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地藏菩萨本愿经(第4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4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站 录入时间:2017-08-16 09:43:30
关键字:地藏经,布袋和尚,会集,修福,天龙鬼神,功德,耐心,观,善导,损人利己,众,放光
【 点击数:2853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编号:14-012-0004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你得到非分之财,是祸不是福


  请掀开经本。

  昨天讲到世尊放光现瑞,这十种光明云,我们讲到第五“大三昧光明云”。现在我们从第六看起:

  【大吉祥光明云。】

  “吉祥”在中国古时候是一种通用请安、祝福之词。

  什么叫“吉祥”?古德说这是“义利”之词,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得到的,都能够圆满的得到,这是“吉祥”不应该得到的,你要得到了,那就是灾祸,所以说那是“不义”。我们以财物来做比喻,不义之财在佛法里面就是盗戒,你不应该得来的,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你得到的话,罪过都很重。所以“吉祥”,是应该得到的,你都能够圆满得到,这是“义利”,“义”是应该。

  这一句就很明显的说,这是“义利之德”。在佛法里面大菩提、大涅?是我们应该要得到的,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能是我们应该要得到的,如诸佛果地智慧、功德无二无别,我们懂得这个意思。即使是自己,我们以凡夫来论,我们的性德没有开显,在这个世间,不只是这一生,生生世世我们的福报可以说是都是修得的,不是称性。见了性,你自性里面智慧、福报才能现前,那个福报是真的,像泉水往外面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是称性的福报没有“见性”以前这个福报是修得的,修得的用得尽。这个地方我们举一个比喻,大家好懂。性德,譬如你自己有家产、有家业,你家里有金矿,矿里面的储藏非常丰富,你生生世世都用不尽。可是现在这个金矿被土石掩埋,没有开采,你一分钱都没有,吃饭要去打工,你赚一点钱过一天生活,家里虽然是有亿万家财,你得不到受用。

  我们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功德、财宝,就像金矿一样,没有开采,所以现在很苦要在外头打零工,这个福报享得尽;而且一定要如理如法去打工,如果投机取巧、为非作歹,你就犯罪。犯罪不但你应该得到的得不到,反而受到法律上的惩罚,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一定要明了,不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决定不能取佛家这个盗戒,“盗”的意思就是“不与取”。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你得到非分之财,是祸不是福。这一定要懂得。

  即使自己命里面有的财富,我们也要觉悟,自己在一生当中的生活受用,实在讲,很少。我们不要想到一生,想到一生很容易犯许许多多的过失。真正觉悟的人,他想什么?一天,我今天一天的受用,绝对不会想明天,想明天你就有妄想、分别、执着,你就错了。只想今天没有明天,今天生活所需还有多余的,都肯布施给别人,有福与一切众生共享。你要问明天怎么办?明天会更多。怎么会更多?他在种福,种福,福报永远往外面增长,它不会消失

  世间人我们看到,在全世界每一个地区都能够看得到,有财富的人拼命在积蓄、拼命在增长自己的财富,对社会福利事业,看到贫苦的人一毛不拔,可是过不了几年,他出了纰漏,家破人亡,他的财产统统都消耗掉,都散掉。这种现象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稍微留心一点,现在这个世间愈来愈明显。为什么不把多余的去修福?这个就是迷惑颠倒。我们说到“吉祥”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性德”,我们暂且不论,在“修德”上知道自己怎样修,怎样修得大福利,这个经上要教给我们。


依教奉行能得诸佛护念、龙天拥护,而不是天天磕头巴结谄媚


  下面第七是:

  【大福德光明云。】

  加上“光明云”三个字都是称性的。“福德”是助道,就是“菩萨行”里面从“布施”到“禅定”都是属于助道。由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助缘,才能成就无漏的“智慧”;如果没有前面五种,纵然有“智慧”,“智慧”是有漏的,有漏的智慧在佛法里面称为“世智辩聪”,不是“般若智慧”

  佛为什么特别着重在修福?我们受三皈的时候,“皈依佛,二足尊”,“二”就是“福、慧”这两种;“足”是圆满。成了佛,他的“福德”跟“智慧”这两种都圆满,在“福德”里面没有人能够相比,所以称之为最尊、最贵。

  由此可知,佛绝不反对人修福,而且鼓励人修福,为什么?修道是一桩相当不容易的事情,障道的因缘非常多,你修学、证道障碍很多;福德能够保护正法,能够真正护持你。我们讲护法天龙鬼神来护你的法,他凭什么护你的法?看到你有福、有德,你要没有福德,不修福德,天天磕头作揖,人家理都不理你,凭什么来护你法!你肯修“布施”,人家佩服你、赞叹你;你肯“持戒”,人家尊敬你。

