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新闻
·新闻 
·讲经菁华 
·本网视角 
·走出学佛的误区 
·学佛必持戒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9集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12-30 07:08:30
关键字:2014净土大经科注,净土大经科注,细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细讲,无量寿经,净空法师讲无量寿经,第四回
【 点击数:3778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净空法师 2014年9月22日 讲于 澳大利亚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三十八页最后的一行,科题:

  【庚二、利他德。分四。】

  下面第一段:

  【妙行显实。】

  在前面的一段最后的一行,有两句话非常重要!那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们,得阿弥陀佛本愿(就是四十八愿)威神的加持,出现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于一念顷遍游佛土。这一句很重要!这个境界我们知道,最低的阶位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这些人确确实实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世尊三十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为我们示现的是这个境界;在中国大家都知道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也是这个境界

  我们很幸运,确实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也是不可思议,能够在现前这个时代看到海贤老和尚,海贤老和尚一句佛号也是这个境界,在净土宗叫“理一心不乱”,就是“教下”的“大开圆解”,“宗门”的“明心见性”。用的术语不一样,境界是相等的,完全相同。

  我们虽然没有亲自看到海贤老和尚,他是去年年初往生的,二0一三年一月,距离我们很近,我们知道这不是假的,是真的,一百一十二岁。我们看到他的《永思集》,看到他的光碟,他来为我们作证,证明什么?第一个,证明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他跟阿弥陀佛常常见面,接受阿弥陀佛的嘱咐,让他留在世间表法;换句话说,他要不是为表法,他早就往生了。这个表法就是坚定我们的信心、坚固我们的愿心,我们的“信、愿”再没有怀疑了,为我们示现这一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无法想像。

  我们知道贤首国师有一篇文章叫《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过去我们学过两遍,用《还源观》上“六门”:“一体、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观”,来看贤公老和尚九十二年的修行,相应,句句都相应这个住世表法功德无量,让多少对经教、对学习存有怀疑(怀疑是最大的障碍),看到他一生的行谊,我们的疑惑拔除了。

  前面说的“自利德”,今天我们要学的“利他德”。

  “利他德”里头分四科。

  第一科:

  【妙行显实。】

  着重在“实”这个字,真实。

  我们看经文:

  【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超过世间诸所有法。】

  念老在这段经文里头为我们做了详细的开示,就是注解。

  我们看他的注解:

  【得佛辩才。辩才者,善巧宣说法义之才能。】

  这里边最重要就是“善巧”,特别是“善”,这个“善”是赞叹词,不是善恶的“善”,赞美他、赞叹他说法利生这种才干。

  佛法,世尊在大乘教里面提醒我们,有“了义”、有“不了义”什么是“了义”?佛说的一切法都没有意,完全是从自性里面,众生有感,佛性有应。佛性就是自性、就是法身。自性圆满具足无量智慧,所以智慧不是从外来的,外面没有智慧,智慧是从自性里面出来。惠能大师开悟时候所说的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世尊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能大师所说的“具足”就是这句,具足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的、相等的智慧、德能(道德能力)、相好,都是究竟圆满的,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德行、究竟圆满的能量、究竟圆满的相好。

  相好到什么程度?像《观经》上世尊为我们介绍弥陀报身,身有八万四千相(不是三十二相,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个随形好放八万四千光明,每一个光明里面有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在那里做佛事。“佛事”就是讲经教学没法子想像,报身,报身里面现整个宇宙。用佛法的术语来说,遍法界虚空界在哪里?在报身里面相好的一分,里面完全显示出来。这桩事情到极乐世界就证明了,为什么?完全享受到了,你得到了。

  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法门在八万四千法门里,在无量法门当中,是一个最特殊的法门,它很容易让你证得“无上菩提”,非常容易!但是它很难叫人相信,为什么?没有一个法门是例外的,为什么你例外?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需要断烦恼证菩提,烦恼不断,你决定不能提升。从第一道门槛,小乘初果,大乘十信位的初信位菩萨,一定要断见思烦恼里面的见烦恼。八十八品见惑,世尊在教学方便起见,把它归纳为五大类,说话就方便了。

  “八十八品见惑”分五大类:

