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新闻
·新闻 
·讲经菁华 
·本网视角 
·走出学佛的误区 
·学佛必持戒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8集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12-29 11:22:22
关键字:2014净土大经科注,净土大经科注,细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细讲,无量寿经,净空法师讲无量寿经,第四回
【 点击数:3133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净空法师 2014年9月19日 讲于 澳大利亚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三十七页倒数第七行

  【遍游佛土。】

  请看经文,经文只一句:

  【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

  【一念,指极短促之时刻,但其时限,诸说不一。】

  这些都是佛当年对大众所说的,为什么说的不一样?听众的程度不一样,善根厚薄不一样,所以佛每对于一桩事情,四十九年当中所说不尽相同。

  这些经文,上一辈的大德教导我们,我们要学佛、学经教,要以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上所说的方法、心态。菩萨教导我们:

  听经,一定要懂得不执着“言说相”;读经,文字是言说的符号,当然不能执着“文字相”。

  第二个不能执着“名字相”,名词、术语都是世尊教化众生假设的,执着就错了。一定要懂得里头的意思,不必斤斤计较这些文字。

  第三个不执着“心缘相”“心缘”是我看到这个,我想大概是什么意思,不可以。为什么?佛的言语,以后写成文字,全都是从自性当中流出来的。自性没相、无相,自性无不相,你才真正能够契入为什么不能看到文字,所谓望文生义?不可以,因为自性没有相,正因为它没有相,所以它有无量相;正因为它没有意义,它有无量义。要与性德相应,你才能够自性的智慧、德相慢慢恢复出来。

  到什么时候完全明了?到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见性之后一切通达。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意思?没有。为什么?见性的人,障碍自性的烦恼习气断掉了。

  总的来说,障碍自性的不外三大类:第一个“无明烦恼”;第二个“尘沙烦恼”;第三个“见思烦恼”。这些东西统统断了,统统放下。那心是什么?“清净、平等、觉”,我们经题上说的。

  “见思烦恼”断了,清净心现前,“真心”,没有染污了。

  “尘沙烦恼”断了,平等心得到了。“尘沙”是比喻,这种妄想、分别无量无边,前念灭后念就生,相续不断。

  “见思烦恼”是六道轮回的根,有这个东西就有六道,这个东西断掉了,六道就不见了,没有了,六道是假的。

  “尘沙”、“无明”是十法界的根,有“尘沙”、“无明”就有十法界,尘沙、无明断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那有什么?一真法界现前了,一真法界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这个境界现前。这个境界有色相,但是这个色相跟我们现在所能体会的色相大大的不相同。为什么?我们现在所能够体会的色相,是阿赖耶的境界相,是阿赖耶的相分。这个相分是生灭法,前念灭后念生,生灭不住,不停,住就是停止,不停,一个接一个。第一个生灭跟第二个生灭不一样,所以是相似相续,不是真的相续,真的相续是两个完全相同,它不一样。这是事实真相,大乘教里常说的诸法实相。

  “实相无相”:从体上讲,“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是从作用上讲。

  用,现相;不起用,用是有缘,没有缘不起“用”,它“无相”。

  体无相,起作用的时候现相,随缘,有缘就现,没有缘就不现。

  所以“体性”不可得,现的相也不可得。“不可得”当中你一定要得,那是妄想,那不是事实。因此,佛随缘说法,逗机,说法的目的是引导你契入自性。

  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方法,善巧方便无量无边,方向跟目标是一个,这一个,粗显的来说就是“戒定慧”三学。

  八万四千、无量法门都离不开“戒定慧”,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戒定慧”决定引导我们悟入自性,最后帮助你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任何一法都可以,只要你心专,专一,不能杂、不能乱、不能够被染污,这些统统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就坏了,这是六道凡夫。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佛陀,完全用自性观照。“六根”起作用都叫做“观照”,从“观照”悟“实相”。

  所以,对于佛这种种说法我们就能看到,佛说法的对象不一样,时节因缘不相同,用现在的话说,社会环境不一样、风俗习惯不一样、文化不相同。

  佛陀那个时代,交通完全靠步行,牛车、马车;船是用帆船,靠风力、靠人、人力。所以确确实实有很多人老死不相往来,他一生生活的环境就是他这一个村庄;或者他这个小镇,就这么大地方,没有出过远门。很多农村的居民一生没有进过城,县城没有见过,真有,不是没有。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确实有老人一生没进过城,他最远的地方就是附近的几个乡镇。佛讲经说法,在这个环境里面,只让他有个概念就可以了,不必细说。看听众的程度、根性的利钝,对大根性的人,愈接近实相,对小根性的人,距离实相远近就不必说了。从这个地方能看到善巧方便。

  譬如:

