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新闻
·新闻 
·讲经菁华 
·本网视角 
·走出学佛的误区 
·学佛必持戒 

古代培养讲经的方法效果显著,今日佛学院罕有人才出现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09-25 10:49:13
关键字:培养讲经人才,讲经说法,古代的教学方法,一经通,通家,专家,星云法师佛学院,教育,讲经
【 点击数:3978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9集 2014年9月22 日 讲于 澳大利亚


我们要记住:走老路,前人走过的路不会有差错


  【解】(一),义无碍辩。谓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

  “义理”,这是无碍辩才的根。

  【解】(二)法无碍辩。谓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

  这个就是读书,彻悟的人全通了,一样得到,四样全得到。彻悟不容易,小悟、大悟就是要读诵,广学多闻。广学多闻有个原则,古人讲得很好,“不能自度,要想度人,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所以一定先求自度。有自度的能力,就有度人的善巧方便

  自度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走“戒、定、慧”这条路。这条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走的一条路,没有例外的。我们要记住走老路,前人走过的路不会有差错;不走他的路,自己新开辟一条道路,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净土宗来说,真正念到自己有把握往生,你再度化众生放心,为什么?我有我的去处,外面境缘不会障碍我。

  《华严经》贤首国师教我们“五止”、“六观”,那就是戒。

  “五止”:

  第一个“离缘”,境界为缘,不能攀缘,随缘不攀缘。攀缘,跟那个缘就结上了,那个东西是六道轮回的果报,善缘,三善道;恶缘,三恶道。要离缘,不受境界影响;如果受境界影响,赶快走

  第二个“绝欲”,“绝”是断绝,“欲”就是物欲。财、色、名、食、睡七情五欲要把它断掉。

  第三个,用现在话说,海贤老和尚常说“自然的好”,什么感应、稀奇不要求它,离它远远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好,法尔如是。

  第四个“无念”。

  第五个“非相”,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念”,念佛人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看到的、你听到的统统不要放在心上,你的心没有受染污、你的心没有障碍,你的心清净、你的心平等,清净、平等就照见,那跟佛菩萨一样境界,照见!我们现在不是照见,我们现在粘上了,眼见色,眼跟色粘上了,心就被染污了;耳闻声,被音声粘住了,六根脱离不了六尘,被六尘污染、被六尘障碍,生生世世搞六道轮回。善业的力量大,三善道受报;恶的力量大,三恶道受报,搞这个东西去了。

  所以这“五止”是戒。

  “六观”是看法。佛怎么看这个世界,菩萨怎么看这个世界。菩萨看这个世界是万法皆空,“真空观”。这个“观”比什么都重要,这个“观”能见性。真空不空,它遇到缘现相,现什么?现“万有”,能生万法,万法是“妙有”。“妙有”是什么?有而非有,不是真的。“妙有”里包括佛法,佛法也是相、佛法也是“妙有”。


古代培养讲经说法的人才是听经、复讲,且效果显著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听老师讲经,从来没有一个念头“我要上讲台”。我从埔里忏云法师的茅棚离开之后,到台中亲近老师,老师收留了。刚好台中莲社成立一个经学班,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开班教学才一个月。台中的班一个星期上一次课,三个小时。每个星期上一次课,所以一个月大概我是四次没听到,前面四次;第五次的时候,老师就叫我去看看,我不敢!老师说你去看看。我说:好,我跟老师一块儿去看。上课的时候我坐在最后一排,我看老师在教学。我看到一个老太太——老居士林看治,我记得我那一年三十一岁,林看治大概六十出头,她的孙女儿都在小学当教员。林看治六十多岁,是我们同学年龄最大的,程度是小学毕业。我看到她这样子,我的胆子就大起来了。再一观察,同学当中一半以上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的有几个,不多;大学毕业的没有。只有朱斐居士他念过大学,念过一年就休学了。李老师的经学班程度就是这样的程度。

  用的方法是很笨拙的方法,就是“复讲”老师怎么讲的,你上台就照他的那个样子讲,不准增加,不准自己意思参进去;漏掉没关系,不可以在增加,最好是能做到不增不减。用这个方法,老师告诉我,这个方法是自古以来世世代代相传的,古时候没有开班教学,那么讲经的法师怎么培养出来的?听经,复讲

  学讲经的法师都坐在讲堂第一排正当中,跟老师面对面,你听这一座经了,到第二天,你把老师这一个小时,这一堂课,跟老师一模一样把它讲出来。长时间的熏修就行了,他就能上台讲了。这样复讲的方式,我们的心里很踏实,不会把经讲错。如果错是什么?老师讲错,他负责任,我们不负责任。我们不依照他的方法讲,讲错了我们自己要负责任方法是笨拙,但是效果非常显著。

  我在那个班上我是旁听生,因为我最后去的,排列的顺序是按先后,我的名字在最后,要排到我时候大概要等两年,两三年之后才能排到我,所以我是旁听生。那我的长处,记忆力好,我听老师讲一遍,一个星期之内我上台去讲可以讲到九成,不会低过九成。这是学讲经的好材料,记忆力好,理解力好,他讲的我都能听懂。

