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佛学问答
·净土、念佛 
·学佛、学经 
·忏悔、超度 
·教育、孝道 
·佛像、法宝 
·弘法、护法 
·道场、法会 
·布施、供养 
·放生、健康 
·因果、轮回 
·戒律、仪轨 
·助念、往生 

“斋僧”功德大,是指供养身、心出家的沙门,而非供养不持戒律的和尚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6-09-25 10:42:06
关键字:斋僧,造像,烧香,出家,心出家,斋,八关斋戒,菩萨戒,一门深入,四悉檀,化生,一向专念
【 点击数:5794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第48集  1990年9月 讲于 北京

 

  有很多人轻视净土,东学西学,这个事情我们觉得是很可惜。又不是不信,但是就这样子,找不到一条光明、平坦的道路,枉自辛苦,愈忙愈乱。

  底下一个讨论,这里头我们很强调,谈了“他佛”的接引,刚才说的都是“他佛”的功德。或者就有人怀疑,你这个跟禅宗就矛盾,禅宗都是讲自心功德,你这个不推崇自心而赞叹他佛,靠他佛,怎么解释?现在引三部论的内容来证明,真正说透了之后,实在是“自他不二”,你还“自”和“他”还是两个《维摩诘经》有一品叫做“不二法门”,你永远在“二”里头,你永远也入不了“不二法门”我们头一个用蕅益大师的《要解》中说,他也设了一问,他说既然《观经》里头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谈的是心,心是你自心,你何不就言“自佛”就好,干嘛一定要强调“他佛”?这是蕅益大师设的这一问。这种问题都是很好的,我们有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有这个问题,跟着这个我们就可以来解决,自己要说服自己,还要能说服他人。蕅益就答复,说“此之法门”,这个法门。“全在”,完全在于。“了他即自”。刚才我已经说了一句“自他不二”,这就更深刻了,蕅益大师的话。要能够了,这个“了”字最粗浅的说了解,这个“了”字不仅仅是了解的了,你这个事了得了了不了?了不了,不得了!“了”有解决的意思,这个“了”字。中国的文字很有意思,他用一个“了”字,“了”什么?“了他”就是自。所以他就是“自”。我从前不是拿那个磁石做过譬喻吗?今天不重复了。

  “若讳言他佛。”你很忌讳谈“他佛”,一谈“他佛”你就不高兴。“则是他见未忘”,你在见地中还有个他,你有分别。“若偏重自佛”,我就老强调自佛,那是什么?“却成我见颠倒”,我见很深,你在颠倒。

  “又悉檀四益。”我们用“四悉檀”来利益众生

  四悉檀”就是“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

  饶益有情就用“四悉檀”,可以利益众生。如果这四个悉檀,从“世界悉檀”让他“深发庆信”,发生信心。如果“世界悉檀”都不能使他得利,所谓“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就谈不到了这就讲极乐世界,如果是这样的话,世界悉檀”要不知道,欣慕极乐、厌离娑婆这种利益你也得不到。你现在就连往生都谈不到,你还说你要能够悟入到理佛。理上的佛就要破无明,那就是地上菩萨。你连往生都达不到,你连欣厌之心都不能生,唯有怎么样?“即事持达理持”。

  所以我把蕅益这句话又加上另外一句话,作成一副对子,“即事持达理持”是作上联。“即事持达理持”,从“事持”开始你不知不觉达到“理持”,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么念,这个最微妙就是你不知不觉一切都放下,只是这一句弥陀朗朗现前。这个时候都放下就是“无所住”,《金刚经》的话,这一念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声接一声相续不断,这不是而“生其心”吗?!然而你凡夫就能达到了。所以念佛功德殊胜就在这个地方,暗合道妙。

