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传统文化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早期教育 
·胎教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刘余莉教授:如何成为卓越领导——《群书治要》里的领导智慧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10-12 16:54:13
关键字:刘余莉,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里的智慧,如何成为卓越领导,卓越领导,领导成败的关键,领导,习主席
【 点击数:5361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主讲《群书治要》第一集(上) 2014年10月12日 讲于 澳大利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题目是:如何成为卓越领导——《群书治要》里的领导智慧。


为什么古人有这样的政治抱负、报国情怀、浩然正气、献身精神?


  在2013年的3月1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这样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我们看了这一段话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有这样的政治抱负、报国情怀、浩然正气、献身精神?而我们现在的领导者却没有这样的精神了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不一样、我们所读的书不同。古人从小熟读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还要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古代的读书人很少提到“国家”,一开口都是“天下”,“胸怀天下”,这个胸怀多么广阔!

  我们学习《群书治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契入呢?必须得有像唐太宗那样“胸怀天下”、“平治天下胸怀”的人才能够契入。所以,学习圣贤文化不是背一些名言、简章,而是确实能够体会古人的心境,契入古人的境界。

  在《论语》上也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个“士”就是指读书人、指知识分子,他不能够不志向广大,而且还要有毅力、有恒心,为什么?因为他的责任非常的重大,他的路途也非常的遥远,他以弘扬人道为己任,这个责任不是很重大吗?!这个责任一直到死才结束,这个路途也是非常遥远的。所以你看古人从小读的经典里边都是这样的教诲,所以他能有这样的政治抱负、报国情怀、浩然正气、现身精神,就不足以为奇了。

在这个讲话中,习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说“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也就是说,学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我们的智慧,可以提升我们的道德。


学习传统文化就要从学习《群书治要》入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浩如烟海,从哪里入手才是一个捷径呢?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派魏征、褚亮、萧德言、虞世南等等的大臣,把唐朝以前的“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全都概括出来就是《群书治要》,这一部书奠定了唐朝“贞观之治”的思想理论基。后来这本书传到了日本,也成为日本创造两代盛世的基础。所以这部书里记载的治国理念是可以普遍适用的,从这一本书入手,可以说费力少而得益多

  学习传统文化就要从学习《群书治要》入手特别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日理万机,时间非常有限,读这本书是恰到好处

  作为一个领导者都希望自己走到哪里都受人拥护、受人爱戴,说话的时候一呼百应,怎么样做才能达到这一点呢?像这一次我们来到了净宗学院非常的感触,因为像老教授每一次车辆驶进学院的时候,这两边的学员来自全世界各地都是恭立夹道欢迎,老教授一出现的时候,大家都不由自主的来鞠躬顶礼。我们看到这个现象之后,就要问:是什么原因让老教授如此的受人尊敬、受人爱戴呢?特别是不由自主,更体现出老教授不同一般的德行,这个原因古人告诉我们了。


第一个问题就讲一讲“领导者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第一个问题就讲一讲“领导者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在《大学》上一句话告诉我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行是根本;财富(包括名声、地位等等),都是枝叶花果。我们学植物的人都知道,植物的枝叶花果能够延伸到哪里,它下面的根就自然延伸到哪里,所以我们看到枝叶花果很茂盛,就知道它的根深才能叶茂。古人这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财富、名声、地位的根本在于一个人深厚的德行所以古人说“厚德载物”,这“物”就是外在的财富、身份、地位、名声等等。靠什么来承载呢?靠一个人深厚的德行。所以《弟子规》上也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为什么古人非常尊重知识分子呢?因为知识分子读圣贤书。读书的好处就是在于明理,理得心安。他不会像一般社会上的人去积极地妄求,还要去跟别人竞争,争的头破血流,自己身心疲惫,不知道错在哪里。所以“理得”心才能够安、才能活得坦荡荡。

  在《中庸》上也有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孔老夫子称赞舜王的时候提出来的,他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他说的很肯定,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一定是“福、禄、寿、名”都是齐全的。

  我们现在还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德未修,感未至。自己的德行、修养不够深厚,所以不能够感动人家。

  在中元节香港举办了大型的祭祖法会,这个主办方是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当时学生也是有机会去分享祭祖的意义。上午分享完之后,走下台来的时候,大家就响起热烈的掌声,当时自己的修养的功夫不够,觉得自己的讲座还是蛮受欢迎的,自己还是蛮受尊重的,你看这个“我”没有放下。结果第二天老教授来讲话了,老教授一走进场里的时候,这些听众都不由自主的起立、鞠躬,这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恩,让我们一看就知道差在哪里了。