  老师教学生上台讲经,一次是两个人,实际上两个人都是复讲,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个讲国语,一个讲台语,好像有翻译的,其实他们的讲稿是完全相同的。我在这个班上,我有这个长处,记忆力好、理解力好,老师教一个,我在旁边全学会,我上台肯定比他讲得好,信心十足。在没有出家之前,十五个月我学了十三部经,十三部经我都能讲,而且都讲的很好,所以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白圣法师,他在十普寺办了个三藏学院,我在那里教一门课,我台中学的十三部经,在三藏学院里头一个学期只能教一部。他三年毕业,六个学期,我教了六部经,还有七部没用上。我这个心里头对于佛学院,就真的很感慨我在台中一个月学一部,你看十五个月我学十三样东西,在佛学院,三年、六年都学不出来


星云法师后悔当初没按照净空法师的建议培养讲经人才


  所以星云法师邀请我去教学,佛光山刚刚开辟,办了一个东方佛教学院,请我去当教务主任,我在那里住了十个月,跟他意见不合,我不赞成佛学院,我说这个东西劳民伤财,教不出来。他那个时候也有六个老师,我们三个出家人,还有三个在家居士。唐一玄居士、方伦居士,还有一个教梵呗的,也是一位在家居士;出家的,他一个,我一个,会性法师,我们三个人。我那个时候给他建议,他学生有一百三十多人,三个人一组,可以分成将近有四十个组那样子,一组专攻一部经,期限十年,十年之后,这四十多个小组打对折,就有二十多位法师出来,他们讲经绝不在我之下,十年之后,佛光山的这些讲经法师出来了,这佛光普照全球。他不答应、不能接受,他说这样不像学校。我说学校培养不了学生,私塾能培养学生,他不能接受我的,我也不能接受他的,我就离开了

  今年前两个月,我在台南住了几天有朋友告诉我,星云法师现在感到后悔。正好那个时候,四十四年前,我们两个同年,那时候四十四岁,现在八十八岁。回想四十四年前,那个时候我们要是密切合作,他把我抓住,我一生在佛光山教学,培养不少讲经法师。缘不成熟非常可惜。

  第二次的缘分就在新加坡,我们办短期实验班,办了五届,一届三个月,专学一部经,办得很成功。一届就学一部经,学生个个都能讲。我们那个时候希望这个办成功,我们有信心,我们就正式立一个佛学院,也是遇到缘不成熟,我也离开新加坡到这边来。


同学们如果一个人专学一部,十年决定有成就


  这边来了,我劝大家,我们的光盘留下来的很多,同学们如果一个人专学一部,十年决定有成就。

  这十年过去了,问题出在哪里?出在贪多嚼不烂,不能专攻,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这就不行了一定要发心做专家,不要做通家。学《观世音普门品》就学《普门品》我一生就专讲《普门品》。中国大陆有几千个县市,每一个县市讲一遍,讲一圈回来,人都老了,一百多岁了。讲《普门品》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讲《弥陀经》的就是阿弥陀佛,一个地方讲经不要超过一个月,讲完再换地方,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讲,自己决定往生净土。无论哪一部经,一门深入,自己都把他回归净土。净土法门广大,你看看三辈往生最后一段,慈舟大师判的,“一心三辈”,那是什么?学大乘的人。甚至于学其他宗教的人,都可以,只要你功夫成片,有这个能量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同学们一定要晓得,我在台中学经是“一门深入”,同时学两部经老师不答应。我那个一共三十多部小部经,我是听老师讲的,我一听就会。可是我主修的是《楞严》,老师讲一遍,我也讲一遍;他星期三讲,我星期四晚上复讲,我的听众六个人,三年如一日,我在这里扎的根,《楞严》扎的根。《华严》我听一卷,听老师讲一卷,第一卷,第一卷听了之后,后面我会统统能讲得下去了,所以是一经通一切经通”,“专”,太重要了我学《楞严》的时候,那个三年专在《楞严》上。不专不行,一定要专!

  这个下面说“圆融无碍”,接着看下面。

  【解】上表诸大士契于圣智,得无碍之辩才,善应根机,广宣妙辩,故曰:“得佛辩才”。《甄解》复进一解曰:“若依根本教,但说一字,亦为得佛辩才,传如来如实言故。不但此菩萨尔,凡夫说亦同诸佛辩才,赞扬佛慧功德,开化十方有缘而已。”

  《甄解》里头这段话意思很深。

  现在时间到了,正好它说到这里,说一个字也能得佛辩才,也能大彻大悟。海贤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真正是非常难得。他就一句阿弥陀佛,就在这一句佛号上,老师有法眼、有慧眼,能认识人。

  什么样的人是当机的?老实、听话、真干,这种人是当机的人,他要遇到高人传他一个法,肯定要不了几年他就成就。没有成熟的人他心是动的,他兴趣是多方面的,他不知道在这个根本的德行上扎根,一味想广学多闻,这变成障碍,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真正深入一门,那小部经很容易,自己一看就懂了,那是接应大众的,喜欢什么我就给你讲什么,有个十几二十部这个基础了,这小部经没有障碍了。但是大经是根底,一定要在大经上下功夫,然后才能够贯通,要解行相应,学了要把它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自己真的受用,教人人家相信,人家不会怀疑。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本文分享到:
0
 
  [最新报道]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 静修捷要报恩谈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