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新闻
·新闻 
·讲经菁华 
·本网视角 
·走出学佛的误区 
·学佛必持戒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35集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9-01-22 06:23:19
关键字:2014净土大经科注,净土大经科注,细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细讲,无量寿经,净空法师讲无量寿经,第四回
【 点击数:3008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净空法师 2014年11月17日 讲于 香港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七十三页,最后一行:

  【别序又名发起序,盖为发起全经正文。】

  现在因为阿难尊者启问,提出问题,世尊允许为他说明。

  【演此究竟方便、最极圆顿之殊胜净土法门。】

  念老慈悲,在“发起序”圆满之后,特别做一个总结,说明这一分的大意。这一分只有“大经缘起”一品。“德遵普贤”是“序品”,“序”有两品。这个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演此究竟方便、最极圆顿的殊胜净土法门”,这句话非常重要!向下都是这一句的解释。

  我们对这部经要有认识,有真正的认识,而且有深刻的认识才会得利益。这部经上讲的什么?前面经文里说过,它讲的是三个真实:第一个,“真实之际”;第二个,“真实智慧”;第三个,“真实的利益”这真实确确实实是达到究竟圆满,不是一般的真实,真实里面的真实,没有比这个更真实的。

  “实际”是““真心””、是“本体”。“本体”是什么意思?“本”是根本,“体”是能生的意思。惠能大师说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真实之际,能生万法”,所以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的“理体”叫“真实之际”,在哲学里面讲的“本体”。

  “真实之际”是讲“本体”,只有它是“真实”的,它所生的“万法”不是真的,那是现象,总的来说不外乎三大类:第一个是物质现象,第二个是精神现象(精神现象就是念头、思想),第三个是自然现象宇宙现象再多,不出这三大类。这三大类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相分”,“相分”也叫“境界相”;“念头”是阿赖耶的“见分”,也叫做“转相”,为什么?它转变,转变成“物质”;这前面还有一种阿赖耶的“业相”,现在科学叫它做能量。

  “业”就是动,要知道““真心””不动,动是“妄心”,“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个“无明”就是阿赖耶识,也就是“业相”、“转相”、“境界相”在?那之间,就是极短的当中出现了,这叫“迷”。

  用“真心”,不用“妄心”,这个人就是佛,至少也称为“法身菩萨”,禅宗里面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证得“真实之际”,他成佛了。

  法身菩萨转“无明”,明心见性,“转八识成四智”,他用“真心”,不用“妄心”。他住在哪里?““无明烦恼”习气”没有断干净,他住在实报庄严土。

  释迦牟尼佛的报土叫“华藏世界”,弥陀的报土叫“极乐世界”,“真实之际”变现出来的,它是“能变”;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法是“所变”用现在的话来说,全宇宙,包括过去、现在、未来,全宇宙从哪里来的?“心现识变”。《华严经》上佛说得很清楚,“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现”,“能现”的就是“真实之际”。

  学佛终极的目标、最后的目标就是“见性”,“见性”就是回归“真实之际”。回归“真实之际”的人叫成佛,在华严称为“妙觉如来”,他比“等觉”还高。菩萨五十一个位次,最高的是“等觉”,再往上去是“妙觉”,“妙觉”上面没有了,“妙觉”称为“无上菩提”。

  人间,咱不谈别的,奇奇怪怪事情可多了,上午我看到一个碟片,报导是中国湖南少数民族有一个村庄,这村庄里面有一百多人能记得过去生中事情,多半过去生中也在这个村庄,死了又投胎又作人,现在还能回忆过去,一点都没错。这个问题科学不能解释,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很多,所以无法解释。谁能说清楚?佛能说清楚。为什么?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晓得是真的,不是假的。而且佛不骗我们,像《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又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知道、清楚,我们每个人将来都会作佛,到那个时候你完全明白,现在你是凡夫不明白。

  凡夫跟佛的差别在哪里?佛见性了,凡夫迷了自性,迷悟不同。迷失自性的人叫凡夫。迷心生烦恼,觉心生智慧。迷悟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佛陀的教育,终极的目标,帮助我们回归自性,帮助我们大彻大悟,如此而已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