  【《仁王般若经》上。】

  这个古大德注疏里面引用得很多,因为《仁王经》念的人多。

  《仁王经》上说:

  【九十?那为一念。】

  这是一弹指。一弹指有九十?那,这叫“一念”九十?那叫“一念”。

  【一念中之一?那,经九百生灭。】

  这个说法。

  又《往生论注》上卷:

  【以百一生灭为一?那,六十?那为一念。】

  都是指时间非常短促,知道这个概念就好。我们在讲经当中常常提到的,是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菩萨处胎经》里面一段。佛问弥勒菩萨,说“心有所念”,我们凡夫心里起个念头,佛问,这“一念”,“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这是经的原文,佛问的。这“一念”里头,心有所念里头有多少个念头?微细的念头,多少念头?几念?有几相?“相”是物质现象。还有几识?这个里头问了三桩事情:“念”,“相”,“识”。

  弥勒菩萨回答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细念,念头。每个念头都有相,“念念成形”,那就是物质现象,“形皆有识”。这个里头含义很深,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不就说明白了,从“念头”来的,念念成形。相由心生,色由心生,从念头来的。念头才是物质现象的根本,没有念头,哪来的物质现象?是假的,不是真的

  “形皆有识。”“形”就是物质现象,每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识”,“识”是什么?“受、想、行、识”,佛法讲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我们读到这个经文之后,才真正了解天天念的《心经》,“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什么是五蕴?这说出来了。五蕴是第一个物质现象,物质现象里面就有识,“色、、受、想、行、识”决定离不开。

  这个“物质”多大?大乘教里头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叫“极微色”,没有比这更小的了。这个极微色要是把它分开,物质现象就没有了,所以也叫做“邻虚尘”。“尘”是微尘。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用的方法是分析,他第一个用“牛毛尘”做单位开始。牛毛,牛毛粗,牛毛的尖端上面有一粒微尘,那微尘很小,眼睛很好的人能看见。这一粒尘附在这个毫毛的尖端上,它不会掉下去,我们讲吸力,引力,因为它太小了,这个大的引力超过它,把它吸住,它不会掉的,“牛毛尘”。

  用“牛毛尘”把它分开,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尘”。羊毛细,尖端上有一粒尘土,多大?是“牛毛尘”的七分之一。

  再将“羊毛尘”分为七分,七分之一,兔毛尘,兔毛就更细了。羊毛、兔毛,我们中国人写毛笔,常常用它做原料。用这个方法来分。

  “兔毛尘”再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水尘。这一粒微尘放在水里头,水有空隙,有空隙它可以从空隙里头游来游去,没有障碍。

  “水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金属,金属的密度大,但是它还是有空隙。金银铜铁这些它没有障碍,它可以透过,很容易透过,它有空隙。

  “金尘”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微尘。我们以为平常都叫“微尘”,在佛经上“微尘”是指这个,指“金尘”的七分之一,叫“微尘”。这个“微尘”大概就是现在所讲的“原子”,佛说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

  这“微尘”再分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大概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基本粒子”、“夸克”,是这一类的,色聚极微。

  还能分,“色聚极微”再分七分,七分之一就是极微之微”。

  “极微之微”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所以叫“邻虚尘”,它跟虚空隔壁,它一分就是虚空,物质现象没有了,就是空了。

  佛在这桩事情,近代的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家发现了,他们也是用一样方法,把这物质把它分析,好像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这么样分法。从原子开始,八十年前发现原子,那个时候认为原子是物质现象最小的。随着科学的进步,仪器发现,原子,把原子打破,打破发现原子里头有原子核,有电子、有中子。所以它很复杂,不是单纯的,揉在一起产生这个现象。科学再将原子核、电子、中子各个击破,能打破,打破后还存在,更小的了,称它作“粒子”,“基本粒子”,它还不是最小的,基本粒子还能打破,就是还能再分,打破之后发现这更小的东西,称为“微中子”,也叫“中微子”。这个东西再把它打破,打破没有了,那么就是跟佛经上讲的“极微色”、“极微之微”、“邻虚尘”,被科学家找到了,它的名词叫“微中子”。这个东西打破,没有了,“物质”没有了。

  “物质”没有,看到什么?看到是念头波动的现象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物质”是这么回事情,是“念头”波动产生的幻相。这就证明佛所讲的没错,“色由心生”、“相随心转”,科学把佛经这两句话证明了。这两句话佛在三千年前讲的,三千年后今天的科学家,尖端科学发现了,这是宇宙的奥?,物质到底是什么,这个密揭穿了,是“念头”

  所以德国普朗克博士向大家宣布,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的存在。什么东西存在?“念头”,念头是属于心理所以他指出来,科学从建立到现在四百年,走上一个错误的道路,这个错误是什么?叫“二分法”,把宇宙的现象分成心理、物理,现在大学的是物理学、心理学。这是错误的,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统统是精神。所以“物质”跟“精神”是一体,佛家讲“五蕴”讲得对,正确,“五蕴”就是“色、心”是一体。

