这些东西。差不多有三十多年没看了,不过这一段故事印象很深,诸位要去查查,不晓得它在哪一年的。

  有一年也是,有一次他是黄昏的时候,回到他自己的茅蓬,回去大概路相当长,他老人家年岁也大了,慢慢走,一个人走。走到半路,遇到两个出家人,彼此都认识的,在半路上碰到。这两个出家人,每一个人手上拿了一个灯笼,看到虚云老和尚,“老法师,怎么天这么黑,你还一个人走路!”虚云老和尚一直走,他心是定的、心是清净的,所以那个光明永远保持那个样子,在他没有感觉到天是黑暗的,经过他们两个人一提,说天已经黑了,他一愣住,天立刻就黑下来。所以,空的黑暗不是真的,你从老和尚这个经验,事实上那个不是真的,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老和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他那个天空永远是明亮的;人家一提,他马上又分别、又执着了,就黑暗了

  所以佛经上说,诸佛菩萨所住的叫“大光明藏”,我们相信,佛菩萨那个虚空一片光明。

  我们今天这个光明是得自于太阳、月亮、灯光,这三样东西拿出来,太虚空真面目就显露出来了,一片黑暗,“无明”!无明”要是断掉了,那个现象就很清楚,晚上跟白天一样明亮,不需要日月灯光,那个时候就是你的无明破掉了这个不是普通菩萨,佛经上告诉我们,阿罗汉不行,辟支佛也不行,权教菩萨也不行,没破无明,换句话说,他不借日月灯光他还是住在黑暗当中。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不需要日月灯光,不需要,自性的光明透露出来了光明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我们是自性里面本有的光明被障碍住透不出来,才看到一片黑暗的现象。所以“妄心”是“无明”,“妄想”是烦恼,这些东西的根都是“无明”。

  【真心是觉、正、清净。】

  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就是“正知正见”,也就是说对宇宙人生的观察是真实正确的,没有错误,没有偏差,这才叫做“正知正见”;经论里头也说之为“佛知佛见”,跟佛菩萨的知见完全相同。清净,清净心。这是真心,这是真实的智慧。

  【但不着相,则色即是空,相即是性。性相圆融,无碍自在。】

  前面说了这么多,都是真实的道理,事实真相。我们迷失太久了,佛说的事实真相我们听起来非常的生疏,要如何能够契入、也能够证得?佛教给我们,只要你“不着相”就行了,就像本经末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着相”就是“不取相”

  能够“不取相”,不执着一切相,才晓得“色即是空”,“色”就是色相,包括所有一切现象,一切现象“当体即空”。

  这个“空”的确不太好懂,为什么?“空”不当作“无”讲。我们一般人讲“空”,“空”是什么都没有了才叫“空”;佛法里头这个“空”不是当作“无”,不是说“没有”。这个“空”,“空”是“有”,“空”跟“有”是一不是二“相”有体空,虽然是有“相”,但是它没有自体,体是“空”的,所有一切物相没有一个是例外的。所以说“万法皆空”,都是从体上说的。体与用从来没有离开,体、用是一不是二体虽然永恒不变,那个相刹那转变,所以它是转变,它也不会消灭的,它只是会转变。

  所以“相”就是“性”,“性相、圆融”,为什么说“圆融”?圆融是没有妨碍不变的“性”不妨碍会变的“相”,不妨碍;刹那生灭的“相”,刹那生灭,生灭就是变,变得太厉害,变得太快速了,不妨碍永恒不变的性体,决定没有妨碍,这才叫“圆融”。

  所以清凉解释《华严》,为我们说出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他所讲的是“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说了四个“无碍”,叫“四无碍法界”。“四无碍法界”说的什么?“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的现象是“四种无碍”,那是“一真”。

