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辅助修学
·护生素食 
·因果教育 
·中医养生 
·哲理嘉文 

中央党校刘余莉:从《群书治要》浅谈西方民主的弊端

  来源:净宗经教网(佛陀教育网) 录入时间:2015-03-14 23:38:24
关键字:刘余莉,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西方民主,选举,王道,霸道,美国经济
【 点击数:6262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第132集 2015年3月7日 讲于 香港

 

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大德:大家好!

  不肖学生分享的心得报告题目为:从《群书治要》浅谈西方民主的弊端

  现代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很多人视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之一。一人一票,人人都能参与竞选,更是追求平等自由的青年人向往的理想目标。

  然而,研读《群书治要》可以发现,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民主制度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弊端。学习《群书治要》,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立和完善一套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庙算不精,而穷兵与侵邻。”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五十《抱朴子》。意思是:朝廷对国家大事的谋划不当,却竭尽兵力去侵犯邻国。这就好像割掉禾苗以消灭蝗虫、砍掉树木以消灭蛀虫、吞下毒药以杀死跳蚤、虱子、拆除房舍以驱逐麻雀和老鼠一样。

  一个国家竭尽兵力去侵犯邻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缓解或者转嫁国内的危机。看到这句话,我们就立刻联想到当代的美国。美国由于采取了高福利、高待遇、高保障的政策,造成了财政透支,直接导致了高消费、高浪费的快速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已经走到了泛滥的地步。为了保持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就必须靠借债维持。

  2011年,美国的国债已经达到了14.2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触及到国会所允许的上限。

  为什么屡次敲响警钟,而国债问题却屡屡解决不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的民主选举制度因为如果一个政党候选人选择的施政方针影响到选民的利益,选民就不投他的票了。为了争取选民、获得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意采取增加税收、降低福利的措施,而这种措施才是解决国债危机的出路。

  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制度,被许多人认为是至今历史上最合理的政治制度。但是如果我们研读了《群书治要》之后,就发现其实并非如此。因为现代社会的民主选举,至少有以下几个弊端是难以避免的:


第一、以言取人


  民主制是通过什么来了解参选人、选举领导人?主要是通过参选人的演讲。这就会导致我们古人所说的“以言取人”的倾向。

  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言语的经典论述。

  譬如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花言巧语,伪装出和善的面目,善于逢迎取悦别人,这样的人就缺乏仁德之心。

  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在言语上应该谨慎、迟缓,但是在行为上要敏捷、雷厉风行。正是因为一个人巧言令色,鲜有仁德之心,所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因为他说得很好听,就对他委以重任。因为虽然他能做出很多承诺,但是一旦被选举上来,诺言却很难兑现。

  所以孔老夫子也说“有言者不必有德”,这个人言语很好听,但是他不一定有真正的德行。所以我们既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在《群书治要·中论》上也有一段“言语和德行”的论述,说得非常有道理。

  它说:“夫利口者,心足以见小数,言足以尽巧辞,给足以应切问,难足以断俗疑,然而好说不倦,谍谍如也。”能言善辩的人,他的心智足以洞察到微细之处,言辞也非常巧妙、很有修饰,伶牙俐齿足以应对急切的追问,对人反驳也足以让世俗之人信服。但是他喜欢言谈,不知疲倦,喋喋不休。

  “夫类族辩物之士者寡,而愚暗不达之人者多,孰知其非乎?”然而在世间,那些可以按类归纳推理、明辨事物的人是很少的,而愚钝的、容易被蒙蔽的人是多数,那谁知道他说得正不正确,因为他的口才很好,甚至还有很高的学历,讲出话来头头是道,普通世俗之人就很容易听信他的话。但是他所说的可能是有违大道的。

  “此其所以无用而不见废也,至贱而不见遗也”。这就是为什么他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却不被废黜、遗弃的原因所在。