  所以我们要求得诸佛护念、龙天拥护,不是去天天给他磕头、天天求他,巴结他、谄媚他,办不到!只要自己认真依照佛陀教诲去做,不要去求他,不要去理他,自然护持。为什么?他尊敬你,你在广大的群众当中与众不同,别人造业,你修福,是这么个道理,我们要明白。

  形式上我们做出仪规,实实在在讲是做给社会大众看,用这种方式启发大众,让这些迷惑颠倒的众生觉悟、回头,所以这些仪式做得庄严隆重,道理在此地。社会大众没有见到的,我们这个仪式做得庄严隆重,鬼神看见了。由此可知,所有一切形式是普度一切众生而为,那个是外表;有表要有里,里是真修。内心“清净、平等、觉”,表现在外面,“六度万行”成就真实广大的福报。福报能除障、能帮助我们开智慧,世间谚语所谓“福至心灵”,这个人福报来了,他特别聪明。平常看他笨笨的,福报现前了,他忽然聪明,这话都有道理的。“修定”是开慧的主要原因,修福是助缘,帮助你开慧,所以要“福慧双修”。


“功德”跟“福德”有差别


  下面一句:

  【大功德光明云。】

  功德”跟“福德”有差别福德”就是我们平常讲福报。福报可以与别人共享,功德就没有法子

  什么是“功德”?“功”是你修学的功夫,修学有功夫,你必定有收获;这个“德”跟得失的“得”一个意思,你一定有收获譬如持戒有功,戒修得很好,有功;禅定是得,因戒得定戒修得再好,不能得定,功夫总是差一截

  戒持得很好,为什么不能得定?古德讲得很好,自己修行得很好,用现在的话来讲“值得骄傲”,这就完了!你研究经典,研究得不错,值得骄傲;讲台上讲经,讲得不错,值得骄傲,这一傲就完了,功德就没有了。“傲”是什么?烦恼,持戒持到最后烦恼现前。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坛经》上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持戒”要持到不见世间过,就得定,你持戒就变成功德。“持戒”得定,是功德;“持戒”不能得定,是福德。所以“持戒”是两种,一个是功德,一个是福德。因戒得定。

  “修定”也是如此,“修定”要开智慧了,这个“定”就变成功德,那就有功。“修定”而不能开智慧,这个定是世间禅定,修得再好,四禅八定。诸位要知道,四禅八定都没有开智慧,出不了三界,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

  修行之人很容易起增上慢,就是现在世间人所讲:值得骄傲,别人不如我,我比别人高一等。只要有这个念头生了,你的功德完全没有了大功德能灭罪、能灭恶、能生善,功德是灭恶生善。如果修学恶还增长,善不能生,这就完全错误了,这是我们不能不懂得。

  佛家修行,纲领、原则着重在修观,天台家讲“三止三观”,我们念佛也没有离开“修观”的原则。“观”是什么?观念。“修观”就是把我们过去种种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这叫“修”观

  在一般讲修学有三个层次,宗门里面常讲。

  第一个是“观照”。什么叫“观照”?常常提醒一个觉悟的观念,时时刻刻提醒,这是“观照”。

  “观照”功夫得力了,在我们净土宗来讲就是“功夫成片”,有这样的功夫决定得生净土。为什么?念念能够不迷,念念提得起观照,在我们净土宗就是一句佛号,心地才动念,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里头起了念头。念头不外乎善恶,顺自己意思起了贪心,不合自己意思起了嗔恚,会动这个念头,没有违顺的时候起无记,这都不好。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警觉性很高,念头一起:“阿弥陀佛”,就立刻转到“阿弥陀佛”,这在宗门里面讲就是“观照”的功夫。古德所谓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没有关系,要警觉得快,佛号立刻提起来,把念头换过来,这是“观照”的功夫。

  “观照”功夫深的时候,自自然然这些妄想、念头不起了,功夫真能控得住,不起了,这就是“事一心不乱”,在宗门叫“照住”,是得定,禅定现前了。

  到最上层的功夫是“照见”。我们读《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见”是智慧开了,从“定”开慧了,在我们净宗是“理一心不乱”,就“照见”了。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见到宇宙之间一切法,真相是“无所有、不可得”,这两句话是佛在《大般若经》里面重复了几百遍。所以你将六百卷《大般若》浏览一遍,其他的都记不得、都忘记了,这个印象太深太深了!只要你记得这六个字,六百卷《大般若》的精髓你就得到了。世尊说法确实有他巧妙之处,重点总会让你记住。

  为什么“无所有、不可得”?《金刚经》上说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华严十定品》里面讲得更透彻,事实真相是什么??那际,这个才是事实真相。“?那际”就是不生不灭,如果你真的透彻、明白,契入这个境界,那就恭喜你,你了不起了。为什么?你证得“无生法忍”的果位,“无生法忍”就是明了“?那际”,一切法不生不灭,生灭同时。《楞严经》上讲“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就是“?那际”,所以是“无所有”,所以是“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你以为“有所有”、以为“有所得”,这是妄想。十法界的众生,不要说六道,都没有离开妄想。可见得妄想这一关很难突破,突破妄想这一关,你就脱离十法界,你就入“一真法界”。所以功德必须要修,福德也要修。福德着重在事相上,功德着重在心地上。


