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新闻
·新闻 
·讲经菁华 
·本网视角 
·走出学佛的误区 
·学佛必持戒 

《金刚经》是答复“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两个问题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04-06 07:44:05
关键字:金刚经核心,金刚经,看破放下,降伏其心,得人身,神经系统,无住生心,如来说,安心之法,灵魂,学佛
【 点击数:2087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摘自净空法师讲《金刚经》第57集  1995年 讲于 新加坡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五戒”圆满才能得人身,“五戒”不圆满得不到人身

  【一有所住,已为境转。则布施等功行,必不能圆满。】

  这是不能执着,这是“不应住”。有丝毫的执着,一有“所住”就是有丝毫的执着,你就被境界转了;也就是说,你心里头别有牵挂、别有忧虑,你被境界转了,虽然行“菩萨道”,菩萨道行得不圆满这个不圆满的“菩萨道”,如果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还行!带业往生。假如不修净土法门,你一生所修学的都变成来生的福报;来生一定有福报,福报在哪一道享,可说不定了。

  生还能得人身吗?想想看自己的“五戒”圆满不圆满?“五戒”圆满才能得人身,“五戒”不圆满,人身得不到

  想想看,我会不会变饿鬼,来生到鬼道去?鬼道有鬼道的条件,想想看我的条件跟他的条件合不合?他什么条件?贪心,悭贪是饿鬼。“悭”是吝啬,自己有的舍不得给别人。世间五欲六尘贪,佛法也贪。贪心”跟饿鬼道就感应饿鬼道的业因是贪心。

  地狱道的心是嗔恚。看这个也不顺眼,看那个也不满意,一天到晚发脾气,那是跟地狱接近,做邻居了。

  愚痴变畜生。愚痴是邪正搞不清楚、真假搞不清楚、善恶搞不清楚,那是愚痴。学佛法,佛法也没有搞清楚,那个果报是畜生。所以你修的福报是一定有,将来到哪一道去享受,自己好好的想想应该知道,不必问别人。


攀缘心就“有住”,随缘心是“无住”的

  【故应离一切相,广行“六度”,利益一切众生。】

  真正觉悟的人,他一生生活一定是这么过的,他日子过得很惬意,是利益一切众生。

  “广行‘六度’”他一定是随缘而不攀缘攀缘心就“有住”,随缘的心是“无住”的攀缘是我心里想我要怎样做、怎样做,那你心里就“有想”。

  诸位一定要记住,我想要怎么做、怎么做,那是修福,修有漏的福报。

  真正菩萨行,他根本就不想,机会来了做,不能不做,不做对不起众生;没有这个机缘决定不做,不会去想着找事情去做,没有这个道理的

  你们这个地方请我讲经,我就来讲;你不请我,我绝对不会来。我不会通知你“你们请我去讲”,我不会这样做法的。那你心里就住相,这个不可以的。真正修行、真正用功,是要离一切相

  可是佛法里头没有定法,诸位要记住,我讲的话你要懂得我的意思。你们初学讲经的人,要找人请(请你讲经)。为什么?我还不会讲,我要练习,所以要到处去找人,你们大家来请我,给我有机会多讲讲。那是学讲经要找机会,这是应该的,这是一个过渡期自己真正用功,那就不可以,随缘不攀缘。缘分,实在讲大概只有讲经的法缘可以找找人,多托托人给你一些机会,其他的缘都不好,都不是善缘、都不好,决定不要攀缘。

  印经这个事情是好事,如果说我们印经发起了,大家来捐钱,这是“心有所住”,不好!应当怎么做?可以告诉大家,有一部很好的经书对于众生很有利益,透个消息给你,你自己肯发心你拿钱去印,你不肯发心就算了,这样就对,这就是随缘的方法。我们可以把这个机会告诉你,有这么一个机会,你愿不愿意做是你的事情,我不劝你做,我也不拉你来做。我心清净,你心也清净;你也不会心里有个压迫感、有个压力。“法师找到我,我不出钱不好意思!”你也难过,那就不好了。消息不告诉你,对不起你;有机会一定要告诉你,你能不能抓住机会是你的事情,与我不相干。我们要这样做,你一生当中,心就很清净、就很自在,没有一丝毫的压力。所以这就是离一切相;心里干净,要离相


“如来说”跟“佛说”不一样 

  【“佛说”二字,亦有深意。】

  这个地方没有讲“如来说”,讲“佛说”,《金刚经》上这些字眼里头含义很深“如来说”跟“佛说”不一样,意思不相同,“佛说”,完全是就事论事。要是“如来说”,那是从心性、从理上讲的;“佛说”,这是从事上讲的,也就是从日常生活当中说的

  【佛是过来人,他所讲的乃经验之谈,非同理想。】

  这不是从“理”上讲的,是从“事”上说的。佛是过来人,怎样叫我们这一生当中过得很幸福、过得很快乐、过得很自在,佛是过来人,如何能达到这个目标?“不应住”就达到,一切法里头统统“不住”。