  我们看了科学报告,对这桩事情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真正相信了“念头”重要,“物质”随着“念头”变。

  海贤老和尚十二岁,不是种了一个大冬瓜,被他堂弟偷了。他大概不知道,他就咒,小声的咒,哪一个偷了我的冬瓜,叫他长疮害病。三天之后,他堂弟真的长疮害病了。这是什么?物质现象是跟着人念头转的,海贤能够转他身体的物质现象,真害疮了。婶娘知道这个事情了,赶紧跟他说,别再念了,弟弟已经害疮生病了。他马上改口,他改希望他赶快好了,希望他赶快好了。念了两天,他堂弟真好了。他才晓得这个念头有这么大的能量,以后再不敢咒人了,再不敢有负面的念头。这桩事情科学证明了。

  你看现代的书店,我偶尔去看一下,关于研究“念力”的报告很多,总有几十种,现在年轻的科学家都走这条路子。我相信大概再过二、三十年,“念头”是什么,会被他发现。因为佛在经上讲过,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能量非常大,就是它能缘的这个量,对外它能缘到宇宙的边缘,大宇宙,对内它能够达到阿赖耶;也就是说阿赖耶的三细相,科学可以发现,也可以给佛做证明。但是他不得受用,因为科学家没断烦恼,虽然发现了,跟佛讲的是完全一样,智慧、神通、道力都不能现前。佛、菩萨是怎么知道的?是禅定里面见到的,现量境界,定中所见到的。完全搞透彻、搞清楚的,大乘教上常说八地以上。

  实报土里面法身菩萨,华严是圆教,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断无明证法身的,他们生实报庄严土,生到实报庄严土,对这桩事实知道、相信,不怀疑。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要八地。四十一个阶级,八地是最上面的第四个阶级,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后面是妙觉,妙觉是佛,不算。算菩萨的果位,四十一个阶级,实报土里头。他们智慧开了,神通现前了,科学家虽然看到这个东西,智慧不开,神通不能现前。佛法不需要用科学的这些仪器,不需要,也不需要用数学的理论去推论,都不需要,佛法完全用禅定定功愈深你看得愈清楚,到妙觉,圆满了。圆满这个时候,这定功是什么?我们相信应该在八地就圆满,自性本定,回归自性了。

  修定,这个概念我们逐渐体会到一些,它很重要,为什么?它是“真心”。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

  为什么要“修定”?因为本来是“定”,“真心”本来是“定”。“定”就是“真心”。“不定”就是妄心、就是阿赖耶;阿赖耶是动的,是生灭法自性本定,不生不灭、不动不摇。

  所以大乘法里头特别重视“禅定”。“定”是中国的意思。“禅”是“禅那”,梵语翻过来的,“禅那”是“静虑”,翻成中国这个意思,“静”就是“定”;“虑”就是它有“观照”的能力,它“照见”,“虑”是个比喻,不是思考,他没有思考,我们今天讲完全是直觉,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明白。

  六祖听法达念《法华经》,念到第二品,《法华》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他就止住了,告诉法达禅师,别念了,我知道了。跟他讲《法华》的玄义,他开悟了。他念了十年没开悟,能大师一席话里头开悟了。

  所以,“定”是“清净心”、是“平等心”、是“觉心”;“觉心”就是开悟,“觉”是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清净心”是阿罗汉、辟支佛的禅定;“平等心”是菩萨的禅定。我们要想作菩萨,不平等不行;还有高下之分,还有人我之分,这不平等。所以,修菩萨道要修平等心,修小乘道要修清净心,不能被污染。

  我们修行念佛,最初的功夫从哪里开始?从功夫成片,我们要求自己达到这个境界

  “功夫成片”是什么意思?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全都放下了,这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有资格往生,人到功夫成片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给你现身

  我们见阿弥陀佛见不到,他来看我们很容易。来看我们干什么?等于大乘里头给我们授记,会来告诉你,你念得不错,鼓励你,念得很好,你的阳寿还有多少年,给你讲,等到你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往生。这个时候你的信心、愿心踏实了,为什么?阿弥陀佛来注册了,真的法喜充满。可是有一等人很聪明,寿命我不要了,好不容易遇到阿弥陀佛,就求阿弥陀佛,我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佛很慈悲,会带你去。《往生传》里头、《净土圣贤录》里面,许许多多往生的人,我估计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一半,不是自己寿命到的,是要求阿弥陀佛,我现在跟你去。