  怎样才能回归“自性”?放下。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我们要会看,要会听他十九岁出家,放弃王位的继承权,放弃宫廷里面荣华富贵的生活,这个表演给我们看什么?放下“烦恼障”。他为我们表法的是以知识分子,社会上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他示现这个身分。知识分子喜欢求学,好学多闻,他出去参学。在那个时代,印度是地球上宗教之国,学术最发达的一个地区。印度的哲学,他学了十二年,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学派,他都涉猎、都去学过,不能解决问题。什么问题?像这些人投生,记得前生的事情,这就是问题。把求学放弃,为什么?这种学不究竟。到毕钵罗树下去入定,放弃十二年所学,所学的东西叫“所知障”

  佛说,障碍我们明心见性有两大类烦恼:第一类“烦恼障”,第二类“所知障”,统统放下,入甚深禅定。禅定求什么?禅定求智慧,“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现前“大定”现大智慧,“小定”现小智慧。阿罗汉的“定”现小智慧,菩萨的“定”现大智慧,佛陀的“定”现究竟圆满的智慧。

  智慧不从外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从法里头就见“真心”,从“真心”里面明了一切法

  能大师末后这句话说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没有想到万法从哪里来的,宇宙从哪来的,从自性来的。谁的自性?自己的自性。佛的自性、众生的自性跟我们自己的自性是一个性,所以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才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我什么关系?一体。老子说过,“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什么境界?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

  老子那个时候,佛教没到中国来,佛教是汉朝时候传来的,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跟孔子同个时代。那老子是什么人?他如果不是佛,也是八地以上菩萨。为什么?只有八地以上这个境界才现前,他才能说得出来。于是这世间稀奇事情可多了,找谁?找佛菩萨,佛菩萨知道。找别人,没有人能给你讲清楚,没有人能给你讲明白,如果有人给你讲清楚、讲明白,佛就不必出现在世间。他不能,为什么?他烦恼没断尽。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

  烦恼无量无边,佛也把它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叫“无明烦恼”,第二大类“尘沙烦恼”,第三大类“见思烦恼”。

  “见思烦恼”断尽,清净心现前,“小定”,小智慧。虽然小,它的功德可殊胜,为什么?六道轮回没有了,他出了六道轮回。

  菩萨禅定功夫比阿罗汉高,菩萨得“平等心”,我们的经题“清净、平等、觉”,“平等心”是菩萨,禅定的功夫比阿罗汉、辟支佛深,所以智慧比他大。

  最后一个字是“觉”,“觉”是大觉,就是彻底觉悟,明心见性,这样的人我们在《华严经》上称他为“法身菩萨”,他住在实报庄严土

  极乐世界确实有四土三辈九品,每个人修行程度不一样,有“等觉菩萨”,有“法身菩萨”(就是地上菩萨),有“三贤菩萨”,也有人、天没有证得果位的,带业往生的。可是这个世界特殊,这个世界跟一般佛?土不一样,即使是凡夫往生,生在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下下品是什么?造作罪业的,临命终时一心忏悔念佛往生的,带着五逆十恶,带这种罪业的,生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无量功德加持他,他就变成阿惟越致菩萨。

  “阿惟越致”是什么意思?圆满证得三种不退,就是法身菩萨。你看把地位一下就提升到跟佛平等了。

  所以净土这个法门难信,没有人肯相信!一身的罪业,在这一生当中,短短几年当中,就可以修成佛,谁能相信?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每一门都要修无量劫才能达到这个境界,阿惟越致的境界,极乐世界哪有那么便宜?这个也是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问题虽然不能解决,你要真正相信它,那个利益你真正得到了。

  现在在此地,这问题我们无法解决,佛给我们讲也不懂,可是如果往生到极乐世界,你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给你讲,你就明白。快,见佛问题就解决,世出世间一切法再也没有疑难的,全知道了。

  所以这个法叫究竟方便、最极圆顿(“圆”是圆满,“顿”是顿超),没有阶级,圆顿到最极,它到登峰造极,再没有一法圆顿能超过它的;它超过一切圆顿,像《华严》、《法华》、《楞严》都是圆顿大教,净土超越了。无比殊胜,这净土法门

  这个法门要遇到,大福报!遇到不能往生,福报也不可思议。为什么?不能往生是你现在,你跟极乐世界结了缘,今生不能往生,来生后世得人身再遇到佛法,往生的机会就有了。

  我们这一生遇到,也是过去生中曾经修过这个法门,所以遇到之后心生欢喜。这一生能不能去?关键在“信愿”,你是不是真信、是不是真想去。真愿,真想去,这个世界要放下如果对于这个世界有贪恋,还有放不下的,那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障缘,它障碍你,你就不能去了