  所以古人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人有多少份量、有多深厚的德行,大家其实看得一清二楚。

  孔老夫子称赞的舜帝,他有什么样的德行呢?舜被称为二十四孝之首。他的后母、他的弟弟是三番五次的要置他于死地,但是舜并没有怀恨在心想着去打击报复,总是反省自己德行不够。虽然得了天子之位,还经常到原野上去哭泣,为什么?他觉得自己为人子,孝道没有尽圆满;为人兄,悌道也没有尽圆满。就是这样的德行,最后使大舜终于感化了他的后母,感化了他的弟弟,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

  诸位朋友我们请问一下: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像大舜的后母那样,三番五次想至我们于死地的人呢?我们仔细想一下,我们比他幸运得多了。我们旁边都是同参道友,都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人,但是我们还没有把他感动,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德未修,感未至”。中国古人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并不是说有的时候我做错事了,我要反省自己,而在其他的时候,那就不是我的责任了,那都是他德行不够。传统文化没有学好,学了这么多年,还是习气很重,那我们态度就完全错了。所以《四书》上告诉我们,德行是根本,财富、身份、地位、名声都是枝叶花果。

  我们看古人读了圣贤书有很多精辟的论述,甚至他看一个人,现在的所作所为,他就可以推断出他以后的结果如何。

  比如说在《群书治要•尚书》上就有这样一句话,“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对内兴起了迷恋女色之风,对外喜欢打猎,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到处去游玩,没有节制。喜欢饮酒沉溺于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甚至墙上还雕刻着花纹。以上这几种情况,只要有一种情况出现了,那就没有不灭亡的。在《群书治要》的注解之中加了一句话,“更何况现在许多人,这几种情况全都做到了,哪还有不灭亡的道理吗?”

  所以,古人能推断出一个人的未来,并不是我们讲的有神通,他只是熟读圣贤书,明白这些道理而已。

  在《群书治要•吕氏春秋》上,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楚国有一个人特别善于给别人看相,看了很多人,相面相得很准,没有说错过。楚庄王觉得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结果这个人说:我并不是能给相面,我只不过是能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如果我所观察的人是布衣百姓,他所结交的朋友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长辈,而且非常的有德行,做事很谨慎,畏惧法令,这样的人他的家庭会一天比一天更兴盛,自己的身心一天比一天的更安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吉祥的人。如果我们看的这个人是事奉君主的大臣,他所结交的朋友都是讲诚信、有德行、好善良的人,这样的臣子他事奉君主会一天比一天侍奉的好,他的官职会一天比一天的提升,这就是所谓的吉祥的天子;如果我所观察的这个人是一个君主,他的朝廷里臣子都是贤德之人,左右都是忠诚之士,君主一有过失,他们都敢犯言直谏,这样的君主他的国家会一天比一天安定,君主的地位一天一天的受人尊崇,天下人一天比一天的更加心悦诚服,这就是所谓的吉祥的君主。所以,我并不是能给人看相,只不过是能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而已。

  这个话就告诉我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个领导者他身边任用的是哪些人、他愿意和哪些人交朋友,换言之,什么样的人来到他身边做他的属下,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领导者本身是否有深厚的德行。

  在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我自己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遇到事情就会怨天尤人。比如说,我结交的一些朋友,虽然有的很有钱,但是他对我就非常的吝啬,当时我就不明白怎么回事,就想这个人这么有钱为什么这么小气?其实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很小气,所以才感召了别人对自己很小气、很吝啬。

  自己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给人设置障碍。比如说,我们当老师的经常会出去给人讲课,但是有的时候,邀请方因为时间排不过来,别的老师突然有事了,就打电话来问:刘老师这个课能不能改在哪一天啊。当时心里就不高兴了,你看我特意把这一天给你留出来了,把别的事都给推掉了,结果你要给我换课。即使别的时间有空,也说“对不起,没有时间”,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我们发现,自己在做事的时候也经常遇到障碍。这件事明明按照规定给你办,但是你去了之后,人家就是不给你办,让你三番五次地去跑。