  第一个,“身见”:执着身是我。

  第二个“边见”:二边对立,不知道万法是一体,产生“边见”。

  第三个,“见取”跟“戒取”,我们中国人叫“成见”,某人成见很深。

  “成见”说两个:

  一个是“果”上的“成见”??“见取见”;

  一个是“因”上的“成见”??“戒取见”;

  第五个,不属于上面这四大类的,所有一切错误的看法总归一类,叫“邪见”,不是正知正见。

  这五种“见惑”断掉了,就是《金刚经》上前半部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真正入佛门,虽然是小小果,初果、初信位,他是圣人,他不是凡人然依旧在六道里面,没出六道,但是他在六道里头有期限的,就是天上人间七次生死,人间寿命到了生天,天上继续修行,天上寿命到了又到人间来,他不会堕三恶道,他也不会变成阿修罗。

  人间寿命短,天上寿命长,七次往返要多长的时间,我们不敢想像,太长了。天就算忉利天,不再往上去了,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间一百年,他们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的寿命一千岁。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在忉利天不过一个多月,五十天,他的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五千年历史,忉利天五十天。这些我们都要有个概念,为什么?它能够帮助我们下定决心修净土,净土修成功了,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阿罗汉解决不了,辟支佛也解决不了,一定是四圣法界最上面的两层,佛、菩萨。真正解决的是佛,十法界的佛,天台大师六即佛里头称他为相似即佛,他不是真佛,为什么?他还是用阿赖耶。大乘的标准,用真心的是佛;用妄心的,最高的就是相似即佛。

  “六即佛”里头“理即佛”,从理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真的,没话说的。但是众生迷了,这个迷产生障碍,你自性的性德不能现前,你有跟如来一样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不能现前,你现在所过的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日子。理上是平等的,事实上不平等,六道凡夫。所以必须要有修德,才能把我们慢慢的向上提升,要真修。

  “修”是修正,修正什么?修正错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言论、错误的行为。错得太离谱了,我们自己完全不知道,都以为自己想的是正确的,做的是正确的。如果不是佛出世,佛为我们把这个详细说明,讲解透彻,我们慢慢觉悟了,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真错了,不是假错。

  从错误回过头来,这叫修行,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论、行为“戒定慧三学”就是这三桩事情,“戒”,修正我们身的行为;“定”修正我们意的行为;“教”,修正我们言论的行为。这三个字都不可思议,三个字其广没有边际,其深没有底,因为它称性,完全是性德,佛法的妙就妙在此地。所以佛说的这个经教没有意思,佛一生没说过一句话,谁要说佛讲经说法这叫“谤佛”,这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这是真话不是假话。

  佛为什么能出世?佛没有出世,是你有感,他自然有应。你有问,他自然有答;我们行为做得不对,他自然现一个持戒的相,来帮助我们纠正。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所以佛经字字句句没有意思,你要去学习,那它就现无量的意思,跟性德完全相应。

  “性德”在不起作用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所以真心常常用“空”这个字来形容它。“真空不空”,“真空”是讲的心、心性,为什么“不空”?它能现,能现万法能大师末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它能生、它能现;没有缘它不生、它不现,那就是“空”。

  “空”不能说它“无”;“现”,不能说它“有”,它能现万法,所现的万法?那不住,相似相续。《楞伽经》里面所说的,“自心现量,不断之无”,不断是相续相。为什么不说它相续?因为它前面那个相跟后面相不是完全相同的,完全相同才能说相续,不相同,念念都不相同。

  一个念头存在的时间多久?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也就是一秒钟,它生灭的次数是二千一百兆。就在我们眼前,从早到晚一分一秒都没离开,我们完全不觉,完全不知道,迷在其中。要是明了了怎么样?明了你就开悟了。为什么?你不执着它了,你晓得相是假的,相是?那生灭。这个?那是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这是“诸法实相”。

  无论是念头(起心动念)、是分别、是执着,这是心理的现象,外面是物质的幻相,“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尘”,“六根”、“六尘”、“六识”统统都是在这个高频率波动之中所产生的,所以“妙有非有”;“妙有”,无中生有,那个“无”是“自性”。

  真正认识“真相”,心清净了,为什么?放下了。所以古大德教我们“放下就是、放下便是”,只要你肯放下,放下之后,放下虚幻就用的是“真心”。“真心”在哪里?放下“妄心”,“真心”就现前。