  彻底放下,一尘不染,知道这个世界假的。《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包括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

  《金刚经》末后一首偈说得很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劝我们,这个世界不是真的,不但六道不是真的,十法界也不是真的。为什么?阿赖耶变现出来的,阿赖耶是个生灭法,用今天科学的术语来说,它是一种能量波动的现象。这波动频率非常高,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二千一百兆次的波动,就在眼前,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叫迷。迷得太深,迷得太重。

  学佛要破迷开悟。用什么方法破迷?用智慧。

  智慧从哪里来?从清净心来。

  清净心从哪里来?从持戒守规矩来。

  佛的教诫,我听得懂,我明了,我依教奉行,求什么?求“定”。“定”就是本经经题上的“清净心”,一丝毫染污都没有,这是什么?这是阿罗汉、辟支佛。再向上提升,不但“清净”,“平等”了,“平等”是不动,动就“不平等”。不动,三贤以上菩萨的大定。“觉”是开悟,见性。“定”起作用就是明了。

  一切法是“自性”变现的,只要你见到“自性”,“能变”、“所变”彻底通达明了,这叫“大彻大悟”

  世尊为我们表演,他在“毕钵罗树”下得的“定”,开悟。所以这个树,我们以后都叫它做“菩提树”,是纪念释迦如来在这个树下入定、开悟,演说一切经教四十九年

  四十九年所演说的这一切经教,他从哪里学来的?没有,全是自性流出来的,当时没有一个人知道,佛没有老师这里头很深的意思,告诉我们,成佛是不是要念很多经、要学很多教?不是的,那是世间法。学佛是怎么成就的?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看得破,放得下”,这么成就的

  “看破”是明了事实真相,明了之后要“放下”。“放下”由浅而深。

  最初放下小乘的烦恼??“见思烦恼”。须陀洹证初果,放下“五种见惑”??“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放下了,他证得须陀洹,决定不堕三恶道。虽然没有离开六道轮回,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天上寿命到了,到人间来,人间寿命到,又到天上去,他决定不会堕三恶道,他决定不会变成阿修罗、不会变成罗?。

  然后再把“五种思惑”断掉,从二果就断“思惑”。“思惑”是什么?“思惑”是“贪嗔痴慢疑”这五个字。这五个字断干净,他就成阿罗汉,超越六道轮回。

  于是我们晓得六道轮回怎么来的?就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见思烦恼”没有了,六道就没有了。六道是假的,像梦一样,梦醒过来,梦中境界痕迹都没有。

  脱离六道到哪里去?到十法界声闻法界去了。在十法界慢慢再提升,提升就是“放下”,阿罗汉“见思烦恼”放下,“见思烦恼”的习气还有,所以在阿罗汉这个阶段里头必须把习气断掉。习气真断掉,他超越了,他叫“辟支佛”,不叫“阿罗汉”,升级了。

  辟支佛要放下什么?要放下“尘沙烦恼”。

  “尘沙烦恼”放下,他成菩萨。

  菩萨要放下什么?“尘沙烦恼”习气,有“尘沙烦恼”习气。把“尘沙烦恼”习气再断掉,他在十法界成佛。

  十法界的佛是假的,不是真佛,天台大师叫他做“相似即佛”,很像,很像佛,不是真佛。

  “真佛”跟“假佛”从哪里分?用阿赖耶是假佛,用自性是真佛。他还没有见性,但是他对于“戒定慧三学”完全明了,而且都做到,所以从样子上看,他跟真佛没有两样。他要放下什么?“无明烦恼”他没放下,所以他必须把“无明烦恼”放下。放下之后他就成真佛,就不是“相似即佛”,天台叫“分证即佛”为什么有分证?因为他“无明烦恼”的习气没断干净,叫“分证”。“无明烦恼”在《华严》里面把它分为五十一个等级,就晓得不好断。五十一个等级是习气,“无明烦恼”的习气,断干净,他成佛。成佛到哪里去?成佛,实报土没有了,什么现前?常寂光现前。他融入常寂光,回归常寂光,这叫“究竟圆满佛”,华严称为“妙觉”。

  这是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成佛的秘诀是“看破、放下”。“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再看破”,“看破”又帮助你“再放下”,相辅相成,从初发心到如来地。