佛能够帮助的是调教、开导、说明事实真相,觉悟要靠我们自己


  再看第九句:

  【大皈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

  这个地方讲“皈依”是回归自性,这叫“大皈依”。

  “皈依三宝”,实在说佛家讲“皈依三宝”,理论就是依据这一句。

  “三宝”,第一个是“佛宝”,“佛宝”是“自性觉”。“自性”周遍法界,所以这个地方用“光明云”来显示。

  凡夫迷失了“自性”,招来无量无边的灾难。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说,圆满的“性相”,“性”虽然没有“相”,能现一切“相”,所现的“相”是“自性”的相分,“性相”是“一”,决定不是“二”。

  我们把“自性”的现相比喻作一个身体,这个诸位就好懂;身体里面有一部分是觉悟,可是有一部分在迷惑。哪一部分在迷惑?不定。身体某个地方生了疮,脓、烂了,肿起来了,就像一部分众生在迷惑。这只手长疮,烂掉了,那只手赶紧帮忙它,那只手是佛菩萨,这只手是众生,是一体的。众生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妄想、分别、执着就是病毒,自己一个地方长疮,烂掉了,自己在受苦。所以众生受苦,佛受苦;众生得乐,佛得乐;是一体的。

  阿弥陀佛是谁?自性弥陀。?卢遮那是谁?自性?卢遮那,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谁知道?所以给你说真的,你吓一跳,都不相信,还毁谤佛,再造更重的罪业。所以很多真实话佛不讲,讲了你会害怕,你不会相信、不能接受。如果我们果然醒悟过来,虚空法界都是自己,你的大慈大悲,对于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都爱护,那个爱心、关怀之心、帮助之心,油然而生,分什么彼此!你恭敬我、赞叹我,我爱护你、帮助你;你毁谤我、糟蹋我、侮辱我,我还是爱护你、还是帮助你。为什么?你迷,我不迷。不迷的人知道是一体,迷的人分自、分他,就像身体上长病、长疮一样,这一部分的细胞,它迷惑颠倒,它不能跟整个身体调和,跟大家不和;和就健康,不和就出毛病。

  诸佛如来赞叹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出现,教化刚强难化的众生,这句话意思非常非常之深!这一批刚强难化众生就像身体一个部分长了脓包一样,他跟大家不和,他在这里分彼此,他自己在受苦受难,堕地狱、变饿鬼要受这些罪。本来没有,本来不应该的,他一定要造作、一定要去受,有什么法子!这没有办法。

  佛能够帮助的,是调教、开导、说明事实真相,我们自己要觉悟,一定要回头,回头是岸。“皈”就是回头;“依”是依靠,要依靠性德,在此地用“光明云”来表,在《华严经》用“大方广”来表。《华严经》上讲的“大方广”就是此地讲的“光明云”。诸位要晓得这一段,十句,这个“光明云”含摄全部的《华严经》,《华严经》含摄全部的佛法。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所讲无量无边的法门,十种光明云全部包含,一法不漏,我们要体会这个意思。

  “皈依法”,“法”是“自性正”。“自性正”是什么?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自性觉”是“根本智”,“自性正”是“后得智”,我们讲“权智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去契入,然后在生活、在工作、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付诸于实现,你就契入佛的境界。入佛境界自自然然就超越十法界,六道轮回就不必讲,超越十法界了,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跟法身大士无二无别。我们并没有证得法身,可是跟法身大士真的是一模一样,这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大心凡夫”

  “大心凡夫”念佛往生,给诸位说,决定生“实报庄严土”,“四土、三辈、九品”我们统统有分。善导大师讲得好!

  善导以前的古大德常说“上四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以前的人说“上四品”都是菩萨往生的,凡夫没分。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他告诉我们,“九品往生都在缘,遇缘不同”,这个话说得好!我们是凡夫遇到的缘殊胜,我们就上品上生;菩萨要没有遇到这个缘,他要往生可能还中下品。在乎遇缘不同,不在别的,这个才叫平等法,符合经题上“清净、平等、觉”的教义,所以我们读经、研教,不能够空过、白过了。

  我现在的时间比较紧一点,同时讲四部经,此地是三部,到香港讲《四十华严》。我讲,虽然落实在现前生活上,但是古大德这些注疏我看,我很认真的看,我不一定依照他的讲,但是我所讲的跟他们的意思一定能契合。照古人注子讲,现在人听不懂,没有办法接受,也做不到。我们要真正明白经义,古人作的可以提供我们做参考,听听他们怎么说法。再看看现代是什么世界,现代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机,他们病在哪里、他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得到经典的启示、古大德注疏的启示,推陈出新,我们来帮助现代苦难的众生。


