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新闻
·新闻 
·讲经菁华 
·本网视角 
·走出学佛的误区 
·学佛必持戒 

有这三种心求佛菩萨加持,一定能得到加持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06-04 06:46:52
关键字:加持,佛菩萨加持,三种心,真诚心,下劣业,殊胜业,穿衣吃饭,学佛,出家人的衣服,旧衣服,海青
【 点击数:2056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摘自净空法师讲《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1996/10 讲于 新加坡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学佛有智慧的人在生活、工作里都有善巧方便、有真乐

  第十七首:

  【如是愚痴者。无有善方便。轻慢说法者。是名众务过。】

  “如是”是指如前面所说的犯这些过失的人皆是愚痴之人。这当然之理,如果他有智慧、他有高度的觉悟,他怎么会犯这么多过失?!犯这样的过失自然是愚痴之人。

  “无有善方便。”“善”是善巧。善巧方便是指什么?简单的讲是生活。生活里面没有善巧方便,你生活里面得不到乐趣;工作里面没有善巧方便,你在工作里面也得不到乐趣,佛法讲离苦得乐,你的工作很辛苦,不乐处事待人接物,谁有善巧方便?有智慧的人有善巧方便,愚痴的人哪来的善巧方便?!所以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应酬只有苦没有乐如果你说他也有些乐,欢乐场合当中去找那种乐,那个乐,我在讲经的时候也常常有比喻说,那是吸毒,不是真乐。吸毒的时候好像短暂的那一点乐,乐完了之后,后面有大苦在等着他,那个不正常唯有高度的智慧,生活在智慧里面,无论什么事情他有善巧方便,他有真乐这个真乐不是从外面境界上刺激的,是从内心里向外涌出来,像泉水一样,从自己里面涌出来的,真乐!


有这三种心求佛菩萨加持,一定能得到加持

  愚痴不但无有方便,而且“轻慢说法者”,为什么?说法的人恰恰跟他相反。说法要有智慧;没有智慧,佛的意思你怎么能说得出来?!开经偈说“愿解如来真实义”,说法要有智慧,智慧大难!那怎么办?如果这个世间还有大智慧人在那里说法,我们赶紧躲在后处听听就好了。现在这个世间没有人说法,你们诸位都要上来说法。

  那你说法,“我智慧没有开,我不能说”,不能说,没人说,佛法在这个世间要断绝了。因此我们一定要发心知道这个事情难,难,有方法,什么方法?求感应。不是我有能力说法、我有智慧说法,没有!我求感应,求诸佛菩萨加持、求诸佛菩萨保佑。不但佛加持我能说,我还要代大家求,求佛菩萨加持你们都听懂我在这里说,你们没听懂,那我不就白说了。所以说的人、听的人都得佛菩萨的加持。怎么个求法?真诚的心、恭敬心、慈悲心,果然具足这三种心,一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你才能说。万不可以以为我会说,没那回事情,自己决定不会说。为什么说决定不会,说得那么肯定?没开悟。

  能说经?最低限度要开悟的人。什么叫开悟?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那个没有问题。因为佛所说的一切经教都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

  你“明心见性”了,虽然只见得一分,四十一品无明,破一品无明、见一分自性,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对于佛的经教有真实的体会。

  没有见性的人,展开佛经,摸索。我们要以自己的意思去解经,那你是用意识心,对如来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语言、文字你怎么能相应?!所以我们要不从恭敬当中求,问题就很严重。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个利益就是三宝加持的利益,不可以不谨慎,不可以不恭敬从事。

  个事业(讲经),跟世间其他的事业不一样,世间的大事业如果没有诚敬也很少能成就的,何况出世大法?!善导大师教给我们“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也是这个道理轻慢说法的人,过失、罪过无量无边,前面经文都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看下面第十八首:

  【如是下劣业。具足诸过失。何有智慧人。爱乐而修习。】

  这一首,“如是”两个字也是总指前面所说的,狭义的是指这一段,喜欢经营事务;广义的,从本经开端一直到此地,所说的末法时期初学的菩萨所做许多的过失,都是“下劣业”。

  这些事情我们读了这部经,很冷静的去想想、仔细去观察。看不到自己,看别人,看到别人的过失,要知道回光返照,不要去说别人,回过头来再观察自己:我有没有这个毛病?把别人当做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毛病,那就对了

  因为自己看自己的过失非常困难,就是叫你冷静去反省、去检点也不容易,我们不妨用这种方法。一切众生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你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你在修学上会有很大的长进。这是“具足诸过失”。

  末后两句话是佛感叹的话,也是教训我们的话,“何有智慧人,爱乐而修习”。哪有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会去喜欢它、喜欢这些过失、还去学这些过失?佛这个感叹很深很长。


增长贪嗔痴的行业是“下劣业”;增长清净心的行业是“殊胜业”

  下面一首:

  【清净殊胜业。具足诸功德。是故有智人。爱乐常修习。】

  这一首是从正面上来讲。“清净业、殊胜业”这是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清净”是从心上讲的,“清净心”。以“清净心”无论经营哪一种事业,都叫做“殊胜业”这也是前面我跟诸位举出,“世间”跟“出世间”差别在此地,“下劣”跟“殊胜”差别也在此地。

  换句话说,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如果这个行业会增长“贪嗔痴”,那个业叫“下劣业”;如果你从事的行业,这个行业可以增长“清净心”,这个事业就是“殊胜业”。

 