  回过头来观察我们的法界,这四样统统“有碍”,事有碍、理也有碍,理事当然就更有碍,事事的障碍就太大太大了,愈来愈严重。“一真法界”里头这四个都没有障碍,叫“无障碍的法界”。“无障碍”那才叫自在;“有障碍”都不自在。“无障碍”才叫做“解脱”。大乘佛法里常讲的“三德密藏”——“法身、般若、解脱”,必须到“无障碍”才真正的“解脱”。说来说去,说真的都是自己性德圆满的显露而已。“一真法界”,无障碍的法界,全是自性本有的德能,不是从外面来的实在讲“境随心转”,连太虚空都是自性变现的、都随自性来转。们自性迷了,太虚空是黑暗的;自性觉了,太虚空是光明的,连整个太虚空都随我们的心在转。修行人不能不知道这个事实,不能不晓得这个道理。

  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须菩提尊者听佛的说法,对于这些理事自然是彻底明白了,他得的是无量的欢喜。这向世尊请教,提出一个问题,这一问与我们大有关系。我们知道须菩提尊者是佛菩萨再来的、应化的,佛讲《金刚般若》,他一接触就完全通达,这可想而知。我们有没有资格听《金刚般若》、有没有资格学《金刚般若》?我们今天这个疑问问谁?谁能为我们解答?尊者很慈悲,三千年前就晓得我们现在的心理,他老人家代我们启请、代我们提出这个问题了。所以他问得好,他说:有没有众生听到佛在“金刚般若”会上说的这些话,真相信吗?“实信”就是真的相信,这里头不带怀疑,真实的相信

  我们看小注:

  【章句二字,指上文所说道理。】

  “章”是讲“章法”。我们今天讲的段落,大段落里面分中段落,中段落里面分小段落,叫“章法”。“句”是文句,通常我们称为“文章”。“文以载道”,文章里包含着许多道理在其中。这个地方“章句”两个字就是指前面佛所讲的道理,所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原理原则。

  【实信,是能了解如是言说之真实义。】

  像我们每天讲经之前,我们要唱三声“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礼节,表示我们不忘本。这个经典法门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我们今天研究、读诵、讲解,不能忘记他,念念不忘老师。更重要的我们的心行也要学老师,跟老师一样,希望得感应,老师来加持我们。如果得不到诸佛菩萨的加持,说实实在在的话,《金刚经》再有详细的注解,我们也讲不出来,不靠佛不行!要真心的投靠,这就是“皈依三宝”。

  真心投靠,一定是依教奉行。佛讲的你不明白,做不到,那依靠什么?一定是我明白了,我认真努力在做,尽心尽力的在做,这样才能够与佛菩萨取得感应,感应道交。道场这么多听众,如果得不到三宝的加持,不要说我来讲经,佛亲自来讲,你也听不懂。你今天能够听懂,听得很欢喜,谁的力量?三宝加持,这个很重要当然我们自己有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这是基础。虽有善根、福德,不蒙三宝加持,我们没有办法搞清楚、搞明白。所以你们能够听清楚、听明白,这个道场三宝加持。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这就是虔诚、恭敬地求加持。开经偈里面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就是此地讲的实信。我们没有把佛的意思解错,没有会错意,这是“实信”。

  【世尊所说甚深甚深。】

  这是真的,每一个字、每一句其深无底。

  【一切众生,闻者自然生信。】

  佛是大圣人,佛没有妄语,佛不欺骗众生,所以佛的话值得我们相信。

  【然能生实信者不多。】

  这是真的。今天皈依佛门的人很多、学佛的人很多,为什么你不肯依教奉行?问你信不信佛?我信佛,我是佛教徒,我是很虔诚的佛教徒,“佛讲的话不知道,佛教我怎么做我没做”,这能算是虔诚的佛教徒吗?所以你才晓得“生实信”不容易!“生实信”一定是彻底了解,依教奉行,那才叫真的“信”。

  【必上根利智。】

  这不是普通人,上上根人。这个上根利智”是两种人。“上上根人”是他有大福德、大善根、大福德有一些,还真不少,自古以来就有,有没念过书的、不认识字的,一听佛这么说他就真做,不要说是净土经,《金刚经》都不少!自古以来听到《金刚经》上讲的,他真做!听说《金刚经》上讲的“三心不可得”,他从此以后再也不打妄想,他真干,他的心马上就清净,马上就生智慧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的,古人真有。

