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新闻
·新闻 
·讲经菁华 
·本网视角 
·走出学佛的误区 
·学佛必持戒 

金刚经(61)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08-30 11:44:18
关键字:金刚经,性德,法华经,虚实,三苦,会用,功夫不得力,执着,被人害,济金刚经中心,无实无虚,十如是
【 点击数:2733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净空法师1995年   讲于 新加坡   第六十一集 (共124集)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性德”是什么样子?

  请掀开经本一百三十五面,第五行,从注解第二段看起。

  【如来是性德之称。无实无虚,乃性德之容。无实者,生灭灭已,凡情空。无智亦无得,圣解亦空。无虚者,寂灭现前,体现。能除一切苦,用现。质而言之,无实无虚,犹言寂照同时。寂则无实,照则无虚。心清净,无实也。生实相,无虚也。】

  这一段的文字不长,他将“无实无虚说得很清楚、很明白,非常难得!

  经文里面佛告诉我们“如来所得法”,这就是我们一般人讲“成佛”、“证得佛果”了。“成佛”他到底证了些什么?他得了些什么?佛在此地告诉我们,他确实得到了,但是所得之法“无实无虚”。这四个字,我们乍听起来很难懂。

  怎么这个法是“无实无虚”?表面上看到这个意思互相矛盾。“无实”当然就是虚的,“无虚”当然就是实在的,到底是实在的、还是虚妄的?所以必须要把这个事实说清楚。我们听了这一句,之所以觉得难懂,因为这不是我们的境界,这是佛菩萨的境界我们的境界是因为没有离开妄想、执着,所以把“虚实”两个字坐实了,现代人讲“落实”,把这两个字看得“落实”了。诸佛菩萨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虚实”在他们看起来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正是所谓“入不二法门”,他们是“入不二法门”。我们是“虚实”是“二”不是“一”,人家入了“不二法门”,所以说“无虚无实”。

  “如来”是从“真如本性”上说的。《金刚经》上讲“如来”讲得很多,讲“诸佛”也讲得很多,凡是讲“诸佛”都是从“事相”上说,讲“如来”是从“体性”上说的。“事相”上,给诸位说,有“实”、有“虚”,可是从“心性”上讲,“虚实”都讲不上。

  “无实无虚”,乃性德之容。”“容”是什么?容貌,样子。“性德”是什么样子?“性德”是“无实无虚”,是这么个样子这个样子在哪里?实在讲,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境界,无一不是“无实无虚”。可惜我们始终没有看出来,始终没有能够体会到,这就叫凡夫。如果你看出来,你体会到,那你就不是凡夫。不但不是凡夫,大乘经上讲,你已经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的菩萨。


什么叫“无实”?什么叫“无虚”?

  下面为我们说明:什么叫“无实”?什么叫“无虚”?“无实者,生灭灭已。”这句话我想许许多多同修们都很熟悉。“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大家都很熟。那要问你,什么东西“生灭灭已”?什么叫“生灭”?念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佛给我们讲,“一刹那有九百生灭”,“生灭”是指这个东西。“生灭”断掉了、没有了,这是什么果位?究竟圆满佛的果位。

  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他的“生灭”还没有“灭已”。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凡情”到这里才“空”,才真的没有了。等觉菩萨,他不叫做“佛”,他叫“菩萨”。“菩萨”的意思,玄奘大师翻译的是“觉有情”。他有情,虽然有情,他觉悟、他不迷。六道凡夫是迷惑颠倒的有情众生。菩萨,一直到圆教等觉菩萨,都叫做“觉悟的有情众生”,“情”没断。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破了,他凡情断了、没有了,确确实实没有了,“真如本性”圆满的现前,没有带一丝毫的污染。这就是说明等觉菩萨还带一丝毫的污染,还不能说是完全百分之百的清净,没有到这个程度。如来果地上才是究竟圆满,真正清净了。


有“智”只能当菩萨;有“情”只能当凡夫;佛是没有“智与情”

  “无智亦无得。”前面是讲“凡情空了,无智亦无得,圣解亦空”,“圣解”是什么?前面讲的是“情”,这是“智”。你看看法相宗,所以法相宗不究竟、不圆满,为什么?法相宗“转识成智”,“智”也不行。“真如本性”,清净心里头,“智”也没有。《般若心经》大家天天念,最后的结论“无智亦无得”。你还有个“智”,说老实话,你只能当菩萨,不能成佛。为什么?佛,“智”也没有。菩萨有“智”,凡夫有“情”。菩萨有“智”,佛是“智”与“情”都没有了。如果你要“智”,你就当菩萨。你要“情”,你永远搞六道凡夫,你出不了六道一定要晓得,“智”也不能要

  这个世间稍稍有一些觉悟的人,他知道“情”不好,“情”他能够舍掉,他把“智”看得很重。现在社会上,我们常常听到“求知欲”,那个很麻烦!“求知欲”,不但“智”他没放弃,坚固的执着,“情”也没有放弃,也是坚固的执着,因为“欲望”是“情”,“欲”是“情”,这两样都没有舍掉。


《金刚经》是教我们成佛的,不是教我们成菩萨的

  智”是所知障,“情”是烦恼障,这样搞下去,“二障”天天在增长、天天在增加,没有去掉一分、半分,这个人学佛是决定不能成就的我们先要把这些道理、事实真相要认识清楚。

  《金刚经》是教我们成佛的,不是教我们成菩萨的。佛在此地为我们示现一个最好的榜样,佛是“情、智”都断、都没有了,这叫“无实”。“性体”圆圆满满的现前。可是有“体”一定有“作用”,不能说有“体”而没有“用”,那是讲不通的,“理、事”上都讲不通。