  我那个时候初学,大师善巧方便把这个道理告诉我。学佛之后才晓得,经教里面所讲的“止观”,“止”就是“放下”,“观”就是看“破”。华严修“止观”,法华也修“止观”,教下全是用这个功夫,所谓“大道至简”,一点都不麻烦。

  净宗是究竟圆满的大道,比教下方便太多,教下搞多少年未必搞懂,这不需要懂,自然懂了。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了榜样。你看早,释迦牟尼佛,我们近代看到海贤老和尚,他一生就一句佛号,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跟六祖惠能一样。二十岁出家,师父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还告诉他,“明白了不要说,不要乱说,不能说”。

  “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叫明白了,在净宗叫“理一心不乱”,世出世间一切法他没有一样不通达,没有一样不明了。

  他什么时候证得的?我叫诸位看光碟,一天看三遍,一年不要中断(一天看三遍,一年就是一千遍),一天念一万声佛号,老实念下去,把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学海贤老和尚。我看他的光碟,我判断他二十五岁以前,他二十岁开始念佛,这个人老实、听话、真干,真诚、清净、恭敬这是他的美德,他有这个条件,一般人不具备的,这是他成功的本钱。一般三年,念佛三年得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见佛,阿弥陀佛一定现身来告诉你、来安慰你。一般一定告诉你,你的寿命还有多少年,时候到了我来接引你,让你生欢喜心,坚定你的信心、愿心,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极乐世界已经注册,那上有你的名字。功夫成片再继续努力,不急着求往生;求往生,寿命不要了,佛会带你走,佛很慈悲。

  海贤老和尚是想去,阿弥陀佛告诉他,你修得很好,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给大家做个好样子,给佛弟子做个好样子,给念佛求往生的人做个好样子。所以他是有使命来的。像他这样的功夫再继续五年,肯定得“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往生生方便有余土

  还在这个世间继续再努力,再有个五年,他就会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什么都知道。可是师父教他,知道了不能乱说,不能说。他做到了,他果然不说。我的看法,二十五岁之内功夫成片,三十岁之内“事一心不乱”,四十以内“理一心不乱”,他活了一百一十二岁,不是凡人,“见性”就成佛。“见性”的人是“分证佛”,比十法界的佛高,十法界的佛是“相似即佛”,明心见性是“分证即佛”。四十岁圆满成就,阿弥陀佛还把他留多少年?留七十多年,一百一十二岁走的,去年一月走的,这么长的时间都是做榜样给我们看。

  这些年当中,最近将近二十年,很多净宗同学对于教义了解得不够透彻,反对夏莲居的会集本,反对黄念老的注解,反对我们修学这个法门(依照这个本子来修学),声音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史无前例,我们没有动摇,我们还是坚持着做。老和尚最后为我们表这个法门,我们明白了,他必须坚持到七十年以上四十岁开悟,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一百一十二,七十二年。

  七十二年这么长的时间为我们作证,证明会集本字字句句是真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夏莲居老居士没有用自己的意思加一个字进去,没有,你找不到,他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是原译本的经文,没有改动,这可以相信。

  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不是自己意思,你看他引用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的注疏,总共一百九十三部典籍,以经来注经,以祖师开示来解经,这是智慧,这是叫人佩服,没有话说。最后为我们证明,我们这些年来学这个本子、学这个注解没错。怎么知道的?

  他最后的表法是看到这本书,这本书上就是讲这个法,肯定会集本是真经,念老的注解没错,我们学这个法门没错。他遇到这部书无量的欢喜,如获至宝!为什么?阿弥陀佛告诉他,只要这本书出现,你看到了,你往生极乐世界时间到了,佛就来接你。所以他高兴得不得了,拿着这本书主动请人照相,老和尚一生从来没有主动要求人给他照相的,只有这么一次。照完相之后,三天,他就走了,表法圆满。

  我们看到这种表法,对这个法门信心坚定,不再动摇,彻底放下。不但世间法要放下,佛法也放下。《金刚经》上教导我们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放下。

  世间一切不要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这一句佛号,念兹在兹,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这一句佛号要一句接着一句,口不念出来,心里头有。怎么修?学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观世音菩萨怎么闻?现在我就教你,你听你自己念佛的声音,不要听外面。我口不念,心念,心念有没有声音?有,别人听不见,我自己听见。自己只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不管外头的,这叫“反闻闻自性”。

  阿弥陀佛就是自性佛,阿弥陀佛就是“真如本性”,你修成功肯定得智慧。得什么?首先得念佛三昧,得到念佛三昧,这个三昧起作用就是智慧,不但这一部经你通达,所有一切经你全通,你全都明白,没有一样你不能讲。