  我们今天听说“三心不可得”,还照样打妄想,这个没有法子,无可奈何,这就是我们不是上根!所以这个“上根”不是指你受多少教育、你读了多少书,不是指这个,他真的一下就能领悟、立刻就能接受

  利智”,是真实聪明智慧的人,他一听佛所讲的全都明白了;一个是听佛所说的并没有明白,没有明白他就肯做,那是真正可贵,真正不容易,他真得受用。这两种人得大利益,他能够生实信

  尊者这一问,实在讲就是替我们问的。我们看底下世尊答复的,就知道般若会上的当机,所谓“当机”就是有资格学《金刚般若》的,大概我们也有分。

  经【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这个答复很好。告诉须菩提,你可别小看一切众生。不仅说现前大众,对世尊所说的能真正相信,即使到末法时期,这个“后五百年”指我们现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现在这个时代有没有能够真相信的?有。什么人真相信?佛在此地说出这个条件“持戒修福”,这是佛所讲的条件。只要真正喜欢“持戒修福”,他就会真的相信。

  我们看底下详细说明:

  【莫作是说,不但现在大众能生实信。】

  这个“现在”就是当时,释迦牟尼佛讲经的当时在会的这些大众。

  【即如来灭后至后五百岁。】

  “后五百岁。”在大乘经里面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五百年以后,这是一个说法;另外一个说法,五个五百年,以五百年做一个段落、做一个阶段,第五个五百年叫“后五百岁”。所以这个经文不是“五百岁后”,如果说“五百岁后”,那当然是五百年以后。“后五百岁”:第一个五百,第二个五百,第三个五百,第四个五百,第五个五百,以后那就算是“后五百岁”了。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外国人考证的是二千五百多年,也正好五个五百年了如果照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虚云老和尚、印光法师这些老法师们他们都用中国记载,中国记载世尊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二十二年,换句话说,第六个五百年都过去了,现在是第七个五百年的开端,“去佛”的时间很久很久了

  【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其他即不能。】

  换句话说,不能持戒、不肯修福,对佛所讲的这些“生实信”的就不可能,必须他是一个“持戒修福”之人,那就很可能真的会相信。

  “为实。”以此为实。

  “言能明了此经道理。”他读了这个经、听了这部经,他真的明白了、真正觉悟了。

  【从此用功,全恃以此为实。】

  这就是说,这个人修行,在修行的原理、原则他完全遵守释迦牟尼佛《金刚经》上的教训,他遵守这个,遵守这个原则。

  “以此为实。”守住这样的原理、原则,不会错,决定不会错的。

  “不可轻视众生。”当然须菩提不会轻视众生,怕的是我们轻视众生,须菩提代表我们。世尊告诉须菩提“不可轻视众生”,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小看了别人、小看了众生,这些众生里头真正了不起的、真正值得诸佛菩萨赞叹的,意思在这个地方。

  【莫作是说一语,正对弘扬大乘佛法之人而言。要竭力弘扬般若法门。】

  在大乘经当中,自古以来这些法师们讲经说法最怕讲“般若”,原因在哪里?“般若”很难讲。讲得不好怕人家产生误会,一切都“着空”,那就真的糟糕了。佛门常说“着有”还有救,“着空”没救!怕的是讲《般若经》,意思错会了就“着空”。

  “堕恶取空。”“堕恶取空”的人,因果报应都不相信。“毕竟空”,一切都“空”的,我今天造什么罪业也“毕竟空”,那他就可以无恶不造,那还得了?!所以古大德从唐宋,诸位就晓得很谨慎,都很少讲这种经。可是“般若”也不能不讲,“般若”开智慧。这是极力劝着要弘扬大乘佛法、弘扬“般若”。我们从世尊四十九年说法能够体会到,世尊讲“般若”讲了二十二年,几乎占他一生讲经一半的时间,才知道这个法门的重要性。因此善讲“般若”的古今大德们都从“般若”导归净土,这的确是高明,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空有”两边都不着,而能够叫我们在一生当中得真实的利益。

  再接着看底下的小注:

  【拣择持戒修福之根基,从实践上用功,何虑闻者不生实信。】

  须菩提请问的言词的含义是担心,怕没有人能够真的相信,辜负释迦牟尼佛的开导。世尊选择的对象,什么样的条件能够接受如是的大法,他选择的是“持戒修福”。“持戒修福”都是老老实实去做,从实践上用功,这样的人不会“落空”,不会堕在“恶取空”,不会“拨无因果”,这样的人是般若会上的当机者这个意思后面我们还要详细说。

  【如来灭后,正法一千年,初五百年,解脱坚固;次五百年,禅定坚固。】

这一段我们要解释“五五百年”。释迦牟尼佛的法运分三个阶段:正法,像法,末法。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总共是一万二千年。一万二千年之后,这个世间就没有佛法了,进入到灭法,没有佛法了,再要等底下一尊佛出世,弥勒佛

  弥勒现在是菩萨——等觉菩萨,到他将来再到我们这个世间,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示现八相成道、讲经说法,这个世间才又有佛法。

  弥勒佛什么时候到我们这个世间来降生?世尊有一部经说得很清楚,《弥勒下生经》,就讲弥勒菩萨将来下生时候的那个状况。经上明白告诉我们,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才能降生

  “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诸位想想看,跟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这一比较才晓得,有佛法的这个时间好短!我们能够生在这一个段落里头,那就好幸运,真的是中了特奖,怎么那么巧就生在这个时候,不前不后。前面时间也非常非常长,后面也是那么长,没有佛法。没有佛法那个时候纵然你得人身,你也是白过了一生,原因在哪里?没有机会脱离生死轮回。闻佛法最大的利益就是了生死出三界,你就没这个机会了。这是说明有佛法的时间很短,一万二千年太短太短了,我们要非常珍惜,要感觉到无比的幸运!

  世间无论什么事情,说老实话都不重要,没有佛法要紧。今天晚上这两小时,你不要来听经,有个机会今天一晚可以赚一千万,你要不要去?如果听说一千万赶紧去了,这两个小时不要紧,那你就依旧搞生死轮回,那有什么用处?没有用处!这样的事情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搞得太多遍了,那个经验还不够吗?不能再搞了,再搞不得了!了生死重要!没有比这桩事情更重要了所以要晓得,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是空的,你要在那里面去执着,亏就吃大了,这是一定要觉悟唯独佛法是真的,帮助我们开悟,帮助我们认识一切事实真相。

  弥勒菩萨何以要那么久才到世间来?这是有道理的。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天,兜率内院。兜率天人的寿命四千岁,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四千岁,也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算,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四千岁。可是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四百年,你一算就算出来了。他那个天的寿命到了才下生到这个地方来示现作佛,所以四千乘三百六十五,再乘四百,他们一天我们人间四百年。所以诸位想一想,兜率天人看我们这个人间的人,纵然活上一百岁,要用我们这里来说才几个钟点,一天是二十四个小时,四分之一,六个小时,多可怜!我们常讲“朝生暮死”,“朝生暮死”还十二个小时,“朝生暮死”还要打个对折,何况你还活不到一百岁。如果是活个五十岁的话,那在兜率天看起来两个钟点,你想想看,有什么意思?!这些地方都可以“作观”,你想人有什么意思?

  我到这边来几天,许居士很难得很照顾我,每天买报纸给我看,我展开报纸看什么?看每天那个告别,我看这个。你们看报纸,天天看、天天去翻,年轻人二十、三十的好多,七十、八十的很少,没几个!你这样子每天看,那也是“作观”,那也是作观想,提高你的警觉性。知道人生一场空!一场梦!在这里面再去追求一切享受,患得患失,那真的,佛说:错到底了!觉悟的人回过头来老实念佛,修我们自己的清净心,修清净心就是修“金刚般若”,清净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

  世尊法运三个时期。

  “正法一千年”。前一半,五百年,“解脱坚固”,这个去佛很近,一般修行都能证果。“解脱”是讲证果,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真的有证果之人。

  后五百年,次五百年,“禅定坚固”,换句话说,证果的人就少了。为什么?愈来这个社会愈肮脏,污染愈严重,障碍愈多,他证果就很难。得禅定,行!他可以得禅定,得禅定将来就是生色界天、无色界天,他能得禅定。