  有“体”一定起“作用”;起“作用”一定现“相”。“作用”跟“相”是有,真有这回事情,所以“无虚”。

  “体”是“无实”,但是“相”跟“作用”是“无虚”于是我们就了解,“无实无虚”就是讲的“体、相、用”,就是讲这个。《华严经》上讲的“大方广”,“大”是“体”,“方”是“相”,“广”是“用”,就是讲这个。

  “无虚者,寂灭现前,体现。”“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寂灭”是“体”,“真如本性”圆圆满满的显现出来,这里面一丝毫的污染都没有,一丝毫的障碍都没有,“体”现。“体”起“作用”能除一切苦,所有一切苦都没有了,“作用”现前了。这是把“体、相、用”都说出来了。苦,我们六道众生有三种苦;苦,实在讲无量无边。


佛为说法方便把“苦”归纳为三大类:“苦苦,坏苦,行苦”

  为了说法方便起见,将无量的“苦”归纳为三大类:“苦苦”、“坏苦”、“行苦”,归纳这三大类。

  六道众生有苦,阿罗汉、辟支佛有没有苦?有,比我们凡夫轻而已。他有什么苦?他“尘沙”、“无明”没断,所以他苦。

  法身大士,《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有没有苦?他有苦。他苦在哪里?“无明”没断尽。你从这个地方能慢慢的体会到,等觉菩萨苦不苦?苦。他有什么苦?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没断。因此,“度一切苦厄”,完全没有苦了,只有一个人,成佛了。只有佛不苦,佛是丝毫的“无明”都没有了,只有佛才不苦

  所以我们讲“苦、乐”,这里头有等级的、有差别的。如果比较上说,那当然我们六道凡夫苦,阿罗汉没有苦,“见思烦恼”断了;阿罗汉跟辟支佛比,阿罗汉就苦,辟支佛就乐;辟支佛跟菩萨比;菩萨跟佛比,这一层一层比较有苦乐,所以到如来果地,那真的是“苦”断尽了。

  “质而言之。”“质而言之”跟“总而言之”是一个意思;“总”是总结,这是两下来比较,我们得到一个结论。

  “无实无虚,犹言寂照同时。”跟“寂照”同时一个意思。“寂”就“无实”,“寂”是清净寂灭,“无实”;“照”则“无虚”,“照”是“起用”,“起用”则有“相”、有“用”。


清净心达到圆满就成佛了

  “心清净,无实也。”这是从《金刚经》前面,世尊对我们的教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由此可知,“信心清净”也是有等差。

  到什么时候心达到圆满的清净?成佛

  等觉菩萨跟佛比,等觉菩萨的心不清净,他心里头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那怎么能讲清净?!

  等觉菩萨的心生不生“实相”?生“实相”,不圆满;好比晚上的月亮,十四的月亮,也很明亮,但是跟十五的月亮比,它不圆满。等觉菩萨像十四的月亮;佛像十五的月亮;我们凡夫像初一的月亮,一点光都没有,一点都没有。六道凡夫是初一的月亮,没有光明,完全是黑暗的。法身大士,我们常讲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像什么?像初三的月亮,初二恐怕都看不到,初三有一个月牙,那个像是圆教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放一点点光明了。放光叫“生实相”,所以称它作“无虚”。这把“无实无虚”的意思说出来了。

  “无实无虚”含义无尽的深广,注解里面说的这一点点,是希望你从这一点去体会,正所谓是举个例子来说而已,从这个例子里面,你要能够应用在一切法当中,应用在这一生全部生活过程当中,你就得大受用,知道一切法“无实无虚”。

  “无实无虚”,你一定会做到佛在这里教给我们修行的纲领——“无住生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你自自然然就会做了

  布施”的含义很深,包括我们一生全部的生活都在其中,不是说拿几个钱来做一点好事情,那个意思太小了,那不是《金刚经》上所说的


读了《金刚经》要会用,“会用”就是受持、就是依教奉行

  【约凡夫妄心言,亦复无实无虚。】

  这个意思很好,把前面这个道理,刚才我说了,怎样把它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读了《金刚经》要会用,“会用”就是受持、就是依教奉行这个地方也举一个例子,我们凡夫是妄心,“妄心”也是“无实无虚”。

  妄心,心在哪里?

  【觅心了不可得,无实也。】

  诸位同修如果读过《楞严经》,《楞严经》一开端“七处征心”。

  释迦牟尼佛考考阿难尊者,问他:心在哪里?佛在经上并没有说“真心”、“妄心”,没有讲“真心”、“妄心”,就是问你心在哪里。阿难的确比我们聪明,如果佛来问我们心在哪里,我们决定想不到七个地方。我们只会讲“心,心在这里”。这个地方不是的,那糟糕了!第二个地方想不到了。阿难尊者能够想到七个地方,很聪明。

  七个地方都被佛驳斥,阿难这才惊慌失措,七处都不对,那不是没有心吗?没有心也讲不通,心是决定有的。“七处征心”就显示出“觅心了不可得”。《金刚经》上比《楞严经》说得简单。《金刚经》只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讲了三处;《楞严》上讲了七处。“觅心了不可得”,找不到!