  “真心”不生不灭,“真心”永远没有失掉,像我们电视屏幕一样,永远没有失掉。妄心是屏幕上的画面,阿赖耶所变的,所变的相?那生灭。我们现在看的电视,这是最先进的,数码,一秒钟生灭多少次?一百次,我们每天看电视,一秒钟一百个生灭。那我们现实的环境,一秒钟多少个生灭?是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这真相,“常作如是观”,这人也能开悟。

  “六根”在“六尘”境界上,看的假的、听的假的,闻到的、接触到的全是假的;能接触,我们的根身,所接触外面的六尘,没有一样是真的。“真”的不生不灭,自性是“真”的,自性不生不灭,跟我们现在的幻相揉合在一起就像我们电视屏幕一打开,我们在看电视,真妄都现前,屏幕是真的,色相是假的,假的不碍“真”的,“真”的也不妨碍假的,同时起作用。“真”的永恒不变,“假”的?那?那在变,决定没有办法掌握住的。从这里慢慢我们体现“性德”,真正是玄妙不可思议。

  利他,“身口意”三业,心里常常想着苦难众生,在六道里头迷惑颠倒,无量劫来不能超越,苦不堪言。看别人,然后回来看自己,回光返照,自己亦如是。为什么先看别人后看自己?别人的毛病容易看到,自己毛病不容易看到。所以看别人,回光照自己,就能把自己的问题统统发现出来,到底是哪里出了毛病就知道了。看佛菩萨、看声闻缘觉、看诸天、看善人、看恶人、看畜生、看饿鬼、看地狱,自己会开悟;开悟不了,迷得太重了,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太严重,很难回头。

  真能放下,细心去观照,《还源观》上,那是《华严经》上所说的,《还源观》这篇文章是修《华严经》的方法,文字不多,非常扼要,依照这个方法修行能够得华严三昧,修成功之后,华藏世界。确实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没有极乐世界那么方便,为什么?没有人加持你。

  极乐世界完全要投靠阿弥陀佛,全仗佛力,这个要知道。对阿弥陀佛感恩到极处,真的是他来救我,除他之外没人救

  释迦慈悲,把阿弥陀佛介绍给我们,我们认识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如来慈悲,异口同音也是把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诸佛如来称赞弥陀,“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赞叹到极处。佛没有私心,总是想把最好的给我们,但是你不相信,不相信再开别的法门引导你,开八万四千法门、开无量法门来接引你。到什么时候根熟了,什么叫根熟?你对于净宗、对极乐世界能信、能发愿,想求往生,这叫“根熟众生”根熟,佛就只教这个法门给你。你看海贤和尚根熟,他师父真正了不起,什么都不教,就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他老实、听话,乖乖的念了九十二年没拐弯,没有怀疑过,他成功了,而且成功非常快。

  师父交代他,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他也做到了。这种表法就是给我们现代人说的,开悟了如果你说,别人说你胡造谣言,妖言惑众,不但不听你的,可能还要伤害你、还要判罪,你妖言惑众,扰乱社会治安,可以判徒刑。这就老和尚说的不能说、不要说,老老实实干你的本分事情。

  海贤老和尚的本分,种地,从小他就是在农田里面长大的,所以对于农耕他是专家,他虽然没有去学过农业,跟老人学的,没有一样他不会。特别是在这个年代,农耕好,可以帮助很多苦难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救济这些人,好事情。这是这个时代,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人家都欢迎你、都喜欢你,你给他们带来现前真实的利益。

  所以他九十二年的表法表些什么?那种善巧方便,细心去观察、去学习,利益无量无边。贤公有没有得佛辩才?有;有没有住普贤行?有。偶尔露一下,大家也没有猜疑,你问多了他笑笑,笑而不答。所以善巧宣说法义的才能,老和尚有善巧,真的,而且用身体,举止、动作,从这些地方显示,要会看、会听。

  【此则《净影疏》所谓,言能辩了。】

  “辩”是能说;“了”是明了。言能够辩了。

  【语能才巧。】

  “言”是一个字;“语”是一句话。说得非常恰当,简单明了

  【又《嘉祥法华疏》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

  “辩”,我们现在所谓的反应,现在一般讲反应很快,这是“辩”的意思。言语能应机,迅速应机,很快能应机,这叫辩才。

  《会疏》里头说:

  【言音开惑。】

  “开”是开示;“惑”是迷惑。一听明白了、觉悟了,这是“辩”的意思

  【随机巧妙为。】

  所以语言没有定法,完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无不皆出于圣智。三疏之中,此说为上。】

  此说是《会疏》,《净影疏》、《嘉祥疏》说法没有《会疏》说得好!《会疏》是日本净宗的祖师说的。

  这是解释“辩才”两个字的意思。

  下面又举《净影疏》:

  【谓如来得四无碍智。如来由无碍之智,兴无碍之四辩。】

  这是佛学名词,“四辩”、“四无碍智”,佛学字典都查得到。很难得,念老把“四无碍辩”节录在此地。

  第一个:

  【义无碍辩。】

  “义”是义理。

  【谓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

  “了”是明了;“知”是觉知。一切诸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义理都通达明了。这个我们就晓得,我们看起来,有人说这做不到,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能够通达明了。

  今天科学家,这世界上都认为这是最聪明的人,能够把宇宙的奥秘他能给发掘出来。

  现在这些量子力学家,都是世间所谓第一等聪明人,他们从高深的数学发现问题,然后再用科学的技术去解答、去证实。所以科学第一个是要怀疑,不怀疑就不能发掘问题。科学家提出个问题,“物质”到底是什么东西?这对它怀疑,它到底是什么?然后再去发掘它,用科学仪器来观察、来证明。

  四百年,这个问题一代一代接着来追踪研究,到最近这二十年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明白之后,告诉我们的结论是什么?“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说真话,这个世界上决定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的存在。“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念头”波动产生的幻相。跟佛法相应了,佛法说“色由心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它全部证明了

  他们费这么大的力气,一代接一代,搞了四百年才搞清楚,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讲清楚、讲明白了,比他讲得还清楚,科学家佩服大乘佛经。

  佛怎么知道的?佛没有用科学方法,没有用数学,也没有用任何仪器,佛用禅定,内功。唯有向内用功,不要向外,向外就是科学、就是哲学,向内这是佛学、神学,它向内的。向内最重要的信心,决定不许可怀疑。

  “向内”是找自性,佛跟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目的是什么?明心见性。《大学》里面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句话把宗旨说出来了,“大学之道”学的是什么?在“明明德”。“明德”是名词,就是“本性”、“真心”、“法性”。佛教名词很多,中国古人说“明德”,“明德”现在不明了,我们迷了,我们要学,学怎样把“明德”再找回来,所以“明明德”。上面那个“明”是动词

  只要“明德”了,明心见性,“亲民、止于至善”那是自然的事情,法尔如是

  “亲民”是什么?就是佛家讲的“大慈大悲”。以大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待人民,那就是佛菩萨,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止于至善,佛经上讲的善巧方便。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把中国本身的文化提升了。

  “明德”是自性的“体”,本体,里头本来就具足无量智慧、德相,“亲民”跟后面“止于至善”那是“用”,从体起用,“至善”,此地讲的无“碍辩才”。所以他了知一切诸法的义理,这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所以中国教学讲求悟,彻悟的人很少,大悟的人就不少了,大悟就很管用了。小悟,没有大悟,小悟。

  小悟可以说,自己在这一生当中生活得非常幸福、自在,决定得到的,自利圆满,利他有些办不到,但是自利是圆满的怎样他会圆满?他看破了,他放下了。像佛法所说的初果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他把身心世界真放下了,破了“身见”,我放下了;破了“边见”,所有一切对立都没有了,不存在了,整个宇宙跟自己一体,他有这个观念。他的人生很幸福、很自在,我们常说的“看得破、放得下”,他不会自寻烦恼,得真实受用。

  所以中国人都想读书,为什么?这种清净、幸福、自在,每个人都想得到。这个不分贫富贵贱,统统都能得到。得到之后,你命里头富贵,你会安于富贵;命里面贫贱他也安于贫贱。

  这个“安”很重要,安分守己清净心现前,日常生活当中,他没有大智慧,有小智慧,换句话说,他不造业,他懂得积功累德,他知道断恶修善谚语有所谓前生修得不好,我知道了,好好修这一生,来生就好了