  你不认识字不要紧,字可以问别人,别人常常告诉你,意思你通达无碍,符合古人所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那个“千遍”是什么作用?“千遍”是收心,不念你会胡思乱想,念经的时候妄念没有、杂念不生,那就是修禅定,用读书来修禅定。里头什么意思?在经里面什么意思?不要管它,它没有意思。开悟了,无量义;没有开悟,什么意思也没有。它是本体,哪来的意思?!它是自性!真实之际没有意思,起作用的时候,有人来问你,你就能讲给他听,他是菩萨你讲得很深,他是凡夫你讲得很浅,个个都得利益。所以法师讲经要开悟才行,这个道理要懂得。完全在用心。

  用心是什么?用心头一个就是放下,经典里头我只要一门,我不搞太多。为什么?多,心就乱了;一门,心是定的。把这个注解,初学的人看三十遍;把这部经,《无量寿经》念一千遍。一天念三遍,一年就念一千遍,三年就念三千遍,你就能讲,你就有能力接引初学。这样坚持下去,你肯定会跟海贤老和尚一样,得功夫成片,得“事一心不乱”、得“理一心不乱”。所以这个意思很深,“最极圆顿之殊胜净土法门”。

  【但以此乃超情离见。】

  “情”是情识,最难断的,我们叫“感情”。母子之情、兄弟之情最难断,要超越。

  “见”是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想法、看法,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要把“情见”放下。

  【不可思议难信之法,众生情执深重,信不能及。】

  为什么不能相信?虽相信,半信半疑。从哪里看?章嘉大师早年给我一个标准,这个经你学了,你懂得多少从什么地方看?从你做到多少。你没有做到,大师说你没懂;如果你懂,哪有不做的道理?!你能做到十分,你懂十分;你能做到一百分,你懂一百分;你没有做到,你根本就没懂。这个标准好,我这一生得受用,绝不自以为我懂了。

  净土法门,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第一个介绍给我的忏云法师,我在他茅蓬里面住了半年,我半信半疑。第二个人是李炳南老居士,劝我修净土,言辞非常恳切,我很感恩他,我还是不能接受。

  我学佛大概三十多年,将近四十年,我讲过《楞严》,讲过《法华》,讲过《华严》。在华严会上,有一天突然想到,我们最尊敬的菩萨文殊、普贤,他是学什么法门成就的?《华严经》我还没讲完,前面没讲到,《华严经》往后面翻,在《四十华严》第三十九卷看到了,文殊、普贤统统都是修念佛法门求生极乐世界成就的。我看到这个经文,寒毛直竖,怎么会有这种事情?然后才想到经里头所说的,文殊、普贤二大菩萨率领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极乐世界去参拜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求教,我这才相信了。

  这相信,回过头来对李老师非常感恩,李老师过去多次劝我那是根,《华严经》上文殊这是缘,因缘具足,我接受了,我才相信。

  大前年我八十五岁,那个时候讲《华严》,虽然没讲完,不讲了,真的把大乘放下,法尚应舍,真的舍了。这一生还有余年,专修这个法门,专弘这个法门,其他一切经我都不讲,请我讲经都讲这个。为什么讲这个?这个法门究竟方便、最极圆顿、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各个人得真实利益。纵然你不相信,也给你种善根,种的是无上的善根,好!海贤这样给我们一表法,我们的信心坚定,决定再不会动摇。

  正因为众生情执深重,信不能及,所以在:

  【发起序中,深入证信。共计五重。】

  这“五重”念老都给我们列出来了。

  【第一、世尊放光现瑞证信。第二、阿难欢喜启问。阿难之问有两要义:一者,阿难见佛放希有之光,必是住奇特之法、导师之行、最胜之道。但此法此行此道,必是佛佛相念,而非其他。】

  这些话的意思要搞清楚。阿难是看到佛放光,光太稀有。他是佛的侍者,佛每次放光他都看到,从来没有看到今天放的这个光,这个太稀有!心里想着佛为什么放光?肯定是佛佛相念。佛佛相念是真的,不是假的,没有一尊佛不念阿弥陀佛。同样的,阿弥陀佛也念阿弥陀佛。那什么意思?原来阿弥陀佛是自性佛。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可以说是一切诸佛如来共同的名号。所以念阿弥陀佛所有佛全念到了

  你想想阿弥陀佛这一句怎么讲法?全是从梵文翻过来的,“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无量佛,无量!