  不管是“真心”、是“妄心”,你都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两句话是佛门的口头禅,大家都会念。“真心”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妄心”也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也是!你到哪里去找?不找,不找就是;找就找不到,不找就是。所以你找不到,无实,找不到它。


“十法界”是从妄想来的,“六道轮回”从执着来的

  【一念具足十法界,无虚也。】

  动一个妄念、打一个妄想,就变出十法界出来,这个我们在前面讲过很多。十法界从哪里来的?妄想来的。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执着来的。离开执着,六道轮回就没有了;离开妄想,十法界就没有了。

  十法界没有了之后,现的境界是什么?一真法界法身大士居住的所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你入了诸佛如来的法界。《普贤行愿品》里面所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你就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华严》讲的“一真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属于一真法界,就入那个境界。刚才讲了,那个境界里面,要到证得究竟圆满佛才算成就;否则的话,四十一位菩萨,无明没有断尽。菩萨等级是从他断无明多少而说的,破一品无明是初住菩萨,破二品是二住菩萨,破十一品那你就是初行位的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这么样分出来的,“破无明”多少而说的。


多少人念了几十年佛功夫不得力是心不清净、心不平等

  【由是可知,凡圣同体。】

  前面说了这么多句,就是为了这桩事情,让你体会到“凡圣同体”。圣人、诸佛如来,他的真心尽虚空遍法界;凡夫,我们用的是妄心,妄想分别执着,它也是尽虚空遍法界,“凡圣同体”。因此,“凡、圣”是平等的

  我们学佛,尤其是学净宗、学《华严》,净宗的经典跟《华严经》无二无别。

  清朝初年,彭际清居士是我们佛门的一位大德,他有《无量寿经》的注解,他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文字广略不同(“广”是多)。《华严经》的文字多,八十卷,《弥陀经》的文字少,只有一卷,亦无差别,里面的义理一样的,没有差别;只是在文字上有多少而已,意思完全相同。他的心目当中,三本《华严》是这个本子;大本是八十卷《华严经》,中本《无量寿经》,小本《阿弥陀经》更难得的,他把《华严经》修行的方法,归到念佛法门。他自己造了一个论,《华严念佛三昧论》,彭际清造的,将《华严经》修行的方法,归结到念佛,很不可思议。这是说明“同体”。

  说这个,我里面还有别的含义、有很深的意思。我们现在学净土、学《华严》,还有分别、执着,这个观念要不能够打破,换句话说,你就不得其门而入。《无量寿经》在经题上就开出修学的总纲领——“清净、平等、觉”。我们今天,我们是男众,那是女众,男女不平等;我们是出家,那是在家,出家跟在家不平等。你能修“十大愿王”吗?你能入弥陀愿海吗?你能够修《无量寿经》吗?不行!所以多少人念佛念了几十年,功夫不得力、不得其门而入,什么原因?心不清净,心不平等修别的法门可以不平等;这个法门,经题上就告诉你要“清净、平等”。你没有清净心、没有平等心,不能往生

  诸位要晓得,你不要看一些老太婆一个字不认识的,就会念一句阿弥陀佛,临终站着走、坐着走,她凭什么?人家的心清净、平等你不相信可以试试看,你去接触她,她合掌对你阿弥陀佛;那个恶人、坏人,你看不中意的人,她见到他也阿弥陀佛,她平等的,她就凭这个往生。我们自命不凡,那就继续搞轮回,自命不凡的人都是搞轮回的

  特别是学《华严》,善财童子做出一个修学《华严》的榜样给我们看。怎么修学法?学生只有我一个,除了我一个之外,所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是诸佛、都是菩萨,我都要顶礼恭敬。你们念念《华严经》,看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就知道。

  不但学佛的,我们顶礼恭敬是诸佛菩萨,外道也是的,今天我们看到基督教的、天主教的、伊斯兰教的,我们都要顶礼恭敬。那些学外道的,外道不说,还有些妖魔鬼怪的,专门在这世间害人的,你见到他,也是顶礼恭敬。为什么?妖魔鬼怪,是他迷了变成妖魔鬼怪,他的本性不是妖魔鬼怪,他的本性跟诸佛如来的本性无二无别,只是他迷惑颠倒而已。所以“礼敬”是平等的

  《华严》教我们在一切世间里头修平等心、修清净心,最后用这个清净平等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大方广佛华严》。

  我们还有这些分别、妄想、执着,这一生只能够跟佛结个缘而已,要想成就,不可能!没有这个道理,这是我们自己不能不知道。

  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一定要用清净心,要用真诚心、要用平等心、慈悲心。


学佛一定不要怕人害、一定要有司马光“一生坦诚”的观念

  也许有人问:现在这个社会反常,现在这个社会人心很险恶,我不害人,人家要害我。于是多少人提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还要有防人之心,换句话说,继续搞六道轮回。你想想看,你要是防人,你是不是依旧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你念佛念不好。有什么好防的!人家要害,害就让他害好了!正好往生,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吗?!

  怕人家害,换句话说,还不想往生,六道还满可爱的,这就没办法了。一定要晓得,不怕人害,我们一定用真诚对待一切人。

  在外国,外国一般人很重视隐私权,自己有很多事情是不会让别人知道的。我们学佛,如果也要有隐私,那就完了。有什么事情不能让人知道?!不能让人知道的,大概都不是好事情,哪有不能让人知道的事情?!学佛实实在在讲,最基本的态度要有司马光那个观念,司马光一生坦诚他告诉人说,他一生行事没有一桩事情不可以告诉人,“事无不可告人言”;这样的条件,学佛决定成功司马光是佛教徒、是学佛的,在家居士里有成就的

  我们学了佛、出了家,还有不可告人之事,这怎么讲都讲不过去,连在家人都不如。

  佛法,夏莲居居士在《净语》里讲得好:要真干,不能干假的,假的不能成就,要干真的,一定要认真。既然知道“同体”,这在理论上我们找到根据,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同体”。因此我们要平等的恭敬、平等的供养、平等的说法,才有成就可言。


