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新闻
·新闻 
·讲经菁华 
·本网视角 
·走出学佛的误区 
·学佛必持戒 

“常作如是观”——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故事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05-25 07:54:58
关键字:观,常作如是观,苏东坡,佛印禅师,境随心转,慈悲,爱,感应,愿力与业力,愿力,业力,
【 点击数:2652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摘自净空法师讲《金刚经》第60集 1995年 讲于 新加坡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慈悲”是没有情执的“爱”,这样的“爱”永远不会变

  【众生眷属想。】

  所有一切众生实在讲都是自己,是自己心性里头变现出来的,同个体。所以菩萨对一切众生叫“同体大悲”。

  菩萨为什么对一切众生这样怜悯、悲心呢?佛菩萨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同体、同一个性;不但对有情众生看到是自己一样,无情众生看到也是自己一样“无情”是“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

  “慈悲”,用现代话讲是“爱心”,“慈悲”是“爱心”为什么佛教不用“爱”?“爱”里头有“情”,有“执着”,所以换个名词叫“慈悲”。“慈悲”是“爱”,“爱”里头没有“情执”在里头。换句话说,把“情执”拿开,那个“爱”就叫做“慈悲”。“情执”拿掉那个“爱”是“真爱”,不会变的;里面掺杂着“情执”在里头,是绝对靠不住的。为什么?“情”会变,今天爱,明天不爱,麻烦就大了。

  是有“情”在里面的,你要提高警觉,都是虚情假意,不可当真“我爱你”,不要当真,假的;他说“我恨你”,也不要当真,假的,过两天他就不恨了,他就好了;那个变化无常,那是假的,要搞清楚

  慈悲”是真的,永远不会变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那个关怀爱护,是永远不变的。可是凡夫迷惑颠倒,认假不认真。世间人虚情假意对待你,他感激得不得了;佛菩萨这样慈悲,他没感觉到,对佛菩萨很冷淡。虽然对佛菩萨很冷淡,佛菩萨也没有怨恨你,他才是真正的爱护、真正的关怀,我们叫“慈悲加持”。

  【万法同体想。】

  这里面包括植物、矿物,包括“无情”的众生,“同体”,实实在在是“同体”。连虚空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虚空也不是真的。我心性会变虚空吗?没错!你晚上作梦,梦中不也有虚空吗?你想想,晚上作梦有虚空,那个虚空从哪里来的?自性变现出来的。虚空还是心里头变现出来的,叫“万法同体想”。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故事

  【众生本来是佛想。】

  这一条很重要!如果能“常作如是观”,成佛就快了。你要问,你什么时候能成佛?我可以告诉你成佛的样子。成佛是什么样子?看看大地所有众生都是佛,你就成佛了;如果看看这些人,这个人讨厌,那个人像鬼一样,保证你没有成佛外面境界,境随心转。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人看佛菩萨他是人。这一点要晓得——境随心转。我们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决定不吃亏。

  古时候苏东坡有很多故事,苏东坡跟佛印禅师交情很好有一次他拜访佛印禅师,他就问佛印,他说:法师,你看看我像个什么?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他很开心。佛印就问他:你看我像什么?他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他占了很大的便宜,回家去得意洋洋跟他小妹说;他的小妹很聪明,跟他小妹说。小妹讲:你吃了大亏。他说:怎么吃亏?“佛眼睛看人是佛;你是牛屎,看人家是牛屎,吃亏了。

  要常常观察“众生本来是佛”想,众生确实本来是佛,只因为一念无明,迷惑颠倒变成众生,他本来是佛。


众生有两种“感”;菩萨有两种“应”

  【若有观慧而不行施,则等于空谈。】

  上面讲的这个,空有同时、众生眷属、万法同体、众生是佛,这是“观慧”,这是真实的智慧,对宇宙人生的看法;那是“真实慧”,跟诸佛菩萨的看法确实无二无别。诸佛菩萨看世界、看众生,就是这看法。如果有这个看法,自己不肯“行布施”,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也就是说,有这种看法而不能够舍己为人,不能够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一切众生,他那个“观慧”不是真的。你看看诸佛菩萨们,哪一尊佛、哪一尊菩萨不是在尽虚空遍法界应机示现、教化众生?!从来没有休息过。哪个地方众生有感,菩萨就现身,有感就应,感应道交。

  “感应”,佛法里面讲也有四句,就是有四种不同的状况。众生显感,很明显的求佛菩萨,这很明显的求佛菩萨,菩萨感应了。

  “感应”里面有两种:一种是明显的感应,是你自己觉察得到;另外一种是“冥感”,有感应但是你自己觉察不到,我们所讲“冥冥当中保佑你”,你自己觉察不到。

  还有一种,众生冥感,不是显。“我并没有求佛菩萨”,你虽然没有求,实际上你有求,你求的那个愿心连自己都不晓得。像我们常常读佛经的人、常常念佛的人就会有这个事情,我没求!实际上是有求,真的是有求,但是求的那个念头很微细、不粗显,你自己没有觉察到。