  “先王之法,析言破律、乱名改作、行僻而坚,言伪而辨者杀之,为其疑众惑民而浇乱至道也。”古圣先王的法律规定,巧说诡辩而曲解法令、混乱礼法名分使其失去原意、行为邪僻却坚持不改、言语虚伪、强词夺理的人,要处以死刑。

  就像孔老夫子,他当了大司寇没有几天,就把“行僻而坚,言伪而辨”的少正卯诛杀了。因为正是少正卯的口才非常好,致使孔老夫子的很多弟子都被吸引去听讲。这些弟子跟着孔老夫子学习很长时间了,但是少正卯一发表异论,他们都被吸引迷惑,分不清楚哪一个是符合道的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少正卯的口才好,能言善辩,把不符合自然规律和人性的歪理邪说讲得头头是道。即使孔子的弟子也都被迷惑了,更何况是没有听闻大道的百姓呐!所以对于这样的人,只有把他处决掉。为什么?因为他会使民众对大道产生怀疑,分不清是非、善恶、美丑,使伦理道德的标准动摇,这样就会造成社会人心的混乱。所以,古人绝不“以言取人”

  在《汉书》中记载,时任廷尉的张释之和汉文帝一起出行到虎圈(饲养虎的地方),汉文帝向上林苑的主管询问禽兽簿上的事项。结果他问了十多个问题,上林尉吞吞吐吐,一个都回答不上来。而在旁边有一个官职很低的嗇(sè,农夫)夫,就代替上林尉来回答这些问题。皇上所问这些问题他是有问必答,而且滔滔不绝。看得出他对禽兽簿很熟悉,而且口才也很好。文帝听了之后,忘记了孔老夫子“君子不以言举人”的教诲。于是就说:“当官吏的难道不就应该是这样吗?”因此他就准备下诏拜这个嗇夫为“上林令”(“上林令”是管理上林苑的最高长官,比上林尉的职位还要高)。 

  张释之看了之后,立即上前劝谏。他问文帝:“您觉得绛侯周勃是什么样的人?”

  周勃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西汉的功臣,绛侯是他的封号。文帝说:“他当然是长者了。”“长者”就是年高德劭的人。

  张释之又问:“东阳候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呢?”张相如也是因为有战功才被封侯的,他在西汉的一百四十三位功臣中列居一百一十八位。

  文帝回答说:“他当然也是长者。”

  张释之就说:“绛侯、东阳侯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但是他们两个人在朝廷上书言事的时候,竟然说不出话来。哪像这个嗇夫喋喋不休?秦国任用了只会舞文弄墨的刀笔之吏,这些人行事急迫严苛,却没有恻隐之心。秦始皇由此积累了沉重的祸患,到秦二世时,天下就土崩瓦解了。现在陛下因为这个嗇夫能言善辩,就越级提拔他,我恐怕天下会随风响应,争相去炫耀口才,而不求实德。况且下级顺从上级的速度就像响之应声、影之随形一样的迅速。因此,皇帝的一个政策、一个举动都不能够不谨慎小心。”

  文帝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放弃了提拔嗇夫的打算。所以古人评判一个人才,不会仅仅从言语就下定论。

  在《群书治要·传子》上也说:“上好德则下修行,上好言则下饰辩。”如果君王喜欢的是德行,那么属下都会纷纷地去修养自己的品行;如果上面的人喜欢言辞,下边的人都会争相地培养自己的口才。

  “修行则仁义兴焉,饰辩则大伪起焉”,如果人人都重视修养、重视道德和品行,天下的仁义之风就兴起来了;人人都去学习能言善辩,虚伪的风气就会兴起,这是必然的征兆。

  “德者难成而难见者也,言者易择而易悦者也”,但是真实德行的成就是很难的,即使成就了也很难被发现;而言语去很容易出口,也容易取悦于人。

  “先王知言之易,而悦之者众,故不尚焉”。古圣先王都知道口才、文辞容易练就,而且爱听好话的很多,所以并不崇尚言谈。

  “不尊贤尚德,举善以教,而以一言之悦取人,则天下之弃德饰辨以要其上者不显矣”,如果不尊崇贤德之人,也就是通过尊师重道、举荐和褒奖善人教导百姓向善,却只以言辞说得好、能够取悦于人的标准来选用人才,结果天下背弃道德,只追求言辞修饰、能言善辩,并以此来向君主邀功请赏的人就不会少了。