  遇到这样事情的时候,如果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不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就会心生烦恼,甚至心生怨恨。当学些传统文化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你看喜欢赌博的人,他结交的许多朋友都和他一样喜欢赌博。喜欢唱卡拉OK的人,他结交的朋友许多都是喜欢卡拉OK。

  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从自己身上改起,对别人很大方,对别人的付出不讲条件,无私无求,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回报的也非常明显,那些以前对我很吝啬的朋友,突然对我很慷慨了。现在去做事的时候,本来按规定不可以做的事情,我们都能够顺理成章的做得很顺利。

  这些转变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依报随着正报转”。明白这个道理的话,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心平气和,不会去怨天尤人。

  第一个问题就是告诉我们:领导者成败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德行,能否感召好的臣子、好的属下,也是取决于自己有没有德行


公务员、领导干部,不能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习总书记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在一次讲话中,他也这样提到: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

  看到这一句话也让我们想起了,在《汉书》上记载,汉武帝的时候,他向群臣纳谏,怎么样才能使官吏受人爱戴,国家治理的太平,社会安定?结果董仲舒就给他上书,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个《尚书》里写得非常好,他开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古代的国土,也是今日的国土。同是一片国土,而古代能使国家大治,上下和睦,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官吏没有奸诈邪恶,囹圄空虚(监狱里都没有犯人);恩德润及草木,福泽广被四海。以古观今,为什么相差的这么远呢?是什么地方出现错乱,以致道德风气衰败成这样呢?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这也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董仲舒接着自己给出了答案:

  想来大概是现今的治国之道比之古时有所差失,或是与天理有所违背呢!上天对待万物也是有所分配的,给予很锋利的牙齿的就去掉其抵角,让其长着翅膀的就使它只长两只脚,这就是接受了大的好处就不能再获得小的好处。

  古代凡是接受俸禄的人,不以体力劳动为生,不得从事商贸事业,这也是接受了大的好处就不得在谋求小利。已经接受了大的好处,又要谋取小利,连上天都不使其满足,而何况人呢!富有的人奢侈美满,贫穷的人艰难愁苦,而居其上者不予救助,那么人民就不愿意生存下去;人们不乐意生存下去,连死都不躲避,又怎能去避免犯罪呢!这就是刑法之所以繁多但奸邪仍然制服不了的原因啊!所以享受俸禄之家,以俸禄为生就行了,不能与人民争占产业,这样利益就可以普遍分布,而人民也可家给人足。这是上天的公理,也是上古的治国之道。天子应该取法此道作为制度,大夫也应该遵循它,并成为自己的行为。

  古代的贤人、君子身居爵位的人都是这样,所以下面的人尊敬他们的品行而听从他们的教导;人民被他们的廉洁所感化而不贪婪鄙陋。

  由此看来,天子、大夫,是百姓所效仿的榜样,怎能已居贤人之位却像平民的所作所为呢!惶惶不安的谋取财利并经常担心财用匮乏的,那是平民的意识;惶惶不安的求取仁义并经常担心不能教化百姓的,那是大夫应当考虑的事

这句话告诉我们,实际上领导干部的职责就是怎么样“治国、平天下”。而想“治国、平天下”必须从“修身”做起,正己化人,把百姓教导好。所以你选择了做领导干部这个职位,那就不要再想着去发财而我们现在有一句话叫生官发财,怎么会没有危险呢

  所以,《易经》上说,“负且乘,至寇至”,什么意思呢?乘车是君子的位份,就是有位置的人,才会乘车;但是背负肩挑,是平民百姓的事情。这个话就是说,身处君子之位、身处领导的位置,但是又去干平民的事情,像平民百姓那样追求财富,必然会招致祸患临头

  那我们看到,中国在加强反腐败的工作,很多的领导干部都是因为和官商勾结,不知道自己领导的本份在哪里,最后而锒铛入狱,得不偿失。所以你看,学习《群书治要》、学习圣贤教诲,确实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

  习总书记在没有任总书记之前,在一次讲话中就强调:公务员、领导干部,不能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这句话说得好!为什么他这么肯定地说:领导者不应该从事商业、不应该去发财呢?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经典有非常深入的了解。那么在这几次的国际谈话之中,我们都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理解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那么有这样一个英明的领导者出现在世界上,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福分,而且也是世界的福分

  这个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导者的成败在于德行。


第二个问题,我们就讲一讲领导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那么很多人说:怎样提高自己的德行?第二个问题,我们就讲一讲,领导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享:第一就是修身;第二就是爱民;第三用人。