  人不是一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他明白这个道理。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绝对没有说没有因,他得的富贵果报,没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修自己的因,自己的命不好可以修。

  像了凡先生,他的命是不怎么样,但是遇到云谷禅师,教他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命运就改了,寿命都延长了。他没有求长寿,他命中寿命五十三岁,他七十四岁走的,延长二十年;命里没有儿子,得一个好儿子,第三代好,他儿子生了六个儿女,所以马上就变成大家庭了,很热闹

  他自己的一生,做官做多大的官?是一个知县,县长,四川很小的县分,他在那里做县长。没有功名,功名像现在的学位一样,他只有秀才,没有举人、没有进士,这命里没有的断恶修善求功名,结果考中举人、考中进士,这命里没有的。没有儿子,有儿子了,孙子辈有六个。他做官,做宝坻的知县,宝坻直接属于皇上管的,这地位就高了,好像现在直辖市市长这都是说明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一昧只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就行了,然后看你的回向、看你的愿望,我想干哪一行,一定很顺利。

  你没有修功德,佛法里头讲的善根、福德、因缘你要没有修积,干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好事干不成,坏事也干不成。

  坏事也是前世修的,前世不修,你命里头没有。譬如做官贪污,你贪得的财富你命里有的,如果超过,超过会出事情,祸害就来了。你命里有多少财富,古人对这个东西相信,现在不相信,现在认为都是我有本事,不相信因果、不相信积德,认为功名那是争来的,竞争、斗争,是这么得来的。竞争、斗争还是有个命在,命里没有,你斗不过别人,你争不过别人。这是事实真相,世间的事实真相。

  “义无碍辩”一定是明心见性,他对于一切诸法全都明白了,为什么?见性了。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都是自性所生所现,你见了性,对于一切法不可能不知道,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全通达了。海贤和尚是师父交代的不准说,如果师父要跟他讲的是明白了就可以说,那他是一代真正的大师,他说法如同佛说的,他没有障碍。像惠能大师一样,无论什么经论,你向他去请教,他统统讲给你听,你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这是我们晓得环境不一样,释迦牟尼出世那个时候,印度的环境允许他以佛身出现在世间。

  惠能大师出现在唐朝盛世,五祖给他印证之后,当时社会环境,他没有地位、没有背景,所以五祖忍和尚叫他去避难。他到猎人队里头,在那个里头藏身十五年,替猎人看守猎物,为猎人服务。十五年,大家对这桩事情渐渐淡忘了,他出来了,禅宗兴旺起来了,世尊的像法,续佛慧命。

  我们现在距离能大师一千多年,现在社会人的观念跟从前完全不同了,以前有基础,多多少少都有扎根的教育,有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现在全没有了,再要兴旺起来,你就知道多困难!

  用什么能兴?一定要得到祖宗的庇佑,三宝的加持。如何能得到?真修真干。假的可以骗人,不能骗鬼神,不能骗佛菩萨,这个道理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

  发真正的菩提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提心”。以真诚处事待人接物,别人欺骗我不放在心上,我不欺骗人,你才能感化别人,才能建立道场。

  道场不是形式,是自己的德行、是自己的智慧、是自己的辩才。

  一:“义理”,这是“无碍辩才”的根。

  二:【法无碍辩。谓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

  这个就是读书,彻悟的人全通了,一样得到四样全得到。彻悟不容易。小悟、大悟就是要读诵,广学多闻。

  “广学多闻”有个原则,古人讲得很好,“不能自度要想度人,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所以一定先求自度,有自度的能力就有度人的善巧方便

  “自度”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走“戒定慧”这条路,这条路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走的一条路,没有例外的。我们要记住,走老路,前人走过的路,不会有差错;不走他的路,自己新开辟一条道路,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净土宗来说,真正念到自己有把握往生,你再度化众生放心,为什么?我有我的去处,外面境缘不会障碍我。

  《华严经》,贤首国师教我们“五止、六观”,那就是“戒”。

  “五止”:

  第一个,“离缘”。境界为缘,不能攀缘,随缘不攀缘,攀缘跟那个缘就结上了,那个东西是六道轮回的果报,善缘三善道,恶缘三恶道。要离缘,不受境界影响,如果受境界影响赶快走。