  “德难为而言易饰也”,德行很难修养、很难成就,但是言语去很容易修饰。例如,一个人克服一个过恶,比如说嫉妒心强、容易傲慢、动怒,都得十年、二十年的功夫。但是我们只要学一学演讲术,很容易就可以上台去演讲。所以古人看到了这些问题,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个人言语好听,就对他委以重任。但是西方的民主选举,确实主要是根据一个人的演说来选举一个人。


第二、结党营私


  民主选举就是服从多数人的意愿。一人一票的结果是很难避免结党营私,而且选举出来的人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德才兼备之人。

  在《论语》上,孔老夫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如果大家都厌恶他,你也一定要去观察为什么他被人厌恶,不能够轻易相信众人的意思;也有人被众人所推崇,同样也不要轻易的相信,要考察一下,他为什么被人赞叹。

  子贡曾经向孔老夫子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乡人皆好之,何如?”全乡的人都赞叹他好,这个人怎么样?能不能判断他就是一个善人呢?孔老夫子说“未可也”,还不一定。

  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如果全乡的人都厌恶他,可不可以判定这个人就是个恶人呢?孔老夫子说“未可也”,也不一定。

  孔老夫子接着说:“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不如全乡里善良的人都喜欢他,不善良的人都厌恶他,这样才能够判断出这个人的善恶。

  《史记》中记载,齐威王刚即位的时候,九年之间,诸侯都来讨伐他,致使国家得不到治理。于是,齐威王就把即墨的大夫(地方官)召来了。齐威王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去了之后,毁谤你的言语我每天都能够听到。但是我派人去视察即墨,发现田野都得以开辟,人民都丰衣足食,官府也没有积压的公事,齐国东部地区因此得以安宁,这是因为你不会讨好我的左右以求得赞誉的缘故。“于是,他封了一万户的食邑给即墨大夫。

  接着,他又把阿地的大夫召来了,对他说:”自从派你去驻守阿城,每一天都能够听到赞誉你的声音。但是我派人到阿地去视察,田野没有开辟,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赵国攻打甄地的时候,你不能出兵去救援;卫国取得薛陵的时候,你居然连这件事都不知道。这是因为你善于以重金巴结我的左右以求取声誉。“所以当天他就烹杀了阿地的大夫,而且把自己身边曾经赞誉阿大夫的人也一起给烹杀了。对此,齐国上下都感到很震惊,人人都不敢文过饰非,而是做事务实,尽自己的本分,最终齐国也得到了治理。诸侯听到这件事,再也不敢轻易地侵犯齐国了。

  《六韬》中讲得更好:“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智,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邪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故其国不免于危亡。”如果君主以世俗大众所称赞的人为贤德的、有智慧的人,以世俗大众所毁谤的人称为是不肖之徒,结果喜欢结党营私的人,往往被举荐出来担任了领导;而不愿意结党营私的人、党羽少的人就会罢退。结果,这些邪曲不正的人结党营私、排除异已,把真正贤德的人给蒙蔽了、埋没了。忠臣还可能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奸邪小人以虚有的声誉取得了领导的位置。这个世间的乱象就会愈来愈严重,这个国家也就免不了要危亡。

  所以,依靠一人一票的选举,往往可能把那些结党营私的人选举出来特别是候选人为了提高自己在全国的知名度,让更多的选民了解和支持自己,必须依赖大的财团进行宣传。所以一旦当选之后,也必须回报他们,考虑到他们的利益,所以基本上是被大的财团所掌控。而财团的性质基本上是唯利是图