  “像法一千年”。第二个阶段是像法,去佛远了,法逐渐逐渐变质,法变质了,也就是不纯了;有一些东西后人掺杂在里面,有假的佛法掺杂在里面。虽然不纯,那个变质还不太大,所以“像”是相似,还满像样子,相似。在这个阶段当中,“初五百年,多闻坚固”,这就是得禅定的人不多。佛法传到我们中国来,正好是像法时期,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一千年,佛法传到中国来。佛法到中国来是像法的初期,因此在中国禅的风很盛,都是那个时期留下来的。

  但是在中国最辉煌的成就就是“多闻坚固”。你看历代的高僧大德讲经说法著书。我们今天展开这一部《大藏经》,连同历代古德的著书,差不多将近八万卷,而实际的经典没有那么多,实际经典大概不到五千卷,后来祖师大德著书份量就非常可观了

  “多闻”,大家都在研究讨论,讲经说法,天花乱坠,“多闻坚固”。学问上成就了,自己真正修持上连定都得不到、禅定都得不到。

  由此可知,如果禅定得不到,不能超越六道轮回,他的果报在哪里?在欲界天。这说明了,正法的末后五百年,多半都是生色界天、无色界天。像法时期的人,那个功夫色界天去不了,都是欲界天。再往后去,欲界天也没分了。

  “次五百年”就是后五百年,“塔寺坚固,盖庙,到处盖大道场,搞这个。经典也放下,不要去研究了,太麻烦,太费脑子了,我们天天盖庙庄严道场,就搞这个了。所以中国许多寺院丛林道场,这个时候盖的,真的跟佛讲的一样,没错!真被佛说中了。“塔寺坚固”,造寺、造佛像,这个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人天福报。这个福报是愈来愈低,从欲界天降下来,降到什么?这种福报好的是四王天、忉利天,次一等的人间享福。

  末法万年,末法一万年。

  【初五百年,斗争坚固。】

  我们只讲五个五百年,开始斗争了。现在第六个五百年了,第七个五百年开端了,那个斗争是愈来愈坚固,将来果报在哪里?如果不念佛求往生,果报就在三恶道,人道都没有。这是从六道里面去观察,每况愈下,往下降,他不是往上升!这是说的事实真相,诸位想一想,可怕不可怕!必须理透彻,事实真相明白了,我们才会真正想到,我自己要走一条什么路,这个才有办法。今天除了念佛求生净土,没第二条路好走证果不可能,得禅定也不可能,修福也不可能,眼看着摆在面前的,那就是三途。将来到哪里去?地狱、饿鬼、畜生,就这三条路。愈看愈可怕,你不念佛就不得了!不往生就不得了!这是真实的事情。

  “本经后五百岁”正指此时,就是指“斗争坚固”的时代。这个“斗争坚固”并不只佛门一处,整个世界每个角落都斗争,国家跟国家斗争,团体跟团体斗争,家庭里面夫妻两个都斗争,有什么办法?没有办法,真是严重!所以这样一个社会,作人都没有意思,这是事实。幸亏自己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能够闻到如来正法,这真是一线生机,一线的光明,我们要把握住。这真是大好的机会,我们可以摆脱六道轮回,真正的脱离苦海。出去再来了,那就不怕了,再来是佛菩萨,乘愿再来,来度众生的,不是自己来受罪的。

  底下则说条件:

  【凡夫能持戒,方能离外染。如不持戒,则心不清净。不能摄心一处,不能作观,如何能生般若。则持戒修福,是成佛基本条件。】

  这个条件他具足了。“持戒修福”这四个字真正的意思,我们要懂。它真正的意思,“持戒”就是守法

  现在这个社会,人都不守法。不但不守法,社会上反而鼓励你不守法,认为不守法才是英雄好汉,才是现代人;你要是守法,你头脑旧了、落伍了,你跟不上时代了。你说这麻烦不麻烦?!这个问题多严重!在这么一个时代当中,你还喜欢守法、还情愿守法,你就晓得你的善根多深厚;这个我们讲是天性,没人教你,没人鼓励你。从这个地方显示出,无量无边的善根、福德、因缘。