损人决定不利己,利人才利己,利益社会才利益你家族


  今天解决社会问题,解决众生无量无边人为的灾难也好、自然的灾害也好,都是要从心理上做一个重大的转变,那就是一定要爱世人。把你爱护自己的心扩大,爱护一切众生,所有一切灾难都消除。只知道自己,没有别人,甚至于做一些损人利己之事,这是世间人讲的,迷惑颠倒人讲的。真正明白人看是什么?损人决定不利己,损人是损己之事。这个诸位要知道。

  什么才是真正利己?利人才是真正利己,利益社会才是真正利益你的家族。世间人迷惑颠倒不知道这个道理,不晓得事实真相,为什么?因为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是自己身体里面各个细胞,顾这一部分,忽略那一部分,那一部分会生病。你要全面都顾到,饮食起居,吸收营养,身体每个部位都要达到。偏食就会生病,某一部分营养吸收了,那一部分缺乏了,你就会四大不调。用这个比喻来比喻这个世界就一样,只顾我的国家,不顾别人的国家,结果别人国家有难,我们也受连累。这个事实现在大家逐渐看到了,但是不知道回头,不知道根本的原因在哪里!所以佛法首先把我们的心量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才真正“皈依正”;自性本具的正知正见,为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一切生活的依据。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净”的意思,用现代的话来讲,社团、团体

  法称四个人为“众”,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一个小团体四个人以上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这就是一个小团体。这一个团体里面的分子,都能够修“六和敬”就叫做“僧团”,叫“僧众”

  人人修“六和敬”,人人心地清净圆满,这个僧团天上、人间在所有一切团体里面最值得人尊敬的。为什么?它和合、和睦。我们中国古人也说“和为贵”;《论语》里面讲,“礼之用,和为贵”,“和”是最尊贵的;“众中尊”,“尊”是值得人尊敬,是一个很尊贵的团体。这个团体再大,人众再多,意见不和,那就不是僧团,这个团体就不是人家所尊敬的。意见从哪里来?意见都是妄想、分别、执着,诸位想想看,对不对?不是真的,自性里头本来没有妄想、分别、执着。

  这十句里面意思很深,它以“大圆满”开端,以“大赞叹”结束,真是圆满到了极处。这当中八条,“慈悲”是我们发心依靠的,“智慧”是我们修行所依,“般若”破一切迷惑颠倒,“三昧”除一切障碍,“吉祥”是义利之德,“福德”是助道之德,“功德”是灭恶生善,“三宝”是真实的皈依处,这是性德圆满的大纲,后面总结“赞叹”。谁赞叹?对这些事理不明白、不清楚的人,他怎么能赞叹得出来!有能力赞叹、有资格赞叹的是诸佛如来,他们彻底明白了,所以诸佛如来赞叹你的成就,赞叹你真的回头了。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知道,“生佛”本来“不二”,所以诸佛如来礼敬众生,只有众生瞧不起佛菩萨,没看在眼里。毁谤佛菩萨、不信佛菩萨、诬蔑佛菩萨,佛菩萨绝不因此而远离众生,还是永远在那里关怀,永远爱护。佛没有离开众生,众生背离了佛菩萨,这是事实真相。

  我们今天学佛,要学佛菩萨,学佛菩萨的用心,学佛菩萨的行持,不能去学众生。学众生我们就又要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已经无量劫了,苦不堪言,还要继续吗?过去没有遇到大乘经,是障难,没有觉悟的缘、没有回头的缘。今天遇到了,真正是无量劫希有因缘。遇到之后要珍惜,要从此回头,不再造轮回业,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依教奉行,老实念佛,这才好。


你心地有真慈悲,自然就有慈悲光相现露



  下面这一段:

  【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

  这一句是总结。前面这一段世尊是放光,显示自己所证的理体,也就是显示出圆满的性德;佛有,众生也有。“放光现瑞”,实在说只有法身大士才明了,一见到之后,世尊、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圆满法轮,?那之间圆满接受,法身大士,行!十法界的众生看到,觉得希有,欢喜赞叹,但是莫名其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不懂。那怎么办?他说法,不说我们怎么会懂!所以: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

  由此可知,“放光现瑞”度上上根人;“出微妙之音”度中下根人;中下根人看到光,他不能够明白里面的含意,必须要求佛来说法。

  文殊菩萨讲得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在楞严会上世尊让文殊菩萨为我们拣选圆通,也就是选择哪一个法门最适合这个世间众生的根机,文殊菩萨选择的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说明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你给他看,读经,你让他看经,不容易开悟,你叫他听经容易开悟,耳根的功能比眼根要强