《金刚经》的中心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全经主旨,在于应无所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八个字是《金刚经》的中心。

  【世尊言此之意,是令以无实之观,成就无虚之果。无实观者,即最后所云,观一切法,如梦如幻是也。常作此观,执情自遣。此是破一切凡情之总观、要观。万不可须臾离者。】

  这个重要,实实在在重要!我们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训。

  这是末后的一首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首偈每天都应该多念几遍,知道一切法真的是“梦”;“幻、泡、影、露、电”都是形容“梦”的,六个比喻是以“梦”为主“幻”是假的。“泡”是水泡,水泡存在的时间不长。“影”,不真实。“露”跟“电”是形容时间的短暂,像露水、像闪电一样。这个实实在在是人生的真相,人生的真相是“梦幻泡影”,常常这样想,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自自然然就淡,自自然然就少,不会有那么多执着了,所谓是能帮助你“看破”。

  佛给我们讲“无实无虚”,是讲的事实真相。“真如本性”的真相如此,我们凡夫住在虚妄境界里头也是如此,这个世间哪有一法是真实的?!何况佛把我们现前这些事相说得很清楚、很明白,那是一刹那九百业因果报的连续相而已,这说得太清楚了,这把事情真相都说出来了。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再看到《金刚经》上这个比喻,你的体会就相当深刻,你会觉悟。


佛教我们想佛,想佛不都变佛了吗?!

  佛又教给我们“而生其心”、“而行布施”。为什么叫我们“生心”、叫我们“行布施”?因为那个“刹那生灭的连续相”它会变。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变。什么力量在主宰它的变化、在支配它的变化?就是妄想,念头。因此,你一个善念就变善境界,一个恶念就变恶境界。十法界善恶不一样,等差不一样,怎么来的?由于众生念头不同变现出来的。你是善念,你就在六道里头变三善道,恶念就变三恶道。

  六道轮回是什么人在主宰?什么人在支配?是你的念头,不是别人。你要真正明白、懂了,你怕谁!怕鬼、怕阎罗王,阎罗王、鬼从哪里来的?是你心里头变现出来的。你心里头没有鬼,哪里会变鬼出来?!心里没有阎罗王,你怎么会变出阎罗王出来?!都是你心在打妄想,想什么变什么所以佛才教我们,你想佛多好,想佛不都变佛了吗?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就成佛,这是最善的。

  经上讲的“而生其心”,实在讲就是教我们生心去想佛、去念佛,你变出来的境界你就作佛。不要打别的妄想,别的妄想统统要放下,不是真的,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应当放下。常常想佛,决定有好处

  佛的生活无实无虚,有哪一桩事情不能告诉别人?样样都公开,好!那个心里才真舒服,舒坦!有一桩事情不能告人的,你那个心一定不快乐,一定不舒服,为什么?里面有肮脏的东西藏在里头,没有拿出来。统统拿出来,没有一桩事情不可以告人的。

  这段的意思是佛说出总纲领,教给我们怎么修法、怎样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常常要“作如是观”。“观”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人生观、宇宙观。我们的观念错误,佛这个观念非常正确。能够常常这样想,天天能够这样想,就能够断烦恼,就能够破情执,就能生智慧,就能证圣果,所以这是破一切凡情的总观、要观。“要”是重要的、最重要的;要也是精要、精华。“万不可须臾离者”,末后这一句是勉励我们,不可以离开,离开就打妄想,离开就造业。要常常作如是观。


“清净平等觉”是阿弥陀佛的别号

  再翻过来,看第五段:

  【无实无虚,最要之义有三。】

  “要”是重要。最重要的意思有三点。

  【一、是形容性德。】

  我们真性“性德”的样子是“无实无虚”。

  【二、是形容如何得性德。】

  我们常讲“相应”,如果“不相应”,你就没有办法得到。“性德”是“无实无虚”,我们一定要用“无实无虚”的心行才能够证得。

  【三、是形容如何修性德。】

  “修”是从事上讲。

  【理事、性修、因果,罄无不尽。故此一语,不但将本经所说道理赅括无遗,并将大小乘佛法总括无遗。故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个意思在本经显示的特别明显。从小乘须陀洹果,他们断烦恼证得须陀洹果位,他们的态度若无其事,没有把它放在心上,这就是显示出“无实无虚”。因此我们从这个地方能够很清晰的体会到“凡圣”不同。凡夫有许多的定功,比小乘这些圣者高明很多,他们比不上阿罗汉,但是要比初、二、三果绰绰有余。四禅天的人、四空天的人,世间的四禅八定。诸位要晓得,证到三果的圣人,他们才在四禅天,四空天人所修的禅定比他高明。

  什么四禅天人、四空天人我们不叫他做“圣人”,小乘初果我们就叫他做圣人?不同在哪里?用心不一样小乘初果已经是“无实无虚”,四禅天人、四空天人他还是“有实有虚”,不一样在此地

  定功深再深,如果“虚实两边”没有舍掉,没用处。所以定功一失掉之后,还要堕落、还要轮回。小乘初果那个定功并不很深、很有限,但是人家已经是观念上“无实无虚”,所以他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就证阿罗汉、就出了三界。如果遇到念佛法门,一遇到他决定往生为什么决定往生?因为他以“无实无虚”这个态度来念佛求往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而且往生的品位还很高。我们要想这一生当中决定有把握,脱离六道轮回,往生不退成佛,这个要紧、太要紧了。如果这句话的意思不太了解,你就常常想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行了;或者《金刚经》上还有两句更简单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行,与这个都相应。