  佛菩萨也应,佛菩萨应的时候有“显应”也有“冥应”,有这两种感应。

  生有两种“感”——“显,冥”;菩萨有两种“应”——也有“冥、显”两种应,感应道交

  我们如何求得佛菩萨这两种感应都特别的加持?你有“观慧”又肯“实行”,真干!那个好处多,好处太多了


发大愿的“愿力”超过“业力”,我们过去的“业力”就不起作用

  自己的身体没有了,没有身体才自在!有身就有苦,没有身就没有苦,身为“苦本”。我们三界当中,最聪明智慧的是“无色界天”,“无色界天人”知道这个身体不好,身不要了,叫“无色”,不要身。有身有“坏苦”。“色界天人”、“四禅天”,“四禅天人”他有“色身”,他没有“苦苦”,他有“坏苦”。“无色天人”更高了,身体不要了,“坏苦”也没有了。这是我们三界之内的高级凡夫,他懂得。

  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这个身体在,这个身体完全奉献给众生,完全奉献给佛法,“我”没有了,你就没有苦了,自己就没有了所以倒驾慈航、乘愿再来,不必要换一个身体,就这个身体就可以做到,念头一转就乘愿再来,把业力换成愿力,就乘愿再来了。我们现在这一生所受的,业力支配,这个苦不堪言。

  如果我们发大愿,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发大菩提心、发大愿,这个“愿力”超过“业力”,我们过去这个“业力”不起作用为什么?“业力”已经不能支配这个身体、不能支配我们这个受用,受用就是果报,“业力”已经不能支配;换成“愿力”在支配、换成“愿力”在主宰,那就跟“乘愿再来”完全没有两样。不必换一个身体,就这个身体换个念头;实在讲身体也换了,不知不觉的换了。聪明人应该要懂得这个道理,要真正去干。


什么是“盲修瞎练”?

  【若但行施而无观慧,则等于盲修。】

  门里面常讲“盲修瞎练”,什么叫“盲修”?没有智慧,也就是说,没有佛菩萨那样的观念,他也很热心的到处布施、到处去供养、到处帮人家的忙,这是“盲修瞎练”;刚才讲了,他所做的是“有漏”福报,他只能得这个,菩提道上不相干

 

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下面,正明真实,请看经文。“真实”里面有几种,先“说真实”,佛说法“真实”。

  经【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此明上来所说无住发心,无住布施诸义,皆由亲证而知,真实不妄,以劝信也。】

  《金刚经》说到这个地方,前面我们看到了,世尊的确是苦口婆心,再而三、三而四,反复的劝导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江味农居士的《讲义》讲得好、讲得很透彻。我们的《节要》不到他原文的十分之一,不到,我们取的是他的精义。如果要把《讲义》像这样子统统讲一遍,每天讲两个小时,我估计要讲四年,《金刚经》才讲得清楚,不容易!我取它不到十分之一,我这个讲演的时间是订四个月字字句句经义含无量义,他的注解也注得好,江居士在《金刚经》上用了四十年的功夫,解行相应,他真做。他要不做,他就解得没有这样透彻;他做到了,所以他才解得这么透彻。做不到,你看不懂,你看的是皮毛,你怎么会看懂他的意思?!

  佛前面所说的、教导我们的,是世尊亲证的境界。也就是说,从日常生活当中他做到了,不是他在那里理想、想象是如此,不是!他做到了他做到些什么?就是用前面这个方法、这个原则,“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他证到无上菩提,证得圆教的佛果他用什么方法证?他就是用这个方法,这是他亲证而知,真实不妄,佛在这里劝导我们。

  下面解释这五句。

  “真语者”:

  【真谓真如,实谓实相。】

  “真”,决定不是假的;“实”决定不是虚妄,真实。

  【明佛所有言说,皆从真如实相中流出。故曰真语者,实语者。】

  我们要相信,决定不是假的。

  【如者,无差别。】

  “如”是与事实真相完全一样,佛为我们说出来的,佛没有添一点,佛也没有减少一点,事实是什么样子,他就怎么样子说,没有增减,这叫“如语”。我们讲的说实话——“如语”。

  【明其无我也。契证无相无我空寂平等之真如也。】

  这几句话是从“理”上说的,“理如是”,事上怎么能假的了?!佛在这一切经中,无论说“事”、无论说“理”,都是“真语、实语、如语”,我们应当要相信,相信的人有福了。基督教传教,信上帝的人有福了,信佛所说的人有福了。信上帝的人有福,有一点点小福报,不究竟、不圆满;信佛所说的人得大福报,究竟圆满的福报,这是一点都不假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 静修捷要报恩谈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