  可是十方世界各地方的众生根性并不一样,像经上讲香积国的人耳根就不行,你让他看,他不会开悟;听,他也听不懂;请他吃饭,一吃他就开悟了,这个妙极了,所以他以香饭为佛事。为什么?舌根利。所以,一切众生哪个根利,不一定的。如果世尊要在香积国讲《地藏经》,后面这一段,一定是“又出种种微妙香饭”,是不是?就是这种情形了。不会“出种种微妙之音”,这是专门对我们这个世间说的,所以这个地方要懂,佛说法一定是契理契机。前面“放光明云”是契理,这地方是讲契机,都是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

  佛放光,我们也要放光,我们不能像佛那样明显。我们的光怎么放法?你心地有真慈悲,自然就有慈悲光相现露,人家一看到你,“这个人很慈悲”;心地很清净,“这个人很清净”,这是“放光”经上所说的你心里头真正有,自然从你面门、从你身上就放光,不但放光,也放香,“香光庄严”

  一般俗人身上气味很难闻,修行人他心地清净光明,他身上气味是香的,我们比较少见。

  过去我在香港听同修们说,听说虚云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剃一次头,穿的衣服,寒暑就那么一件衣服,领子上油垢都好深,可是闻闻是香的,味道不难闻这是香港一些同修们告诉我的。那是什么香?我们平常讲“五分戒香”;“五分法身香”:“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我们从这个地方来看,意思就更圆满了,真诚、清净、慈悲。

  可见得性德的流露,无处不流,不但身放光、放香,连他居住的环境都放香,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磁场不同。他住的环境我们进入之后,会感觉到非常舒服,感觉得很自在,那就是他居住环境有光,我们肉眼虽然见不到他的光波,但是我们能够感触得到。这一段是讲音声说法。

  请看经文:


为什么新陈代谢的细胞不能换成全新的、不能换成健康的?


  【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

  我们先说这六句,这六句讲的是“六度”

  第一个,“檀那”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布施”

  诸佛菩萨,实在说就是法身,什么叫“法身?”以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他们肯定;他决定不是认这个身是我自己,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所以他证得无量寿。虚空法界不灭,我们这个身有生灭,好比什么?我们身体里的细胞,细胞有新陈代谢,有生灭。可是这个身要住几十年,细胞的时间很短。现在的医学都告诉我们,人的身体七年是一个周期,所有的细胞就有一次新陈代谢。所以七年以前旧的细胞没有了,现在这个细胞是新生的,永远在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新的、换成好的、全新的?譬如一个机器,机械的零件坏了,找一个别的零件跟这个相似的装上去也可以用,那是旧的不是新的。为什么不选一个全新的零件装进去,你这个身体就永远健康长寿,一百岁身体还像年轻人一样,为什么?你新陈代谢这个细胞是新的、清净的,没有污染的。可是我们所换的,总是换成污染的细胞。怎么污染?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污染了,换出来的东西很糟糕!你看小孩也一样,七岁的小孩、十四岁的小孩,换了两个周期了,为什么他还那么好?妄想少、妄念少再说个不好听的话,害人害己的念头少,所以他换的细胞还是那么的新。年岁愈大害人害己的念头愈多、害人害己的念头愈强,愈换愈糟糕,就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看看佛的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也好,华藏世界也好,为什么人家的体质永远不会改变?好像就停住在那个地方,实际上是不是停住?不是,还是生生不住。就是他的新陈代谢里面完全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意思就是所换的零件是全新的,永远是新的。这机器里头换个十次、换个二十次还是新的,就是这么个原理。

  们今天亏吃在哪里?自己害自己,自私自利,那个不是“自利”,是自私“自害”,名词都用错了,哪里是自利?是自害。

  利他才是自利,谁知道利他?佛菩萨知道利他,觉悟的人知道利他。迷惑颠倒的人只知道自利,自利是自害,不是自利。谈不上“利”。不要说别的,就说身体状况你就晓得,自己害自己。为什么新陈代谢的细胞不能换成全新的、不能换成健康的?要晓得贪、嗔、痴、慢是最严重的病毒,你心里头有贪嗔痴慢换成的细胞都是病毒,都是带着严重病毒的,你哪里有利?!