  像莹珂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念佛念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拼命念,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佛告诉他,你寿命还有十年,十年之后我来接引你。他的警觉性很高,劣根性重,习气太重,造业,他害怕了,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佛就答应了,跟他约定,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为什么不当时带他去?当时要带他去了,莹珂死了,死在寮房里。过几天看他怎么样,打开房门,死了好多天了。这个死就冤枉死了。留他三天,这个功德无量无边,让他把这个信息告诉大家,寺庙人都知道了,三天之后佛来接引他往生。他是个恶人,是个破戒、犯规的人,自己晓得将来到哪里去,无间地狱。他是因为怕地狱苦,才拼命念佛,念了三天三夜把佛念来了。所以庙里的人都不敢相信他,你这样的人,关门念了三天,你来骗我们,说你三天之后往生。好在三天时间不算太长,我们等着看,看三天你往不往生。

  到第三天,他要求大众念佛送他往生,那就是他度众生。大家念佛念到大概一刻钟(古时候一刻比我们现在长,因为古时候“一时”是现在的两小时,中国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一天是十二时。现在用西方西洋的,叫二十四时,叫”小时“。印度的时比我们大,印度只分六时,昼三时、夜三时),真往生了,大家相信了,你说他度多少人!

  这个一示现,不但影响当时,我们在《往生论》里头看到这些文字,我们都受感动。所以佛叫他延后三天,让他度无量有缘众生,当时看到、听到是有缘,现在我们看到这文字都是有缘。这个缘一直要延续往后九千年,佛法完全灭尽,他这个缘就没有了。只要这个文字存在,就可能有一些有缘众生看到受他感动,也学他这个方法,放下万缘,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十八愿”讲得很清楚,“五逆十恶”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看起来是容易,事实也不容易,为什么?他得有善根。“善根”是无始劫修的,听到阿弥陀佛就欢喜,听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相信,没有怀疑,信愿持名,这叫根熟众生。佛现身说法接引往生,这些人第一批,头一批得度的。所以我们要知道,然后才能看到经上佛所讲的其味无穷。你看他的善巧方便,令一切众生,上中下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我们今天用一句话说善巧方便,达到极处。从哪里来的?自性里头流出来的。自性是什么?清净心、平等心,我们从这里下功夫。

  “清净”的反面是“染污”,不能被染污。“染污”是从哪里来的?内外境界里头来的要保养这个身体,为这个来操心,这是被内根染污了。外面是外面尘境,境界,你看到了、听到了、接触到了,起心动念,被染污了。

  “起心动念”染污得轻,“分别、执着”染污得严重,最严重是“执着”。只要有“执着”这个念头,无论“执着”什么,执着佛法也不行,执着佛法也离不开六道轮回。所以佛在《金刚经》上教导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许可执着一尊阿弥陀佛,《十六观经》里头最后的一观,第十六,“持名念佛”我们在这里下功夫,不受外面环境染污,就是持戒,不受境界的动摇,不受外境的欺骗,那就是“戒定慧”三学。

  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这些重要句子不能够忘掉,从早到晚,我们要放下,放下就是,不放下就错了,什么都要放下,连身体都要放下。放下“身见”证须陀洹果,修净土的,在果位上跟须陀洹相同,在其他方面超过须陀洹太多了。须陀洹要天上人间七番生死,才证阿罗汉,我们提醒自己万缘放下,这一生就生净土,生净土超过阿罗汉太多了。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就是圆教初住以上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称为阿惟越致菩萨。这是我们决定不能错过的机缘,机缘太难得了!

  我们再往下看:

  【两者均以一念中具多?那也。但《智度论》以一弹指顷有六十念,《华严探玄记十八》谓?那者此云念顷,一弹指顷有六十?那。两者均谓一念即一?那。兹为简单易记。】

  这是学习的善巧方便。

  【故从后者。】

  后面所说的,《智度论》、《华严经》上所说的:

  【以一念顷即一?那。至于?那一念之间,即能遍游诸佛国土者。】

  这就讲到经文了,“?那一念之间”,就能够遍游诸佛国土,这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第十一愿。十一愿的经文引用在此地,这个引用全是康僧铠的本子,也是五种原译本流通最广的本子。

  【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

  引用在此地,坚定我们的信心,这是《魏译》的原文。

  我们今天,我们都用弥勒菩萨跟世尊对话,因为还跟科学做了见证,那就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那一个生灭叫“一念”。一秒钟有多少个一念?一千六百兆个一念,这比前面都细。弥勒菩萨是唯识专家,唯识是佛门的心理学,我们常常提起这一句,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一秒钟可以弹七次,身体好的、年轻的,弹指一秒钟弹七次,那就三百二十兆乘七。这一念,对于一念有个概念,太短了,我们想像不到,“六根”包括念头都想像不到。