  修福。”喜欢做善事,喜欢做好事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顾自己,自私自利,你还能够舍己帮助别人,这要不是过去生中多善根、多福德,你怎么讲法?!说不出道理出来。这样人才能够接受如来的大法。大法”就是一生成佛的修行方法,这叫“大法”。一生之中决定脱离六道轮回,这是“大法”有这样深厚善根的人,他能够离外染,也就是说外面这个环境再恶劣,他不受影响,他能够保持他心地清净、能保持他的善良、能够保持着守法的信念。

  【如不持戒,则心不清净。】

  人不肯守规矩、不肯守法,他的心当然不清净“不能摄心一处。”“摄心一处”是得定,那他当然不行。大乘法里面,修行的原则是讲“观照”,他决定提不起“观照”的功夫。也就是说,无论是佛法、是世法,他接触总是“迷而不觉”、总是“染而不净”,这就没有办法接受佛法。“如何能生般若。”他的智慧决定不能现前。

  所以持戒修福”,是成佛的基本条件我们学佛能不能成就,看看自己有没有具备这个条件——守法的条件、欢喜修善的条件,愿意做好事,愿意行善事,自己心地清净一无所求。如果做好事还有条件、还有所求,那就不是好事,那个也不行,那个不是真的“持戒修善”。“持戒修善”是对自己一无所求,出自于天性,这才是真正的条件

  【持戒,必少欲知足。】

  这个人烦恼轻。一个守法的人,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是全心全力在追求财富、追求享受,持戒的人他不求这些,他的生活能过得去就可以了。纵然福报很大,命里面有的有很多,他也不享受,他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这是持戒的人

  【修福,必深信因果。】

  修福的人一定相信因果报应。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因缘果报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金刚经》教给我们原则,“不住于相,行于布施”。

  【不住于相,则持戒者最宜。】

  容易。佛教给他这个方法,他行,他能接受,他也很愿意做。他本身具备这个条件,他就相应,他做起来不难。

  【不入断灭相,则修福者最宜。】

“断灭”是“空”,决定不落“空”。一个人喜欢做善事、喜欢做好事,这个人怎么会“住空”?!“住空”是什么都不想做了、什么也不肯做了,那个人就“住空”了。所以修福的人,他天天都想做好事、天天做善事。

  过去了凡先生接受云谷禅师的教诲,他的条件也就是“持戒修福”,他确实是这个条件,他守法、守规矩,真的是少欲知足。云谷禅师也看到这个人可教!可教的那个条件,就是守规矩、守法、肯修善,这种人就可教佛菩萨不肯舍弃他,一定要帮助他、要教导他,他具备这个条件。接受云谷禅师教导之后,真的他是日行一善。以后这个善的果报现前了,信心具足,有一天做十几桩善事的,他拼命做了,认真去做了,这就对了,决定不落“空”!心地清净,不图享受,知足常乐,不着有,不贪图了,不“着有”;又肯努力做善事,不“着空”“空有”两边不住,与《金刚经》上所讲的理论与方法都相应,他怎么不相信!当然生实信。世尊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为什么会生实信,道理在此地。我们想想,确实很合情、合理、合法。要紧的,回过头来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反省,我们有没有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有具备,要认真努力,你有成就的可能;没有具备,你有缘听到这个法门、听到这个经,也不简单。换句话说,你的善根、福德虽然还没有成熟,接近成熟,好好努力培养一下就成熟了。我们大家统统都有份。

  今天就讲到这里。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已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宗经教网(佛陀教育网)手机版的APP已经设计完成。这次设计的手机版APP有两个系统:安卓系统,苹果系统。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已经在共修系统注册的学员,也可以在手机APP上用手机号登陆。

  苹果系统APP下载地址: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后,就能下载了。

  安卓系统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http://sj.qq.com/myapp/search.htm?kw=%E5%87%80%E5%AE%97%E7%BB%8F%E6%95%99

  (2)http://zhushou.360.cn/detail/index/soft_id/3508489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净土释疑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邮箱:foxdw_01@163.com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