  小孩,贪、嗔、痴、慢的心纵然是有,很薄弱不强,他新陈代谢换的细胞,所换带的毒素很轻微;成年人带的病毒很重。我们如果要不深入经藏,不明白一点大乘的道理,我们对于这个事实真相,怎么会知道!科学家搞到今天也没发现、也没搞清楚。所以一开端把“六波罗蜜放”在前面,一切诸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教众生修行证果,不出这六个纲领。


成就的大小与耐心完全成正比例


  “布施”里面“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世尊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三种“布施”统统具足

  讲经说法??“财布施”,什么财?内财。内财是智慧、体力,这是“内财布施”;所说出来的理论与方法是“法布施众生得到这个法、明白这个法,能离一切忧悲、苦恼,知道脱离轮回的道路,这是“无畏布施

  诸佛菩萨所做的三种布施。本身他持戒,“持戒”就是如法,他的生活有规矩,他说法有条理、有层次,没有一样不如法,如法就是持戒。“忍辱”是有耐心,“生忍”、“法忍”,一切众生的违逆,佛菩萨能忍,不在意,没放在心上。今天我们讲这些自然的灾变也能忍。修学佛法要很长的时间,《华严》末后给我们示现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学也很辛苦,没有一样不能忍。换句话说,他有很大的耐心,所以他有大成就。就的大小说实实在在与耐心完全成正比例,你有多大的耐心,你就有多大的成就,你没有耐心,你的成就就不能再往前进展了。所以忍辱之后才有精进。


一切法门里头无比殊胜的是净宗法门,几个人知道?


  “毗离耶”是“精进”。“进”是进步;“精”是精纯,“精”完全是对妄想、分别、执着来说的,妄想、分别、执着愈来愈少,这是“精”。智慧德能愈透愈多,这是进步。

  “禅定”是心里面有主宰,不为一切所动摇

  现在学佛的同修,我们对佛法得来实在是不容易,无上希有的法门得力于祖祖承传,我们遇到善知识才明了、才懂得;不遇真善知识,这个法门摆在你面前,你不识货,当面错过,你说这多可惜

  一切法门里头无比殊胜的是净宗法门,几个人知道?几个人能够透彻的明了?唯有真的明了了,信心才能够生得起来,救度末法众生。末法还有九千年,什么方法能度这些苦难众生?只有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所依靠的第一经是《无量寿经》。


你要说夏莲居是一个居士没能力会集,那你出家,你来会集


  《无量寿经》在中国总共有十二次的翻译,十二种译本。世尊当年在世多次宣讲,所以原文版本就有很多种不同。我们要把许多版本合起来看,对西方极乐世界才能认识清楚、才能够坚定信愿,这很重要!可是这些原译本合起来看,在现在这个时代也不容易,何况古时候?!因此会集就有必要。

  第一次会集的王龙舒居士,是在家人他的会集本收在《大藏经》里面。诸位要知道,著作、作品要能够入藏,就是得到佛门四众弟子承认、肯定决定没有错误,这才能入藏。不是随随便便的著作都可以入藏,是得到当时的高僧大德推荐,送给皇帝看,皇帝批准才能入藏,证明他这个东西没有错。净土宗的祖师莲池大师,注解《弥陀经疏钞》里面所引用《无量寿经》的经文,三分之二是用龙舒居士的《大阿弥陀经》,就是《无量寿经》会集本,这说明莲池大师承认肯定。

  是确确实实龙舒菩萨自己念佛站着往生,如果他会集是不应该的、有罪过的,他怎么能站着往生?!说明他的功德无量无边

  但是龙舒居士的会集只看了四种本子,唐朝《大宝积经》无量寿这一会,龙舒菩萨没见过,所以他的会集本不圆满。历代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清初彭际清做了一个节校本,他不是会集咸丰年间魏源居士做了一个会集本,取舍都欠妥当,印光大师对这个本子有批评。所以这才到民国初年夏莲居居士,做了一个最圆满的会集本

  夏老居士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有人给我讲从他的照片上看,他的身体是透明的,告诉我这不是普通人,是再来人,佛菩萨再来的,来救度末法众生。

  将来净宗经典到佛法灭尽的时候,《无量寿经》还能住世一百年。当时慧明老法师、律宗慈舟老法师、梅光羲居士这些大德几乎都肯定,将来最后还留传一百年就是这一个会集本

  这个会集本是集《无量寿经》原译之大成,诸位要不信可以把五种原译本拿出来对照着看,不要再毁谤了、不要再歧视了,造作的罪业无量无边。你要说夏莲居是一个居士,居士没有能力来会集,那你出家,你来会集王龙舒是居士,魏默深也是居士,会集的工作从宋朝到民国全是在家居士做的,莲池大师是出家的祖师,肯定它、承认它。都是一己之偏见,非常可惜!