  首先我们看修身。修身,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从哪里做起呢?《大学》上告诉我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后才到了“修身”。所以“修身”就是从“格除物欲”来做起。“格物”,就是把你的对“财、色、名、利”的贪着给格除掉,你在“财色名利”的诱惑面前如如不动,把持好自己,你才能够修身有基础,才可以去“治国、平天下”,所以“修身”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戒贪”。

  唐太宗李世民接到《群书治要》这本书之后,是每一天手不释卷的阅读,读得非常欢喜!读完之后总结了一句话,这句话记载在《贞观政要》上,他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总结历史的规律,这个君主很贪心,最后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当臣子的很贪心,最后身败名裂。所以他说,一个人拿着自己的官位不珍惜,去徇私舞弊,就如同拿着珍珠蛋射鸟雀。什么是“珍珠蛋射鸟雀呢”?这个珍珠的子弹非常昂贵,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没有人造的珍珠,珍珠都是自然形成的,所以价值连城。但是这个人却觉得这没有什么,拿着它去干吗呢?去射麻雀,分不清哪一个重哪一个轻。

  我们看在历史上,有一个人物特别值得引起人的注意和学习,那就是“曾文正公”曾国藩。曾国藩在位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在省里为自己建筑过一所房屋、买过田地一亩;他还曾经亲自对军中的僚属宣誓说,“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就是公家的一文钱他都不会挪作私用。

  我们很多的领导干部看到了这句话都是半信半疑,他真的做到了“不取公家的一文钱挪作私用”了吗?但是他们并没有读过《曾国藩家书》,没有学过《曾国藩传记》,就先入为主的怀疑。就像我们现在社会也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看到别人做好事,总是心存疑虑,“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沽名钓誉啊?”看到别人做坏事就信以为真。

  那么请问:信任危机的根源在哪里呢?信任危机的根源就是在于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因为我自己都做不出这样无私无求、奉献大众的事,怎么别人能做得出来呢?我自己都做不到不取公家的一文钱挪作私用,怎么可能相信曾国藩他能够做到呢

  那么曾国藩和我们不同之处,不是因为他智商很高,其实他的智商可能还没有我们在坐的很多人高。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一个典故足以证明这一点。曾国藩小的时候很爱读书。一天读到很晚了,家里来了一个小偷,趴在房顶上,就想乘他读书累了去休息的时候,再去入室行窃。但是曾国藩在背一段书,结果翻来覆去、翻来覆去就是背不下来,结果久久也没有去入睡。结果这个小偷等得不耐烦了,怎么样呢?他就从房上跳了下来,把他刚才所背的那一段书,从头到尾的给他背诵了一遍,然后就扬长而去。

  从这一个典故上告诉我们,曾国藩小的时候智商不是很高,记忆力不是很好,但是为什么他的一生有那么大的成就,能够做到四省的总督,相当于我们现在四个省的省长呢?原因就是他得益于“恭敬、勤奋、节俭”这几个字他和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不同之处,就是他从小熟读圣贤书,而且对圣贤教诲深信不疑,所以他做到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也就毫不奇怪了。


以不好、不正当的方式获得财货,也一定会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


  比如说在《大学》上就有这样一句话,现在我们讲“因果教育”,其实它并不是佛教、道教的专利,在《四书》之中也有很多的经文都是和因果有关。比如说在《大学》上就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告诉你这个财货,不好的、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的,那会怎么样呢?那也一定会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这是必然的规律

  那么古人也知道后人读了这句话可能也会半信半疑,还怀着侥幸心理:真的会这样吗?所以古人用心良苦,把那个不好的败散钱财的方式给我们总结出来,概括为五个方面,说这个财富并不是赚到你手、贪到你手就是你得了,它实际上为五家所共有

  首先就是官府。比如说我们这个钱是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赚来的,最后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所有的不义之财被没收、被充公,竹蓝打水一场空。

  第二就是水灾。

  第三就是火灾。

  这些自然灾害也并不是完全自然的,它也专会把那个不义之财给焚烧掉,给漂夺走。所以很多的检查官非常的感慨,说现在的腐败分子确实是绝顶聪明,藏钱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但是怎么样呢?但是有的被小偷给偷出来了;有的被水给冲出来了;还有的就一把火给烧掉了。