  所以以凡夫的心要入“诸法实相”,只有念佛最容易,其他也不是没有一个不能的,都比这个难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种种的动乱很多,我们总之要求一个我们还能做得到的方法,做不到的、很困难的,这个时候有等于没有。所以我常常说,你得了病,你现在到美国去,那有一个专门的大夫,他给你一看就好。事实都是事实,但是我们这的病人他怎么能到美国去、怎么签证?然后还要旅费,到了美国他怎么能找到这个大夫、怎么去看?你虽然有,跟没有一样,是不是?没有一样,你是有,真有。很多法门也都是,真有,真是这样,但是这个有,对于你来说跟没有一样。在美国的人还不见得都能找得到这个大夫,比我们强一些,他能找到他就治好了;他也有找不到的,还有他排得很忙的话挂不上号,就这个事情。所以这个事情就是要问一下具体情况。

  即“事持达理持”,你就这么念的话,念到念念是暗合道妙,你就到了“理持”。“理持”就可以破无明、“证无生法忍”,你就是地上菩萨。

  “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的明显。”弥陀圣众现前,不是他佛来迎,是你自己本心的明显。

  “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所以夏老师有两句话也很好,在《净修捷要》,“托彼依正,显我自心”。借“托”、靠,你跟我说,我托托你,就是那个“托”字。“托”什么?托彼,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所以这八个字解释这个话很好,我们把这八个字记住。托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拿观世音菩萨以及七宝宫殿、八功德水等等的,这一切庄严干什么?显明你自己的心。你自己有这么庄严你不知道,这一切赞叹极乐世界就是赞叹你的心,你怎么能把它都推到他那边去?所以密宗它殊胜,你修法,你自己就是本尊。现在很多人不从根本上入手,就是要找个便宜的法,想很快成功,那只有很快成魔。

  底下还是蕅益大师的话:

  “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净土宗不是一个愚夫愚妇行的法,这个法门是极深极妙。

  “斩尽一切意见。”破尽一切戏论,一切戏论都破尽了,一切意见都给你斩尽,你有这些东西,你就不能很好的去信入。

  从前佛学院讲佛教史的一个方馨,上次在杂志上写文章,他问我:极乐世界的“有”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他说了两种,我没照他的两种回答,我说是“离四句的有”。这四句都是戏论:有”是一句;“无”是一句;“也有”、“也无”是一句;“也没有”、“也不是无”又是一句这是离开四句的事情,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

  “唯有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荷担得去。”只有这种大人物、大宗匠才能承当。我们胡里胡涂的认为只有愚夫愚妇去搞,还在轻视。这是什么?这是颠倒见。把殊胜的看成轻,把轻的看成好,你自己正在颠倒见中。你自己正在颠倒见中,你还在那拿大顶,头冲下、脚冲上,很辛苦。这些人才能担当,其余世间的“世智辩聪,通儒”,儒家的通儒,这些“禅客,尽思度量”,尽他去思度的这个量,尽其量。

  “愈推愈远。”他愈想、愈琢磨,愈想愈远,愈不能明白。

  “反不若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这就把这些通儒、禅客批评得很切合实际,他笑话那些愚夫愚妇,他反不如那些愚夫愚妇。所以印光大法师,现在很多人很尊敬,成为我们近代的三大高僧之一。印光大法师赞叹这个《要解》,他说这是《阿弥陀经》最好的一部批注,释迦牟尼佛自己亲自动手来写也不能超过,他就是这些意见。

  第二是《无量寿经起信论》,问:临终你见佛,你是自佛,是他佛?他这也很厉害,他说若是他佛的话,那是成了魔;若是自佛的话,你自己想出来的,既然这样你怎么能往生?这也是他设的问,也许有人这么问过他。彭绍升居士答得也很好,“自佛他佛,总成戏论”,你“说自”、“说他”,都是戏论、都在那开玩笑。

  “人我两忘。”你要修行的人,“人”跟“我”都忘了。所以《金刚经》的赞子,“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人、法得把它忘掉才行,你老有“人、法”,你得两忘,“人、法”得两忘才解真空“自”跟“他”不是二,不二,不异就是不二,《维摩诘经·不二法门》,一切不二,你老在分别。所以我们坏就坏在第六识,第六识是分别识,种种分别