  世尊在本经末后特别教给须菩提尊者,教给他就是教给我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完全在事上做。“不取于相”,就是“应无所住”;“如如不动”,是说我们在六尘境界当中,我们每天接触六尘境界不能离开六尘生活,接触没有关系,不能动心,动心就错了。动什么心?顺境起贪爱的心,逆境起嗔恨的心,动了这个就糟糕!如如不动。动,以中国话来讲,就是“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你动了情,动了七情,这个不能动。换句话说,不动,心是清净的,不动的心是平等的,不动的心是觉而不迷,跟《无量寿经》经题“清净平等觉”完全相应,那就是修“清净平等觉”。

  修“清净平等觉”,就是修弥陀净土《无量寿经》上,世尊告诉我们,阿弥陀佛还有个别号,就叫“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的别号

  我们能够把《金刚经》上这两句常常想着、把它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在修“清净平等觉”,发愿往生,当然往生。“无实无虚”,把大小乘所有一切佛法统统包含尽了。


我们生生世世修行没成功,是我们“虚实两边”没离开

  因此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贤圣”,这个“一切”,从小乘须陀洹到圆教等觉菩萨统统包括了,“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什么叫“无为法”?“无实无虚”就是“无为法”

  由此可知,这些圣者,就是“无实无虚”功夫浅深差别,小乘“四果四向”、大乘“五十一阶级”是从这里来的。实际上这些人,他们心中有没有这个阶级差等?没有,佛为我们方便说的。前头不是念过吗?!你要问须陀洹:“你证须陀洹果?”他没有这个念头。他如果说“我证须陀洹果”,他“四相”具足,他“有实有虚”,他哪里是“无实无虚”?!从小乘初果,心就清净、就平等,没有这个念头。这些念头都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他离开了、舍离了。我们从这里去体会,然后你就晓得怎样来学习。

  也同时明白,为什么我们生生世世修行,没能修得成功。没有修得成功,就是我们“虚实两边”没离开为什么我们这一生修行功夫不得力?也是两边没离开。“无实”是“空”,“无虚”是“有,”“空有两边”。本经上讲的“法相”与“非法相”,“无实”是非法相,“无虚”是“法相”。“法相、非法相两边”不取,都在这个意思上。底下说,“理”是“空”的,“理”是“无实”,“事无虚”;“性无实”,“修无虚”;“因无实”,“果无虚”。都是虚幻的,从这里面去观察。


你打妄想,“无实”;在六道里面受果报,“无虚”

  再看末后这一段:

  【不但此也。】

  前面给你说的,都是讲的三乘的修行人。

  【一切凡夫心相,一切世间法相,一切因果法相,亦莫不尽括无遗。】

  那些觉悟的人修行证果,证阿罗汉、证辟支佛、成菩萨、成佛,他是明了“无实无虚”,体悟“无实无虚”,他走的是一条光明的正道,成就究竟圆满的功德。

  我们凡夫迷惑颠倒,念念都是妄想、分别、执着,可是这些妄想、分别、执着也是“无实无虚”。你打妄想,“无实”;在六道里面受果报,“无虚”你细细想想,可见得“无实无虚”四个字世出世间法全都包括了、全都通达了。凡夫的心相,心相是妄想世间一切的法相,凡夫心相是“因”,世间这些法相是“果”,这就是一切因果的法相,统统在里面,都包括尽了。我们要细心去观察、细心去体会,然后才能够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看清楚。看清楚,你就不迷,不迷就是菩萨,菩萨叫“觉有情”,他不迷,“迷”就是凡夫,他真正觉悟了。


“十如是”可以说是整个《法华经》的中心

  【此正是法华经所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一直到如是本末究竟。】

  这是《法华经》上非常有名的一段经文,叫“十如是”。这十句,“十如是”,是《法华经》上非常重要的一段经文,也可以说是整个《法华经》的中心“如是”就是此地讲的“无实无虚”。

  “如是相。”“相”——“无实无虚”。

  “如是性。”“性”——“无实无虚”。

  你把“如是”两个字换成“无实无虚”,那个意思更好懂。“相”是现象,“性”是本性、真如本性。

  “体”是理体。“十如是”,这十个里面最重要的是“性”,其它九个都是从自性里面变现出来的。世尊在《法华经》里面,将世出世间一切法归纳成这十类,归纳成这十大类。

  “力”是能力、能量。

  “作”是造作,就是变化。“因”是亲因,“缘”是比较疏一点的。“亲”的叫“因”,“疏”的叫“缘”。“因”要是没有“缘”,不会“结果”;“因”一定要得到“缘”,“缘”具足它就“结果”。“报”也是“果”。我们举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这两个字。

  “果”,我们得人身是“果”。“报”,我们这一生当中的苦乐际遇,每个人都不一样,这是“报”得人身是“果”;你这一生的苦乐遭遇那是“报”。有的人命好,很享福;有的人命运很差、很苦恼,那是报。苦乐是报,得人身是果。末后一句“本末究竟”,前面九句不能包括的,统统归到这一句。这十句,把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统统包括尽了。


“诸法实相”、“十如是”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

  【此之谓诸法实相。】

  金刚经》上讲“诸法实相”;《法华经》上讲“十如是”,“十如是”真的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我们用这十句解释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很清楚,解释华藏世界毘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也清楚、也明白。把这十句来观察我们自己这一生,我们过去跟现在在生活上点点滴滴也清清爽爽,比世间算命的人高明多了。

  从前金山寺妙善法师讲:世间最会算命的人就是释迦牟尼佛,他算得准确释迦牟尼佛以外,那些算命的都不太可靠、都靠不住。释牟尼佛会算,释迦牟尼佛都给我们算了,你知道吗?这“十如是”就是的。你能够懂了,拿这个来看看自己,自己一生的命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才叫高明。