  第四就是盗贼。古人说“盗亦有道”。这个盗贼也必须讲道义啊!而他的道义之依,就是专门劫富济贫。像在《庄子》上就讲到:有一个大盗叫跖,这个盗跖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大盗,也必须讲“仁、义、礼、智、信”。所谓的“仁”就是我们讲的他专门去偷盗、敲诈、勒索为富不仁的人,把这个为富不仁的人的钱得来之后,散给那些贫穷需要救济的人,这也是一种“仁”的表现。他能够判断出什么时候去偷盗才不会被发现;什么时候最安全,这也是“智”的一种体现。去偷盗的时候,他一定是冲锋在前,到出来的时候,他一定是在最后断后,这也是一种“勇”的表现。在分配赃物的时候,他要按照每一个人的承担风险、付出的工作加以分配,这也是“义”的表现。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即使你想做一个大盗,都要讲“仁、义、礼、智、信”。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老师队伍之中,有很多人以前都是做黑社会的老大的,我们和他们接触之后才发现,他成为黑社会老大那也不是偶然的,特别的讲道义,特别的讲哥们义气,那么这样告诉我们,你想做一个大盗,都必须讲“仁、义、礼、智、信”,更何况是做领导干部呢!

  那最后一个败散钱财的方式,就是不肖子孙、不贤德的败家子也会把你的不义之财给败散掉

  现在很多人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看到很多的领导干部贪污受贿,赚了很多钱都把儿女送到国外去求学,把钱都存到美国去了,一脸的羡慕。其实再深入追究一下,这些孩子拿着父母给的钱,真的去用功读书了吗?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就看到很多富贵家的子弟根本就没有拿着父母给注册学费的钱去注册交学费,拿着父母给的钱去干什么了呢?去了casino,就是赌博的场所。中国的留学生特别的多,去那里一掷千金,哗啦、哗啦的,就把父母给赚的钱败散出去。所以学了传统文化,你再去观察事物的时候,你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了,这些人不仅不值得羡慕,你知道有一天他哭的日子就来到了。

  那么现在我们社会流行着很多名词,比如说“啃老族”、“月光女神”,这些名字很好听。什么叫“月光女神”呢?就是每一个月把自己的薪水都花得光光的,还没有到月底,自己的薪水都已经花完了。自己不去工作,在家里靠父母、吃父母,还认为理所应当,没有任何的感恩心,“啃老族”。那么这些现象之所以出现,我们再观察一下,很可能和他父辈祖辈的钱来得不是很正当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古人这不过是“抛砖引玉”引导我们去学会观察。

  而在我们现代社会不好的败散钱财的方式又多了一种比较明显的,那就是医院。你看很多领导干部贪了很多的钱,但是得了一身的病,还叫“富贵病”。到了医院让你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再给你开一些很昂贵的医药,所以不义之财也从医生那里给败散掉了。

  为什么古人没有把医生给总结进来呢?因为在古代社会最受人尊重的两种人:一种人就是医生;另一种人就是老师。那么为什么这两种人最受社会大众的尊重呢?因为这两种人对社会的付出是无私无求不讲条件的

  医生他不是问“你们家有没有钱,这个医药费能不能付得起”才给你看病,他还在睡觉,结果外边有人来敲门,说哪里有一个病人,他二话不说的带着医药箱就去给人家看病,如果这个病人家境很贫穷,他自己掏腰包给他买医药。

  老师也是如此,他看这个学生很好学、很恭敬,他家里很穷,上不起学,这个老师就免收他的学费,甚至还贴补他的家庭需要。

  所以这两种人因为对社会的付出不讲条件,所以他们也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所以也不存在要到医生那里败散钱财的现象

那么这些都是告诉我们,“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它是一个规律。所以不要看一个人花天酒地地挥霍着贪污受贿的钱财,就对他很羡慕,你应该知道他离遭殃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太上感应篇》被誉为历代状元、宰相必读之书


  在道家的劝善书《太上感应篇》里讲:“取非义之财者,如漏腑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时饱,死亦及之。”取不义之财的人,就如同吃了那个有毒的肉、喝了那个有毒的酒,想止息自己的饥渴,结果怎么样呢?不仅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的,反而给自己招致了杀生之祸。这句话说得很好,比喻得很形象。《太上感应篇》被誉为历代状元、宰相必读之书,什么意思呢?这不是说读了《太上感应篇》就能成状元、宰相,而是你要做好、当好这个状元、宰相,必须读《太上感应篇》,如果不读的话,难免会走上歧路。