  所以在民主制度之下,结党营私是一个很重要的弊端,这也是导致西方国家的政策虽然出现了病态,但是却不能够改变的原因

  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样的制度,想要达到治理,都要以民众的道德、认知水平作为基础,尤其是民主制。所以,普遍提高国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


第三、遗漏人才


  由于民主制鼓励的是竞选、演说,这种选举方式往往会把最上等的人才给遗漏掉。

  在《晏子》中记载,齐景公向晏子问求贤之道。晏子把人才分为三个等级,他说:“夫上,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而易退也;其下,易进而难退也。

  最上等的人才,很难请出来做官,即使做了官,也很容易退位而去;次一等的人才,容易出来作官,但是也很容易罢官而去;最下等的人,是最容易出来做官的,但是也最难离官位的。因为真正有德行的人与人无争、与世无求,没有功利之心。就像古人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进、是退完全是看时节因缘缘分,有条件、时机成熟,就出来用自己的所学、自己的德行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条件不成熟,就退而独善其身,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德。所以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是要三顾茅庐才能请出来。他看刘备的心确实真诚恭敬,他才愿意帮助他,才肯出来做官。出来做官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想帮助国君治理天下,让天下的百姓过上太平幸福的生活。

  我们现在提倡竞选,像西方国家一样讲竞争上岗,那就不能排除竞争应聘者急功近利,是为利益而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竞选、竞争上岗往往选不出像诸葛亮、颜回这样最上等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不愿意出来竞争的。愿意出来竞争的,大体都是有一些私心的。古人知道谦卑是人重要的德行,所以反而会选拔那些与人无争的人居位,这样的人才有公心。


第四、引发对立


  民主选举采取竞选的方式,结果带动的是竞争的风气。因为喜欢竞争,竞争向上提升就是斗争

  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处心积虑地去谋算别人。在竞选的过程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赞毁他”,称赞自己,抨击别人。

  而斗争向上提升就是战争,战争再向上提升就是世界末日

  中国人常讲“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里只有和睦相处、礼让为先,才能够兴旺发达。一个国家也像一个家庭一们,如果大家不是互相欣赏、互相扶持,而是互相竞争、拆台,这个国家怎么能够和谐呢?!怎么能够治理良好呢?!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怎么效仿。整个社会都是竞争对立的风气,这个社会就不会有和谐礼让的氛围,也就很难治理好了。

  可见,正是因为美国采取了错误的治国理念,为了满足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不得不借债过日子。所以美国人一出生就背着债,这叫“庙算不精”。有的专家学者为了解决这个国债危机的问题,就提出可以通过战争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庙算不精,而穷兵以侵邻”。

  那么这种方式能否解决问题呢?在《盐铁论》中说:“地广而不德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土地广阔,但不实行德政的人,国家就有危险;倚仗兵力强大来欺凌别的国家的人,自己也会灭亡。正如习总书记曾引用《群书治要》的一句话所说的:“国虽大,好战必亡。”但是很多西方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西方国家近百年来所奉行的是霸权文化,提倡竞争

  早在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就对西方的霸道文化和东方的王道文化做了一个很好的对比,他在《大亚洲主义》的演讲中这样讲道:就最近几百年的文化讲,欧洲的物质文明极发达,我们东洋的这种文明不进步。从表面的观瞻比较起来,欧洲自然好于亚洲。但是从根本上解剖起来,欧洲近几年是什么文化呢?是科学的文化,是注重功利的文化。这种文化应用到人类社会,只见物质文明,只有飞机炸弹,只有洋枪大炮,这是一种武力的文化。这种专用武力压迫人的文化,用我们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行霸道”。所以欧洲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

  但是我们东洋向来轻视霸道的文化。还有一种文化,好过霸道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仁义道德。用这种仁义道德的文化,是感化人,不是压迫人;是要人怀德,而不是要人畏威。这种要人怀德的文化,我们中国的古话就是“行王道”。所以亚洲的文化,就是王道的文化。但是很多却认识不到这一点。正如《淮南子》上所说的:“今谓强者胜,则度地计众;富者利,则量粟称金。如此,则千乘之君无不霸王,万乘之国无破亡者矣。国之亡也,大不足恃;道之行也,小不可轻。由此观之,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