  所以佛给我们解释“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表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无量光”代表十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总名号,所以念它全念到了。佛的德号,这里面包含佛的法,所修的法、所行的法、所证的法、所教的法,全部都在这一句佛号当中,你全念到了

  阿弥陀佛第一个是自性佛,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把它扩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诸佛无量无边功德都在这句佛号当中。所以佛佛相念才有这样殊胜的稀有之光,这是“奇特之法、导师之行”。

  “导师”,能够导引一切众生一生成佛,这叫“导师”。只有这个法门,“最胜之道”就是净土,“信愿持名”往生净土这个道,这条道路。但是此法、此行、此道怎么完成的?佛佛相念,不是其他法门,真正是稀有之法。

  八万四千法门像一棵大树一样,是枝叶,阿弥陀佛是树根,找到根本,所有树叶都在里头。找到树叶,没有找到根本,那还差很远;找到根本,全部得到。找到枝叶,你只知道这一枝,别的枝不知道。

  【二者,阿难何能问此妙义。】

  阿难看到这光,为什么会问得出来?

  【正表阿难本是德遵普贤、从果向因之大菩萨。会中纯一无杂,演说圆音,今正是时。会众殊胜,正表妙法希有。】

  念老说得好,这个法门是“纯一无杂”,净土法门。“纯一”是什么?是一乘法

  像《法华经》上所说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换句话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示现在六道、在十法界,教化这一切众生用什么方法?就是用《无量寿经》这个方法。附带说其他法门,那是对这个法门不相信的,佛才说,那些都是枝叶。如果你能够相信、能够理解、能够发愿,佛决定不会?嗦

  像海贤这样的善根、这样的福德,老和尚高明到极处,只教他纯一无杂“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他念了九十二年。他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这一句佛号;念到一定的时候,他什么都知道,是他不肯说。这个表法的意思很深!

  我们的心不能纯一无杂,对这个法门接受的就很少,利益小,不是多,真实利益,虽然少,它是真实,也非常可贵!那有时间,知道了,要加深、要加大、要发大心、要发大愿,希望在这一生成就,不要等到来生,那就是“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你就成功了。

  世尊在今天时节因缘成熟,也就是说这一会当中有不少的菩萨、声闻、天人能相信这个法门、能接受这个法门、能发心求生净土,缘成熟了。佛说这个法门比说任何一部经典都欢喜、都快乐,因为说其他的法门度一类的众生,说这个法门普度,上至等觉菩萨,下到地狱众生,统统得度。你才晓得这个法门真正“畅佛度生本怀”,欢喜到极处!

  像老和尚遇到《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本书,阿弥陀佛交代他,遇到这本书,你的表法功德圆满,佛就接引你往生,无比的欢喜、高兴!在这个世间做好榜样做了九十二年。我们看清楚、看明白,跟老和尚学习决定没有错,那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帮助我们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究竟圆满成佛去。

  下面“第三重证信”:

  【第三重证信,则是世尊赞叹此问之功德难思。佛说:当来一切含灵,皆以此问而得度脱。一语道破净土法门所以兴起之真因,故本品名为《大教缘起》。】

  阿难问,问的功德大。不问佛不讲,一问佛就得要讲法。阿难是代表一类根熟的众生,欢喜这个法门;这一个法门统摄一切法门,这个名号普含一切诸佛名号,显示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智慧不可思议,名号德能相好不可思议。阿难如果不知道,怎么能问得出来?!

  阿难形相上是初果须陀洹,实际上至少也是等觉菩萨应化而来的。正是大经上所说,“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释迦牟尼佛发愿到这个世界上来度众生,一千尊佛陪着他一起来,像唱戏一样,释迦唱主角,他们这些人唱配角。“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圆满这无比殊胜庄严的法会,令一切众生看到、听到,没有一个不得度的。这是“大教缘起”。

  【第四重,佛告阿难,如来之所以出兴于世者,只为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佛应化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就为一桩事情,把“真实之利”带给大家。这个“惠”就是布施、就是给予,这是真正的恩惠、真实的利益

  【云何惠予。】

  用什么方法来恩惠大家?