  我们现在在新加坡,将《无量寿经》夏老居士的会集本,我们发心详细再讲过一遍,这个份量要超过往年所讲的很多倍。

  净宗的事理、因果,我们要不能透彻了解,心里没有主宰。念佛念了几年,遇到一个人来说一些花言巧语:“我听说不必要念那么多佛,也不必要持戒,也不需要吃素,只要发愿往生,就行了!”这是提倡什么?提倡“本愿念佛”,这害死人!他们依照《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第十八愿,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平常什么坏事都可以做,不要紧,到临命终时十念,阿弥陀佛就来接引,就往生了。话讲得没错,临命终时你头脑清不清楚?你要是临命终时人事不知,一塌糊涂,高僧大德来助念,你都不能往生

  在人没有定功,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楞严经》上说得好,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不要看外面来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轻视本地的,迷信外来的,你错了,大错特错!希望念佛的同修要回过头来,依照印光老法师的教诲,“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深信因果、老实念佛”,我们这一生才能得度。所以“禅定”就是心里头有主宰,不听谣言。


怎么念阿弥陀佛,懂得的人很少,你只晓得口里头念,没用


  戒、念佛决定是正确的。不食众生肉是慈悲心,你看看前面表法,十种光明云,大圆满底下接着就是大慈悲,佛法“慈悲为本”,你怎么能舍弃根本?!忘失了根本,怎么能往生?!

  这一句阿弥陀佛,怎么叫“念”?懂得的人很少,你只晓得口里头念,没用。古人讲一天念十万声佛号,有口无心,“喊破喉咙也枉然”。你能往生吗?“本愿”两个字讲得没错,他没有讲清楚,你的心、你的愿、你的行要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然后念一声,一声相应,念十声,十声相应;你的心、愿跟佛完全相违背,你念十万声都不相应。阿弥陀佛的“心、愿、解、行”在哪里?在《无量寿经》里面。

  我讲经,说九品往生,我这个说法跟古大德说法有一点不一样,可是意思没有两样,我的讲法大家好懂。净土法门也没有违背教理“信、解、行、证”。其他的法门,是要先“解”后“行”;净土法门的方便,就是你可以先“行”,一面“行”、一面“解”,不是教你只“行”不“解”;是教你一面“行”,一面求“解”。

  只有“行”,不“解”,也行,我们看到很多老太婆不懂经教,也没有听过经,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往生的时候站着走、坐着走,我们见过。那种是什么人?那种人叫老实人。什么叫老实?你跟她讲任何话,她都不听,她一句阿弥陀佛念定了,这种人叫老实人。老实人少,太少太少了,一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两个老实人。一天到晚心里头妄想、分别、执着叫不老实,不老实的人一定要求解。理论清楚了,方法明白了,那个佛号念得才相应。轻信、听信谣言邪说,是不老实;到最后把自己这一生往生殊胜的因缘错过了,你说这个多可惜!决定不能够听信谣言,心里头有主宰,这是“禅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是智慧,就是对于一切事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清楚、明白,绝不着相、绝不分别,这是真智慧。这是一切诸佛如来自行化他的总纲领,为人演说、表演的,是表演这些,劝导一切众生也是这几个纲目。

  下面再看:

  【慈悲音。喜舍音。】

  “慈、悲、喜、舍”叫“四无量心,是色界四禅天人所修的主要的科目参禅没有“慈悲喜舍”,不能生四禅天,禅的功夫再好,也只能往生欲界天,不能生四禅,所以“慈、悲、喜、舍”一定要修。“修”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没有,一定要学习。

  “慈”是与乐,帮助别人得乐。

  “悲”是看到人家有苦,帮助人离苦,这叫悲。帮助别人得乐,这叫“慈”。

  “喜”是欢喜心,看到别人离苦得乐心里生欢喜,就是“随喜功德”。世间一般迷惑颠倒的人看到别人有好事,心生嫉妒,这个错了。嫉妒有大伤害,害自己,所以“喜”是把嫉妒心转过来,没有嫉妒心,只有随喜心。

  “舍”是一切能放得下,一切不执着。

  【解脱音。】

  帮助一切众生断烦恼、出三界,这是“解脱音”。

  【无漏音。】

  就是“清净音”。“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无漏”就是烦恼断尽了,烦恼不生。

  【智慧音。大智慧音。】

  这就是“权、实二智”。佛法是以智能为教学的总目标,“三学”里面“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般若能生智慧”,“般若”就是“实相智慧”。而“智慧”就是“权实二智”,这里面不无因果权实的意思。诸佛菩萨以这两种智慧帮助一切众生,也开这两种智慧。

  【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

  这是比喻,比喻佛菩萨说法教学的威德,像“师子吼”一样。以“师子”比喻菩萨;以“大师子”比喻佛陀。菩萨能教三乘人;佛陀能教一切众生,包括等觉菩萨,所以称为“大师子”。

  【云雷音。大云雷音。】

  这是比喻。“云”能注雨,“注”是下。“雷”是讲雷电,能震动人心,比喻它的威力,比喻它的震动。佛菩萨说法能震动一切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佛所说之法比作法雨,遍施,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像《法华经》里面所说,雨落下来,大树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少,不是雨有分别,多给你一点、少给它一点,是你自己的根性不一样。所以一切众生闻佛说法,小根器的人得小利益,大根器的人得大利益。善根深的人悟入的深,善根浅的人悟入的浅,不是佛有分别,众生根性不同,所以才有种种差别现象。这是用“云雷”来做比喻,比喻佛说法的普遍,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比喻佛说法的威德,能令一切众生觉悟