  第二个,绝欲。绝”是断绝;“欲”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七情五欲要把它断掉。

  第三个,用现在话说,海贤老和尚常说自然的好,什么感应稀奇别求它,离它远远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好,法尔如是。

  第四个,“无念”。

  第五个,“非相”。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念,念佛人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看到的、听到的统统不要放在心上,你的心没有受染污,你的心没有障碍,你的心清净,你的心平等,“清净、平等”就“照见”,那跟佛菩萨一样境界,“照见”。

  我们现在不是“照见”,我们现在黏上了,眼见色,眼跟色黏上了,心就被染污了;耳闻声,被音声黏住了。六根脱离不了六尘,被六尘污染、被六尘障碍,生生世世搞六道轮回,善业的力量大,三善道受报;恶的力量大,三恶道受报,搞这个东西去了。所以这“五止”是“戒”。

  “六观”是看法,佛怎么看这个世界,菩萨怎么看这个世界菩萨看这个世界“万法皆空”,“真空观”,这个“观”比什么都重要,这个“观”能见性。“真空不空”,它遇到缘现相,现什么?现“万有”,能生万法。“万法”是“妙有”。

  “妙有”是什么?有而非有,不是真的。“妙有”里包括佛法,佛法也是相,佛法也是“妙有”,所以佛教给我们,我们用佛法,心上不要被它染污,你要有执着,佛法染污你;你要有分别,佛法会障碍你。

  所以马鸣菩萨《起信论》上教给我们学佛怎么学?

  “不要执着言说相。看经文不要执着文字相。文字是言语的符号,我们要用它,不受它的害,执着就受它的害了,分别也受它的害了,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平”是平等心;“常”是清净心,去学佛。

  “不要执着名字相。”名字是佛为教学方便而假立的,正是老子所说的“名可名,非常名”,名字不是真的,是人给它命名的。

  “不执着心缘相。”心缘,你听了之后、你读了之后,想到它这什么意思,它没意思。我们都有个毛病,读了会想它的意思,不是它的意思,我们的意思,被它引出来了,这就是凡夫。佛菩萨心里空的,如如不动,怎么引也引不出来。我们别人一勾引,你看欢喜,马上就笑了;不欢喜,脸上脸色又挂出来了。这是什么?这是你随着外头境界转,都不许可。所以读经,读经目的在哪里?把妄想读掉。不读经打妄想;读经,心专注在经文上,妄想慢慢就离开了,用意在此地,我们去研究经里意思不就又打妄想了吗?所以佛告诉我们经没有意思,你要用它的话,它有无量义。这个我们明?,你看一部经自古到今,古人给它做注解,大概《金刚经》的注解最多,有几百种注解,那就是几百种的意思。我们都可以参考,统统不能执着,执着就上当了,就错了。

  《起信论》这三个方法妙绝了,离言说相,包括离文字相;离名字相,名词术语;离心缘相,只是去读它,根本不要想它什么意思。有时候意思自己出来了,这可以,这感应,也不必去把它记下来,用不着。心愈清净,这个现象愈多,清净心生智慧,佛经会把你智慧引发出来。六道凡夫,会把你烦恼引发出来。可见得,同样读的一部经书、一部论,每个人感受不相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随着你的心清净、平等的程度反应不一样。它有无量义,所以愈读愈欢喜,天天有悟处,天天看到不同的,这样你才会对于经典佩服得五体投地。世间的典籍做不到,佛法它做到,大小乘经典都这样的,这妙不可言。所以法无碍。

  第三:

  【辞无碍辩。】

  “辞”是言辞。

  【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故。】

  佛法讲堂这个演讲,从前李老师常说这叫“大讲堂”。这“大”是什么意思?跟一般学校不一样,学校讲堂的听众,学生程度整齐的,小学讲堂、中学讲堂、大学,它整齐的,你好讲。大讲堂是什么?这里面的听众程度不整齐,有小学的、有中学的、有大学的,你要讲到个个人都听懂,个个人都欢喜,这可不是容易事情。对小学,要浅说;对那些真正在做功夫的要深说,所以浅深搭配得非常巧妙,深处有浅、浅处有深,这就不容易,佛门的高僧大德都有这一套。是不是他学来的?不是的,学不来的,学只能学一个方圆,不能学到巧妙,巧妙是你的性德,性德是真诚心流出来的,真诚与性德感应;没有真诚,与性德不感应,与阿赖耶感应这是佛法所说的赞叹如来说法,能令众生个个都能理解,都能生欢喜心,都能得真实受用,我们讲的是心灵上的感应。