《金刚经》是答复“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两个问题

  【长老问意,在得一安住其心之方也。】

  这个要回过头来看本经开端,须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话,他问了两个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应该安住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妄念应该怎样把它降伏住?尊者在经的开端问了这两个问题,世尊讲这部《金刚经》也就是答复这两个问题长老是须菩提尊者,他在前面问的意思是希望得到一个“安心的方法”。


“一切无住”正是“安心之妙方”

  【而一切无住,正是安心之妙方。】

  要怎样才安?一切都“不住”,心就安了。如果你自己感觉得你心不安,心不安生活很痛苦,身心不安非常痛苦,学了《金刚经》,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么安法?你想想哪些事情叫你不安,你就把那个事情放下,你心不就安了吗?你可千万不要说我们要把这个事情解决我心才安,这个事情解决,底下又出了个事情,这些事情是连环的,像铁链一样一个扣一个,没完没了!你以为这桩事情解决你会心安,底下那桩事情马上就出来了,永远你不会安心的。佛是过来人,佛有经验教给我们,“放下”就安了不要解决,解决很痛苦;算了,不解决了,就没事,这心就安了,这个方法真是妙绝了一切“无住”正是“安心之妙方”。你的心恢复到清净,清净心是真心,“真心”现前了,“妄心”放下了。

  【一切不住,即是离一切相。】

  “离一切相”就是放下一切。不放下怎么行?!不放下,你心有忧虑、心有牵挂、心有妄想,这个日子不好过所以要“放下”、要“离一切相”。

  【即是不为境转。】

  外面境界与我无关,世法、佛法与我也无关,这才真正彻底放下。

  【则其心安住而不动矣。】

  这个心“安住不动”,圆教经典讲这是“八地菩萨”,到这个心真正不动的时候,不为境转、不动的时候是八地,这真的叫“顿超”。所以《金刚般若》是圆顿大教,真的能够叫你顿超的。

  【当知必一切无住,而后得所安住。】

  今天我们在这一段经里面,若真正得到一个“安心之法”,你的一生就受用无穷,这一次《金刚经》你没有白来。你得到一个妙法,这一生可以“安心”了,这的确是如获至宝,得到“安心的方法”。

  【必始终无住,而后法身常住。】

  这个“舍”放下了。“放下一时”很容易,今天放下了,明天又来了,又想起来了,这是我们凡夫的通病虽然短短的时间里面能“放下”,已经非常可贵。你能“放下”一个钟点,你一个钟点心是清净、是自在

  特别是在念佛的时候、止静的时候,或者在静坐的时候,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叫你整个身心得到轻松愉快,虽是短时,很有受用

  如果能放下、能够让身心轻松,不晓得念佛求生,那实在是很可惜!我在美国遇到好几所的日本禅修中心,这样的中心美国人去的很多,现在也有美国的出家人主持这样的禅修中心。他们里面没有说法、没有讲经,只有很短的开示。进入禅堂里面就是静坐,法师就是教你什么都不要想,把所有一切念头全部放下,在那个地方静坐几个小时。外国人生活都很紧张,工作的压力、精神的压力都很重,所以他一个星期到那里去坐上两、三个小时,他很有受用,所以他很喜欢去,他们不懂念佛。只能够得到很短时间的轻安,恢复自己的精神体力,这是一定能够做得到的,对于身心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要懂得念佛,功德利益就无比的殊胜。像这些道理与事实的真相,必须要与这些同修们讲得清楚、讲得明白,他才能够欢喜的来参学,他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从短暂逐渐把时间延长,这就是精进,一定要能做到始终无住,那就成功了。

  “始终无住。”不但是得定,实在讲证果了。

  “而后法身常住。”依照本经的标准,真正能做到“始终无住”,就证圆教初住菩萨的果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到这个境界。如果是念佛人,他就证得“理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能生“实报庄严土”的人,当然生死自在,来去自如。“凡圣同居土”里面上三品往生的就生死自在,西方极乐世界想去就去、想来就来,没有一丝毫障碍,何况是实报土的菩萨。

  【且并法身亦不应住,故曰不住涅槃,乃入无余涅槃也。】

  “法身”是理体,它不是事相,清净寂灭之理体。诸佛菩萨证得法身之后他不住涅槃,这《金刚经》上所说的“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两边不住,应无所住”。“生死”是六道轮回。如果“住涅槃”,那就坏了。

  “住涅槃”是哪些人?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他们“住涅槃”。“住涅槃”就不能破无明、不能见本性,明心见性他就没有了。

  如果“两边都不住”,他住在哪里?“一真法界”,他超越十法界了“住生死”是六道,“住涅槃”是四圣法界。总而言之,“两边”你要是住上一边,你决定出不了十法界。

  住生死”的人不能出六道轮回,”住涅槃“的人不能出十法界;”两边不住“就超越十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诸位要记住超越十法界,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无比的殊胜!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只是超越六道而已,没超越十法界;念佛人是超越十法界的,这叫做入“无余依涅槃”,就是“生死”、“涅槃”都不住。