  “诸佛法身,湛然常寂。”但是弥陀以他本愿的缘故,所以跟我们修的人就感应道交。就是“即自即他”,“自”就是“他”,“他”就是“自”,本来是一体的。我们的本心和弥陀的法身本来是一体的,现在就是我们自己所谓“情生就智隔”,一生情念(我们这些念都是情念)智慧就隔住了,就不能了达。

  实际上,“无虚无实,唯一真如,周遍法界。”众生就是由于业缘,就幻有分段生死,这就是由于业力的关系,像在屋子底下搭了很多棚棚,看不见天日。你如果念得很诚恳,这些缘就清净了,这个时候把那个棚棚拆掉了,豁然见天日了,你就可以往生。往生之后你“证无生忍”,发明自己的本心,这也就是本来你所有的。这是第二个议论。

  第三是莲池《弥陀疏钞》,“着事而迷理。”净土法门很多人是属于这类,执着这个事相,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有黄金为地,好极了,但是他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就像什么?像小孩子念四书、五经,他不懂,他就只是会背。有的人会背全部的四书、五经,不明白道理的人很多。你年纪很小,智慧没有开,就只能读文章,不了解意思。

  “所谓终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你整天在念佛,你不知道是佛在念,我们在念佛,正是佛在念我这是一类。

  另一类是“执理而遗事。”执着这个“理”。什么东西都不能执着。“理”是好,但有人执着这个“理”,只承认这个“理”、执着这个“理”,把“事”丢掉了。就像一个穷人拿到阔人家的账本,什么银行有多少存款,什么地方有多少股票,自己说我发财了。账本是人家的,数他人宝,你数别人的宝贝,跟你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是什么?虽然知道“即佛即心”,佛就是心,可是你的心现在绝不是佛,你的心都被这些尘染,刚才不是说等于屋子搭了棚棚吗?!拿镜子做譬喻,我们的本性如镜子明照,但是现在红墨水、蓝墨水、沥青什么都涂满了,你自心的光明就显不出来,我们看见只是红的、蓝的,乱七八糟一大堆,就是说判然你现在的心不是佛。所以“约理”,从“理”上说就没有可念。

  再从“事”上说,“无可念中,吾固念之。”无可念中”我就是念,所以有事、有理。虽然在“无可念中”,我还就是“念”,为什么?“念”就是“无念”,又破你的情执。你说一切都“无”,所以这个“无”字他就搞错了,好像就说“无相”、“无念”、“无为”,很多人把这个“无”字就做成一个断灭的“无”去理解,是个大错误。

  念”就是“无念”,要真是都没有了,那就是顽“空”,再说的不好是“断灭见”,不是什么都没有,“空有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两个不是两回事,不相异。“有念”和“无念”,“有念”不异“无念”,“无念”不异“有念”,这不就是一样的话吗?!这是“理事双修”,又修了“事”,又修了“理”。

  即本智而求佛智。”所以一句用“蕅益”,一句用“莲池”,也可以作个对子,蕅益是“从事持达理持”,莲池这“即本智而求佛智”,是一样的,这是叫做“大智”。

  莲池大师再说:“然着事而念能相继。”执着这个事相,可是你念佛的这个念头能够相继、能够相续。

  “不虚入品之功。”你还可以得到往生,得到入品位的功劳。

  “执理而心实未明。”有的人就觉得我信了禅宗我很高,执着这个“理”而废其中这些“事”,看不起这些“事”,“反受落空之祸”。这几句话好,大家每个人都要很好的去衡量衡量自己你并没有真正的开悟,你就反而看不起念佛、看不起这些,你就受到一个什么?落空的祸。那个还有入品之功,你这就是落空之祸。