“殊胜”、“下劣”不在事上,在心上

  你要问哪种事业能增长清净心?给诸位说任何一种事业都可以增长清净心,这里头没有说哪一种;任何一个事业都可以增长贪嗔痴你要细心去观察。

  你做生意天天想赚钱,这增长贪嗔痴,这是下劣业,这是“世间业”。

  你到佛堂来拜佛,这个佛堂今天有法会,你是法会的大施主,你到这边烧香,一定要烧头一柱香;你到这里出功德,一定出得比人多,为什么?面子问题,你还是增长贪嗔痴,这是不是清净业?不是,下劣业你要跟别的同修们争,“我要站在前面,我要站在第一”,贡高我慢。所以你来拜佛也是“下劣业”、你来念经也是“世间业”。

  由此可知,殊胜”、“下劣”不在事上,在心上如果你做生意,你做生意没有贪嗔痴慢,完全是为社会大众服务,赚了钱,这个事业做的发达,对社会服务更大;赚得少也很欢喜,省一点事情,少做一点,你多快乐!没有贪嗔痴,哪一桩事业都是殊胜业,为什么?心地清净远离贪嗔痴慢,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也是真诚、恭敬、慈悲,没有两样,什么事业都是“清净殊胜业”,里面具足无量功德,诸位要懂这个意思。

  懂得这个意思,你才能把佛法完全落实在生活上,你才真正得到受用;否则告诉你,到佛堂面前来,每天礼佛、拜佛,这是“殊胜业”,你干别的行业都是“下劣业”,讲错了,佛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曲解如来真实义”、“错解如来真实义”。

  穿衣、吃饭没有贪嗔痴,穿衣、吃饭是“殊胜业”,穿衣、吃饭是“出世事业”。界限在这个地方,一定要辨别清楚。换句话说,凡是能够引发你七情五欲的,都叫“下劣业”,都叫做“世间业”。凡是能够启发你“觉正净”的,那就是“清净殊胜业”,就是“出世间”的事业,不在事上。五十三参里面各行各业都有,他们修的都是“清净殊胜业”,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具足诸功德,这是我们要学的。

  “是故有智人,爱乐常修习。”学佛没有别的,开智慧。智慧从哪里开?清净心开智慧所“以清净心”太重要了!

  一般人“清净心”为什么不能现前?就是被烦恼习气盖覆住。你要知道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把这个障碍除掉(障碍就是妄想、分别、执着),你只要把这个东西去掉,你去掉一分,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就透一分,去掉两分它就透两分,完全都去掉了,你就成佛了。成佛,成就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


不要做这些物质的奴隶,你就觉悟了、你就得自在

  有智慧的人,一定喜欢“清净殊胜业”,穿衣吃饭都是“清净殊胜业”。穿衣穿得很自在,清净业。我举个例子,不举例子诸位很不好体会。譬如今天你得了一件好的衣服,料子也很好、款式也很好,你穿在身上很喜欢;坐位坐下来,先看看脏不脏,擦得干干净净的,怕什么?怕把衣服弄脏了,你的心就不自在,你就是“下劣业”,为什么?你不是穿衣服,你是侍候衣服,你是衣服的奴隶,衣服穿你,你没有穿衣服。如果你开了智慧,我穿衣服,我是主人,这个地方再脏,一下坐下去,脏的是衣服,与我不相干,那你就开悟了,你穿衣服是清净业、是殊胜业。你从这个例子上体会,自己要做主人,要清净、要快乐,不要做这些物质的奴隶,你就觉悟了、你就得自在。有智慧的人,他跟没智慧的人不一样。

  再看底下:

  【若乐下劣业。智者当呵责。如人舍多财。贪求于少分。是故明智人。应舍下劣业。应求胜上法。诸佛常称叹。】

  这两首总结。如果你喜欢这些下劣业,遇到真正善知识、有智慧的人,他会责备你,他会教训你。

  底下举了个比喻,譬如一个人舍了很多的财,“贪求于少分”,这就是讲得不偿失。

  “是故明智人。”明理、智慧的人,他一定舍“下劣业”。

  “下劣业”、“殊胜业”,我刚才讲的这些话,诸位一定细细去想,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不在事上,在心上。

  看出家人穿的衣服,我们海青,海青这个地方有一块比较上特别一点,线扎得很多,这一块是什么意思?实在讲,现在有这个形象,意思已经失掉了,叫“贴新”。我们做件新衣服,把那个旧的破衣服剪一块贴在这个地方,扎起来,告诉你,把它当旧衣服穿,就是这个意思。不要去衣服穿人,人穿衣服,穿旧衣服,哪里肮脏邋遢不在乎,不操这个心;穿件新衣服,顾虑的太多了。这叫“贴新”,新衣服当旧衣服穿,是这么个意思

  “舍下劣业”,所以你要晓得,佛法里面讲的就是穿衣吃饭,就是日常生活;叫你怎么过日子、叫你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事。

  “应求胜上法。”“胜”是殊胜,“上”是第一。上上之法,“诸佛常称叹”,殊胜上法,经典里面教导我们的就是,离开下劣就是殊胜、就是最上

  偈颂到这里说完了。

  我们再看下面长行的结论,这一段的结论: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彼诸菩萨舍离殊胜精进之业。而乃发起下劣之事。当知是人。甚为少智觉慧微浅。】

  弥勒菩萨在这个地方的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这就是责备我们,特别提醒我们。

  “彼诸菩萨。”初学的菩萨,我们这些初学的菩萨,把殊胜业舍弃掉了,精进业也舍弃掉,起心动念都搞贪嗔痴慢、都搞五欲六尘,干这些事情。弥勒菩萨说“当知是人”,这个人没智慧,这个人的智慧很浅很微,“甚为少智觉慧微浅”。

  弥勒菩萨这个话真是对我们说的,让我们仔细去反省、去检点,我们到底有没有智慧、到底有没有觉悟,现在就应该反省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 静修捷要报恩谈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