  【上文已曰,此诸大士。】

  前面经文上有,这个地方这些大士,明显的是指“十六正士”。第二品一开端“贤护等十六正士”,泛指参加大会的这些在家菩萨们,统统包括在其中。

  【随时悟入华严三昧。】

  说实在话,这些菩萨常住在“华严三昧”之中,与“自性本定”圆满相应,。就是能大师所说,“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是万法的本体”,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离“自性”,离“自性”无有一法可得

  “自性”能现、能生,阿赖耶能变,世出世间依正庄严是所生、所现、所变。如果我们能转识成智,修到法身菩萨的地位,就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就入华严三昧了;不但入,常住华严三昧所以他有能力在一念顷,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这个亿那由他百千佛?,我们可以用无量无边、无数无尽来形容它。去干什么?供佛,供佛是修福,供佛当然听经,听诸佛讲经说法,那是开智慧。

  所以这是极乐世界一切往生的菩萨他们的事业,他每天干什么?每天到十方世界供佛、闻法。分身去的,分无量无边身。

  弥陀分身是接引往生的人,十方世界每天往生的也是无数无量,佛要分无量的身去接引。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有跟阿弥陀佛同样的智慧、神通、道力;换句话说,也能像弥陀一样分无量无边身,去干什么?去供佛、闻法,同时。成就圆满的大法,我们就明白了,在极乐世界是最快速的,它没有障碍,十方世界有障碍,极乐世界没有障碍。所以这是决定不能不去,去的人多,而且许许多多人不要寿命了。除非,少数一些,那是佛什么?佛要他留在世间表法,这就不是他自己寿命。海贤是阿弥陀佛指定他来表法的,所以他的寿命是佛加持的,于他自己根本就不相关,这也算是乘愿再来。

  华严三昧:

  【此三昧据果而言,亦名海印三昧。名为印者,以世间印章为喻。印上文字能同时顿现,而无前后之差;举体齐彰,亦无或隐之处。】

  这叫“海”,“海”是形容它大。像我的印章,印章刻了很多字,我们今天赠送,今天中午当地大主教来访问,这个主教管辖的地区昆士兰,大概昆士兰州很大的一个地区,他告诉我等于两个英国,这是他的教区。今天我们送他一个印章,镶镜框送他,里面是“神爱世人,和平天使”八个字。那印章一盖,八个字同时出现,没有先后,这叫“顿现”,用这个来做比喻。“海印”,像大海一样。

  【同时影现种种差别之相。】

  这“个海”比什么?比我们的心。“真心”,大海,“妄心”也是大海。“真心”是自性,没有边际;“妄心”是阿赖耶,也没有边际。把它比喻作大海,“能生万法”,念头一动,“万法”就出现,没有次第,就像盖印一样,同时出现的。科学家讲这个世界产生是有次第的,这不是真的,佛不是这样说的。

  我们要相信佛,为什么?佛是亲证的境界。法身菩萨开悟了,他亲证,他在“定”中看见的,他不是推测的。他是“现量”,他不是“比量”、不是“非量”,这个我们要相信。人能够信佛,这大福报的人,对于佛所说的决定不怀疑。佛说种种不一样,那是善巧方便不同,他对哪一类众生说的,契机,没有不得益的。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些经论,各人根性不相同,根性是过去生中曾经学过,修学过,这一生又遇到了,很喜欢,把前世的善根引出来,你可以接着再修。

  遇到净宗,对净宗产生兴趣也不容易!

  我的缘算很好,刚学佛的时候,第一个接引我的,朱镜宙老居士。章嘉大师圆寂之后,朱镜宙老居士介绍我认识忏云法师,我在埔里跟他在一起住茅蓬,住了五个半月。他老人家劝我修净土,我在山上读了一部《文钞》,读了《阿弥陀经》三个注解,莲池大师的《疏钞》、?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忏云法师叫我把这些科判用图表画出来,我一画出来之后,对于古人、对于经教佩服得五体投地。我那些东西都留给忏云法师了。这个是缘还不成熟,不能说跟净宗没有缘分,读了之后,不反对净土宗,不反对念佛法门,但是自己不愿意学,还是迷在大经大论上。

  所以忏云法师介绍我见李老师,我认识李老师,忏云法师介绍,朱镜宙老居士,他们两个人介绍到台中。在台中十年,老师劝我学净土,我看不少过十次,老师对我真好,我没有完全接受。

  我接受净宗是讲《华严经》,老师在台中讲,我在台北讲。老师一个星期只讲一个小时,他要翻译,两个小时实际上一个小时;我在台北,一个星期讲四个半小时,我一次讲一个半小时,讲三次,一个星期讲三次,所以我很快就超过老师。