  再看下面经文:

  【说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

  这一句是总结音声说法。

  【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

  佛说法的音声果然有效,震动虚空法界,不仅仅是我们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区,这是一个大千世界“他方国土”就是娑婆世界以外,一切诸佛?土全都震动了。十方世界里面这些有缘的众生,跟谁有缘?跟释迦牟尼佛有缘、跟地藏菩萨有缘。因为这一次法会要宣扬地藏菩萨修因证果,度化众生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特别是与地藏菩萨有缘的人,十方无量无边?土里面,天龙鬼神也都到忉利天宫参加这个集会。所以这一次法会里面有佛、有菩萨、声闻、缘觉;下面经文里面告诉我们,天龙、神众、鬼王全都到了,这个法会真的是无比的殊胜

  我们往下看这个经文:

  【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这一段是讲欲界天。欲界有六层天,我们为了时间起见,在此地不能够细说。

  圣一法师上一次在九华山讲过《地藏经》,他有一个讲记,他的讲记简单明了,都有概略的介绍。我在此地只介绍四天王天,给诸位介绍一个。

  “四大天王”,我们中国民间俗称作“四大金刚”,到寺庙里面去一看,大门口好像守卫一样,这是护法神,其实是“四天王天”。“四大天王”确确实实在佛门里面他们是代表护法。

  天王殿里面供奉四大天王,同时也供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兜率陀天”,这是佛门释迦牟尼佛的后补佛。为什么把弥勒菩萨供在天王殿?而且弥勒菩萨的造像,又不是造印度传统的菩萨像,而是造中国宋朝时候布袋和尚的像

  在南宋的时候,布袋和尚出现在浙江奉化,这个胖胖的,一天到晚笑咪咪的,背了一个大布袋。布袋和尚是从哪里来的?没有人晓得,也不知道他姓啥名谁,因为他一天到晚拿个大布袋,那个大布袋就变成他的标志,所以人家看到他就叫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就出了名。他在圆寂的时候,告诉人,他是弥勒菩萨化身来的,说了之后他就走了,就坐化了以后我们中国造弥勒菩萨的像,就造布袋和尚的像。他表示这个相,实在讲,经上常讲佛弟子化现在这个世间,对佛法“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他完全是表演给人看,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样子,让人家看到他能生觉悟的心。

  肚皮大就是能包容,示现包容,世间人心量太小了,容不得人。弥勒菩萨是大慈大悲,“弥勒”是慈氏,代表慈悲,所以示现这个样子是包容,他能包容。

  “布袋”也是包容的意思,他到任何地方,人家供养他的,就往布袋一装,不分贵贱、也不分好丑,一律平等入布袋。有人问他:“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下一放,表示什么?“放下”。人家看到也懂得是放下。“放下”之后怎么办?”他布袋提了走了。“放下”之后,“提起”。“放下”是心里头毫无牵挂;提起什么?为社会大众服务。没有私心,完全奉献。放得下、提得起,表这个意思

  面笑容,我们把他摆在佛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一进寺庙头一个看到他,要学他放得下、提得起,要学他大慈大悲、满面笑容,常生欢喜心,欢喜接引一切大众,所以把他放在天王殿当中,这个意思包含什么?护法。护谁?护什么?“护慈悲心”,表这个意思护自己的慈悲心,护自己的放下、提起,不要忘掉!护自己的常生欢喜,笑面对人,布袋和尚表现的是我们的性德,要从这个地方护起。你看这个意思多深,这样你才有资格入佛门

  入佛门要什么条件?要这个条件,真正放得下,心地清净无为,真正提得起,以“六度”教化一切众生,表这个意思

  “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代表负责尽职;南方增长天王,代表力求进步,天天求进步,绝不落伍;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代表广学多闻。我们中国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就自己真实的学问、真实的德能,然后你才能够为社会、为国家、为一切众生服务。你没有智慧、没有德能,你拿什么服务!表这个意思。意思非常非常的圆满,这是四大天王表法的意思。

  “四王天”,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天人的寿命五百岁。“四王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也算是一年三百六十天,人间五十年是他们的一天,他的寿命就很长。再往上去倍倍增加,所以天福很大。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已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宗经教网(佛陀教育网)手机版的APP已经设计完成。这次设计的手机版APP有两个系统:安卓系统,苹果系统。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已经在共修系统注册的学员,也可以在手机APP上用手机号登陆。

     苹果系统APP下载地址: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后,就能下载了。

     安卓系统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 http://sj.qq.com/myapp/detail.htm?apkName=com.foxdwedu.app

    (2)http://zhushou.360.cn/detail/index/soft_id/3508489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净土释疑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邮箱:foxdw_01@163.com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