  【唯赖弥陀愿海六字洪名。】

  “弥陀愿海”是指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总归一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里面圆满具足四十八愿,一愿都不漏掉。

  四十八愿展开就是全部的《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展开就是全部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展开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南无阿弥陀佛全包括了。

  于是我们就晓得,我们的念头什么念头最好?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最好,世出世间找不到比这个念头更好的念头,找不到了。

  言语,什么言语最好?“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言语最好,念头当中第一念、言语里头第一语,这很少人知道。

  真正知道的人,海贤老和尚,所以他的念佛是分秒必争,一秒钟可以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一秒钟他不肯放弃,放弃那一秒钟是杂念,念念都是阿弥陀佛。

  念六字、念四字都一样,你喜欢念六字行,喜欢念四字也行,无量无边殊胜功德,为什么不修?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少造业障,多修一点功德,积功累德,求生净土,你用什么方法积功累德?念佛。

  念佛的功德,海贤老和尚表演给我们看,三年一句接着一句,没有丢失,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就感得佛来送消息给你,你见到阿弥陀佛,有人见到极乐世界,信心坚定,再不会动摇。

  一直念下去,三年到五年“事一心不乱”,再三年到五年“理一心不乱”。所以证得理一心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大概在什么时候?十年到二十年就毕业。毕业之后还不走,那就是受阿弥陀佛的嘱咐、阿弥陀佛的拜托,你留在娑婆世界做好榜样给初学的人看,不学的人看到你想学了,生起信心;已经学佛的人看到你,知道怎样修行能成就,帮助阿弥陀佛接引大众。

  海贤老和尚四十岁之前成就自己,四十岁以后七十年度众生,做好样子给人看,他所做的都是对的,没有一桩事情是做错的。你看他有一桩事情,电工收电费这段故事。他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这个月的电费跟上个月比多了这么多?那当然是贪污,假帐。老和尚提出这个问题,这收电费的人没有跟他说话,打他两个耳光。老和尚把钱赶快掏出来给他,他要多少给他多少。这个事情他又没做错,旁边人看到都不服气,想找这个电工跟他评理。老和尚说:别了、算了,度量要大,学佛的人要能忍耐,能忍自安。这一般人不能忍受,他全能忍受。吃亏上当不喊冤枉,若无其事,也就是根本不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的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叫“佛门弟子”、这叫“弥陀弟子”为什么?世间假的,各人造业各人受报,丝毫不爽,何必要争?做出好样子给人看

  我们相信这个电工回去,一定有一天想起来感觉得惭愧,对不起老和尚,那么大的年岁,这欺负人,这个罪多重!这都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地方。

  佛度众生就用这句佛号,这句佛号意思深广没有边际,因为它确确实实总摄无量无边的法门。阿难这一问,佛就为大家演说。这个法真的“希有难逢,如优昙花”,不容易见到,“当来一切众生,全赖阿难之问而得度脱,故佛赞阿难以证信”,这第四个意思。

  【第五重,世尊深知此实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晓喻众生曰:如来觉智难量,神通无碍,定慧究畅,于法自在。世尊所说,真实不虚,万勿轻疑,但当仰信。】

  这几句话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能信、能接受、能依教奉行,是大智慧的人、大福德的人,为什么?他这一生成佛了

  不是大智慧、大福德肯定有怀疑,叫半信半疑,他不能够依教奉行。他会讲给别人听,他自己做不到,什么原因?善根福德不足。怎么样把它补足?老实念佛就补足,很快就补足

  像海贤老和尚那样子,一年、二年、三年就补足。为什么?你现在真正晓得什么是大福德、什么是大智慧、什么是大因缘?南无阿弥陀佛。只要把这句佛号抓住,念念不忘,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很快你的善根福德因缘全补足要修别的法门,要去补,太难太难了,你要做多少桩好事?人家做一万件好事、十万件好事,不如你念一声阿弥陀佛。为什么别人不干?不相信。他要相信,真得到了

  袁了凡先生做三千桩好事才能把命运改掉,做一万桩好事才能延年益寿,他不知道,如果是念阿弥陀佛那更不得了,他的福报增长十倍都不止。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要能够理解,句句是真话,佛知道。

  我们一定要晓得,“如来觉智难量,神通无碍,定慧究畅,于法自在”,佛所说的一切不能不信,不信就错了。所以念公在此地劝我们,“世尊所说,真实不虚,万勿轻疑,但当仰信”,“仰”是恭敬,一定要相信。我们愚痴,烦恼习气很重,事实真相不了解,但是只要是世尊说的,我们就不怀疑。