  现在有人认为只有强大就可以致胜,于是便丈量本国的地域、计算本国的人口;认为只有富有,国事就顺利,所以热衷于统计粮食储备,称量金银。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有千辆车的君主无不可以称霸诸侯,有万辆马车的大国更是永远不会灭亡。一个国家将亡,再大也是靠不住的;如果道义畅行,国虽小也不能轻视。

  由此看来,国家得以存在,是因为有道,而不在其大;国家所以灭亡,在于失道,而不在于其小。

  所以东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

  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用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而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孙中山先生在演讲中也指出:现在世界文化的潮流,就在是英国、美国也有少数人提倡仁义道德。至于在其他各野蛮之邦,也是有这种提倡,由此可见,西方之功利强权的文化,便是要服从东方之仁义道德的文化。这便是霸道要服从王道,这便是世界的文化日趋光明。

  当前世界危机四伏,汤恩比博士等有识之士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要拯救今天的灾难,唯有从中华文化中寻找答案(见汤恩比《未来属于中国》)。这一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简单地来说,就是要放弃霸道文化,施行王道的文化而《群书治要》就是一个以王道治国的纲领。现在的美国、还有东西方国家,都应该好好学一学《群书治要》的政治智慧。

  总之,“庙算不精”,必致内忧;“穷兵侵邻”,必招外患。内忧外患,岂有不亡之理?!

  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帮助现代人明辨是非、预判未来。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铸就了中华民族尚和平、崇王道的政治品格。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理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和勇气。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我们要客观、谨慎地评价尚未经过充分检验的理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只有站稳脚跟、坚定自信,才能超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国道路。

  学生乃初学晚辈,障重凡夫,报告之路错谬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大德不吝赐教,不胜感恩!

  不肖学生刘余莉

  顶礼敬呈

  二〇一五年三月七日


净空法师开示


  刘教授的这份报告,很值得现在一般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男女老少,都可以看看,让我们好好地来想一想。

  前年我在澳洲,陆克文的姐姐来看我,那时候陆克文是澳洲总理,他在位时间不久,他就下来了。他姐姐告诉我一桩事情,她说现在西方人对于民主制度开始质疑了,就是怀疑了,问我:这民主选举是不是最好的制度?问我这个问题,我就告诉她,怀疑是正确的,你们终于醒过来了。我说这个民主制度是最糟糕的制度,是最不得已的。

  我说我在美国的时候,早年,我跟美国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在纽约的时候,因为他们说到他们的制度好,逼迫着全世界人都要学他们,我说这个问题严重。我说美国只有两百年历史,美国的土著剩下不多了,所有的美国居民,都是从全世界四面八方移民来的,没根、没底,就好像做生意,都是摆个小摊子,小摊贩,这样用你们现在的民主选举,做一个做我们的代表,替我们说话,这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像个老店,它有五千年的承传,一代一代的子孙传下来,经营得不错,你怎么可以叫他们兄弟姐妹分家去摆摊子,哪有这种道理?我说中国这个国情跟美国是不一样,中国有中国的做法,美国有美国的做法,美国的东西不适合中国,中国东西也不适合美国,我说这样你了解了就对了,两面都没有错。但是你们要累积经验、累积历史,将来慢慢也能做世家,就不会摆小摊子了,现在你们是摆小摊的

  刘教授把这个问题分析得很清楚、分析得很明白,确实要让一些特别是从政的,尤其是居领导地位人多看看,要多在这上思考,会长智慧,知道在这个大时代当中如何进退。一定要知道和睦,所以我们这么多年来提倡什么?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同经营整个世界有盛世,安定和谐,人民安乐。很有启发性这一篇。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逾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 静修捷要报恩谈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