  2009年5月9日,在延安干部学院秋季开学典礼上,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就这样告诫:“贪官敛财,从来都祸及子孙;廉管清白,多说能荫泽后代。”这可以说是一个读历史的人必然得出的结论。一部《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一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的历史。

  现在也有一部分人用心为腐败分子算了一笔账,确实觉得很不划算。

  第一是政治账,自毁前程;

  第二是经济账,倾家荡产;

  第三是名誉账,身败名裂;

  第四是家庭账,妻离子散;

  第五是亲情账,众叛亲离;

  第六是自由账,身陷囹圄;

  第七是健康账,身心交瘁;

  第八是历史账,遗臭N年。

  所以,人生要懂得核算,不要做那些不合算的买卖。那么现在很多人特别喜欢学《易经》,为什么喜欢学《易经》?没有在根本上去学习,都是在枝叶上去做文章,请一个人给我算一卦,看我这一个生意伙伴可不可以合作,看看我这生意发展前途如何,这些都是枝末。《易经》上的两句话,只要你掌握了,你也可以推断一个人的前程。第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前一段时间中央文明办就要求各地的文明单位,都要办“道德讲堂”,宣讲伦理、道德的教育。这道德讲堂有一句口号,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要把这个道理给大家讲清楚,大家才不敢去作恶。另一句话与这句话相似,就是“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现在很多人看到一个国家级的领导干部突然锒铛入狱了,大家都会议论纷纷,猜测原因,莫衷一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原因?其实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古人早都给我们记载在经典里了,那就是“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所导致的吗?!恶贯满盈,自作自受的结果,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呢?


“杨震不受四知财”的故事


  戒贪,当然除了贪财之外,也有正面的不贪财的例子。比如说在《群书治要》里记载着汉代的“杨震不受四知财”的故事。贪色(天道过淫最速),贪名(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贪利(见利忘义)。杨家的堂号叫“四知堂”,为什么取名叫“四知堂”?因为在东汉的时候,这个杨震去赴任东莱太守的路上,就路过了昌邑县,这个昌邑县的县令王密是他举荐出来的。王密听说自己的恩人要路过,趁着夜色带着十斤黄金要送给杨震,杨震叹了一口气:哎!我了解你,知道你有德行、有学问把你举荐出来,但是可惜的是你却不了解我。王密就说:这个事没有人知道,你就放心接受了吧。杨震怎么回答的呢?杨震说:这件事有天知、地知、有你知、有我知,这是“四知财”,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所以他就拒不接受这“四知财”。因为他一生为官清廉,从来不徇私舞弊,所以家境非常的贫寒。到年老的时候有同事就劝他,说你不为自己打算也就罢了,难道你不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给他们留一点财富吗?结果杨震怎么回答的?杨震说:我留给我的子孙后代最好的财富,那就是他们是一个“廉洁官员的后代”。果不其然,杨震过世之后,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子都受他廉洁作风的影响,为官都很清廉,出了很多的人才,历史上记载他们“四世三公”,就是他们杨家四世都有人做到三公的位置。“三公”就是皇帝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要给皇帝做老师,得有最有德行、最有学问的人来担当,而他们杨家四世都有人做到三公的位置。所以古人说,“遗金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赚了很多钱,自己还舍不得用,要留给子孙后代,我给他们的事业做一个基础。可是古人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儿孙有德行、有学问,他会用自己的德能创造财富,你留钱给他有这个必要吗?如果恰恰相反,如果他没有德行、没有学问,他也会迟早把这个财富败散掉。所以,无论子孙有没有德行、有没有能力,把钱留给他,对他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

  净土释疑网(www.foxdw.com)微信平台已开通微信弘法微信号:amtbedu。添加微信方法:打开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amtbedu”点击“查找”,出现的界面再点击“关注”。我们每天会把净空老法师最新讲经菁华、学佛答问;每天选取一篇印光大师文钞(生僻字加注音、注解);选网友们的学佛体会等文章,分享给大家。

净宗经教(佛陀教育)网已开通【网上共修】平台网址www.foxdwedu.com,愿与有志同道合、正知正见的同修在一块共修!净土释疑网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有疑问,可发邮箱:foxdw_01@163.com.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 静修捷要报恩谈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