  【故此一语,真乃大乘法印。】

  “此一语”就是“无实无虚”。“无实无虚”真的是大乘法的“法印”所有一切大乘法都是“无实无虚”,决定符合这一句的经义

  不但大乘法,刚才说了,世间法实在讲也是“无实无虚”。明了世间法“无实无虚”,这个人也是大乘菩萨。

  再看底下经文:

  经【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这是从比喻上说。科题很清楚:喻住法之过。所以佛在经上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很有道理,“法”不能“住”。


只有修净土法门里的“执着”才能成功

  【此节是明执实则布施之功德全虚。】

  “住于法”,以为法是真的有,执着在法相上,以为法是真有,这个错了,所以功德都没有了。

  诸位一定要晓得,“不住”,难!我们凡夫真的尤其是业障习气深重,无从下手。《般若经》听起来很有味道,你做得到吗?做不到,还是有执着。你没有办法“看破”,也没有办法“放下”,换句话说,白听了、白讲了。

  听这部经的人,我想不会少过三千人,来来去去的,有今天来了、明天不来,明天来了、后天不来了,来一次也算,统统算进去,我想应该是三千人以上。这三千多人当中,哪一个“看破”?哪一个“放下”?一个也没有,我们这个经就白讲了。所以难、真难!你才晓得大乘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门,不要说大乘,连小乘包括,都不能成功,这才晓得佛法之难。

  亏佛很慈悲,为我们开了一条念佛往生的法门。这个法门方便在哪里?可以“执着”。你就执着阿弥陀佛,这个能够“住于法”,行!你心里住在阿弥陀佛、住在极乐世界上,坚固的执着,执持名号,只有这个法门给你讲“执着”能够成功的除这个法门之外,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找不到,都是要“破执着”才能成功;没有“执着”才能成功,没这个道理,没听说过

  执着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要是不执着,那个高了,那就生“方便土”、“实报土”、“寂光土”,那就高了。“执着”能出得了三界、能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凡圣同居土”不错了、可以了!何况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马上把我们提升到七地以上的地位,这是真正不可思议!

  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很短的时间就成佛;这是一个特别法门,得要有福报。什么福报?相信,相信就有福报了。这个法门遇到了不相信,这个人没有福报。《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相信的人有福,肯发愿的人那个福报就更大,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福报能跟他比得上,因为他不久要作佛了,你想这个福报多大!


修“戒定慧”才有“功德”

  “执实”的时候,功德就没有了。什么叫“功德”,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功德”是“戒定慧”。“因戒得定”,“戒”是“功”、功夫,“持戒”是“功”;“得定”,“定”是“德”德”跟“得到”的“得”、“得失”的“得”是一个意思。你有一分功夫,你一定就有得到。持戒有功,得定;修定有功,开慧了,这是“功德”

  如果一执着,持戒不能得定;为什么?我这个戒持得很好,看到那个不持戒的、那个破戒的,心里面就生厌恶的心,你怎么会得到定?!那个持戒,不懂得用功,不如法

  位必须要晓得,世尊教人修行是教你一个人的,没有教你看别人;你要是看别人,你的道业这一生当中决定不能成就。《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只有一个人,没有同参道友。如果善财还有个同学,善财也完蛋了。为什么?同学,你跟我一样,恭敬心没有了。一个同学都没有,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都是菩萨、都是老师,他那个礼敬诸佛才做到圆满;所以,不可以有一个同学。换句话说,真正修行人,自己是站在最低的,别人都在我头上,你才能修得成功。

  妖魔鬼怪都在我头上,都要礼敬,都是诸佛如来。怎么观想?诸佛如来示现的。示现善的境界来教我,在善境界里面不生欢喜心;示现妖魔鬼怪,逆境里面我不生嗔恚心你的清净平等从哪里修的?在境界里头磨炼出来的。离开这些境界,你修什么?!所以好人、坏人、顺境、逆境都是善知识,在我的心里面都是平等的,我在这里头修“十大愿王”。有丝毫差别的念头,你那个“十大愿王”功德全虚,全都没有了,你所修的是福德,功德变成福德;功德没有了,福德有。

  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功德太难了!经里头常讲“火烧功德林”,“火”是什么?发脾气;脾气一发,你们想想看,你那个“定”就没有了;“定”没有了,“戒”就没有了。

  你要问问,你的功德有多少?你得想想什么时候没发脾气,如果临命终时发一顿脾气,完了,一生都完了,那毫无功德。

  所以佛法教人送终,人临终的时候,八个小时不要去碰他。为什么?神识没离开,那个时候你碰他,他会生嗔恨心;一念嗔恨,一生的功德都光了、都没有了。八个小时之内不可以碰他,道理在此地,不可以不晓得。

  “功德”跟“福德”要分得清清楚楚,“福德”与“戒定慧”不相干,“功德”是“戒定慧”。

  【正是无实无虚的反面。】

  “反面”是什么?坐实了,他执着有“实”、有“虚”。

  【法谓一切法。】

  世间法、出世间法统统包括在其中。

  【不外境、行、果。】

  这是用这三个字把一切法概括了。

  【境者境界。佛法里面所讲的五蕴、六根、六尘等,这都是属于境界。】

  “等”是太多了,凡是这一类的都是属于“境界”。

  【行是修行。】

  像“三福”、“三学”、“六度”、“十愿”,这都是属于修行,即“六度”等。

  【果是果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至无上菩提。】

  这些属于“果”。

  【亦兼果报。】

  “果”里面不仅仅是包含“果位”,也包括“果报”。

  【福德、相好、神通、妙用等】

  这属于“报”。我们刚才讲过“果”跟“报”,“果、报”可以合起来讲,也可以分开来讲


真正修行人不能不明经,古人常讲“经不可以不读”