  底下他又说:“假使骋驰狂慧。”没有开悟。

  “而轻谈净土,蔑视往生,为害非细。”这个害不轻。

  这就是把“上品的往生”介绍了,而且把“自佛”、“他佛”、“理”和“事”做了一些讨论。所以重禅轻净。

  现在有的人只是重视净土,谈一点禅都不许,好像你就是背叛了净土宗,这个也过。一部佛法没有不好的,你只要能把一切好的都吸收来,都是好事。总之不要脚踩两只船,那是决定不行。什么法门都是一样,兼修都是好的,但是你脚踩两只船,那是一定要掉到水里头去的。兼修和脚踩两只船怎么分别?也不是一句话、二句话说得清楚的。

  底下我们谈“中辈往生”。“上辈”谈过了,“中辈”。

  “中辈”,刚才说“作沙门”、“不作沙门”,这两部经不一样。所以这里就不要执着,我们要“心出家”。《观经》就说“中辈的是出家人”,咱们这说“中辈的不作沙门”,上辈的是。《观经》上辈没有说是“出家人”,她们听经的都是上辈往生,那是国王夫人、都是宫女,没有出家人。所以这个地方也不要执着,我们说的是“心出家”,不是这个形式,穿上什么衣服就算。现在有些出家人整个是“在家”,比这个在家的一点不少烦恼。你不能“心出家”、不能大修功德,也要“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中辈也是如此,下辈也是如此。

  “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就是量力,量自己的力来修行,做种种功德。

  “奉持斋戒。”你受什么戒就好好持戒。有的人贪功德,说别人都受了菩萨戒,我没有受,我也要受受戒。这个就是很冒险,“戒”是不受则已,你受了之后破戒,罪是大极了。所以都要很务实,好好的,你是什么身分就受什么戒蕅益大师的比丘戒就退了,他说我持不了比丘戒,退为沙弥戒。现在人家都说是大德,没有说蕅益怎么那么没出息。他是认真的,他不是贪图这么个虚名,我持不了我退,我把沙弥戒持好。你看很多经上写“沙弥智旭”,那就是他执持沙弥戒的时候。

  “中辈者,随己做功德,要奉持斋奉持戒”。斋”是什么?“八关斋”,“斋”就是过午不食。八关斋戒修一天也可以,今天我受的只是一天,这一天不要坐卧高广大床、不要去擦化妆品,也不要看电视,这些音乐什么都不行,这一天八“关斋戒”功德很大的。这是“斋”。戒”,居士就是“五戒”、“菩萨戒”;和尚是“比丘戒”、“菩萨戒”。

  “起立塔像。”“塔”是供舍利的,“像”是造佛像。造像的开始,就是佛登天为母亲说法,国王思念佛,就用旃檀木做了佛的像。这是咱们地球上有佛像的开始等佛从天上下来的时候,这个木头佛也出来接佛这尊木头佛大家知道不知道,到了北京,在北海附近有个旃檀寺街,那就有个旃檀寺,旃檀寺供的这个像就是当年这尊旃檀像,到了中国来,后来起火烧了,在清朝的时候。这个像的画像还有,故宫里头有,印出来过,很庄严。这是像的开始,你要造塔造像

  “饭食沙门。”供养出家人。《会疏》说,“经云:正令得满四天下宝”。你得了多少宝贝?满四天下。你把一个太阳系所有一切地方的宝都得到了、充满了四天下的宝贝都得到了,你不如请一个清净的出家人吃饭。这个“清净”首先是戒要清净。你看“斋僧”的功德多大,可是要清净的沙门,不光是“身出家”,也要“心出家”。

  “悬缯然灯。”“缯”是佛前的幡。点灯、散花,印度的花很多,就把这个花,果木园的鲜花,他们拿这个花散在佛的身上做一种供养。

  烧香,这我们都知道。这个“花”跟“香”很特别,一个是花,佛欢喜,鬼神讨厌。所以现在大家都是亲近很多气功师,实际是亲近了很多鬼神。鬼神跟佛法是完全不相应的事情,大家要知道。譬如这个花来说,鬼神讨厌,他对于花他看作跟大便那么讨厌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 静修捷要报恩谈
  [相关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三...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一...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二...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