  第四:

  【乐说。】

  “乐”是喜欢、爱好,喜欢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来给人看,这是演。他看了之后,他有疑问来向你请教,你能够把它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让他真的听懂了,他有感受了,他想学了,这叫“乐说”。

  【谓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

  根性不相同,说法确实不是一个容易事情。我们讲了一生,从来不敢说“为人演说”,不敢。什么样心态?做学生的心态,下面听众都是我的监学,都是我的老师,我在这里做学习心得报告,抱这种心态。为什么?按照古人的标准,我们今天上不了讲台,古人标准是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才能升座讲经,你才能着述经论,这都是我们做不到的。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听老师讲经,从来没有一个念头“我要上讲台”。

  我从埔里忏云法师的茅蓬,离开之后到台中亲近老师,老师收留了。刚好台中莲社成立一个经学班,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开班教学才一个月。台中的班,一个星期上一次课,三个小时,每个星期上一次课,所以一个月大概我是四次没听到,前面四次。第五次的时候,老师就叫我去看看,我不敢,老师说你去看看,我说好,我跟老师一块去看。上课的时候我坐在最后一排,我看老师他教学。我看到一个老太太,老居士林看治,我记得我那一年三十一岁,林看治大概六十出头,她的孙女都在小学当教员。林看治六十多岁,我们同学年龄最大的,程度小学毕业,我看到她这样子,我的胆子就大起来了

  再一观察,同学当中一半以上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的有几个,不多,大学毕业的没有,只有朱斐居士他念过大学,念过一年就休学了,李老师的经学班,程度就是这样的程度。

  用的方法是很笨拙的方法,就是复讲,老师怎么讲的,你上台就照他那个样子讲,不准增加,不准自己意思掺进去,漏掉没有关系,不可以再增加,最好是能做到不增不减,用这个方法

  老师告诉我,这个方法是自古以来世世代代相传的。古时候没有开班教学的,讲经的法师怎么培养出来的?听经,复讲。

  学讲经的法师,都坐在讲堂第一排正当中,跟老师面对面。你听这一座经,到第二天,你把老师这一个小时这一堂课,跟老师一模一样把它讲出来。长时间的薰修就行了,他就能上台讲。这样复讲的方式,我们的心里很踏实,不会把经讲错,错是什么?老师讲错,他负责任,我们不负责任;我们不依照他的方法去讲,讲错了我们自己要负责任方法是很笨拙,但是效果非常显著。

  我在那个班上我是旁听生,因为我最后去的,排列的顺序是按先后,我的名字在最后,要排到我的时候大概要等两年,二、三年之后才能排到我,所以我是旁听生。

  我的长处是记忆力好,我听老师讲一遍,一个星期之内,我上台去讲可以讲到九成,不会低过九成。这是学讲经的好材料,记忆力好、理解力好,他讲的我都能听懂。老师叫学生,叫他们上台讲经,一次是两个人,实际上两个人都是复讲,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个讲国语,一个讲台语,好像有翻译的,其实他们的讲稿是完全相同的。我在班上我有这个长处,就是记忆力好、理解力好,老师教一个,我在旁边全学会了,我上台肯定比他讲得好,信心十足。

  在没有出家之前,十五个月我学了十三部经,十三部经我都能讲,而且都讲得很好。所以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白圣法师他在十普寺办了个三藏学院,我在那里教一门课。我台中学的十三部经,在三藏学院里头,一个学期只能教一部,他三年毕业,六个学期我教了六部经,还有七部没用上。我这个心里头对于佛学院就真的很感慨,我在台中一个月学一部,你看十五个月我学十三样东西,在佛学院三年、六年都学不出来。

  所以星云法师邀请我去教学,佛光山刚刚开辟,办了一个东方佛教学院,请我去当教务主任,我在那里住了十个月,跟他意见不合,我不赞成佛学院,我说这个东西劳民伤财,教不出来