  【行六度而自以为能行,此住于行。】

  真正修行人不能不明经。经义不明,你理不通;道理不明,事实真相不清楚。古人常讲“经不可以不读”

  古时候中国念书的人多,因为中国的社会尊崇知识,打开我们中国的历史,这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知识分子的历史。我们中国古人讲“士大夫阶级”,“士大夫阶级”就是我们现在讲知识分子。中国人尊重知识分子,所以从前人有一句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印度有四种阶级,大家都知道。中国也有四种阶级——“士、农、工、商”

  国四种阶级,哪一个阶级排在第一位?士“士”是什么?读书人,知识分子排在第一

  第二是农夫,农夫耕作很辛劳,对于社会有很大的贡献。

  第三是工人,也很辛苦,劳力。

  不劳而获利的商人,他有钱,排在最后,排名排在最后。

  在社会颠倒了,现在商人第一,工人第二,农人第三,念书人排在最后。现在念书人一文不值,颠倒了,社会颠倒了。


“住相”修福里边没有“慧”,“离相”修福才有“慧”

  所以如果我们“住相”的话,就错了。自己以为能行、能修行,这是修福。念佛也是修福,持戒也是修福,参禅也是修福,弘法利生都是修福,这里面没有智慧智慧是什么?离相是智慧。我虽做,做了心里头若无其事,它才会生智慧。稍稍有一点执着,“若有名誉等想,便住于境”,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名闻利养”;好名,有这个你住在“境”上。


世人没闻佛法谈不上可怜;闻佛法后完全学错才是可怜

  【心存有一所得,你住在果上了。】

  你得到的利益,你得到的财富,只要你“有所得”,世间法里面讲“七情五欲”,你只要“有所得,你就住果了”。由此可知,如果这三桩事情我们都不免,你“境、行、果”统统住,与大乘教义完全相违背,这个不叫学佛。这样的修学,实实在在讲,就是经上讲的“可怜悯者”。

  世间人没有闻到佛法谈不上可怜,他没机会,没接触到;闻到佛法而完全学错、学颠倒了,这个可怜。他为什么学错,为什么学颠倒?没有读经,没有懂得经义。

  这我刚才讲了,中国古代因为崇尚知识分子、崇尚读书,大家总是尽量想方法去读一点书,因此看佛经不难。佛经虽然是古时候翻译的,是当时最白的文字,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白话文。你要是不相信,你看看《无量寿经》,汉朝时候翻译的,你去看看汉朝那时候的古文,你跟它对比一下,我们这个经好懂,古文就难懂了。翻经的大师,已经非常慈悲、已经考虑得很周到,用最浅显的文字,希望每一个稍稍读一点书的人,都能看得懂佛经、都能了解佛的意思。我们佛经的这个文字,在文学里面叫做变体文,现代文学里头称之为变体,变化的变,变体,它比古文容易懂得多。


民国抛弃古代教学法而改学外国人把我们这代人给害惨了

  可是现在可麻烦了!现在人完全不念古文,于是最浅显的佛经拿到手上看不懂,文字上障碍了,这个难!这是我们现代人一个很大的难关,必须要突破用什么方法突破?读诵。

  中国过去教学,从哪里教起?从背诵教起。你要求学,你要想做一个知识分子,下手就是背诵古文

  古代的教学,小学,老师教导学生就是教他背书,没有讲解的。这种教学法在历史上有记载,从汉朝一直到民国初年,都是用这个方法

  小朋友七岁上学,上学就是跟老师,就不住在家里,要跟老师住在一起,七岁的时候跟老师住在一起。大概每个月在从前初一、十五放假回家去一趟,平常要跟着老师。这叫“学”。学什么?学生活,学洒扫应对老师教他扫地、教他抹桌子,看年龄大小,能够做的事情教他,使他从小就勤劳,家里样样事情他都会做。伺候老师,他能够伺候老师,回家去就能孝顺父母,这是老师要教的。换句话说,他教的是生活教育,教你站有站的相、坐有坐的相,学这个东西。在文字上,大概一般像《四书》、《五经》,教他念、教他背。一般总要背一百到两百遍,会背之后,还要背一百遍到两百遍。用意在哪里?修“定”,“戒定慧”。

  小孩不叫他背书,他也会胡思乱想;天天叫他背书,他就没有时间去打妄想,他心得“定”。从七岁到十二岁,心定了这么多年,开智慧了;“慧”是从“定”当中生的

  到十三、四岁以后进太学,太学里面老师讲解,你从前所背过的这些书,现在来讲解。现在因为有“定”,开智慧了,才讲;你要是没有开智慧,讲有什么用?!讲了也不懂。

  时候的教学法好!非常可惜,到民国年间学习外国人,这把我们这一代人给害惨了,智慧完全没有了,“定”也没有了、“慧”也没有了,成天在胡思乱想,妄想、分别、执着增加了所以我们这一代社会这么悲惨,世间大乱,没有智慧的人。


从前一入佛门五年学戒不是学戒律,是五年学生活教育

  佛门里面,从前一入佛门,五年学戒,那个五年学戒不是学戒律,是五年学生活教育。就像现在很多学校,新生一上学,新生大概有几个星期的生活教育,让他了解我们团体生活习惯。我们出家人一出家,五年生活教育,学这个东西;除这个之外,学经。