真诚心“求法”会开悟;我们听经这么多年不开悟是心不诚

  【禅宗可二祖】

  “可”是二祖的名字,叫慧可禅师,禅宗的二祖。

  【问安心法】

  这也是“心不安”,大问题!那个时候达摩到中国来,达摩传的禅宗,在中国他算是初祖;如果在印度代代相传,他是第二十八代。到中国来他是第一代,在中国讲禅宗初祖是达摩

  达摩那个时候在少林寺,少林寺的人也瞧不起他,也没人理他,他老人家也就落得清净,天天面壁打坐,反正人家不理他,他也不理人。慧可禅师知道这个人有功夫,不是平常人,向他请教,可是达摩不理他。那个时候冬天下雪,他站在雪地里头不肯走,都不理,站了很久,几个小时还是不理他,最后慧可把自己的手臂用刀砍下来供养达摩。砍一只手臂去供养达摩,达摩这才讲话,“你何苦来?自己把手臂砍了,你到底为什么?”这是表示他真诚请法、表示自己的诚意。他要没有这个诚意,说老实话他也不能开悟

  所以真诚心求法会开悟的。我们这个心不诚,所以听经听这么多年都不开悟;不但不开悟,愈听愈糊涂,心不诚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看经、听经以真诚心来读、来听,就有悟处;如果这个心不诚,“不诚”是听经、看经还打妄想,这是决定得不到利益。

  慧可既然这样真诚,达摩问他:你为什么?他说:

  【我心不安,请大师开示,教我安心。】

  达摩祖师听到这个,手一伸:

  【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

  你们看到现在有很多达摩的塑像,一个手这样伸着,就是这个意思。手伸出来叫慧可: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这就是他教学的方法。从这一句话当中,慧可回光返照,找心在哪里。所以回他一句,找了半天。

  【我觅心了不可得。】

  我找我的心找不到,不晓得心在哪里。《楞严经》上一开端,“七处征心”。阿难尊者没有慧可聪明。佛问阿难:心在哪里?阿难还找,还在内、在外、在中间到处乱找,跟慧可比的时候不能比,慧可一回头,“觅心了不可得”,这个比阿难高明多了


“放下”是慧可当祖师的唯一条件;“放不下”就当不了祖师

  他这一句话说出来,达摩就说:

  【吾与汝安心竟】

  把你心安好了,没事了,“心不可得”,还有什么不安?他从这一句话当中开悟了、明心见性,从凡夫地一下就证到圆初住的菩萨果位。“圆初住”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到这个地位。所以达摩法就传给他,他就变成禅宗二祖。你要问问他凭什么当二祖的,放下!没有别的,放下而已你为什么当不了二祖?你放不下,问题就在此地你肯放下,你马上就当祖师,为什么放不下?

  【此与本经问答之意正同。】

  尊者的问、世尊的答复意思相同。


众生的心之所以不安,就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心”

  【会得了不可得,则安心竟矣。】

  “会”是体会。如果真正体会到“了不可得”,你的心当然安了,还有什么不安!?换句话说,众生的心之所以不安,就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心”。心在哪里?摸摸心在这个地方,那怎么行!你那个心怎么能安?

  现在科学家晓得了,心脏不是的,不管用;脑,现在以为能够思惟想象是脑,也是错了。“觅心了不可得”是真的,这是个事实真相,确确实实“了不可得”


“神经系统”属于“浮尘根”,人的灵魂属于“胜义根”

  佛门里面有一些人争论,佛讲“六根”,显现在外面叫“浮尘根”,真正起作用的叫“胜义根”。有些人认为“胜义根”应该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神经的系统,大脑脑神经管起作用的。这种说法依旧是个妄想,为什么?一般同修也许有人听说过“灵魂出窍”,这个事也是真的,“出窍”就是离开这个身体,西藏密宗里头这种事情就很平常。人的灵魂离开身体,离开身体的那个东西那是“胜义根”。它离开了,我们神经是不是都走了,都没有了?神经还在,可见得“神经系统”不是“胜义根”,是“浮尘根”。

  胜义根”是“净色根”,我们肉眼看不到,有定功的人看到。这就说明佛所讲的“胜义根”绝对不是物质,绝对不是“神经系统”。这是我们要清楚的。

  人死了,神识离开身体,是那个根离开身体,他再去投胎,也是那个“胜义根”,所以人死了以后,他还是有妄想、分别、执着,他没离开;但是人死了以后,他的神经一条也没有缺少,现在给他解剖一下,发现一条也没缺少。由此证明,“神经系统”还是属于“浮尘根”,不是佛经上讲的“胜义根”、“净色根”,不是这个这个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 静修捷要报恩谈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