  他那个时候也有六个老师,我们三个出家人,还有三个在家居士,唐一玄居士、方伦居士,还有一个教梵呗的,也是一位在家居士,出家他一个、我一个、会性法师,我们三个人。我那个时候给他建议,他学生有一百三十多人,三个人一组,可以分成将近有四十个组的样子,一组专攻一部经,期限十年,十年之后,这四十多个小组打对折,就有二十多位法师出来,他们讲经绝不在我之下,十年之后,佛光山这些讲经的法师出来,佛光普照全球

  他不答应,不能接受,他说这样不像学校。我说学校培养不了学生,私塾能培养学生。他不能接受我的,我也不愿意接受他的,我就离开了。

  今年,前两个月,我在台南住了几天,有朋友告诉我,星云法师现在感到后悔正好那个时候,四十四年前,我们两个同年,那时候四十四岁,现在八十八岁,回想四十四年前,那个时候我们要是密切合作,他把我抓住,我一生在佛光山教学,培养不少讲经法师。缘不成熟,非常可惜!

  第二次的缘分就在新加坡,我们办短期实验班,办了五届。一届三个月,专学一部经,办得很成功。一届就学一部经,学生个个都能讲。我们那个时候希望这个办成功,我们有信心,我们就正式成立一个佛学院,也是缘不成熟,我也离开新加坡到这边来了。

  这边来了我劝大家,我们的光碟留下来的很多,同学们如果一个人专学一部,十年决定有成就。这十年过去,问题出在哪里?出在贪多嚼不烂,不能专攻,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这就不行。

  一定要发心做专家,不要做通家。学观世音就学《普门品》,我一生就专讲《普门品》。中国大陆有几千个县市,每一个县市讲一遍,讲一圈回来人都老了,一百多岁了。讲《普门品》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讲《弥陀经》的就是阿弥陀佛。一个地方讲经不要超过一个月,讲完再换地方,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讲,自己决定往生净土。无论哪一部经一门深入,自己都把它回归净土。净土法门广大,你看看“三辈往生”最后一段,慈舟大师判的一心三辈,那是什么?学大乘的人,甚至于学其他宗教的人都可以,只要你功夫成片,有这个能量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同学们一定要晓得,我在台中学经是“一门深入”,同时学两部经老师不答应的。

  我那一共三十多部小部经,我是听老师讲的,我一听就会。可是我主修的是《楞严》,老师讲一遍,我也讲一遍,他星期三讲,我星期四晚上复讲。我的听众六个人,三年如一日,我在这里扎的根,《楞严》扎的根。《华严》我听一卷,听老师讲一卷,第一卷,第一卷听了之后,后面我统统能讲得下去,所以是“一经通,一切经通”。

  “专”太重要了!我学《楞严》的时候,那个三年专在《楞严》上。不专不行,一定要专。

  接着看下面:

  【上表诸大士契于圣智。】

  这是根。“圣智”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

  【得无碍之辩才,善应根机,广宣妙辩,故曰:得佛辩才。】

  下面:

  【《甄解》复进一解曰:若依根本教,但说一字,亦为得佛辩才,传如来如实言故。不但此菩萨尔,凡夫说亦同诸佛辩才,赞扬佛慧功德,开化十方有缘而已。】

  《甄解》里头这段话意思很深。现在时间到了,正好它说到这里,说一个字也能得佛辩才、也能大彻大悟。

  海贤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真正是非常难得,他就一句阿弥陀佛,就在这一句佛号上。老师有法眼、有慧眼,能认识人。

  什么样的人是当机的?老实、听话、真干,这种人就是当机的人,他要遇到高人传他一个法,肯定要不了几年他就成就。没有成熟的人他心是动的,他兴趣是多方面的,他不知道在这个根本的德行上扎根,一昧想广学多闻,这变成障碍了,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真正深入一门,小部经很容易,自己一看就懂了,那是接引大众的,喜欢什么我就给你讲什么,有个十几、二十部的基础,这小部就没有障碍了

  但是大经是根柢,一定要在大经上下功夫,然后才能够贯通。要解行相应,学了要把它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自己真得受用,教人人家相信,人家不会怀疑。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微信号名称【净宗经教网EDU】;微信号:【CNfotuojiaoyu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 静修捷要报恩谈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