  【是乃喻示我等,佛是果觉,我是凡夫,焉可以凡夫愚昧之分别心,妄测如来圣智。】

  所以:

  【但当信受,必满所愿。】

  这个“所愿”就是我们求生极乐世界必定能满我们的愿望,我们要相信、要接受,可不能怀疑。

  底下一段:

  【由上可见,经之序分,全为证信。本经小本之宗。】

  小本是《阿弥陀经》。

  【?益大师指为信愿持名。】

  世尊为我们讲这个法门就这四个字,一定要相信,一定要愿生净土,一定要念佛。不念佛,你念什么?念别的都造业,只有念佛能成佛。希望我们从此往后,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世出世间一切法全放下。

  我这多少年来讲“四弘誓愿”,我都告诉大家,“四弘誓愿”我只落实前头两条,“众生无边誓愿度”,我发这个愿;“烦恼无尽誓愿断”,用什么方法断?念阿弥陀佛就断了。阿弥陀佛里头没有烦恼、没有习气,一心念阿弥陀佛,一切烦恼都会断掉。

  贤公念佛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断“无明烦恼”,我相信在四十岁之前,多痛快!多稀有!二十岁到四十岁,二十年当中问题解决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不难!谁肯干,都能得到。

  佛法不吝法,希望个个都成佛,没有嫉妒障碍。

  “信愿持名”是“行”,这叫“三资粮,缺一不可。

  【而信居首,其要可知。】

  “信”摆在第一,有怀疑就不能成就。

  【序分中先说此经之本,乃真实之际。】

  这是这部经的根本,乃真实之际,所以可信。

  【本经之用,乃广惠众生以真实之利。】

  “信愿持名”的利益无量无边际,真实的利益,所以你应该要相信。

  【何谓真实之际?】

  下面给我们个解释:

  【正如莲池大师《疏钞》中,所开口便道者: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这就是“真实之际”。这些话是形容,这是“真心”,是我们自己的“真心”。

  “真心”灵,我们今天讲反应非常敏捷;“明”是智慧;“洞”是洞察;“彻”是彻底究竟,这对什么?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

  自性起作用,自性本有的,它的样子“湛寂常恒”。“湛寂”是不动,“湛然”、“清净”、“寂灭”,没有一个妄念

  我们常常介绍给同学,提醒同学:“自性”是什么样子?不起心、不动念就是自性起作用。起心动念是阿赖耶起作用,阿赖耶是迷。我不用妄心,我用“真心”,“真心”是觉,“本觉”、“自觉”,“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它起作用就是“大觉”

  下面还是形容这两句话,“非浊非清”,“浊”是染污,“清”是清净,它有没有被染污?没有。惠能大师见性,头一句话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个“清净”就是此地“非浊非清”。“浊”跟“清”是相对的,没有“浊”哪来的“清”?!没有“清”哪来的“浊”?!它是相对的。

  自性里头找不到一法是相对的,没有,所以它也没有背、也没有向,它是一体。所以无佛也无众生,佛是“觉”,众生是“迷”。

  “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迷、悟。它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是“真心”。佛完全明白,为什么?所有障碍他全放下。

  我们今天有障碍放不下,所以没有见到真相。我们要努力去放下,放下之后真相大白。所以“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无法想像,无法说明,你说不清楚,你想像不到,这就是“自性”。

  【故知真实之际,即当人之自性也。】

  “当人”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

  念阿弥陀佛念谁?念自己的自性,念自己的“真心”,自己的“真心”就是阿弥陀佛所以念佛不迷信,这个道理要懂。阿弥陀佛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自性,念阿弥陀佛是念自性佛,不是念他佛。他佛、自佛这就是分别、妄想,是一不是二。也是一切众生的自性,诸佛如来的自性,蚊虫蚂蚁的自性,饿鬼地狱的自性,同一个自性。会产生这么多的差别现象,都是迷悟浅深不一样。把迷统统放下,然后就是完全相同,常寂光就现前,能融入常寂光就是成佛。

  下面这一句:

  【何谓真实之利?《疏钞》又曰。】

  我们把这句念下去:

  【澄浊而清,返背而向;越三?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佛说阿弥陀经》欤!】

  《疏钞》是莲池大师注解《阿弥陀经》,注得非常详细,完全用《华严经》来解释《弥陀经》,义理很深。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微信号名称【净宗经教网EDU】;微信号:【CNfotuojiaoyu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 静修捷要报恩谈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