  《四十》、《八十》同时讲,《八十华严》讲两天,《四十华严》讲一天,一个星期三次。那个时候排得很满,很多经统统都一起讲,每天都很热闹。

  《华严》大概讲了将近一半,有一天突然想起来,文殊、普贤学什么法门成就的?这是我们心目当中最佩服的两位菩萨,心里最仰慕的。在《四十华严》第三十九卷看到了,统统念佛求生净土。看那段经文寒毛直竖,这怎么回事情?以后看到李老师把这个会集本给我,我一展开会集本,第二品头一句“德遵普贤”,明白了。感恩老师,老师没有欺骗我,老师确确实实把佛法当中第一法门传给我。

  我从《华严》、《法华》、《楞严》上死心塌地,对净土没有疑惑,这才接受。

  接受之后,我又看到《楞严经》上二十五圆通,原先《楞严》前后讲了七遍,都没发现。最后这一发现,发现什么?发现“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也是特别法门。为什么?没有按顺序排列。二十五圆通是按顺序排列的,不按顺序排列的就是特别法门。观音菩萨太明显了,因为二十五个位次他应该排在第二,“耳根圆通”,第一个是“眼根”,第二个是“耳”,“眼耳鼻舌身”,应该排在第二,他排在最后,排在第二十五。“大势至菩萨”不太容易看见,大势至菩萨是“七大”里面的“根大”,“地、水、火、风、空、见、识”,他是“见大”,“见大”后面“识大”,“识大”是弥勒菩萨表的;换句话说,他应该在弥勒菩萨前面,二十五圆通应该排在第二十三。但是他跟弥勒菩萨换了,弥勒菩萨二十四,弥勒菩萨二十三,他变成二十四,他变动了,变动幅度很小,我们没看出来,两个特别法门。

  为什么会有两个?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佛?里面的众生统统契机。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专对娑婆世界,说再近一点,专门对地球上众生的根性,“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这我们就搞清楚了,两个特别法门,一个是普度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一个是专度娑婆世界苦难众生这个以前没听别人说过,特别强调的,注解《楞严经》的大师特别强调的,就是强调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我们也是反复多次的学习发现的。

  我们再把这一句一直念下去,就是:

  【名为海者,犹如大海,同时影现种种差别之相。形象千差,水体无别。万相繁兴,而水湛然。宛然万相,宛然无相。时无先后,故延促同时。】

  这几句的意思很深,但是并不难懂。

  现在有电视、有电脑,大概大人小孩每天都离不开屏幕。屏幕虽然不大,但是整个世界这些屏幕要合起来,那个面积也很大,也不可思议。屏幕会现相,就跟水能够照见万相一样。水照见万相,水着不着相?不着相。屏幕能现万相,着不着相?也不着相。而且屏幕上的相,我们很容易体会出它是生灭相。而且它还不算相续相“相续”是前面相跟后面相完全相同,这叫“相续”。前面一念那个相,跟后头一念的相不相同,少分相同,大部分不相同,所以它是“相似相续相”。

  这经上也都说出来,我们看到了,佩服得五体投地。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说的,就算古大德的注解,至少也是三百年以前,他们对于“诸法实相”看得这么清楚,不容易!

  所以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六根”所接触到的境界,一切诸法,一定要知道“相”有“体无”,真无,都是从高频率波动现象产生的。

  包括“念头”。“念头”是“识”,从哪来的?阿赖耶三细相里头业相来的,从“业相”转变为“转相”,从“转相”生“境界相”,这阿赖耶三细相

  现在只有一个,“物质”被揭穿了,完全搞清楚、搞透彻了,他说“物质是从念头生的”;“念头”怎么回事情,还没有搞清楚。现在科学家知道,念头的频率非常高,是一种高频率波动的状况。这个说法跟佛讲得很接近,希望再有二、三十年他会搞清楚,我们相信他能发现,佛经上有这个说法,“业相”他也能搞清楚,“自性”他永远找不到,这就是第六意识能缘的,对内能缘到阿赖耶的三细相,缘不到“自性”。“自性”一定要用“戒定慧”的功夫,你才能够证得;科学家他不是用这个方法,他不能证得。

  “诸法实相”他了解了,物质现象是假的,对“物质”贪不贪?还是照贪。只要你有贪心,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六道轮回是五种见惑、五种思惑变现出来的

  “见惑”: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

  “思惑”:贪,嗔,痴,慢,疑。

  这个十大类,科学家一样都没放下,所以纵然搞得很清楚,把佛所讲的搞清楚,他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真正觉悟回头,跟着佛的经教来学习,他就有超越轮回的希望。如果对净宗法门,我们相信他会更快,为什么?他真能放下,他了解事实真相全是假的。《金刚经》说得一点都不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存在的时间,“如露亦如电”,佛教我们用这个经教来面对我们现实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可以受用,不能有分别、不能有执着,这是佛法;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叫世间法,佛法、世间法在“一念”