  经,这五年怎么样?看是哪一宗、哪一派,把这一宗主要的经论要背诵,教你去念,念到会背。你学华严,《华严经》不能不背;学天台,《法华经》要背,天台三大部,那个分量跟《华严》大概也差不多,《法华经》、《法华经文句》、智者大师的注解《玄义释签》,从前线装本,每一种都是二十册,堆起来六十册,五年当中要背过,你才有资格学天台;你没有这个基础,讲堂里面没有你的座位。你说听经,你三大部都背过了,才有资格到那个地方、才有你的座位;你没有过五年,不能背,讲堂里头没有你的座位,你只能在旁边照顾大家的生活、照顾大众。

  去我们丛林寺院里面教学这样严格。这五年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根本智”,训练修“根本智”。“根本智”是“定”,从“定”开“慧”,这是“根本智”看起来,好像在寺院里面住了五年什么也没学到,老师什么都没有教,就给你一本书,叫你去念、叫你去背,另外就叫你做工,常住这个生活分配你去做。做工是生活教育,也是修福。念经是思想教育,叫你不要胡思乱想,修“定”“定”不是每天盘腿面壁,盘腿面壁照打妄想叫你背书,背书不能打妄想,一打妄想就错了,就念错了,所以叫你背书,用背书的方法。所以说,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

  古德教学用心之苦,我们现在人想不到;恩德之厚,也不是现在人能体会得到。

  现在人一接触佛法,就广学多闻,学得乱七八糟,杂乱无章。不学还好,心还清净,头脑还清楚;一学,学得一塌糊涂,说几句话都语无伦次,你说怎么办?这不是佛法不好,学错了,方法学错了

  从前世法、佛法都是教你修“定”、修清净心,真的是《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有这五年的教学,然后再听讲。我们从《高僧传》里面、从《居士传》里面所看到的,有人听讲没有听多久就开悟。我们现在听一辈子都不开悟,什么原因?他经过训练,他的心清净,他的心定尤其是经背得很熟,背得很熟,里头不懂,就是禅宗里面讲的“疑情”,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他提得起疑情,我们现在没有。这是说明,决定不能有“住”,一“住”就坏了。“境行果”都不能“住”,这样才能够符合“无实无虚”、才能够符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真正在学大乘、真正在学般若。

  【无论心住何种,皆是住法。】

  这是经上讲的,“若菩萨心住于法”,不管你住哪一种,住一种都是“住法”,三种都住那还有什么话好说?!三种都住,这个人“布施”,“行布施”的人不少,很多!都是种了福,毫无功德,这要晓得的,他所修的是三界“有漏福报”。为什么?他心有住

  【闇则一无所见,仍在无明之中。】

  比喻如人入闇,“闇”是比喻“无明”,他没有觉悟,他不开悟,没有智慧。


“住相布施”来生至少有一半享畜生福

  【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招得来生不如意。】

  永嘉大师《证道歌》上的两句。

  “住相布施”将来的果报生天,享天福这个人能享天福,诸位要晓得,他修行“五戒十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心地真正是清净、慈悲才能够生天

  天到晚是搞名闻利养的话,他怎么能生得了天?生天享天福不错了。恐怕现在的人“住相布施”,来生不能享天福。享什么福?大概可能至少有一半享畜生福

  你看看外国人那些宠物真享福,一家人都伺候它,把它当祖宗看待,我看到那个人就是前生修福的。修福怎么样?他没有“十善”,也没有“五戒”,心也不清净。


学佛连真佛、假佛都分不清楚,这是愚痴

  愚痴修福,真修福,好事拼命去做,宇宙人生事实真相道理不明,来生就到畜生道,畜生是愚痴学佛连真佛、假佛都分不清楚,这是愚痴

  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楞严经》上讲得很好,“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佛法在我们现代这个社会里面,我们所看到的,有假的佛法、还有邪法,还有妖魔鬼怪的法,挂上佛的招牌,你不能够不辨别、不能不清楚,好心学佛到后来学成魔,那不叫冤枉?那真是冤枉一定要辨别清楚,一定要有智慧。

  天福的条件要具足“十善”、要具足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他才真正能够生天、才享天福。


有福要让大众去享,你的福报才殊胜;自己享,问题就多了

  纵然生到天上,天福享尽了还要堕落,还是要搞六道轮回,这就是“招得来生不如意”。佛门里面讲“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的时候,大概就不会修福,一享福人就迷惑、就颠倒了。佛在这个经上教菩萨,菩萨不受福德,这句话很重要,不能够把它轻易看过。教菩萨不可以享福,一享福就迷惑颠倒,所以福不能享

  为我们订的出家人生活非常简单,就怕你迷惑。虽然在中国,佛教发展为寺院丛林,你看连住持、方丈住的那个房子是“方丈”,他那个房子多大?十尺乘十尺,就那么大的房子。不能享福,一享就迷惑颠倒。

  不是负责寺院的执事,一般人住哪里?住广单、通铺。不可以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不会成就的。在大庭之下,装模作样像个样子,没有人看见就随便放逸、就懒散,不能成就。广单通铺有个好处,睡觉也要规规矩矩,旁边人也看到你。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放逸,都要守规矩,道理在此地。

  天生活比较富裕,一个人一个寺庙,我一看到这个样子,完了、完蛋了!那个地方不要去了今天跟我这个顽固的思想相同的有一个,香港大屿山的圣一法师,跟我的看法完全一样;其他的法师跟我的看法都不一样,圣一法师跟我的看法一样。我们要想成就,要住广单,决定不可以说一个人一个寮房,这个不可以的

  所以,这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情,一定有福报要舍,福报让大众去享,好!不要自己享。愈有大福报,享福的人愈多,那你的福报才真正殊胜;自己享,问题就多了。

  今天讲到此地。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 静修捷要报恩谈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