  所以,“一念觉”,就超出世间;一念迷,制造世间。

  十法界、六道是阿赖耶变现的,所以相宗的方法,“转八识成四智”,不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也不见了,那个时候现在面前的是实报庄严土,也叫一真法界,这个有相,这个“相”是心现的,没有阿赖耶,与它没有关系。阿赖耶会变,没有阿赖耶它就不变。所以人身相好庄严,寿命无量,它没有生灭,没有生灭才真正无量寿,有生有灭的,总有到头的时候。六道里头,色界天、无色界天寿命都很长,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诸位想想,一个大劫是我们这个小世界“成住坏空”四次,“成住坏空”四中劫,每个中劫二十个小劫,多长的时间!八万大劫就是“成住坏空”八万次,你说寿命多长!没出轮回。这些事佛说的,大小乘经上都有,决定不能怀疑。

  现在科学,科学家头一桩大事情就是怀疑,从怀疑发现问题,再用科学的方法去探测、去证明,这科学走的道路。佛法不是这个路子,中国传统学术也不是这个路子。中国人从信心奠定根基,你的成就跟你的信心决定成正比例。“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一怀疑就完了。现在学佛最大的难关就是怀疑,他不相信,佛、菩萨都不能度他。如何来培养信心,这个重要。中国五伦、五常、八德都讲信,没有信,一切法都不能建立。这一段,佛教给我们认识事实真相。

  【同时影现。】

  这个跟“进化论”完全相反。“进化论”里说人是由猴子慢慢变成的,我就不相信,为什么?现在的猴子?为什么没有变成人?猴子变成人,现在的猴子都会变成人才对,怎么会有猴子出现?为什么一部分变了,还一部分没变?这讲不通!

  佛讲得好,“同时”,没有先后、次第的,“同时影现”。“影”不是真的,是假的,是个幻相,现出种种差别之相。就是能大师所说的能生万法,“万法”是同时出现的,没有先后、次第。

  【形象千差,水体无别,万相繁兴,而水湛然。】

  这我们在屏幕上天天可以看到,屏幕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能现万相。湛然是不动,屏幕没动,里面现相?那?那生灭。“宛然万相,宛然无相。”这就看功夫了,看到无相,你当然就放下了,你的清净平等觉就现前。你要着了相,清净平等觉就没有了,没有了,那个心是妄心。万缘放下,那个心就是“真心”,“清净、平等、觉”就是“真心”。

  所以我们希望培养“真心”,“真心”本有,只是被障碍障住,什么障碍?“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佛教导我们,我们遵守,先去“见思”,再除“尘沙”,最后破“无明”,证“法身”。

  下手的方法,在现前,从早到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学不执着。“不执着”也就是我们俗话说不要放在心上,全是假的。应该把什么?把佛法放在心上,把“戒定慧”放在心上;这个放在心上也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为什么?自性里面这个东西没有,没有它就是圆满的,它是性德,你不能说有,你有你着相了,你迷了

  有没有“戒定慧”?真有“戒定慧”,圆满的“戒定慧”。但是那“戒定慧”三个字可不能有,那是假名、是假相,有这个假名、假相,把真的就障碍住了。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马鸣菩萨《起信论》教我们的方法妙,放下言说相,放下名字相,放下心缘相,别去想它,会开智慧。

  海贤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露了,有时候露一点。

  海庆没露,一生没露,看不出来。到他自在往生,说走就走,这是露了一手,这个非常不简单,一般人做不到。坐缸六年,打开,留了全身,全身舍利。当年在世没有人瞧得起,世间肉眼凡夫看错他了,他一生真修。道场里头,什么苦的事情他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统统做,欢喜做,他有这么样的成就。

  下面是:

  【宛然万相,宛然无相。】

  就是当前、当下。“万相”我们随缘,无相不执着,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恶法,远离跟成就痕迹都不着。为什么?与事实相应,与“实相”相应,“实相”是“万相无相”,“无相万相”,是一不是二。

  【时无先后。】

  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当下“一念”即是,这“一念”不可得。

  【三世古今不离于当念。】

  讲“当念”是正确的,讲“过去、未来”就有“分别”,严重的还加上“执着”。

  【齐现水中。】

  “十玄门”里头。

  【广狭自在,十方世界不离于当处。】

  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当下。我们面对电视屏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用这个心来面对着电视,你就看到真相了,真相就是“实相”。

  《华严经》上说:

  【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

  华藏世界,这些法身菩萨脱离了十法界,就到华藏去了,修净土的到极乐去了,不修净土的统统入华藏。华藏是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在哪里?都在这个屏幕里头,不同的频道。你按华藏,华藏这个频道出现了,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出现了,就在这一个屏幕,不在第二个,妙不可言。会让我们联想到,每个宗教里面所讲的天堂有没有离这个屏幕?没有离,也是频道不同,频道就好像我们现在所讲的空间维次。定中,空间维次不见了,空间维次是妄想变现出来的,没有这个念头了,空间维次没有了,没有就变成一体。到那个时候会发现,这个人天主教生到天堂,那个人伊斯兰教到天园去了,我们会遇到,怎么你也在此地,你也在此地、他也在此地,统统都在此地,真正修行的都在。虽然在一起,境界还是有不相同,怎么知道?我们从极乐世界实报土里面看到了。

  实报土从哪来的?自性现的。自性怎么现的?“见思”现六道轮回,“见思烦恼”断了,六道轮回不见了;“无明烦恼”现十法界,所以“无明”破了,十法界没有了,一真法界现前

  一真法界这个里面修行的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居报土,他们住实报土。不起心、不动念为什么还有四十一个阶级?不起心、不动念应该是平等的,没有阶级了。事实上,真的没有阶级,没有阶级为什么还说四十一位?四十一位真有,无始“无明烦恼”断了,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了,“无始无明的”习气还在。

  你看看,阿罗汉断“见思烦恼”,习气没断,他在声闻法界断习气;习气断干净,上升了,升到辟支佛。

  辟支佛断“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断尽,他提升了,作菩萨。但是他习气没断,习气,在菩萨的位次上把习气断掉。

  所以菩萨,“见思烦恼”、“尘沙烦恼”连习气都断干净了,十法界里面的“佛”就是这个境界他要断无明,无明断掉,他提升了,“无明习气”没断。我们就明白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差别是带着习气轻重不一样。“十住”带得多;“十回向”就轻一点;“十地”就更轻一点;到等觉,还差那么一点点,那一点点断尽了,实报庄严土不见了,什么东西出现?常寂光出现。

  所以,等觉菩萨将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放下了,他就入常寂光,常寂光里头没有等级。常寂光就是自己的法身,“常”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寂”是清净到极处,一丝毫染污都没有;“光”,体就是一片光明,无处不照、无时不照。

  常寂光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都在常寂光里面,常寂光是我们的本体。妙觉位证得了,那叫“无上正等正觉”,只有一位。

  法身菩萨有四十一个位次,说明习气难断,无始无明习气太难了,没有方法断。你要有方法,有方法马上就往下降了,你怎么又起分别、又起执着了?所以在那个地方叫无功用道,怎么断?随它去,别理它,想也不想它,时间久了自然没有了。

  所以,法身如来遇到这些法身菩萨,就是带着“无始无明习气”的,那就是感,法身佛就有应。应,现报身,现报身来帮助这些报身菩萨,报土的菩萨。如果要没有这个功德,十方世界诸佛报土里面的法身菩萨,就没有必要到极乐世界去。

  为什么还要到极乐世界参学?最明显的,华藏世界文殊、普贤率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极乐世界去参学,去向阿弥陀佛请教,这显示出弥陀净土无比殊胜。佛佛道同,当然极乐世界诸菩萨他们是分身,人人都有这个本事,分无量无边身到一切诸佛?土去供佛、闻法。这一段专门为我们讲这桩事情,自利德。

  我们把底下这一段念下去:

  【《华严经》曰:一切自在难思议。】

  无法想像。

  【华严三昧势力故。】

  【又《甄解》曰:一念之顷,周遍无量佛土者,所到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故。】

  这句话意思很深!你能够在极乐世界“一念之顷周遍无量佛土”,一个也不漏,这什么缘故?你所到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你往生到极乐世界了,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你,你才有这个能量。

  【结归念佛三昧。】

  下头这是念老的话:

  【此说甚妙” 。】

  说得太好了!《甄解》是日本的大德、净宗大德,《无量寿经》的注解。

  【以念佛故,得生极乐,即可乘阿弥陀如来一乘愿海中第十一愿之加被力,而出现如是不可思议之神通妙用,于一念顷,遍游佛土,非二乘所能测。】

  声闻、缘觉,罗汉、辟支佛,他们无法想像,你跟他们说他们也未必能相信,真正不可思议。

  这是自利圆满的相,现相。生到极乐世界,自利圆满;下面,利他圆满。赞叹极乐世界赞叹到极处,无以复加了,我们读到这些经文,这能不去吗?不去真的对不起老师,老师多次的劝导,还不就是希望我们下定决心求生净土。我们将来往生,老师肯定在阿弥陀佛的身边来迎接我们。所以极乐世界熟人很多,不陌生,无量劫来的家亲眷属、老师、同学都往生了,到那边统统见面了,自然就认得,自然就熟悉。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微信号名称【净宗经教网EDU】;微信号:【CNfotuojiaoyu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 静修捷要报恩谈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